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自然界分布最廣、最富生機的動物類群之一。鳥類具有絢麗的羽毛、婉轉的鳴聲、複雜的行為,同時許多鳥類日間活動、伴人而居,使得它們成為人類最親密的動物之一而備受關注和喜愛,也成為許多動物學家研究的重要對象。
如今世界鳥類中現存鳥類種類仍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經突破10000大關。 而我國鳥類種類已經達到了1445種,其中包含26目109科497屬2344種及亞種(鄭光美,2017)。
那麼這麼多的鳥類是如何分類和辨別的呢?
傳統的鳥類分類學是主要以形態學和比較解剖學為基礎的傳統分類系統,如今已經發展為以形態學、行為學等為基礎的宏觀分類學和以分子遺傳學等為基礎的微觀分類學相結合的現代分類系統。鳥類分類系統由大而小有界、門、綱、目、科、屬、種等幾個重要的分類階元(分類等級),任何一種鳥類均可無例外地歸屬於這幾個階元之中。
鳥類分類非常複雜,如果我們以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系統去逐一認識鳥類是一項極為困難的任務,需要漫長的學習過程。因此,為簡化鳥類分類系統,方便業餘愛好者和初學者更好地了解鳥類,我們可以根據鳥類的行為習性將我國鳥類分為6大生態類群,分別是陸禽、遊禽、涉禽、攀禽、猛禽和鳴禽。
想了解這每一種分類的鳥類特點和代表物種嗎?
快往下一起看下去吧!
1、陸禽
陸禽一般包括各種雉類(雞形目)、鳩鴿(鴿形目)、沙雞(沙雞目),這些鳥類一般在地面活動,通常具有短而強健的雙腳,擅長行走。代表物種包括綠孔雀、珠頸斑鳩、毛腿沙雞等。
綠孔雀,雉類陸禽代表,具有強健的喙和雙足適應陸地刨食和行走,而翅膀較短而園,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
珠頸斑鳩,鳩鴿類陸禽代表,雖然飛行能力較強,但通常在地面取食。
毛腿沙雞,沙雞類陸禽代表,適應於開闊的荒漠原野的地面生活,通常取食地面植物種子和嫩芽。
2、遊禽
遊禽一般包括各種雁鴨類(雁形目)、類(鸊鷉目)、潛鳥類(潛鳥目)、鷗類(鷗科)等,這些鳥類擅長遊泳和潛水,一般雙腿位於身體後側(適應遊泳和潛水),具有帶蹼的雙足(用於遊泳和潛水),以及發達的尾脂腺(將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用於防水)。代表物種為綠頭鴨、普通鸕鷀、紅嘴鷗等。
綠頭鴨,雁鴨類遊禽代表,雙爪具蹼,擅長遊泳。
普通鸕鷀,鸕鷀類遊禽代表,擅長遊泳和潛水,捕魚高手,舊時被漁民訓練幫助捕魚。不像其他遊禽一樣具有發達尾脂腺,因此需要晾曬羽毛。
紅嘴鷗,鷗類遊禽代表,雙腳為凹蹼足,擅長遊泳捕魚,雲南滇池每年冬季的明星,被人誤稱為「海鷗」。
3、涉禽
涉禽一般包括各種鴴鷸類(部分鴴形目)、鶴類(鶴形目)、鷺類(部分鵜形目)等,這些鳥類通常喙長、頸長、腿長(腿和趾長),喜歡在水邊和淺水活動,但趾間的蹼一般退化,不擅長遊泳(個別涉禽除外)。代表物種勺嘴鷸、丹頂鶴、大白鷺。
勺嘴鷸,鴴鷸類涉禽代表,全球極危物種,具有勺子一樣的扁平嘴巴,常在潮間帶灘涂上覓食,把「勺子」伸進泥土中左右掃動濾食昆蟲幼蟲等。
丹頂鶴,鶴類涉禽代表,全球瀕危物種,具有修長而優雅的身體,通常在溼地、灘涂或稻田活動,求偶時跳獨特的「鶴舞」。
大白鷺,鷺類涉禽代表,身材修長,常在淺水地帶捕魚、蝦蟹、蛙類等水生生物,長長的喙能夠直接刺穿魚類。
4、攀禽
攀禽一般包括各種啄木鳥(鴷形目)、杜鵑(鵑形目)、翠鳥(佛法僧目)、雨燕(夜鷹目)、鸚鵡(鸚鵡目)等。這些鳥類大多適應攀援生活,因而腳趾發生各種變化,例如對趾足(啄木鳥)、並趾足(翠鳥)、前趾足(雨燕)等。代表物種大斑啄木鳥、普通翠鳥、樓燕等。
大斑啄木鳥,啄木鳥攀禽代表,腳趾短而有力,特化為特殊的對趾足,適應在樹幹上攀爬,同時尾羽羽軸堅硬,可以作為第三支撐點支撐身體。
普通翠鳥,翠鳥類攀禽代表,腳趾第三地上趾大部分並聯,與第二趾僅基部並連,特化為獨特的並趾足,適應於樹枝停歇。
樓燕,雨燕類攀禽代表,4個腳趾均向前特化為特殊的前趾型,只能停棲或抓持在巖崖間。翅膀尖而長,適應快速飛行生活。
5、猛禽
猛禽一般包括鷹(鷹形目)、隼(隼形目),貓頭鷹(鴞形目)所有種,這些鳥類具有鉤狀的喙和鋒利的勾爪,性情兇猛,擅長飛行,通常以其他動物為食。代表物種金雕、紅隼、紅角鴞。
金雕,鷹類猛禽代表,一種性情兇猛的頂級捕食者,嘴爪均極其強健鋒利,不僅捕食斑頭雁、蓑羽鶴等大中型鳥類,還捕食巖羊、藏原羚等食草動物,甚至還會捕食赤狐(如上圖)、狼、豺等食肉動物。
紅隼,隼類猛禽代表,紅隼翅膀尖而狹長,飛行迅捷,適應空中捕食,主要捕食對象為昆蟲、小型鳥類、小型鼠類等。
紅角鴞,貓頭鷹類猛禽代表,紅角鴞是一種夜行性猛禽,具有發達的視覺和聽覺,同時出色的擬態可以讓其與停歇的樹幹融為一體,適應夜間偷襲式捕食。
6、鳴禽
鳴禽一般是指雀形目所有鳥類,這些鳥類具有發達而複雜的鳴管結構,鳴聲多婉轉悅耳。鳴禽是鳥類中最近化的類群,多樣性極高,種類甚至超過世界鳥類種數的一半。同時鳴禽多善於築巢,雛鳥多為晚成鳥,具有複雜的繁殖行為。代表物種烏鶇、黃腰柳鶯等。
烏鶇,鳥類歌唱大師,具有發達的鳴管系統,鳴聲婉轉多變,曲目眾多,被稱為「百舌鳥」。
黃腰柳鶯,體長僅10cm,小小的身體內蘊含極為複雜的鳴管系統,鳴聲洪亮有力、婉轉動聽,是中國最小的鳴禽之一。
///////
那麼企鵝和鴕鳥屬於哪一類呢呢?
哈哈~讓我告訴你正確答案吧~
嚴格說來鳥類生態類群可分為8個,但其中2個特殊類群在我國的現存鳥類中是沒有的。那就是只會奔跑不會飛翔的走禽鴕鳥類,和只會遊泳不會飛翔的海洋性鳥類企鵝。
鳥綱可分為三個總目,那就是【突胸總目】、【平胸總目】和【企鵝目】,其中突胸總目涵蓋了世界上現存的絕大多數鳥類,分布遍及全球。而我們的六種鳥類分類也是針對突胸總目中的鳥類的。
在平胸總目中,鴕鳥為其中的代表物種,與之類似的還有鴯鶓等羽翼退化,胸骨無龍骨突起且不具尾綜骨及尾脂腺的鳥類;而企鵝目中顧名思義全都是企鵝啦~
所以你分清了嗎?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來源見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