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4米長的骨架就這樣在青島「登陸」了,這是什麼物種的骨架?(詳見3月26日本報A3版)經過專家鑑定,初步判定這是
軟骨魚類,但具體是什麼魚,還難以確定。
3月26日早上,記者跟隨當地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來到羅家營碼頭,據船主楊立廣介紹,骨架打撈上來之後,就找到了親戚的一家冷庫。記者下午諮詢了海洋漁業專家白博士,她告訴記者:「因為脊椎骨上面附著軟組織,如果曬乾了軟組織就幹了,所以還是冷藏保存比較好。」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物種?記者諮詢了眾多水產研究專家,大家都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水族館的楊主任告訴記者:「雖然我們討論了很長時間,但是這種骨架結構我們都是頭一次見,還不能斷定這個物種究竟是什麼。」
市民也對此有極大的興趣,大家普遍猜測的是軟骨魚類,很多市民給出了具體的物種名稱,市民牛先生表示「這可能是鯊魚類的真鯊亞目類魚,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最長的可以達到8米左右。」還有市民根據骨架判斷這是小抹香鯨,「從體重和身長上看都很合適,體長可達3.4米,體重400公斤。」而最受大家認可的還是圓犁頭鰩,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圓犁頭鰩屬於軟骨魚綱、鰩形目、圓犁頭鰩科、圓犁頭鰩屬,圓犁頭鰩全長2.7米,體上和鰭上具白色斑點。牙細小,鋪石狀排列,齒面波曲,上下凹凸相承,在凸出處牙較大,根據骨架猜測,可能是這個物種。」隨後記者採訪到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的曾教授,他告訴記者:「可以初步判斷這是軟骨魚類,但由於頭骨結構比較特殊,有4米左右,加上頭骨上面還有類似於頭角的骨組織,需要進一步核實才可能有結果。」
這個骨架將何去何從呢,說到最理想的狀態,楊立廣表示,最好是有專家能做成標本,讓所有人都看看自己打撈上來的
神秘骨架。在這期間,有人願意花錢買這個骨架,但是楊船長表示:「萬一國家需要怎麼辦?所以不能賣了。」記者了解到,此次出海的夥食和郵費,大概花去了楊船長2萬元左右,楊船長坦言:「這個東西我可以無償捐出去,但是希望有關部門可以把來回的運費補貼上,我是個船長,出海撈不著東西撈到了骨架,其他船員也要養家餬口,不能運來了骨架還要往裡搭錢。」文/圖 記者 寇峰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