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鳥比紫金山還多(組圖)

2020-11-26 搜狐網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如果不是這一份浸透了七八年努力的調查研究報告擺在眼前,怎麼也想不到,在轟隆隆的巨響聲中,竟然會生活著這麼多的鳥兒。

  兇猛好鬥的老鷹、善於翩躚舞蹈的鷺鳥,漂亮的藍翡翠……祿口機場鳥兒的種類,竟然比紫金山上還要豐富,研究人員在這裡統計到的鳥,足足有142種!

  有吃有喝 生態太好了

  在機場驅鳥隊潘隊長帶領下,記者坐著車進入飛行禁區。路邊盛開著一簇簇蒲公英,亮黃的顏色很春天;草叢不時有鳥兒輕快地掠過,一眨眼又消失了。

  「我們這兒的生態環境實在是太好了。」潘隊長介紹,對鳥兒來說,最富吸引力的無非是吃的、喝的,還有就是築巢的地方,這三個條件機場一帶全具備了。

  一路上記者看到,禁區鐵絲網的圍界裡面是大片的綠地,外面則是林地、水塘,還有水鳥最愛的蘆葦蕩,一派純天然的田園風光。由於沒有汙染,水也是難得一見的乾淨,清亮亮的。

  研究人員介紹,像紫金山和老山,主要都是林鳥;七裡河等「鳥天堂」主要是水鳥;而這裡山地、溼地都有,樹木和蘆葦為鳥類提供了築巢、棲息的環境;漿果、草籽、昆蟲、兔子等,為不同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因此鳥的種類也特別豐富。

  唯一的汙染就是噪聲,從調查情況來看,這些鳥兒早就不怕飛機起飛降落髮出的巨大轟鳴聲了。研究人員說,或許是習慣了,雖然吵了點,但它們知道這隻「大鳥」對它們沒什麼威脅。 

 19種「常客」定居機場

  為了搞清楚祿口機場附近到底有多少種鳥,南京師範大學鳥擊防範中心常青副教授帶著學生在這裡已經定期觀察了七八年。「每次一來就是幾天,住在我們隊裡,因為觀鳥一大早就得起床。」潘隊長介紹,觀鳥一般選擇在日出後2~3小時及日落前兩小時內進行,此時鳥類活動比較頻繁。夜鷹、貓頭鷹則通常在晚間出沒,最好是在晚間外出觀察。

  經過調查,祿口機場地區共記錄到鳥類142種,分別隸屬於16個目,33個科。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就有13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68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24種。

  別看鳥兒有雙翅膀成天飛來飛去的,它的活動範圍其實很有規律。

  研究人員發現,在機場地區所發現的142種鳥中,機場內發現了88種;機場外共發現123種,有54種鳥兒只在機場外活動,它們從來不進入機場範圍內;而還有19種鳥,索性在機場定居了,只在裡面活動,從來沒有在外圍地區看到過它們的蹤影。比如冬天的黃眉鵐、灰頭鵐;夏天飛來的黑枕綠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  

11種猛禽日夜盤旋上空

  除了一些美麗而小巧的鳥兒,盤旋在機場上空的還有一些兇猛的大鳥。記者了解到,南京地區總共能看到20來種猛禽,而這裡,就有11種。

  在機場地區的猛禽主要有晝行性的鷹、隼和夜行性的鴞類。冬天別的鳥兒不多,但機場裡的野兔、老鼠養得肥肥的,因此正是猛禽活動頻繁的時候。潘隊長說,他在機場見過最大的鳥就是一隻蒼鷹,翅膀張開足有數尺長,一個俯衝下來,野性十足。它的眼睛很尖,能準確地將伏在草叢中的野兔抓出來。

  因為機場裡的食物充足,再加上「藝高膽大」。因此,普通鵟、白尾鷂、蒼鷹、灰背隼、草鴞、短耳鴞等很多猛禽倒是只活躍在機場圍界裡的,寧靜的外面世界,它還不稀罕去呢。  

夏季成千上萬鷺鳥雲集

  機場的鳥兒也有季節性。採訪時記者一直聽到悅耳的啾啾鳥鳴,潘隊長說,這是雲雀的聲音,它是冬候鳥,不久就要飛回北方了,機場裡還有一種同屬百靈科的鳥兒,叫小雲雀,是本地留鳥,四季都能聽到它的歌聲。

  現在,機場裡的鳥還不算多。潘隊長說,鳥兒最多的就是每年的7~10月。這裡常年留鳥有43種,夏候鳥38種、冬候鳥34種。夏候鳥的群體非常龐大,特別是鷺鳥。祿口機場一帶共有12種鷺類動物,多數為夏候鳥。它們喜歡群居,因此,調查中發現,機場一帶鳥兒的數量,除了樹麻雀,緊隨其後的就是夜鷺、池鷺、小白鷺。甚至超過了烏鶇、白頭鵯等南京最常見的鳥類。

  潘隊長介紹,從4月份開始,一些夏候鳥就陸續飛來了。到了七八月份,停機坪旁的水溝邊,全是小白鷺。在機場西側南端、呼噓莊北側有幾塊很大的樹林,也是它們重要的繁殖棲息地。成千上萬的鷺鳥雲集於此。

    人鳥遊擊戰

  晚上打野兔

  白天驅鳥

  鳥一閃,就知是什麼鳥

  昨天,坐上專門的驅鳥車,記者跟隨祿口機場驅鳥隊的潘寶洪隊長進入了飛行禁區。在機場跑道的四周有一條並不寬的道,那是驅鳥車每天來來回回走的路。剛駛出不久,草叢中就「刷」地飛出一隻黑白相間的小鳥,「看,好漂亮,這是什麼鳥呀?」正在開車的潘隊只是用眼瞄了一下,就給出了答案:「白鶺鴒」。他告訴記者,這種鳥與喜鵲一樣,毛色黑白相間,但體形比喜鵲要小,「這種鳥很靈活,一般對飛機沒什麼影響。」

  說起鳥叫,潘隊更是如數家珍:大杜鵑的叫聲很像「布穀」;鷹鵑的叫聲類似「背背簍」或「催谷芽」;小杜鵑的叫聲聽為「有錢打酒喝喝」;鏽臉鉤嘴鶥的叫聲好似「呀喝、呀喝」;棕頸鉤嘴鶥的叫聲很像「找哥哥」,方尾鶲的叫聲聽似「清清秀秀」……

  野兔猖厥 老鷹好與飛機鬥

  哪些鳥對飛機有危險,哪些鳥對飛機沒有影響,潘寶洪都有一筆明細帳。

  這個季節鳥兒並不多,潘寶洪說,「這個時間,是我們比較輕鬆的時候。但也絲毫懈怠不得,一輛驅鳥車還是得不停地跑,圍著機場跑一圈,13公裡,差不多要40分鐘。」場務科副科長黃新還透露,最忙的時候,在7、8、9月份,這三個月份在機場的可見鳥佔了全年的77%。「中午午飯都得給驅鳥隊送過來,他們可苦了!」

  與鷺鳥的笨拙相比,老鷹似乎更可怕,這傢伙還經常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與飛機比高低。潘寶洪告訴記者,老鷹個性強,特別好鬥,「敢情是把飛機看做大鳥了。看到飛機,一點都不怕,還會勇敢地迎上去挑釁。」不過,這種「滑稽」險情南京從未發生過,只是在其他城市出現過。

  鷹的夥食是鼠與野兔。於是,消除鷹患的首要任務,就是滅鼠和野兔。驅鳥車駛過,飛行區周邊都圍有一人多高的綠色圍界,把飛行區與外界分開。「你看,這綠柵欄下邊,我們常年都會放老鼠藥,野兔則是晚上打。」說起打野兔的經歷,潘寶洪有點興奮:「前兩年野兔特別多,最多的一晚上能打二三十隻。同事都跟我們要。現在少了,不過還有。」

  驅鳥設備不斷更新換代

  獵槍、鞭炮、稻草人、鳥網、煤氣炮、驅鳥專用車……這些都是驅鳥的武器,在這方面,祿口機場一年的投入高達30萬元。

  第一代驅鳥裝備是獵槍、鞭炮、稻草人。

  剛開始時,弄些稻草人擺在飛行區,可稻草人嚇不住鳥,沒多久,鳥兒就開始在稻草人身上做窩、撒野。放鞭炮,打槍的辦法管用些,現在有時仍會採用。

  第二代驅鳥裝備又加添了新成員,那就是大網。

  昨天,記者看到祿口機場內至今仍有一面大網張著。不過,「攔鳥網」只能攔住低飛的鳥,如伯勞等。「呵呵,常有一些傻鳥撞到網上被兜住」,潘寶洪說。

  緊接著,潘寶洪又向記者「重點推出」了第三代驅鳥裝備:煤氣炮與驅鳥專用車。

  煤氣炮有安裝在驅鳥車上的,也有固定在飛行區跑道、滑行道及機坪周邊土面區內的,目前機場共有固定煤氣炮10臺。固定煤氣炮的工作原理是由單片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將可燃氣體和空氣混合充入燃燒倉,高壓點火,氣體燃燒膨脹,通過炮管產生爆鳴聲,從而達到驅鳥目的。由於是單片計算機系統控制,既可以設置燃放的頻率,也可以通過遙控器進行啟動,靈活方便。特別在航班運行期間,跑道、滑行道附近出現鳥情,通過遙控啟動固定煤氣炮,既能有效驚走鳥兒,同時又不影響航班運行。「但鳥很聰明,長期使用,它就會適應,就像適應飛機的轟鳴聲一樣。這既要求我們不停更換位置,同時改變外形和爆破聲音。」潘寶洪說。

  最牛的可能還要算驅鳥專用車了,祿口機場有兩輛,一輛就值30多萬元。它裝有長管的氣體炮,就是煤氣炮,可以發出巨大聲響來警告周邊鳥類,半徑為幾十米的範圍都在煤氣炮的震懾範圍內;還裝有驅鳥彈發射系統,就像炸藥包一樣綑紮在一起,可發射雷彈、鳴彈和雷鳴彈,可單發也可連續發,射程達80餘米。發射系統安裝在自由旋轉雲臺上,發射頭不僅可以上下移動,也可以左右旋轉,對周圍出現的鳥都可以靈活地進行發射驅趕。

  「試一下看看?」只見潘寶洪輕輕按了一個按鈕,一種類似鳥兒慘叫的聲音急劇響起,並伴隨著一縷黃煙嫋嫋散開,「共有10多種不同的聲音,很有效的。」另外,驅鳥車上還裝備了電腦,動動滑鼠就可以發射炮彈。

  從清晨的第一個航班起飛前開始,一直工作至日落時分,他們十年如一日地與鳥兒們「戰鬥」著。在他們的辦公室裡,整面牆上貼著一張巨大的「鳥情分布圖」,說起鳥來,個個都是專家———他們,就是活躍在祿口機場的驅鳥隊隊員。

  「鳥呀,越來越精,都『鳥槍換炮』了,還是沒法鎮住它們。」昨天,驅鳥隊隊長潘寶洪笑著說。據透露,機場驅鳥隊目前正攜手南京師範大學鳥擊防範中心致力研究「生態驅鳥」法———端掉鳥兒們的「飯碗」,讓它們另覓新家,遠離機場,從而保證「大鳥」起降平安。

  記者了解到,祿口機場自有了驅鳥隊,不僅杜絕了鳥擊事故、事故徵候,其鳥害防治工作還受到了行業主管部門的好評。民航總局安全技術中心技術人員曾讚許:「祿口機場鳥害防治工作投入不多,卻很紮實有效,走在了全國前列。」

  最新高招端掉鳥兒「飯碗」

  「喊打喊殺」的驅鳥方式,只能臨時嚇跑鳥兒,驅鳥隊員走了,它們立即又飛回來;而且,一味嚇唬這些美麗的精靈也的確讓人於心不忍。

  通過多年實踐研究,常青副教授提出了一個比較人性化的生態驅鳥方案:破壞機場周邊適合鳥類生存的環境,讓它們自然遷飛,這樣它們就不會在機場安營紮寨了。

  據了解,機場飛行區200多萬平方米的草坪中,蝗蟲、螻蛄、蟋蟀等昆蟲滋生,這些昆蟲和草籽,以及田鼠、野兔等小動物適合不同鳥類的生長需要。細心的驅鳥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觀察到,每次割完草後,作業區域都會有群鳥聚集。

  為了把鳥兒徹底「請」出機場,他們找到了新的辦法———每次割草結束後立即進行噴灑殺蟲劑,這樣堅決端掉了鳥類在機場的「飯碗」。接下來,他們還要把周邊水塘、河溝的水排掉,破壞鳥的生活、棲息環境。夏季鷺鳥眾多,就趕在它們到來之前,先到往年的棲息地將樹上作廢的鳥窩搗毀。鳥兒對環境變化很敏感,發現沒有水喝,沒有地方住,就會主動飛到別處尋覓更合適的地方,而不是被硬生生地嚇走。

  此外,最好在機場近郊處再建立一處適合鳥類生存的自然保護區。專家介紹,其實祿口機場之所以鳥兒這麼多,也反映出在別處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太少了,否則不會選擇噪聲這麼大的地方。據了解,上海浦東機場就是讓鳥自由遷徙到崇明島鳥類自然保護區裡,鳥兒有更好的地方住了,就不會來機場侵擾。目前,南京還沒有鳥類自然保護區,不過機場工作人員介紹,江寧區銅山鎮一帶有山有水,環境還不錯,受人為幹擾不大,從機場遷去的鳥一般都飛到這個地方去。如果能夠在附近建立起保護區,吸引它們過去,那麼機場也不用那麼費勁地驅鳥了。

  鳥害成為「A」類航空災難

  美麗精靈一般的鳥兒,對於飛機來說,卻是最大的殺手。

  據科學測算,當一架飛機以483公裡/小時的速度飛行時,與體重僅0.45公斤的鳥相撞,所產生的衝擊力竟然能達到8噸!鳥撞飛機是全國各機場普遍面臨的問題。

  近5年來,中國民航運輸類飛機因鳥擊導致的事故佔運輸類飛機總事故的26.2%;而國際航空聯合會已把鳥害升級為「A」類航空災難。

  鳥害災難80%發生在圍界

  生態太好,有時候也麻煩———祿口機場就面臨著這樣的尷尬。

  「必須不停地驅趕這些鳥兒。」工作人員介紹,鳥害災難最容易發生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一般是從地面到幾百米高度之間。有統計數據顯示,80%的鳥撞飛機事件都發生在機場的飛行禁區內,就是鐵絲網攔起來的圍界之內。也幸好如此,讓鳥害災難基本能夠在控制範圍內。

  據權威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1萬次鳥撞飛機事件。自1960年以來,世界範圍內由於飛鳥的撞擊至少造成了80多架民用飛機損失、200多人喪生;超過200架軍用飛機損失、120名飛行員喪生。

  潘隊長介紹,南京正好處在世界重要的候鳥遷徙帶上,鳥類資源本來就相當豐富;再加上生態環境好,這裡就有142種鳥在活動,而杭州蕭山機場附近統計到的才有60多種鳥,防治鳥害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機場工作人員一刻也不敢忽視這些小東西。

  家燕一頭撞破飛機玻璃

  小小的鳥兒究竟有多大的能耐?潘隊長說,如果小鳥卷進風扇,最輕微的也要損失十幾萬元,重的,就是以飛機上乘客的生命安全為代價。

  2005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從杭州飛往廣州途中,在5000米高空與一隻飛鳥相撞,機頭雷達防護罩竟然撞出了一個如臉盆大的凹坑。有關人士說如果撞擊力度再大一些,穿透防護罩後傷及雷達,那簡直不堪設想。即使是不起眼的家燕,別看它個頭小小的,在空中與飛機相撞起來,力道也很恐怖。潘隊長說,雖然祿口機場沒發生過,但他了解到,其他地方是曾經發生過,一隻小燕子迎面飛來,一頭就撞破了飛機頭的玻璃窗。

  那麼,祿口機場地區的燕子多嗎?「當然不少,」潘隊長說,主要有家燕與金腰燕,飛行速度很快。夏季經常在機場內的停機坪、跑滑間的低草上空覓食。

  鷺鳥最喜歡與飛機「搶道」

  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祿口機場的情況,列出了19種對飛行安全威脅較大的鳥類。其中,牛背鷺和池鷺等鷺類鳥被列為「一級殺手」。

  據介紹,夏季,鷺類鳥45%左右的個體會穿越跑道上空,而且與降落過程中的飛機處於相同的高度,對飛行構成極大的威脅。「就怕這種成群飛的鳥,躲得了這邊又撞到那邊。」潘寶洪隊長說,牛背鷺雖然數量不算多,但這傢伙反應有點慢,飛行時揮翅緩慢,直線前進,看到飛機也不曉得避讓,因此危險性極大。

  據了解,鷺類鳥的防治從每年4月就開始了,10月之後多數鳥類就飛走了;但11月之後,部分北方遷飛來的夜鷺又將在祿口地區越冬。

  此外,猛禽類的雀鷹、草鴞,還有俗稱貓頭鷹的短耳鴞,這些「獨行俠」,膽子太大不怕飛機;而雲雀、家燕、理氏鷚、白鶺鴒等體態輕盈小巧,因為數量眾多,極易撞機,也同樣名列在重點防範的「黑名單」上。

  本版撰文 快報記者 孫蘭蘭 毛麗萍

  本版攝影 快報記者 顧煒

相關焦點

  • 少見鳥種紅嘴藍尾喜鵲落戶紫金山 引遊人圍觀
    昨天上午,在南京紫金山的樹林中,一批可愛的藍羽天使「貴賓」光臨此地——十多隻紅嘴藍尾喜鵲,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據愛好觀鳥的市民張女士介紹,這裡的青山綠水還真有吸引力,不但引來不少外地遊客,就連從未見過的紅嘴藍尾喜鵲也來此安家。南京城內一般喜鵲較多,而紅嘴藍尾喜鵲在南京可是難得一見,它們已在此棲息了二個多月,早晨少一些,特別是傍晚時候多,但每天都不間斷。「這些鳥很膽怯,有人想用手機拍下它們的倩影,可人稍一靠近它們就飛走。」
  • 組圖-英學生發明"鳥磚" 助麻雀築巢
    原標題:英學生發明"鳥磚" 助麻雀築巢(組圖)   資料圖   「鳥磚」其實就是一種火烤的空心磚。為解決了這個難題,一位來自英國金士頓大學的學生Dunkerton發明了一種「鳥磚」來為麻雀及類似體型的鳥兒提供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 中國最小鳥類現身 南京紫金山植物園
    原標題:中國最小鳥類現身 南京紫金山植物園   揚子晚報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昨天立春,在南京紫金山植物園裡,數十隻虎頭虎腦、小巧可愛的小山雀,出現在蠟梅花樹林中,體型約桌球大小。據介紹,此鳥是中國最小的鳥類,名叫紅頭長尾山雀,而它的俗名叫小老虎,或者紅寶寶兒。
  • 南京紫金山迎來70多隻鴛鴦棲居過冬!
    11月5日,南京紫金山映山湖引來70多隻野鴛鴦在此棲息,或嬉戲追逐鴛鴦,素有「愛情鳥」美稱,是我國著名觀賞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估計,12月底紫金山將聚集鴛鴦上千隻,給古城南京增添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 二、鴛鴦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 南充高坪機場「驅鳥人」:與鳥「鬥」其樂無窮
    民航資源網2021年1月11日消息:有數據顯示,一隻體重為1.8千克的鳥與時速為960公裡的飛機相撞,產生的衝擊力將會比炮彈還大。據了解,南充高坪機場組建了一支8人的鳥擊防範隊,新年伊始,記者採訪了這些為飛機保駕護航的驅鳥專家們。
  • 天府國際機場酒店內部(組圖)
    好消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又雙叒叕有新進展啦!目前,天府國際機場「神鳥」雛形已顯核心航站區建設接近尾聲精裝修工程已大面積展開預計今年年底所有工程將全面完工其中,在天府國際機場在一號二號航站樓的中央圓環形的機場酒店就立於兩個航站樓之間目前已然成型從空中俯瞰 以寓意為「太陽」的機場酒店項目為中心
  • 杭州機場:「換塊草坪」來防鳥
    有數據統計,2019年國內機場責任鳥擊事件同比增長15.6%。鳥撞飛機這一現象的背後,引發了業內對生態管理問題的不斷思考與探索。2012年,杭州機場即成立專業驅鳥隊,組織謀劃、開展行動,緊扣「平安」「綠色」發展主題,嘗試從生物鏈根源著手,對場區土面區草坪進行防鳥改良。
  • 灰林鴞從《哈利·波特》飛到紫金山 - 現代快報
    三年前,江蘇野鳥會的李航曾經在紫金山上發現了三隻在南京地區極其罕見的貓頭鷹——灰林鴞(xiao)。這三年裡,李航曾多次到這種貓頭鷹的出沒地尋找它們的身影,但由於它們棲息的老樹已被砍伐,李航的每次尋找都是遺憾而歸。上個周末,在李航的不懈尋找之下,終於發現灰林鴞又重新回歸了。但是,紫金山上人來人往的嘈雜聲也影響了貓頭鷹這類對聲音敏感的鳥兒的棲息。
  • 杭州:機場改良草種「綠色」防鳥
    11月10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飛行區內杭州蕭山機場經過5年摸索,從上百草種裡挑選出生長高度低、結籽少、抗病蟲害能力強的狗牙根,從根源解決草坪引鳥問題。杭州蕭山機場非引鳥草種篩選方案是民航業內首創,該項目可從食物鏈底層根本性提高機場主動防鳥能力,屬於新型「綠色」鳥防技術。
  • 柳州白蓮機場發現世界瀕危鳥種海南虎斑鳽
    民航資源網2017年5月15日消息:5月8日清晨,柳州機場場務隊驅鳥人員在飛行區巡視時,在機場環場道南頭水閘附近的鳥網上發現一隻神秘的大鳥,於是驅鳥人員迅速將這隻大鳥小心翼翼地解救下來,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怪鳥」,驅鳥人員隨即上報部門領導,並通知柳州市廣西生態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專家周天福教授。
  • 新疆伊寧機場利用獵鷹驅趕燕子防鳥擊(圖)
    新疆伊寧機場利用獵鷹驅趕燕子防鳥擊。 燕子是很多機場鳥害防治工作中的難題。新疆伊寧機場通過救助攔鳥網捕捉的2隻燕隼,並對其進行訓練放飛,用於對燕子等鳥類的驅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伊寧機場主要活動的是雨燕、家燕和崖沙燕,其中雨燕屬於雨燕目,家燕和崖沙燕屬於雀型目的燕科。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很多,人們早在遠古的時候就渴望了解宇宙,觀測天體,隨著今天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隨著我們的觀察,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時事情時 有發生,這引起了天文工作者的重視,小行星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嗎?觀看天是否直接用眼睛看呢?  早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渴望了解宇宙,今天的人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
  • 南京紫金山中山植物園現紅嘴藍尾喜鵲 遊客驚喜
    昨天在南京紫金山的樹林中,一批可愛的藍羽天使光臨中山植物園,十多隻紅嘴藍尾喜鵲常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它們全身長約40釐米,上身藍色,頭黑色,嘴紅色,尾十分長,發出多種不同的鳴叫聲和口哨聲,引起市民駐足觀看,十分驚喜。
  •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高清組圖:絲光椋鳥榕城越冬千嗓齊亮 福州成「鳥的天堂」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2月14日17:11 附近一棟寫字樓的保安表示出好奇,但他不解的是:這是什麼鳥?怎麼集體聚在一棵樹上。 記者隨後將照片發給了一位鳥類愛好者,經判斷是絲光椋鳥(「椋」念liáng)。據介紹,絲光椋鳥集群性很強,喜歡吃漿果類食物,是一種候鳥,但在福建為留鳥。 眼下正是榕樹、樟樹果實很多的季節,因此福州為它們覓食過冬的好地方。
  • 紫金山植物園迎來「小老虎」 它們是中國最小的鳥兒
    2月4日立春,在南京紫金山植物園裡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常從一棵蠟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引得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感覺十分驚喜。  據南京野鳥協會愛好拍鳥的張先生稱,「滿山清香四溢,蠟梅花還真是金山銀山,就連中國最小的鳥兒紅頭長尾山雀也來嘍!南京城內一般喜鵲、麻雀較多,紅頭長尾山雀難得一見。」紅頭長尾山雀的到來讓許多鳥類愛好者感到欣喜。
  • 巍巍紫金山
    聞鍾記郵(3582)巍巍紫金山在百度中搜尋紫金山,就會跳出來很多個,河南、河北、山西、福建都有叫這個名字的山,而最著名的莫過於南京的紫金山。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座山上有一座天文臺,就是以紫金山為名的,這裡也被稱作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 紫金山天文臺揭示近地小行星熱物理特性
    7月14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季江徽課題組的關於近地小行星(101955)Bennu表面熱物理性質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該小行星表面熱慣量與表壤顆粒尺寸等重要物理信息,這些對深入了解近地小行星軌道漂移與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 白城機場公司「啟翔」鳥情信息分析系統正式啟用
    近日,記者在白城機場公司了解到,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啟翔」鳥情信息分析系統(1.0版)正式啟用。、更便捷、更高效地做好鳥擊防範工作,減小機場運行壓力。該系統致力於實現四大功能:一是設置常見鳥類基礎資料庫,對常見鳥類生活習性作出詳細介紹;二是為驅鳥員提供鳥情信息電子錄入,代替紙質臺帳,推進無紙化辦公;三是對以往數據按日、月、年進行查詢分析;四是根據分析結果,為驅鳥員有針對性地採取防範措施提供參考。
  • 紫金山發現眼鏡蛇 中國十大毒蛇你了解多少?(組圖)
    有網友在紫金山發現眼鏡蛇,很清晰看出是眼鏡蛇!有毒滴眼鏡蛇!!咬人一口就會死翹翹滴眼鏡蛇!!!大家去中山陵棧道附近一定要小心!別去草叢裡(想自殺滴除外)!!!」網友「南京阿槑」昨天發了照片、消息,並@了南京眾多部門。然而,舟山眼鏡蛇基本是全中國最毒的蛇了!毒性在全世界也是靠前的。它的棲息地主要是中國南部以及中國臺灣地區,越南北部和寮國。其攻擊性很強,毒性能致人於死地。
  • 這個秋日 讓我們相約紫金山
    10月1日,第六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將在音樂臺盛裝啟幕;孝陵地宮VR探秘,穿越六百年歷史滄桑,為您帶來現代科技為歷史文化帶來的新體驗……秋日的紫金山不僅可賞層林盡染,更可以在這裡品味歷史,感受藝術的氣息。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玲紫金山中秋色濃紫金山的秋,是明孝陵最美600米的石象路,是黃瓦紅牆與金陵秋韻的相映成趣;紫金山的秋,是金黃的銀杏、深紅的櫸樹、紫色的烏桕、橙色的楓香,如同被打翻的畫盤。在9月2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鐘山風景區秋季旅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