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近日闢謠「巨型彗星撞地球」說法
「俄羅斯一位天文學家日前宣稱,一顆巨型彗星正高速向地球的方向駛來,如果它繼續保持這種航向的話,可能在這個月底與地球相撞」———針對近期在網上出現的這條消息,中科院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紫金山天文臺的闢謠信息指出,有關「巨型彗星月底撞地球」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楊顏慈)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
-
我專家闢謠稱月底彗星撞地球無據
據新華社南京10月16日電 最近,俄羅斯有關媒體的消息稱,俄國天文學家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聲稱他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巨型彗星,並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目前該彗星正高速駛向地球,有可能在10月底撞向地球。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隨著我們的觀察,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時事情時 有發生,這引起了天文工作者的重視,小行星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嗎?觀看天是否直接用眼睛看呢? 早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渴望了解宇宙,今天的人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我們就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解天體變化。
-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性為零
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中新網南京4月15日消息,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月底彗星撞地球?我國專家闢謠
據新華社電最近,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國天文學家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聲稱他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巨型彗星,並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目前該彗星正高速駛向地球,有可能在10月底撞向地球。對此,我國彗星專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從消息看,費多羅夫斯基也並未公布有關的科學數據,如彗星的亮度、運動軌道以及彗星的運行速度,同時也看不到有科學證據證實他的判斷,這表明該天文學家對彗星本身的信息並未完全掌握,更談何計算出在半個月後的行蹤,因而公眾完全沒有必要驚慌。 當然,對小行星、彗星可能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國際天文學界不能輕視。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著名行星科學家王思潮,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於2016年6月17日11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7歲。
-
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 繞日周期長達114年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 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記者昨天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4月13日發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拼法),這是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
紫金山天文臺:哈雷彗星的「禮物」亮相夜空
【解說】5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來自哈雷彗星的「禮物」——寶瓶座η流星雨6日迎來極大,屆時,擁有「長尾巴」的流星將以每小時數十顆流星划過蒼穹,扮靚天宇。
-
中國天文臺巡禮--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位於南京城幾何中心,又稱鐘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山,紫金山天文臺位於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城遺址附近。
-
我國新發現一顆「紫金山彗星」 繞日周期長達114年
圖說:紫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發現新彗星 來源:網絡 、南京4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9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最新發布了該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這顆新彗星被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式拼法)。
-
1953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神秘來賓
1953年2月23日,正月初十,南京依舊天寒地凍。 大約上午10點,在紫金山天文臺(下稱「紫臺」)擔任臺務秘書的李元突然被副臺長孫克定叫去,布置接待任務。
-
多家媒體發文稱「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危言聳聽!撞擊地球可能性為零
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據悉,此次傳言所指的是一顆正式編號為52768的潛在威脅小行星,1998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衛士」計劃中的NEAT項目發現,又叫1998OR2。
-
這個夏天,我來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這個初夏,我來到了闊別已久的南京,對於這個六朝金粉之地,我並不陌生,幾乎沒有我未曾去過的地方。但唯有呲臨鐘山的紫金山天文臺,我依然繞有興趣想再次登臨,不僅僅是為看點綴於紫金山巒的那幾座漂亮的天文臺,還想去再近距離拍攝古天象觀測儀,以彌補之前的缺憾紫金山天文臺於民國時期建成。
-
「預言家」稱小行星將撞地球 專家:完全沒有跡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對現代快報記者說。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紫臺專家:完全沒有要撞擊的跡象 這位所謂的「先知」名叫埃弗拉因·羅德裡格斯,他說,小行星撞擊點可能位于波多黎各附近,將引發地震和海嘯。強大的撞擊可威脅到美洲大陸,並對墨西哥、美國中部、南部甚至是東海岸造成破壞。
-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現代快報消息,一生仰望星空的人,化身為天上星。1月4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舉行,人們正式送別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
-
萬載難逢的天象奇觀,早年彗星撞擊木星,被稱罕見天文事件
萬載難逢的天象奇觀,早年彗星撞擊木星,被稱罕見天文事件!1994年7月發生了一次萬載難逢的天象奇觀,這就是吉星撞擊木星的罕見天文事件。這顆彗星便以它的發現者蘇維克夫婦和列維的名字命名,排列序號為9號,所以稱為蘇維克一列維9號星。宇宙間天體互相撞擊的現象經常都有發生,不足為奇。但這次基撞木令人咋舌的是:其能量之大,是人類自有宇宙觀測史以來最罕見。由21顆核組成的「蘇維克一列維9號」,將連續數次以每秒鐘63公裡的高速撞向木星。
-
700顆小天體可能撞地球 有關機構正擬訂措施
三天兩顆隕石撞地球,一顆小行星「擦肩而過」,地球感覺「壓力山大」!這一巧合激起全球對於靠近地球隕星及小行星的濃厚興趣,同時引起人們對地球安全的憂慮。不過,國內外專家異口同聲地表示,事件發生純屬巧合,公眾對此無需過度緊張。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新華網
新華社南京12月28日電 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