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2020-12-05 騰訊網

紫金山天文臺監測到52768號小行星(於2020年4月4日)。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擊地球」:危言聳聽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 (楊顏慈)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據悉,此次傳言所指的是一顆正式編號為52768的潛在威脅小行星,1998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衛士」計劃中的NEAT項目發現,又叫1998OR2。這顆小行星直徑達約2.5公裡,一旦撞上地球,將導致全球性的災變,因此備受關注。

趙海斌稱,人類很早就發現這顆小行星並開始監測。經過20多年間全球多臺監測設備的大量跟蹤觀測,不斷地更新其軌道參數,目前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已經定得相當準確了。據測算,它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4月29日下午17時56分在628萬公裡外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裡/秒。它這次飛掠過程中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也一直在監測52768號小行星,並向國際小行星中心(MPC)上報監測數據:早在2013年9月1日,近地天體望遠鏡就曾經對52768號小行星進行監測;2020年4月4日,當這個小行星逐漸靠近地球的時候,近地天體望遠鏡又對它進行了跟蹤觀測。

事實上,潛在威脅小行星飛掠地球並非小概率事件。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今年新發現的兩顆潛在威脅小行星2020DM4和2020FO5都於近期飛掠地球。

其中,2月26發現的2020DM4(直徑約160米)將於北京時間5月1日18時05分飛掠地球,飛掠時距離地球705萬公裡,速度為6.39公裡/秒;3月23日發現的2020FO5(直徑約280米)已於北京時間4月12日凌晨5時2分飛掠地球,距離為2.1千萬公裡,速度快達27.5公裡/秒。由於這兩顆小行星都是新近發現的目標,監測時間較短,軌道不確定度較大,更需要加強監測預警。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不能掩耳盜鈴,但是也沒有必要過度解讀。「趙海斌認為,近地天體撞擊地球是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面臨的重大危機之一,也是科學家重點關注的科學議題。隨著近地天體發現數量越來越多,人類已經從無知地存在於危險之中,到現在可以開展一定程度的監測預警,並就撞擊防禦開展布局和準備。

趙海斌認為,由於近地天體所受的動力學環境複雜,會受到來自大質量天體的引力作用以及由自身特性導致的軌道漂移等等效應而發生變軌,可能導致將來與地球相撞,近地天體的監測預警是一項需長期、持續開展的常態化工作。(完)

相關焦點

  •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回應「4.29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性為零
    紫金山天文臺 供圖中新網南京4月15日消息,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這一說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15日回應稱,這一說法屬危言聳聽,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專家回應:危言聳聽!
    新華網南京4月15日電(孫星星)「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一顆直徑4公裡的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機率大!」……近日,4月29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傳言,經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核實,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 多家媒體發文稱「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危言聳聽!撞擊地球可能性為零
    針對多家媒體近日報導的「NASA警告:4月29日小行星抵達地球!速度9千米/秒,可能撞擊地球。」
  • 4月29日「末日小行星」 來訪
    「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 這些消息近日在國內外各大網站瘋傳,並且各大網站都稱自己信息來源為「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飛掠地球,速度8.69公裡/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那麼它撞擊地球的消息是不是準確呢?實際上,雖然這顆小行星被認為是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小行星,但是在4月29日撞擊地球純粹是危言聳聽。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中科院專家:可能性為零
    「一顆直徑幾公裡的小行星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概率大」「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闢謠稱彗星撞地球是危言聳聽
    「俄羅斯天文學者發布的關於『彗星撞地球』的消息不可信」。昨天,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系聯合發表聲明,對這一說法進行闢謠,並表示「國際天文界對此不予理睬」。  俄羅斯《真理報》日前報導,該國天文學者尼古拉·費多羅夫斯基觀測到一顆可疑的彗星,通過「計算」發現其衝著地球而來,並得出結論———「按照目前的軌道和速度,它將可能在今年10月底撞上地球。」  「該學者沒有提供理論上需要的一些數據,所以他的說法不可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研究室原首席研究員李廣宇表示,「極有可能是這位學者的計算發生了錯誤,以致引起了誤會。」
  • 紫金山天文臺:「四星連珠」罕見奇觀29日登臨天宇
    中新網南京11月28日電 (葛勇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8日發布消息:土星、月亮、金星、木星即將於29日至30日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條直線,上演「四星連珠」的天文現象。如果天氣晴朗,市民有機會目睹這一神奇天象。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隨著我們的觀察,近地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時事情時 有發生,這引起了天文工作者的重視,小行星真的會撞擊我們的地球嗎?觀看天是否直接用眼睛看呢?  早在遠古的時候人們就渴望了解宇宙,今天的人已經可以了解到距離我們200多億光年的星體。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我們就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解天體變化。
  • 杞人憂天,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杞人憂天,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原標題: 圖片來源網絡  據新華社上海電(記者王琳琳)美國航空局上個月底宣布批准一項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計劃進入初步設計階段,計劃2020年發射太空飛行器撞擊一對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隨後,俄羅斯航天集團下屬單位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籌建近地小行星搜尋追蹤系統,及時預警潛在撞擊。美俄為何相繼啟動小行星撞地球「防禦計劃」?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6-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直徑370米的小行星或將撞擊地球?紫臺專家:可能性很小,不必過分擔憂
    據國外天文學家稱,阿波菲斯正在加速向地球襲來,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世界末日。 這究竟是怎麼樣一顆小行星?它究竟會不會在未來撞向地球?科學家有什麼辦法來對付它呢?1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撰文 / 鄭永春近日,國內很多媒體和網站報導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的消息。據說,美國宇航局警告,4月29日18:00左右,將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的速度達到每秒9000米,相當於時速31,320公裡。而高鐵的時速300公裡,小行星的飛行速度是高鐵的100多倍,完全稱得上是飛奔而來。
  • 紫金山天文臺揭示近地小行星熱物理特性
    小行星上可能蘊含了地球生命和水體起源的重要線索,同時也蘊藏著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信息,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另外有一些小行星(近地天體)軌道與地球軌道很接近或相交,存在與地球相撞的可能,因此對地球與人類的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危險。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15 m的小天體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空中發生爆炸,致使1200人受傷,近3000座建築受損,此類事件並非偶然幾十年內可發生一次。
  • 昨日,一顆「戴口罩」的巨型小行星飛掠地球
    2020年4月26日,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到它相對恆星背景的運動是這樣的——▲紫金山天文臺觀測到的1998 OR2 小行星運動(來源:人民日報微博)這顆名為1998 OR2的小行星,昨日最近時離我們630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6倍。似乎很遙遠啊。
  • 確認第100次撞擊,沒有月球我們地球已經被撞了多次?
    並且已經記錄到了第100次撞擊,所以說小行星撞擊月球的事件還真的多,這還是已記錄到,不知道有沒有存在沒有記錄到的。當然這也是為什麼,不少的科學家說我們地球未來可能出現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所以如今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等機構都在聯合實施小行星防禦計劃,這也算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吧,雖然大多數來自太空的物體都會在我們大氣層之中燃燒掉,但是對於部分物體來說,尤其是那些大於幾米的物體,具有潛在的危險,其數量還不得而知,也就是撞擊我們地球的概率還有。
  • 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經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找到新證據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的身世一直都是人類想解開的謎團。它和地球有「血緣」關係嗎?科學家對月球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與探索。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經過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發現了新線索,有力證明了月球是地球和其他星體「暴力相撞」的產物,她是地球的「親姐妹」。
  • 【新華日報】紫金山天文臺接連發現三顆新的近地小行星
    2月下旬以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探測 望遠鏡已經發現三顆新的近地小行星!其中有兩顆已與地球 「擦肩而過」,還有一顆「潛在威脅小行星」將於今年5月初飛 掠地球。為何近期接連發現新的小行星?它們會對地球產生 怎樣的「威脅」?對於這些「不速之客」,人類該怎麼去應對? 聽聽紫臺專家怎麼說。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
  • 紫金山天文臺:四大行星閃耀7月天宇
    紫金山天文臺:四大行星閃耀7月天宇 2020-07-01 16:05:04 作者:李玉素 責任編輯:李玉素   中新社南京7月1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新華網
    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如今,最早一批天文儀器仍置放在風景如畫的山巔,但多用於科普目的。2017年紫金山天文臺入選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