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盆菜。
←街坊們在製作茶果。
迎春之吃喝
還有兩天就過年了,小夥伴們內心很雀躍有木有?特別是吃貨們,心裡一定是興奮不已,因為過年,總是跟吃脫不了關係的,坪山新區是客家地區,過年當然要吃茶果,這可是客家人飲食文化的內涵,還有大盆菜,這是包括坪山在內的廣東人都很熟悉的食物,不僅食物豐富還有好意頭哦,吃大盆菜寓意盆滿缽滿,祝街坊們猴年大吉,個個荷包飽滿。
過年品茶果,吃的可是情懷
客家茶果,在坪山,連很多外地人都不陌生,茶果可是客家飲食文化的內涵,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底蘊,說起茶果,那就不得不跟街坊們講段「古」了。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差不多有一千多年吧,客家人從中原向外遷徙,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和海外各地。客家茶果是這個群體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為適應和改變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飲食。在坪山,客家茶果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在坪山客家人的飲食中,茶果是很普遍的食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茶果。茶果的種類繁多,如我們常吃的喜粄、艾粄、餈粑、粄頭、壽桃、湯圓、青圓、粽子、晾粄、蘿蔔粄、蘿蔔乾粄等。坪山客家茶果用糯米粉或用粘米粉製作外皮,茶果外包裹植物的葉,蒸熟即可食用。茶果有鹹、甜兩味,內餡分別有蝦米肉鬆、眉豆和花生、豆沙,咬下去又軟又有嚼頭。
客家茶果的誕生是由於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品茗太過單調,於是以糯米粉製作成鹹、甜糕點,邊吃邊談。由於它配茶吃最適合,所以命名為茶果。坪山辦事處江嶺社區的江先生告訴記者,做茶果的材料及工序非常講究,直接關係到味道好壞。坪山客家茶果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有嚴格要求,製作材料是經過精心挑選,製作工具是選用傳統方法,因此具有獨特的味道。江先生說,做茶果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客家婦女能幹與否的標準。
在坪山,客家人不管任何宴席,都必定備有茶果,茶果在坪山客家人的現實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它體現了客家人飲食文化的內涵,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習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大盆菜上桌,來年盆滿缽滿
品茶果是情懷,吃盆菜吃的是意頭。在廣東、港澳及東南亞,盆菜這種能夠用食物匯聚人心的食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坪山的客家人來說,盆菜也是一種文化,因為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團聚、點燈,人們喜歡吃盆菜,盆菜就有了喜慶團聚的意義。過年吃大盆菜,寓意盆滿缽滿,來年要發財。
這麼有內涵的食物當然也有一段「古」。相傳在南宋末年,宋帝因戰亂倉皇走到如今的香港元朗,正當隨從四處張羅食物之際,當時的村民得悉皇帝駕臨,為表心意,紛紛將家中最珍貴的食物貢獻出來,倉促間以木盆權充器皿,盛載佳餚。所以,盆菜也叫「皇帝菜」,吃盆菜也意味著家有貴客光臨。
盆菜看似粗糙,其實製作工序繁複精細。十幾種不同的食材分而烹之又匯聚一起,如煎蠔、雞、鴨、豬肉、炸魚、油豆腐、支竹、牙茹、鱔幹、肉皮、雲茸、冬茹、芹菜、蘿蔔等,更有常見的海鮮盆菜,加入鮑魚、大蝦等海鮮。盆菜的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滷後,層層裝盆。
吃盆菜也無須講究太多禮儀,吃的時候每圍一盆,上面的肉香慢慢滲透到下面的菜蔬裡,一層一層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鬱而香濃,令人大有漸入佳境之快。這种放下拘束盡情吃喝痛快,只有在盆菜席上最能顯現。即便是一圍不相識的人坐在一起吃盆菜,都會被吃盆菜這種熱情氛圍打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瞬間會拉近。「食盆」還有個相當有趣的慣例,就是一定不可以客氣。食用者會一起把盆內食物倒置,將它翻來覆去,盡享各層味美的材料,寄意同心協力和時來運轉。
過年上哪兒吃?
瓦坊茶樓
地址:金龜社區內
特色菜:客家盆菜
看了上面一大堆大盆菜的介紹,對大盆菜是不是垂涎欲滴呢?客家盆菜做得最地道最有特色的,要數金龜村裡的瓦坊茶樓了。大盆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大的盤子,將食物都放到裡面,和在一起,融匯出一種特有滋味。看似粗粗的盆菜實質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滷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內裡更有乾坤,由雞、鴨、魚、蠔、腐竹、蘿蔔、香菇、豬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的宗親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想在過年吃出個好意頭,不妨去試試大盆菜,不過提醒一下街坊,瓦坊茶樓除夕正常營業,但大年初一至初八暫停營業,大年初九開門。
海悅金富海鮮酒樓
地址:坪山新區東縱路269號馬巒路口
特色菜:客家釀三寶、大鍋燉全豬
客家菜中最經典的菜式,莫過於釀三寶,包括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而其中釀豆腐則是經典中的經典,也是海悅金富海鮮酒樓的名片,他們選用上好黃豆,用傳統工藝自磨而成,出品的豆腐有清麗的豆香,嫩滑可口。肉餡選用五花肉,不能過肥也不能過瘦,手工剁餡起膠,餡深入豆腐之內,一口咬下去,豆腐的清香和肉餡的濃香在口腔內融合交匯,那種滑軟鮮嫩的口感堪稱「完美」。
大鍋燉全豬,也是海悅金富的招牌菜之一。在客家農村,每家都有一個土灶頭,配一口大生鐵鍋用來煮菜,所以大鍋菜是客家農村的特色煮法,過去常常在辦喜事時才會燜煮。海悅金富推出的大鍋燜全豬,匯集了排骨、豬腸、豬肺、豬心、豬肝等食材,用大火燜制,由於鍋大料多,燜煮出來的菜特別鮮香、甘甜。
錦合海鮮樓
地址:東縱路與中山大道交會處
特色菜:遼參扣大鮑魚、翅湯東星斑
來到錦合海鮮樓,海鮮自然少不了。東星斑和遼參是酒樓賣得最好的兩樣菜。遼參通常選用日本關東遼參,下鍋之前要在純淨水裡浸泡兩天。遼參扣大鮑魚是常見的搭配,先把龍骨、雞肉和鮑魚一起煲湯,4個小時後煨出了汁後,便將湯汁澆在煮熟的鮑魚和遼參上,出鍋的遼參肉質爽脆,味道清鮮,與鮑汁一同享用,更覺風味獨特,口感極佳。
東星斑是生活在赤道周邊熱帶海域的一種深海魚類,肉質非常勁道,很有嚼頭,翅湯東星斑是比較流行的吃法。所謂「翅湯」,用料很講究,由老母雞、龍骨及魚翅骨等小火慢燉成湯,粘稠濃鬱。選用鮮活的東星斑,去除內臟和骨刺,將肉切成蝴蝶片,跟芹菜和姜一起放入翅湯燙熟,出鍋的魚肉清甜鮮美,味道讓人難忘。
相關連結
客家過年習俗知多D
你知道過年要準備什麼嗎?過年有什麼禁忌嗎?春節是中國最重大的傳統節日,以客家人為主的坪山也有自己的春節習俗,殺雞宰鵝、洗浴祭祖,舊時坪山的年味不可謂不濃,那麼,坪山客家人到底有怎樣的過年習俗呢?坪山通記者帶你去感受一下吧。
「年廿八洗邋遢」
從農曆十二月下旬開始,很多坪山人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臨近過年,花市就特別熱鬧,春聯、年畫、年桔等應有盡有。碧嶺社區的廖阿姨告訴記者,客家人在過年的時候,除了傳統的貼春聯、貼福字之外,年桔、桃花和水仙花也是一般人家的必備之物。
「我們會買一盆年桔擺在大廳裡面,還要在年桔上面掛上一些利是封。」廖阿姨說,有些人家還會在利是封裡裝上錢。廣東人對桃花情有獨鍾,過年擺桃花,就像西方人聖誕節的時候擺放聖誕樹一樣,「我們擺的桃花是一棵一棵的,而不是一枝的。」
到了臘月二十八,客家人就會把家裡的家具往外搬,裡裡外外打掃一遍,「所謂『年廿八,洗邋遢』,這天就是家家戶戶大掃除的日子,把家裡弄好,光光鮮鮮過大年。」廖阿姨說,以前到年廿九的時候,人們都會去理個髮,「但現在沒那麼講究了。」
除夕那天,客家人晚上洗澡的時候,會在洗澡水上放上一些桔子葉,俗稱「大吉水」,洗完澡,人們便換上新衣服,開開心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
初一吃齋初二開年
大年初一,客家人有吃齋的習慣,「在過去,初一的飯桌上不會出現葷菜。」廖阿姨說,初一、初二這兩天家裡是不打掃的,「這幾天的垃圾都放在家裡,要留在初三再倒,因為初三是『窮鬼日』。」
「正月初一是元旦,年初二才開年。」開年這日,很多小孩子便會四處「兜利是」,就是向大人討要壓歲錢。「恭喜發財,利是兜來!」這是廣東人見面的幽默拜年語。拜年派「利是」從年初二持續到元宵。
年初二還是祭祖的日子。廖阿姨說,初二一大早,全家人就會殺雞宰鵝拿到祠堂中祭祖,「家族壯大的,場面很壯觀,供品擺滿了整個祠堂。」舞麒麟是坪山客家人的傳統習俗,廖阿姨告訴記者,過去在年初二這一天,麒麟便會到每家每戶去拜年,祈求家宅平安,「不過現在麒麟巡遊改到了元宵節了。」
初二這天也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而到了初三,客家人普遍不會串親訪友拜年,廖阿姨說,初三是「赤口」,「這天容易發生口角,過年不能吵架傷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