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2021-01-07 央視網
  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很多,人們早在遠古的時候就渴望了解宇宙,觀測天體,隨著今天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隨著我們的觀察,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時事情時 有發生,這引起了天文工作者的重視,小行星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嗎?觀看天是否直接用眼睛看呢?

  早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渴望了解宇宙,今天的人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我們就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解天體變化。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 葛永良:天文望遠鏡是這個,有的是直接用眼睛看,有的它並非是用眼睛看。而是後面有一個接收設備,接收設備有的是照相、有的是測光的光電頭、有的是色譜儀,這些都是終端設備。現在實行的是CCD,CCD就是電荷耦合器件,一是電子成像的一個概念,就像我們的攝像機一樣的,只不過它是微光的,然後把這些東西攝下來以後,進行處理,處理以後就是天文圖像,並非是直接用眼睛看,這是我講的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它是接受的天體發出的電磁破,轉換成電信號出來,電信號出來的就是曲線,我們通過分析曲線,才知道天體上發生了什麼。

  小行星撞地球是近年來熱門的話題,特別是今年,海外媒體不斷報導,有許多小行星正在飛來地球附近是否會撞擊地球,這個問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研究員 楊捷興:我們是搞小行星觀測幾十年了,這架望遠鏡是用來提早發現,新的小行星的我們,發現了159顆新的小行星,就是這個望遠鏡,但是最近自從94年彗星撞擊木星,這個事件發生以後,人們就提出一個問題,近地天體有沒有可能撞擊地球,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這個問題是我們天文學家,要認真對待的一個問題,我們國際上正在建立一個,近地天體觀測網,對那些有可能飛近地球附近的,近地小行星進行嚴密的跟蹤觀測。

  據楊教授講,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情,應該嚴肅認真,不能人云亦云,言過其實,有些是海外媒體不了解情況進行傳播,是有失事實的,實際上很多小行星離地球還是有相當的距離的。中國人很早就對數學、天文等自然科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祖衝之研究了圓周率,張衡製成了地動議,而宋代的萬戶則是第一個嘗試用火箭升空的人,前人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知識財富。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 戴新:中國古代文明在全世界,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特別是天文學是相當輝煌的,我們紫金山天文臺,所收集的古代天文儀器,就是中國輝煌的,古代天文成就的一個展示。解放以後,我們新中國的天文事業迅速發展,紫金山天文臺從10幾個人,然後發展到現在遍布全國的五大天文臺。

  紫金山天文臺被大家戲稱為母臺,也就是母親之臺,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現代的天文事業是從這裡開始的。由紫金山天文臺先組建了上海天文臺。抗日戰爭期間,紫金山天文臺撤退到雲南,抗戰勝利以後,雲南天文臺又被紫金山天文臺籌建為新的雲南天文臺,之後,紫金山天文臺又籌建了北京天文臺。所以這裡是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臺長 魯春林:我們這紫金山天文臺,又是我們國家最早的學科最全的,一個天文臺,所以長期以來在基礎研究,以及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方面,作出了很多的成績。

  作為中國知名的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對世界天文學有著較突出的貢獻。其中以熊大閏院士提出的:非局部對流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一些觀測到的現象,對研究恆星演化以及太陽活動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上這被稱為熊式理論。

  另外,張家祥教授在太陽天然體的活動理論方面也做出了具有國際前列水平的研究。1994年張家祥教授所作的預報跟美國的NSAN所作的預報精度相當,而當時所用的資料數據以及進度還都遠遠不及美國,從而證明我們在理論研究方面處於國際的前沿地位。學科學、用科學是今天社會的主流,紫金山天文臺已成為人們最愛帶孩子們來的天文科學教育基地。據楊教授說,更新的施密特天文望遠鏡正在江蘇盱眙建設中,2004年那裡將成為世界先進的天體力學觀測基地。

相關焦點

  • 這個夏天,我來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這個初夏,我來到了闊別已久的南京,對於這個六朝金粉之地,我並不陌生,幾乎沒有我未曾去過的地方。但唯有呲臨鐘山的紫金山天文臺,我依然繞有興趣想再次登臨,不僅僅是為看點綴於紫金山巒的那幾座漂亮的天文臺,還想去再近距離拍攝古天象觀測儀,以彌補之前的缺憾紫金山天文臺於民國時期建成。
  • 1953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神秘來賓
    1953年2月23日,正月初十,南京依舊天寒地凍。 大約上午10點,在紫金山天文臺(下稱「紫臺」)擔任臺務秘書的李元突然被副臺長孫克定叫去,布置接待任務。
  • 中國天文臺巡禮--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位於南京城幾何中心,又稱鐘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紫金山天文臺位於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遺址附近。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闢謠稱彗星撞地球是危言聳聽
    昨天,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系聯合發表聲明,對這一說法進行闢謠,並表示「國際天文界對此不予理睬」。  俄羅斯《真理報》日前報導,該國天文學者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彗星,通過「計算」發現其衝著地球而來,並得出結論———「按照目前的軌道和速度,它將可能在今年10月底撞上地球。」  「該學者沒有提供理論上需要的一些數據,所以他的說法不可信。」
  • 紫金山天文臺建築群 毛石砌成莊重樸實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建築群 毛石砌成莊重樸實 遠望紫金山,山上幾個半圓形建築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934年建成時為「國立紫金山天文臺」。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國立紫金山天文臺舊址位於南京郊外紫金山第三峰。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地處江蘇南京、享有「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之稱的紫金山天文臺已於近日迎來新臺長。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官網消息,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來紫金山天文臺組織召開主要領導調整宣布會議,分院分黨組書記朱懷誠同志宣讀了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有關任免通知,趙長印同志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官方簡歷顯示,目前,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已由趙長印「一肩挑」。
  •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紫金山天文臺坐落於南京紫金山西山腰上,是一個兼顧科研與科普遊覽功能的天文機構。很多人可能覺得紫金山天文臺一定能體驗天文望遠鏡吧?很遺憾,紫金山天文臺的天文觀測儀器僅供部分參觀,嚴禁觸碰。這應該是紫金山天文臺提供參觀的「王炸」了,這臺巨型望遠鏡名為「60釐米反光望遠鏡」。紫金山天文臺建於1929-1934年,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第一座現代化天文臺,雖飽經抗日戰火的洗禮,紫臺的座座天文觀測堡依然雄立於紫金山的蒼翠山間,不斷譜寫著「中國現代天文學搖籃」的新篇章。
  • 紫金山天文臺:哈雷彗星的「禮物」亮相夜空
    【解說】5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來自哈雷彗星的「禮物」——寶瓶座η流星雨6日迎來極大,屆時,擁有「長尾巴」的流星將以每小時數十顆流星划過蒼穹,扮靚天宇。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6-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紫金山天文臺隕石博物館開館 零距離觸碰「來自星星的你」
    中新網南京8月18日電 (孫越)18日,從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紫金山天文臺隕石博物館進入試開放階段,NWA6950月球隕石、俄羅斯Seymchan橄欖隕鐵等珍貴隕石悉數亮相,可零距離觸碰
  • 紫金山天文臺將建近地天體觀測站
    中新社南京十一月二十日電(記者陳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在江蘇省盱眙縣跑馬山建立近地天體觀測站,以便及早發現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天外來客」。  據了解,紫金山天文臺「建造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項目是國家科技部重點科技項目。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12月28日電 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
  • 【魅力江蘇】繪製中國人自己的銀河畫卷——探訪國立紫金山天文臺...
    它就是聞名世界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934年建成時被命名為「國立紫金山天文臺」。當年,這第一座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融東西方特色的現代天文臺,因裝備精良、人才薈萃,曾獲「東亞第一」的美稱。紫金山天文臺的建成,標誌著中國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開端。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發端於玄武湖南側雞籠山上的古觀象臺。
  • 2018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Ⅰ紫金山天文臺簡介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一些主要天文研究機構和天文儀器研製機構大多由紫金山天文臺開拓和發展起來的,因此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 紫金山天文臺:「半影月食」等天象將亮相11月天宇
    紫金山天文臺:「半影月食」等天象將亮相11月天宇 2020-11-04 18:33:13 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社南京
  • 紫金山天文臺:新年首場「星月童話」浪漫登場
    中新社南京1月11日電 (徐珊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11日消息,在即將到來的12日黎明,天幕將上演「金星合月」浪漫奇觀,這也是2021年的首場「星月童話」。屆時,璀璨金星與一輪殘月將近距離相會,形影相隨,演繹「親密一刻」。資料圖:「金星合月」浪漫天象。
  • 巍巍紫金山
    聞鍾記郵(3582)巍巍紫金山在百度中搜尋紫金山,就會跳出來很多個,河南、河北、山西、福建都有叫這個名字的山,而最著名的莫過於南京的紫金山。之所以著名是因為這座山上有一座天文臺,就是以紫金山為名的,這裡也被稱作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現代快報消息,一生仰望星空的人,化身為天上星。1月4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舉行,人們正式送別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
  • 紫金山天文臺:天宇罕見上演「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紫金山天文臺:天宇罕見上演「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2020-08-03 10:4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