線路板沉銅電鍍板面是怎麼起泡的?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線路板板面起泡的其實就是板面結合力不良的問題,再引申也就是板面的表面質量問題,這包含兩方面的內容:

    1.板面清潔度的問題;

    2.表面微觀粗糙度(或表面能)的問題;所有線路板上的板面起泡問題都可以歸納為上述原因.鍍層之間的結合力不良或過低,在後續生產加工過程和組裝過程中難於抵抗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鍍層應力,機械應力和熱應力等等,最終造成鍍層間不同程度分離現象。

    現就可能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造成板面質量不良的一些因素歸納總結如下:

    1. 基材工藝處理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較薄的基板來說,(一般0.8mm以下),因為基板剛性較差,不宜用刷板機刷板,這樣可能會無法有效除去基板生產加工過程中為防止板面銅箔氧化而特殊處理的保護層,雖然該層較薄,刷板較易除去,但是採用化學處理就存在較大困難,所以在生產加工重要注意控制,以免造成板面基材銅箔和化學銅之間的結合力不良造成的板面起泡問題;這種問題在薄的內層進行黑化時,也會存在黑化棕化不良,顏色不均,局部黑棕化不上等問題

    2. 板面在機加工(鑽孔,層壓,銑邊等)過程造成的油汙或其他液體沾染灰塵汙染表面處理不良的現象,

    3. 沉銅刷板不良:沉銅前磨板壓力過大,造成孔口變形刷出孔口銅箔圓角甚至孔口漏基材,這樣在沉銅電鍍噴錫焊接等過程中就會造成孔口起泡現象;即使刷板沒有造成漏基材,但是過重的刷板會加大孔口銅的粗糙度,因而在微蝕粗化過程中該處銅箔極易產生粗化過度現象,也會存在著一定的質量隱患;因此要注意加強刷板工藝的控制,可以通過磨痕試驗和水膜試驗將刷板工藝參數調政至最佳;

    4. 水洗問題:因為沉銅電鍍處理要經過大量的化學藥水處理,各類酸鹼無極有機等藥品溶劑較多,板面水洗不淨,特別是沉銅調整除油劑,不僅會造成交叉汙染,同時也會造成板面局部處理不良或處理效果不佳,不均勻的缺陷,造成一些結合力方面的問題;因此要注意加強對水洗的控制,主要包括對清洗水水流量,水質,水洗時間,和板件滴水時間等方面的控制;特別冬天氣溫較低,水洗效果會大大降低,更要注意將強對水洗的控制;

    5. 沉銅前處理中和圖形電鍍前處理中的微蝕;微蝕過度會造成孔口漏基材,造成孔口周圍起泡現象;微蝕不足也會造成結合力不足,引發起泡現象;因此要加強對微蝕的控制;一般沉銅前處理的微蝕深度在1.5---2微米,圖形電鍍前處理微蝕在0.3---1微米,有條件最好通過化學分析和簡單試驗稱重法控制微蝕厚度或為蝕速率;一般情況下微蝕後的板面色澤鮮豔,為均勻粉紅色,沒有反光;如果顏色不均勻,或有反光說明製程前處理存在質量隱患;注意加強檢查;另外微蝕槽的銅含量,槽液溫度,負載量,微蝕劑含量等都是要注意的項目;

    6. 沉銅液的活性太強;沉銅液新開缸或槽液內三大組份含量偏高特別是銅含量過高,會造成槽液活性過強,化學銅沉積粗糙,氫氣,亞銅氧化物等在化學銅層內夾雜過多造成的鍍層物性質量下降和結合力不良的缺陷;可以適當採取如下方法均可:降低銅含量,(往槽液內補充純水)包括三大組分,適當提高絡合劑和穩定劑含量,適當降低槽液的溫度等;

    7. 板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氧化;如沉銅板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不僅可能會造成孔內無銅,板面粗糙,也可能會造成板面起泡;沉銅板在酸液內存放時間過長,板面也會發生氧化,且這種氧化膜很難除去;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沉銅板要及時加厚處理,不宜存放時間太長,一般最遲在12小時內要加厚鍍銅完畢;

    8. 沉銅返工不良;一些沉銅或圖形轉後的返工板在返工過程中因為褪鍍不良,返工方法不對或返工過程中微蝕時間控制不當等或其他原因都會造成板面起泡;沉銅板的返工如果在線上發現沉銅不良可以通過水洗後直接從線上除油後酸洗不經委蝕直接返工;最好不要重新除油,微蝕;對於已經板電加厚的板件,應現在微蝕槽褪鍍,注意時間控制,可以先用一兩片板大致測算一下褪鍍時間,保證褪鍍效果;褪鍍完畢後應用刷板機後一組軟磨刷輕刷然後再按正常生產工藝沉銅,但蝕微蝕時間要減半或作必要調整;

    9. 圖形轉移過程中顯影後水洗不足,顯影后放置時間過長或車間灰塵過多等,都會造成板面清潔度不良,纖處理效果稍差,則可能會造成潛在的質量問題;

    10. 鍍銅前浸酸槽要注意及時更換,槽液中汙染太多,或銅含量過高,不僅會造成板面清潔度問題,也會造成板面粗糙等缺陷;

    11. 電鍍槽內出現有機汙染,特別是油汙,對於自動線來講出現的可能性較大;

    12. 另外,冬天一些工廠生產中槽液沒有加溫的情況下,更要特別注意生產過程板件的帶電入槽,特別是有空氣攪拌的鍍槽,如銅鎳;對於鎳缸冬天最好在鍍鎳前加一加溫水洗槽,(水溫在30-40度左右),保證鎳層初期沉積的緻密良好;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引起板面起泡的原因很多,筆者只能做簡要分析,對於不同的廠家設備技術水平可能會出現不同原因造成的起泡現象,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生搬硬套;上述原因分析不分主次和重要性,基本按照生產工藝流程做簡要分析,在此項系列出,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更開闊的視野,希望對大家的工藝生產和問題解決方面,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線路板生產製作中關於化學銅沉積要點
    ,繼而通過後續的電鍍方法加厚使之達到設計的特定厚度,一般情況下是1mil(25.4um)或者更厚一些,有時甚至直接通過化學方法來沉積到整個線路銅厚度的。沉銅 非導電基材上的孔在完成金屬化後可以達到層間互連或裝配中更好的焊錫性或二者兼而有之。
  • 電鍍銅技術在PCB工藝中遇到的常見問題解析
    酸銅電鍍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1、電鍍粗糙;2、電鍍(板面)銅粒;3、電鍍凹坑;4、板面發白或顏色不均等。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一些總結,並進行一些簡要分析解決和預防措施。 1、電鍍粗糙 一般板角粗糙,多數是電鍍電流偏大所致,可以調低電流並用卡表檢查電流顯示有無異常;全板粗糙,一般不會出現,但是筆者在客戶處也曾遇見過一次,後來查明時當時冬天氣溫偏低,光劑含量不足;還有有時一些返工褪膜板板面處理不乾淨也會出現類似狀況。 2、電鍍板面銅粒 引起板面銅粒產生的因素較多,從沉銅,圖形轉移整個過程,電鍍銅本身都有可能。
  • 奮力實現技術超越—超厚銅PCB製作工藝研究
    在線路板設計中,對於高電壓大電流的產品而言,捷多邦PCB線路板的銅箔厚度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採購回來的電路板銅厚是否達到了要求呢? 在深圳線路板生產廠家中,我們表達銅箔厚度的單位是oz,oz是ounce的縮寫,中文是「盎司」的意思,它是重量單位,1OZ=28.35g。
  • PCB板沉銅的目的與作用以及工藝流程解析-電子發燒友網
    PCB板的一般工藝流程包括:    開料--鑽孔--沉銅--圖形轉移--圖形電鍍--蝕刻--阻焊--字符--表面處理--啤鑼--終檢--包裝出貨。開料和鑽孔對於多數PCB愛好者來說不難理解,所以本文著重講講沉銅這道工序! 在印製電路板製造技術中,這道工序是比較關鍵的一道工序。如果工藝參數控制不好就會產生孔壁空洞等諸多功能性的問題。
  • 線路板的布線越來越密 怎麼提升PCB一次良率?
    打開APP 線路板的布線越來越密 怎麼提升PCB一次良率? 發表於 2019-06-14 14:36:02 電子產品一直在進行精緻化,功能強大的演變,線路板的布線也是越來越密,PCB一次良率的提升是個永遠的議題。
  • 沉銅常見的問題有哪一些
    化學 鍍銅 層分 層或 起泡 層壓板在層壓時銅箔表面粘附樹脂層 加強環境管理和規範疊層操作。 去毛刺時水洗不夠或壓力過大導致刷輥發熱後在板面殘留刷毛的膠狀物 檢查去毛刺機設備,並按規範操作。 除鑽汙後中和處理不充分表面殘留Mn化合物 檢查中和處理工藝時間/溫度/濃度等。
  • 滲鍍、浸焊起泡、剝離強度不足原因分析對策
    滲鍍、浸焊起泡、剝離強度不足原因分析對策2009/4/20/10:08來源:中國PCBBBS論壇網產生線路不良,滲鍍,分層,起泡,剝離強度不足等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前處理部分.包括乾濕膜前處理,阻焊前處理,電鍍前處理等多工段的前處理部分
  • 3招解決鋅合金電鍍起泡問題
    由於氣孔和縮孔的存在,使壓鑄件在進行表面處理時,孔洞可能會進入水,當噴漆和電鍍後進行烘烤時,孔洞內氣體受熱膨脹;或孔洞內水會變蒸氣,體積膨脹,因而導致鑄件表面起泡。    鋅合金電鍍起泡的原因:    電鍍之前的表面處理是引起鋅合金起泡的主要原因,因為鋅合金為兩性金屬
  • 電鍍工藝的分類 工藝流程及其說明
    在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電鍍工藝的一些基本知識。電鍍工藝的分類:酸性光亮銅電鍍電鍍鎳/金電鍍錫。工藝流程:浸酸→全板電鍍銅→酸性除油→微蝕→浸酸→鍍錫→浸酸→圖形電鍍銅→鍍鎳→浸檸檬酸→鍍金。流程說明:(1)浸酸。
  • 在製造多層線路板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凡是大於或等於2層的線路板,都可以稱之為多層線路板。多層線路板又可分為,多層硬性線路板,多層軟硬線路板,多層軟硬結合線路板。 多基板是將兩層或更多的電路彼此堆疊在一起製造而成的,它們之間具有可靠的預先設定好的相互連接。由於在所有的層被碾壓在一起之前,已經完成了鑽孔和電鍍,這個技術從一開始就違反了傳統的製作過程。最裡面的兩層由傳統的雙面板組成,而外層則不同,它們是由獨立的單面板構成的。
  • 消除PCB沉銀層的技術的原因及方法
    在沉銀過程中,因為裂縫的縫隙非常小,限制了沉銀液對此處的銀離子供應,但是此處的銅可以被腐蝕為銅離子,然後在裂縫外的銅表面上發生沉銀反應。因為離子轉換是沉銀反應的源動力,所以裂縫下銅面受攻擊程度與沉銀厚度直接相關。
  • 圖解|線路板廢水處理COD 銅的工藝流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線路板廢水分為綜合廢水、絡合廢水、有機廢水、各類需回收的廢液四大類,其工藝也根據處理的廢水不同而有所不同,那麼線路板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具體是怎麼樣的呢?線路板廢水分類為了提高廢水處理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事節省處理費用,將廢水、液液按照汙染物成分和化學特性的不同進行分類處理。
  • 電鍍工藝簡介
    流程說明:   (一)浸酸   ① 作用與目的:   除去板面氧化物,活化板面,一般濃度在5%,有的保持在10%左右,主要是防止水分帶入造成槽液硫酸含量不穩定;   ② 酸浸時間不宜太長,防止板面氧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酸液出現渾濁或銅含量太高時應及時更換,防止汙染電鍍銅缸和板件表面;   ③
  • PCB線路板加工流程是怎樣的?
    基板壓膜前通常需先用刷磨、微蝕等方法將板面銅箔做適當的粗化處理,再以適當的溫度及壓力將幹膜光阻密合貼附其上。將貼好幹膜光阻的基板送入紫外線曝光機中曝光,光阻在底片透光區域受紫外線照射後會產生聚合反應,而將底片上的線路影像移轉到板面幹膜光阻上。撕去膜面上的保護膠膜後,先以碳酸鈉水溶液將膜面上未受光照的區域顯影去除,再用雙氧水混合溶液將裸露出來的銅箔腐蝕去除,形成線路。
  • 鋅合金電鍍滾鍍鹼銅方法
    首先先談下主鹽成分:    氰化亞銅:筆者認為氰化亞銅宜控制在50-100g/l之間較為合適,亞銅含量高,上銅速度快,生產效率高,但氰化亞銅超過100以上時,問題也明顯增多,起泡的機率加大了很多。
  • PCB沉銀層有哪一些消除的方法
    2Ag++1Cu=2Ag+1Cu++(+是失去一個電子的金屬離子)下面任何一個原因都會形成裂縫:側蝕/顯影過度或阻焊膜與銅面結合不好;不均勻的電鍍銅層(孔口薄銅處);阻焊膜下基材銅上有明顯的深刮痕。 腐蝕是由於空氣中的硫或氧與金屬表面反應而產生的。銀與硫反應會在表面生成一層黃色的硫化銀(Ag2S)膜,若硫含量較高,硫化銀膜最終會轉變成黑色。
  • 電鍍的分類與工藝流程的具體介紹-電子發燒友網
    工藝流程:浸酸→全板電鍍銅→酸性除油→微蝕→浸酸→鍍錫→浸酸→圖形電鍍銅→鍍鎳→浸檸檬酸→鍍金。 流程說: (1)浸酸 ①作用與目的:除去板面氧化物,活化板面,一般濃度在5%~10%左右,主要是防止水分帶入造成槽液硫酸含量不穩定。
  • 金華東威:鋅合金電鍍滾鍍鹼銅略談
    慧聰表面處理網:鋅合金電鍍滾鍍工序中,氰化鹼銅電鍍是整個工序中重中之重,一個師傅現場控制水平主要決定他控制鹼銅的水平,筆者根據自己幾年鋅合金電鍍經驗略談幾點看法:    先談鍍液成分;    主鹽;氰化亞銅:筆者認為氰化亞銅宜控制在50-100g/l之間較為合適,亞銅含量高,上銅速度快,生產效率高,但氰化亞銅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