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義大利氣候反常導致華人菜農叫苦連天!

2021-01-14 新歐洲-義大利

今年夏天,義大利天氣格外反常。尤其是北部地區,往年到了七月份平均氣溫接近38度,但是今年連續下雨,平均氣溫徘徊在17度到27度之間,幾乎隔三岔五就下暴雨,和義大利以往陽光燦爛炎熱乾爽的夏季相差甚遠。如此反常多雨的天氣對我們華人菜農的生意是否有影響呢?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擔心,本報記者走訪了幾家華人蔬菜店,來聽聽他們的苦衷。


據蔬菜店的老闆介紹,今年雨水多降雨量大,對農作物的收成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應季蔬菜的收成比起往年少了一半。不過,好在很多蔬菜店做的都是熟客生意,加之今年工廠和餐館的生意都不比往年,所以蔬菜店的批發走量總體上受影響不大。筆者看到,華人蔬菜店的生意還是很忙碌的,老闆們每天下午還要給城郊的中國人工廠或中餐館送蔬菜,除了華人菜農自己種的中國蔬菜之外,也有蔬菜店從老外那裡批發過來的進口芋頭和進口紅薯。眾所周知,我們華人的「中國胃」吃不慣老外的涼拌沙拉,無論走到哪裡,華人們都喜歡燒上一桌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的家鄉菜,特殊的飲食習慣也帶起了華人的農業生產。有的華人從中國帶種子出來種,有的從旅居在鄰近的西班牙親友那兒要來種子,從自己園子慢慢延伸到包租老外的菜地,逐漸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華人農場。雖說義大利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但種菜這玩意畢竟是在靠天吃飯,就像今年這樣,從初春到盛夏雨一直下個不停,平均氣溫也偏低,小白菜和菜心這些看起來嫩綠肥美的蔬菜吃到嘴裡卻發苦發澀;還有茄子和苦瓜,雨下得多了,給貯存和運輸也帶來一定的麻煩,爛掉的蔬菜是不能賣給客人的,最後只有當垃圾扔掉。


提到種菜,沒種過的人一定覺得很簡單,不就是鬆鬆地、撒撒種子、再施施肥唄,其實不然。作為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的義大利,其農業人口僅佔總人口的4%,華人在義大利種菜是延續了中國傳統的靠人力耕種的勞動密集型生產,還是採用義大利現代化的機械耕種方式呢?通過採訪,筆者了解到華人農場的機械化程度普遍不高,種植技術也相對簡單,但近年來華人農場都在逐步提高種植工藝,不少人還在菜地裡搭建了大棚。不過,大棚雖能防風擋雨甚至在冬季對蔬菜起到保溫保暖的作用,但大棚也使得陽光對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大打折扣。那些在大棚裡種出來的「青」西紅柿或「瘦」茄子很不受人待見,客戶們到蔬菜店買菜的時候往往會把這些因缺少陽光滋潤而不夠飽滿的蔬菜扒拉到一邊兒,挑走又大又鮮亮的蔬菜,因此大棚種植也是一把有好處也有缺陷的雙刃劍。物以稀為貴,在國內滿街隨處可見的玉米棒子在義大利卻成了稀罕玩意,有些華人不惜冒著危險從老外的菜地裡偷來後,然後拿到食品店裡賣給華人,價格自然也不會低。那咱們華人農場為什麼不自己種些玉米呢?帶著這個好奇,筆者特地向華人蔬菜店討教。蔬菜店的老闆無奈地嘆口氣說:可能是種子的問題吧,這邊老外的玉米種子種出來的玉米,一個杆子上只結一根玉米,成本太高了;另外華人喜歡吃口感軟糯的玉米粒,這邊的玉米大部分都是脆脆的菜玉米粒,吃上去沒有嚼頭。中國古人云:橘逾淮而北為枳,說的就是植物水土不服的結果。義大利氣候宜人土質肥沃,如果把中國的糯玉米種子拿到義大利來種植能否成功呢?SARZANA的一位華人三年前託人從國內帶來幾株楊梅樹苗種在自家後院,今年六月喜迎豐收,其中的一棵楊梅樹上居然掛果五、六公斤,而且果實飽滿甜度高還不易腐爛,存放時間也比國內要長三至四倍。有了楊梅「移民」義大利的成功例子,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華人農場裡的玉米種植一定能形成量產。


世界氣象學家已將2014年定義為「厄爾尼諾年」,由厄爾尼諾導致的氣候異常正在全球範圍內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和損失。義大利是僅次於西班牙之後的歐洲蔬果出口大國,除供應歐洲市場之外還遠銷北美,受厄爾尼諾的影響,可想而知義大利今年的蔬果出口不僅會深受影響,而且降雨過多會大大影響葡萄的品質,從而會直接幹擾到義大利今年葡萄酒產出的數量和質量。現在非常流行無土種植,既能節省用地面積又能減少環境汙染,隨著華人農場的不斷發展和壯大,華人種植也急需行家裡手的幫助以逐步走上科學種植的道路上來,到那時候,楊梅不再相距我們遙遠,又香又糯的玉米也不再只是華人味蕾中的一份奢望。

掃描我們的二維碼,「永久免費」訂閱我們「新歐洲」的最新資訊!

想要更方便地玩轉我們的華人論壇嗎?

你還可以下載我們「新歐洲」的官方手機移動客戶端:新歐洲


新歐洲義大利微信:ItaliaCiaoCiao

新歐洲意大利微博:新歐洲義大利

新歐洲意大利華人資訊娛樂論壇:

Italia.xineurope.com

新歐洲意大利跳蚤市場:

buy.xineurope.com

想要找房、租房、招工、找工、買賣等等等等,應有盡有,盡在「新歐洲義大利」跳蚤市場!

參與討論,請戳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華人養龍魚遭起訴
    近日,義大利一名華人因無證飼養龍魚被指控涉嫌虐待瀕危動物。龍魚被華人認為能帶來力量和好運,但它同時也是受《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瀕危動物。近日,義大利森林警察在對普拉託一家華人企業進行檢查時,在接待室的魚缸裡發現了一條非法飼養的龍魚。
  •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1816年因火山爆發引發的北半球氣候反常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這可不是文學作品中冤案帶來的反常現象,而是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由於這種反常的氣候,這一年也被稱為了「無夏之年」。那麼,為何會產生如此反常的氣候呢?而其始作俑者便是一座火山的爆發。
  • 北京的冬天氣候反常 鹹豐皇帝是用什麼方式應對的?
    天氣的反常變化,讓剛過完登基後第一個春節的鹹豐皇帝心中感到些許寒意。在連日陰鬱天氣後放晴的一個日子,鹹豐命令內閣給禮部下發諭旨,首先談到今年氣候反常,或許是上天對大清新一屆領導人施政不當發出的警告:「上年冬至以後,雪澤稀少,氣候頗形乾暵(乾旱),入春來冷暖不時。昨已節過春分,密霰凝寒,本日始於暄霽。
  • 義大利華人在家曬「蝙蝠幹」?誤會!
    在義大利新冠疫情急劇惡化的當下,竟然還有人敢吃蝙蝠?近日,義大利普利亞大區特拉尼市的一戶華人家庭引發了附近民眾強烈恐慌,他們在自家的露天陽臺上公然曬起了「蝙蝠幹」,數量還不少!警方和衛生部門迅速出動,一查之下才發現鬧了個大烏龍:人家只是在醃雞翅……據義大利特拉尼媒體「24新聞網」3月11日報導,當天上午,一位住在市中心的居民路過附近一棟公寓樓時,隱隱約約發現樓上有戶人家的陽臺上,正用晾衣架曬著一些肉。
  • 全球各地出現了反常氣候,氣候變暖問題何時解決?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都很重視的問題,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控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這種問題光靠中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這是全人類必須團結起來一起面對的問題,但是很顯然目前氣候變暖並沒有得到解決。而且現在事情越南越大了!
  • 全球各地出現了反常氣候,氣候變暖問題何時解決?
    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都很重視的問題,在幾年前中國就已經控制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這種問題光靠中國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這是全人類必須團結起來一起面對的問題,但是很顯然目前氣候變暖並沒有得到解決。
  • 義大利春季降水量比歷史同期高20%
    新華網羅馬6月4日電(記者劉宇)義大利大氣科學和氣候研究院
  • 2020氣候反常又要來了?科學家:有很大可能
    來自不同國家和機構的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再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引起全球範圍的氣候反常。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會出現在下半年的10月到2021年3月之間,強度可能是一次中等或高強度的爆發。如果真如科學家的預測,那麼這次中高強度的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候和經濟的影響也會是巨大的。
  • 義大利滋生大批巨型紅蟑螂 體長可達7釐米(圖)
    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7月11日報導,由於氣候反常溫暖,義大利那不勒斯市滋生大批巨型紅蟑螂,這種蟑螂體長可達7釐米。殺蟲工作人員正全天候在那不勒斯市下水道噴灑毒藥,試圖阻止這種大蟑螂繼續入侵。當地衛生部門主管莫瑞吉奧·斯科帕(Maurizio Scoppa)說,天氣炎熱,垃圾處理不及時是導致蟑螂滋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當地政府沒有足夠工作人員定期檢查下水道。一些健康專家警告稱,這些垃圾還可能引發高度危險的傷寒和A型肝炎爆發。但市政廳官員否認存在這種可能。
  • 義大利一名華人企業家因無證飼養龍魚被指控
    中國僑網11月19日電 據歐洲時報義大利版微信公眾號「意燴」編譯報導,近日,義大利一名華人企業家因無證飼養龍魚被森林警察指控。義大利Notiziediprato網站消息,龍魚被華人認為能帶來力量和好運,但它同時也是受《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瀕危動物。16日,森林警察在對普拉託一家華人企業進行檢查時,並未在企業的防疫措施、垃圾處理等方面發現任何問題,但卻在接待室的魚缸裡發現了一條非法飼養的龍魚,於是指控華人業主虐待瀕危動物。
  • 義大利人高興不起來,吃飯比氣候更重要
    對於歐洲人來說,歐盟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氣候問題。歐盟晴雨表顯示,大多數歐洲人認為「採取行動保護氣候穩定是當務之急」。但對義大利人而言,頭等大事仍是與失業作鬥爭,其次才是難民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歐洲社會調查機構日前發布的《2018年歐洲人生活質量滿意度》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4%的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滿意。
  • 快訊!談氣候問題,普京:沒人知道全球氣候變化的起因
    【環球網快訊】北京時間19日17時許,2019年度普京大型記者會在莫斯科國際貿易中心開始。據法新社當天最新消息,普京在談到氣候變化問題時表示,「沒人知道」全球氣候變化的起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義大利的地形、氣候分布、地中海氣候)
    精講精析:(1)分析義大利的地形與氣候。從圖中可以看出,義大利北部為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為高山氣候;中部與南部為丘陵和平原,為地中海氣候。(2)分析作物種植的條件。①義大利的糧食作物主要為玉米、小麥和水稻,主要分布在義大利北部的山前平原;②糧食種植區的氣候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因此在夏季需要灌溉;③糧食種植區的河流主要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因此夏季的冰雪融水充足,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3)分析農業生產的困難。
  •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華人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7.22 星期六     新華社舊金山7月20日電 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科學家張首晟等人20日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首次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這一重大發現解決了困擾量子物理學80年的難題,對量子計算也具有重要意義。
  • 舌尖上的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進口義大利麵
    馬可·波羅無法想像,義大利將不得不進口義大利麵。因為氣候變化,義大利或將無法種植做這種麵食所必需的基礎原料:硬質小麥。近日,英國氣象局將發布一份報告:義大利的硬質小麥產量將從2020年起開始減少,到本世紀晚些時候,這種作物基本上會在義大利消失。英國科學家警告稱,未來一段時間,地中海地區氣溫上升,雨量減少,將導致該地區的農作物,特別是硬質小麥加速減產。
  • 英專家: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預示新時代的來臨
    英專家: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預示新時代的來臨來源:新華網 2013-04-14  劉石磊        中國科學家從實驗中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英國牛津大學專家對此發現予以高度評價,並指出這一成果預示著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時代的來臨。
  • 氣候變化成必修課 義大利明年開始執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明年九月起,義大利將成為第一個強制在學校學習氣候變化的國家。義大利教育部長洛倫佐·菲奧拉蒙蒂(Lorenzo Fioramonti)日前在羅馬辦公室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我想使義大利的教育系統成為首個將環境和社會置於學生學習一切內容的核心的教育系統。」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科學儀器入藏國家博物館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12月23日,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向國博館長王春法介紹捐贈的科學儀器實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2012年底,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課題組於2013年將此項目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該成果被認為是凝聚態物理學一項非常重要的成就。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其為「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裡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 為治便秘,50 歲義大利華人男子將 30 釐米長茄子插入直腸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義大利新華聯合時報援引《velvetgossip》網綜合報導:近日,義大利一家八卦網站報導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 全球各地出現反常氣候,小冰河時期真會來嗎?
    世界在不停發展,時代在不停的變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地球是人類至今還在不斷探索的,在億萬年來,地球仿佛有一定自我淨化能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個環境氣候的大改變。就例如說三次大冰河期,每次持續時間為數百萬年,每隔一億多年就會發生一次,期間會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大量的影響,物種滅絕那都是常事,而就在這幾年來也經常發生反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