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近五年易錯、易混淆知識點辨析匯總 (一)

2020-11-26 搜狐網

原標題:高考生物近五年易錯、易混淆知識點辨析匯總 (一)

高中生物

高考 、會考馬上來臨了!很多同學在做生物選擇題的時候選來選去,時間沒少浪費,最終還把錯誤答案寫上了!生物選擇題考查大家對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所以總會有一些易混淆的知識點,這裡總結了生物考題中常見的易錯點,今天分享給大家,現在看還來得及哦! (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1.類脂與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固醇和類脂,因此脂類概念範圍大。

類脂:脂類的一種,其概念的範圍小。

2.纖維素、維生素與生物素

纖維素: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結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為一般動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維生素: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人和動物缺乏維生素時,不能正常生長,並發生特異性病變——維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維生素的一種,肝、腎、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較多。是微生物的生長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礦質元素、必需元素與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佔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種元素,即C、H、O、N、P、S,大約佔原生質總量的97%。

礦質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備下列條件:第一,由於該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長發育發生障礙,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該元素則表現專一的缺乏症,而且這種缺乏症是可以預防和恢復的;第三,該元素在植物營養生理上應表現直接的效果,絕不是因土壤或培養基的物理、化學、微生物條件的改變而產生的間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體需要量少(佔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但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還包括Cl、Ni。

4.還原糖與非還原糖

還原糖:指分子結構中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α-碳原子上連有羥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共熱時產生磚紅色Cu2O沉澱。

非還原糖:如蔗糖內沒有游離的具有還原性的基團,因此叫作非還原糖。

5.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與二苯胺試劑

斐林試劑:用於鑑定組織中還原糖存在的試劑。很不穩定,故應將組成斐林試劑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別配製、儲存。使用時,再臨時配製,將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後立即使用。原理是還原糖的基團—CHO與Cu(OH)2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

雙縮脲試劑:用於鑑定組織中蛋白質存在的試劑。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時要分別加入。先加A液,造成鹼性的反應環境,再加B液,這樣蛋白質(實際上是指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在鹼性溶液中與Cu2+反應生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

二苯胺試劑:用於鑑定DNA的試劑,與DNA混勻後,置於沸水中加熱5分鐘,冷卻後呈藍色。

6.血紅蛋白與單細胞蛋白

血紅蛋白:含鐵的複合蛋白的一種。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的紅細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運輸氧。

單細胞蛋白:微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們通過發酵獲得大量的微生物菌體,這種微生物菌體就叫作單細胞蛋白。

7.顯微結構與亞顯微結構

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一般只能放大幾十倍至幾百倍。

亞顯微結構:能夠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直徑小於0.2μm的細微結構。

8.原生質與原生質層

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動植物細胞都具有,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質、脂類、核酸等物質構成。

原生質層: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存在於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它與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相比,缺少了細胞液和細胞核兩部分。

9.赤道板與細胞板

赤道板: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這個平面與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類似於地球赤道的位置。

細胞板: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的一層結構,隨細胞分裂的進行,它由細胞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新的細胞壁。

10.半透膜與選擇透過性膜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而另一些物質不能透過的多孔性薄膜(如動物的膀胱膜,腸衣、玻璃紙等)。它往往只能讓小分子物質透過,而大分子物質則不能透過,透過的依據是分子或離子的大小。不具有選擇性,不是生物膜。

選擇透過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的生物膜。如細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質層。這些膜具有選擇性的根本原因在於膜上具有運載不同物質的載體。當細胞死亡後,膜的選擇透過性消失,說明它具有生物活性,所以說選擇透過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類半透膜。

11.載體與運載體

載體:指某些能傳遞能量或運載其他物質的物質,如細胞膜上的載體。

運載體:在遺傳工程中,用於把外源基因運入受體細胞的運輸工具,它必須具備的條件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複製並穩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於進行篩選。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

12.中心體與中心粒

中心體:動物和低等植物的一種細胞器,通常位於細胞核附近。每個中心體由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圍物質組成。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中心粒:組成中心體。細胞分裂間期,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各產生一個新的中心粒,因而細胞中有兩組中心粒,在細胞分裂中一組中心粒的位置不變,另一組中心粒移向細胞另一極。這兩組中心粒的周圍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13.細胞液與細胞內液

細胞液:植物細胞液泡內的水狀液體,含有細胞代謝活動的產物,其成分有糖類、蛋白質、有機酸、色素、生物鹼、無機鹽等。

細胞內液:一般是指動物細胞內的液體,是相對細胞外液而言的。

14.B細胞、漿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與記憶細胞

B細胞、漿細胞、記憶細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幹細胞在骨髓中發育成B淋巴細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小部分在體內流動,受到抗原刺激後,開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可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記憶細胞能保持對抗原的記憶,當同一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漿細胞,繼而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效應。

T細胞、效應T細胞、記憶細胞:骨髓中的一部分造血幹細胞隨血液流入胸腺,在胸腺內發育成T淋巴細胞,大部分很快死亡,一部分在體內流動,受抗原刺激後,開始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並釋放淋巴因子,加強有關細胞的作用來發揮免疫效應。記憶細胞則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應T細胞,進而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

15.原生生物與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指體積微小、單細胞或群體的真核生物,用鞭毛、纖毛或偽足運動。如草履蟲、衣藻、變形蟲等。

原核生物:指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它的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器較少,一般只有核糖體,如支原體、細菌、藍藻和放線菌等。

16.細胞分裂、細胞分化與細胞的全能性

細胞分裂:指細胞繁殖子代細胞的過程。單細胞生物以細胞分裂方式產生新個體,多細胞生物以細胞分裂方式產生新的細胞。

細胞分化:指在個體發育中,相同細胞後代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上產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是細胞中的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器官。結果細胞數目並沒有增加。細胞分裂是細胞分化的基礎,生物體的生長發育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細胞的全能性:生物體的細胞具有使後代細胞形成完整個體的潛能,這種特性稱之。但在生物體內細胞並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17.脫分化與再分化

脫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產生愈傷組織的過程,稱為植物細胞的脫分化,或者叫作去分化。

再分化:脫分化產生的愈傷組織繼續進行培養,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等器官,這個過程叫作再分化。

18.細胞株與細胞系

細胞株:動物細胞培養中,原代培養的細胞一般傳10代左右就不容易傳下去了,細胞的生長就會出現停滯,大部分細胞衰老死亡。但是有極少數的細胞能夠度過「危機」而繼續傳下去,這些存活的細胞一般能夠傳40-50代,這種傳代細胞叫作細胞株。

細胞系:細胞株細胞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當細胞株傳至50代以後又會出現「危機」,不能再傳下去。但是有部分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並且帶有癌變的特點,有可能在培養條件下無限制地傳下去,這種傳代細胞稱為細胞系。

19.滲透與擴散

擴散:一般是指自由擴散,是指水分子等其他物質的分子從高濃度向低濃度的自由運動,如CO2、O2、H2O、膽固醇、甘油等物質。這種運動是自發的,不需要外界對它做功(不耗能的)。

滲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是擴散的一種特殊形式。因此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方式可以說是自由擴散,又可以說是滲透。而CO2、O2等物質的擴散只能是自由擴散而不能稱為滲透。

20.蒸餾、蒸發與蒸騰作用

蒸餾:把液體混合物加熱沸騰,使其中沸點低的組分首先變成蒸汽,再冷凝成液體,以與其他組分分離或除去所含雜質。

蒸發:液體表面緩慢地轉化成氣體。

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這就是蒸騰作用。

Tip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掌握高中生物183個易錯易混知識點,生物拿高分妥妥的!
    高中生物兼具文、理科的雙重特點,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尤其是生物科的理論性很強,大部分內容都是分子角度去認知,比較抽象,對於理科生來說,尤其如此。高三生物的80%學生不及格,最大的原因就是沒匯總,而生物的提分,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匯總易錯易混知識點!反覆磨練易錯易混知識點,徹底掌握好易易混錯點,這樣下次遇到同樣的題,同樣題型就基本掌握了!高中生物的易混易錯知識點的確多,尤其是一些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的同學,考場上容易發蒙。導致失分嚴重。
  • 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易混淆知識點辨析
    大部分考生對學習理論中四大主義的觀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淆。現在針對大家經常出錯的點進行一下辨析:1.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的核心觀點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
  • 2020高考數學考點出爐,18個易錯知識點匯總!
    2020高考數學考點出爐,18個易錯知識點匯總!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01、集合與簡單邏輯  1.易錯點遺忘空集致誤  錯因分析:由於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對於集合B,就有B=A,φ≠B,B≠φ,三種情況,在解題中如果思維不夠縝密就有可能忽視了B≠φ這種情況,導致解題結果錯誤。
  • 近五年高考易錯、易混淆考點辨析匯總 (二)
    自交:雌雄同體的生物同一個體上的雌雄交配。一般用於植物方面,包括自花授粉和雌雄異花的同株授粉。遺傳學上把基因型相同的兩個個體相交也稱為自交。測交:遺傳學研究中,讓雜種子一代與隱性類型交配,用來測定雜種子一代基因型的方法。
  • 2013年高考生物知識點:細胞器的比較學習
    2013年高考生物知識點:細胞器的比較學習 2013-04-27 15:4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生物易錯知識點總結,學霸也可能做錯
    理科中最具有文科性質的學科是生物,因為它不像物理那樣需要複雜的計算,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生物就是最簡單的一科,物理和化學考很高,生物考得卻很低的不在少數。生物要記的知識有很多,可以說大部分都是需要記住的,當然了,它也有一些容易讓人混淆的知識點,這部分知識點不是很難,但是容易讓人記錯,學霸也未必能做對。小編將會給各位同學分享一些生物易錯的知識點,給同學們參考。1:在自然條件下,基因重組發生的時間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和四分體時期,不是受精作用發生的時間。這個知識點是很多同學都會混淆的一點,經常會在選擇題中考察。
  • 中考數學易錯知識點+壓軸題型最全匯總
    初中數學易錯知識點最全匯總     1、數與式     易錯點1:     有理數、無理數以及實數的有關概念理解錯誤,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概念混淆。弄不清絕對值與數的分類。選擇題考得比較多。
  • 清華老教授總結:高中生物177個核心知識點大匯總!高考複習必備
    高中生物是理科中最需要背誦的一科,學好生物,要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點。而高中三年的生物知識內容複雜繁多,這給很多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其實,學習生物,不僅僅需要平時的背誦記憶,還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勝過無數個日夜的死記硬背。
  •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歷年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
    原標題:歷年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 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數學就是一座高山,哪怕是高考數學這樣的小山丘,也會讓無數學子望其背而心戚戚。更有不少學子混淆知識點,在裡面兜兜轉轉浪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滿紙推算卻只能掙得卷面分,今天小編給大家搬出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希望能讓大家少走彎路。
  • 高考物理易錯題匯總,擠時間也要刷的寶藏資料,吃透你就是學霸
    想要學好高中物理很容易,從整體的角度去看學過的知識點,用學霸思維去解題,在慢慢摸索中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在座的各位同學,也一樣能考85分!所以我們反其道而行,利用逆向學習法,先給大家總結易錯題,按照解析來分析答題思路,歸納題型,總結技巧。《高考物理易錯題匯總》,清北學霸已經給大家整理好了,想要的同學可以私信我,回復【物理35】。最近收到很多同學的消息,說馬上就要考試了,但是物理只能考二三十分怎麼辦?其實只要你想要提高成績,總是有辦法的。
  • 高中生物:高考常見易錯題集錦,必修一、二、三、選修三,都包含
    在高中階段,我們會接觸到生物學科,對於生物學科的學習,掌握每冊書中的重點知識點,對於生物成績的提高以及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至關重要。生物這一門課程,是學生從初中就開始學的科目,也是考試的必考科目。但是到了高中後,生物增添了很多內容,知識範圍擴大,難度有了明顯的提高,與初中生物知識相比較要難學很多。很多同學在學習時會覺得生物很雜亂,知識點很難記,各種細胞結構,各種功能,體液循環,遺傳學的計算更是讓人覺得頭昏腦脹,學習的時候容易喪失信心。
  • 生物易混淆知識點大全!備考生必須收藏!(上)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生物容易被遺忘的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生物鐘容易被混淆的知識點,因為整理出的混淆點很多,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講述,同學們要注意每天都來看哦!生物易混淆知識點1、生物都有細胞結構嗎?不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了。它們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嗎?不是。
  • 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
    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易錯小知識點最全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2013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減數分裂重難點
    2013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減數分裂重難點 2013-04-27 14:3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考生物衝刺:重點集中也要關注新內容
    一、 認真分析近三年高考試題的特點   細胞的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細胞的增殖(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遺傳的基本規律(分離和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生物變異與育種、種群和群落、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實驗(教材實驗和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出現頻率比較高
  •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最全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最詳細】
    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最詳細】高中生物是理科生高考中必考的科目,高中生物複習時必背的小知識點有哪些,下面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最詳細】,希望對你有幫助。高中生物常見易錯知識點總結【最詳細】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化學》易錯點匯總一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化學》易錯點匯總一下文給大家帶來是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化學》易錯點匯總一,希望大家在考試時,不要再犯錯了。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化學》易錯點匯總:1.羥基官能團可能發生反應類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縮聚、中和反應正確,取代(醇、酚、羧酸); 消去(醇);酯化(醇、羧酸); 氧化(醇、酚); 縮聚(醇、酚、羧酸);中和反應(羧酸、酚)2.最簡式為 CH2O 的有機物:甲酸甲酯、麥芽糖、纖維素錯誤,麥芽糖和纖維素都不符合
  • 百年英才 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
    原標題:百年英才 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 到了最後兩輪複習了,離高考還有101天了,百年英才小編祝所有高考人金榜題名,今天整理了高考高考數學易錯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