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Why do some people believe the Earth is flat)
核心提示
作者 | 小小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圖1:奧蘭多·弗格森(Orlando Ferguson)在1893年繪製的扁平地球
儘管科學證據已經表明,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球體,但仍有大量美國人認為這顆星球是平的,甚至64歲的美國業餘火箭發明家邁克·休斯(Mike Hughes)為了證明這種「真理」,還搭乘自製火箭衝向太空,最終不幸身亡。
民調組織YouGov去年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在18歲到24歲的美國人中,大約有13%的人相信地球是平的,甚至包括許多高調支持者,從籃球運動員到音樂家,從說唱歌手到電視主持人,許多名人都加入了扁平地球的潮流。
事實上,希臘哲學家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確定地球是圓的,但直到15世紀才被普遍接受。公元前240年,希臘數學家和地理學家埃拉託塞尼(Eratosthenes)首次對地球周長進行了科學的估計,並且非常接近今天的數據。
公元150年,託勒密在其著作《地理》中提出了革命性的坐標分配系統,用經度和緯度表示世界各地的坐標。這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將這些坐標分配給已知世界的8000多個地方。儘管許多測量結果並不準確,但託勒密的「全球地圖坐標」概念就是基於「地球是圓的」提出的。
除了對太陽及其陰影的觀察外,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曾收集地球是球形的證據,包括我們首先會看到船的桅杆頂端進入港口,所有其他行星和天體都是球體,月食期間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彎曲的。
那麼,既然有壓倒性的科學證據表明地球是個「球體」,是什麼促使人們對過去兩千多年中已被科學證明是錯誤的東西重新產生興趣呢?社交媒體上對這個問題是什麼態度?我們是如何確定地球是圓的呢?
圖2:15世紀託勒密的世界地圖手稿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講師詹妮弗·貝克特博士(Jennifer Beckett)認為,這在某定程度上是由於民粹主義崛起,以及對專家和主流媒體觀點的不信任所致。她說:「這實際上與知識的力量有關,以及對我們曾經認為的知識守門人——比如學者、科學機構或政府的日益不信任。在這樣的環境下,曾經的邊緣觀點很容易重新獲得認同。」
貝克特博士還指出,這場蓬勃發展的運動表明,所謂的社交媒體「網紅」現在可能比某些領域的專家擁有更大影響力。她說:「這通常是因為他們往往更善於講故事。這裡面的『真實性因素』在發揮作用,人們天真地認為:『哦,他們是真人,所以他們說的肯定是真的』。」
貝克特博士指出,相信地球是平的人以不同的、重疊的方式使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以便圍繞他們的信仰創建全新的生態系統。她說:「YouTube變成了內容中心,Facebook變成了這個中心的行政一站式商店,Twitter也不斷地推送信息。」
貝克特博士說,隨著我們越來越依賴社交媒體進行娛樂,我們正在變成「情感成癮者」,不斷尋找下一個憤怒、快樂或其他強烈情緒的爆發點。錯誤信息很容易在這種環境中傳播。例如,許多相信扁平地球觀點的人也贊同這樣的觀點,即聯合國的標誌實際上是扁平地球的地圖。
圖3:許多人認為聯合國的標誌實際上就是扁平地球的地圖
然而事實上,那只是將3D球體「投影」到2D平面上的顯示結果。因為「沒有完美的方法可以將3D球體投影到2D表面上」,製圖員根據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的「投影」來製作地圖。聯合國徽標是以北極為中心的特殊投影。
那麼,問題仍然存在:面對科學,甚至面對攝影證據,為什麼「地球是平的」這個理論在今天仍然盛行?這也要歸根於批判性地思考外面的信息,尤其是網上信息。
貝克特博士說:「要研究某個故事是否正確,最好的方法是向主流媒體或科學機構求證。」
貝克特博士表示:「學者之所以成為學者,不是因為他們試圖蒙蔽人們的眼睛,而是因為他們花了大量時間接受培訓和深入思考這些問題,包括努力維持『地球是個球體』的結論。」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