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性為零

2020-11-24 西部網

紫金山天文臺監測到52768號小行星(於2020年4月4日)。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消息,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據悉,此次傳言所指的是一顆正式編號為52768的潛在威脅小行星,1998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衛士」計劃中的NEAT項目發現,又叫1998OR2。這顆小行星直徑達約2.5公裡,一旦撞上地球,將導致全球性的災變,因此備受關注。

趙海斌稱,人類很早就發現這顆小行星並開始監測。經過20多年間全球多臺監測設備的大量跟蹤觀測,不斷地更新其軌道參數,目前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已經定得相當準確了。據測算,它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4月29日下午17時56分在628萬公裡外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裡/秒。它這次飛掠過程中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也一直在監測52768號小行星,並向國際小行星中心(MPC)上報監測數據:早在2013年9月1日,近地天體望遠鏡就曾經對52768號小行星進行監測;2020年4月4日,當這個小行星逐漸靠近地球的時候,近地天體望遠鏡又對它進行了跟蹤觀測。

事實上,潛在威脅小行星飛掠地球並非小概率事件。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今年新發現的兩顆潛在威脅小行星2020DM4和2020FO5都於近期飛掠地球。

其中,2月26發現的2020DM4(直徑約160米)將於北京時間5月1日18時05分飛掠地球,飛掠時距離地球705萬公裡,速度為6.39公裡/秒;3月23日發現的2020FO5(直徑約280米)已於北京時間4月12日凌晨5時2分飛掠地球,距離為2.1千萬公裡,速度快達27.5公裡/秒。由於這兩顆小行星都是新近發現的目標,監測時間較短,軌道不確定度較大,更需要加強監測預警。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不能掩耳盜鈴,但是也沒有必要過度解讀。「趙海斌認為,近地天體撞擊地球是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面臨的重大危機之一,也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科學議題。隨著近地天體發現數量越來越多,人類已經從無知地存在於危險之中,到現在可以開展一定程度的監測預警,並就撞擊防禦開展布局和準備。

趙海斌認為,由於近地天體所受的動力學環境複雜,會受到來自大質量天體的引力作用以及由自身特性導致的軌道漂移等等效應而發生變軌,可能導致將來與地球相撞,近地天體的監測預警是一項需長期、持續開展的常態化工作。

(原標題《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楊顏慈)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中科院專家:可能性為零
    「一顆直徑幾公裡的小行星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概率大」「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
  • 多家媒體發文稱「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危言聳聽!撞擊地球可能性為零
    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據悉,此次傳言所指的是一顆正式編號為52768的潛在威脅小行星,1998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衛士」計劃中的NEAT項目發現,又叫1998OR2。
  • 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專家回應:危言聳聽!
    新華網南京4月15日電(孫星星)「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一顆直徑4公裡的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機率大!」……近日,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傳言,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核實,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小行星正狂奔而來,4月29日撞地球?專家闢謠:假消息,可能性為0
    近日,中科院專門從事近地天體研究的天文學專家專業闢謠,指出「網傳4月29日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為假消息,實際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公眾不必擔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網傳消息中的小行星指的就是之前中氣愛也提到過的大小大約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的小行星52768(1998 OR2)。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那這顆小行星會撞地球嗎?這顆即將光臨地球的小行星,它的永久編號為52768號,臨時編號為1998 OR2。這就是說,這顆小行星是1998年被發現的。它的直徑約為4.1千米,有報導說直徑為2.5公裡,實際上是不對的,應該為2.5英裡。
  • 紫金山天文臺:「四星連珠」罕見奇觀29日登臨天宇
    中新網南京11月28日電 (葛勇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8日發布消息:土星、月亮、金星、木星即將於29日至30日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條直線,上演「四星連珠」的天文現象。如果天氣晴朗,市民有機會目睹這一神奇天象。
  • 杞人憂天,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杞人憂天,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原標題: 圖片來源網絡  據新華社上海電(記者王琳琳)美國航空局上個月底宣布批准一項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計劃進入初步設計階段,計劃2020年發射太空飛行器撞擊一對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隨後,俄羅斯航天集團下屬單位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籌建近地小行星搜尋追蹤系統,及時預警潛在撞擊。美俄為何相繼啟動小行星撞地球「防禦計劃」?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闢謠稱彗星撞地球是危言聳聽
    「俄羅斯天文學者發布的關於『彗星撞地球』的消息不可信」。昨天,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系聯合發表聲明,對這一說法進行闢謠,並表示「國際天文界對此不予理睬」。  俄羅斯《真理報》日前報導,該國天文學者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彗星,通過「計算」發現其衝著地球而來,並得出結論———「按照目前的軌道和速度,它將可能在今年10月底撞上地球。」  「該學者沒有提供理論上需要的一些數據,所以他的說法不可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研究室原首席研究員李廣宇表示,「極有可能是這位學者的計算發生了錯誤,以致引起了誤會。」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隨著我們的觀察,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時事情時 有發生,這引起了天文工作者的重視,小行星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嗎?觀看天是否直接用眼睛看呢?  早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渴望了解宇宙,今天的人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我們就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解天體變化。
  • 10月7日一小行星險與地球相撞(圖)
    科學家稱,它撞地球的概率相當微小,大約為90萬分之一———比中六合彩的機會稍高,但是又比在浴缸中被淹死的機會稍低。2002年,國外天文學家預測,2019年2月1日直徑約兩公裡的小行星2002NT7將與地球相撞,無論撞落在地球五大洲的任何一地,都足以摧毀整個洲塊,並造成全球性的氣候劇變,但後來又被證實無害。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6-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據國外天文學家稱,阿波菲斯正在加速向地球襲來,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世界末日。 這究竟是怎麼樣一顆小行星?它究竟會不會在未來撞向地球?科學家有什麼辦法來對付它呢?1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
  • 4月29日「末日小行星」 來訪
    「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 這些消息近日在國內外各大網站瘋傳,並且各大網站都稱自己信息來源為「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人類會不會在4月29日像恐龍一樣遭受的小行星致命的打擊呢?據悉,小行星52768被臨時指定 1998 OR 2,是一個小行星上的偏心軌道中,歸類為近地對象和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所述的阿莫爾組的直徑為2-4公裡。NEAT計劃的天文學家於1998年7月24日在夏威夷 Haleakala天文臺發現了它,所以暫時命名為1998 OR2。
  •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逝世,曾為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 現代快報消息,一生仰望星空的人,化身為天上星。1月4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張家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南京舉行,人們正式送別了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
  •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沈敏一顆直徑100米至300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4公裡速度穿越太陽系,目前距離地球5700萬公裡。天文學家預測,這顆小行星有1%的可能性在2027年4月27日撞上地球……地球人該怎麼辦?
  • 月底彗星撞地球?我國專家闢謠
    據新華社電最近,俄羅斯媒體報導說,俄國天文學家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聲稱他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巨型彗星,並計算出它的運行軌道,目前該彗星正高速駛向地球,有可能在10月底撞向地球。對此,我國彗星專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從消息看,費多羅夫斯基也並未公布有關的科學數據,如彗星的亮度、運動軌道以及彗星的運行速度,同時也看不到有科學證據證實他的判斷,這表明該天文學家對彗星本身的信息並未完全掌握,更談何計算出在半個月後的行蹤,因而公眾完全沒有必要驚慌。  當然,對小行星、彗星可能對地球造成的傷害,國際天文學界不能輕視。
  • 紫金山天文臺:四大行星閃耀7月天宇
    紫金山天文臺:四大行星閃耀7月天宇 2020-07-01 16:05:04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社南京7月1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紫金山天文臺:「十五月亮十七圓」歷史上很罕見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今年中秋節,各地將迎來罕見的「十五月亮十七圓」。
  • NASA排除危險小行星2032年撞地球可能性
    上周末克裡米亞天文臺發現編號為2013 TV135的這顆巨大的小行星。這個國際科學社團已經把該星評定為有史以來最危險的兩顆小行星之一。然而美國宇航局表示,2013 TV135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僅為六萬三千分之一,也就是說,天文學家99.9984%的確信它將會錯過地球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