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經歷過或面臨著高考的考生都會聽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
「高考考完了就考完了,不要隨便對答案,不論考得好還是不好都已經是過去時了,你們需要關注的事下一門考試,而不是已經結束的考試。」
老師們說的信誓旦旦,學生和家長們也同樣深信不疑,我當然也表示認同,但是下面,我要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有一種情況下,一定要對答案!
2003年,我參加了有史以來最難的一屆高考。那一年全國數學平均分不到50分,那一年天津一本線只有452分。
我是屬於天津市五所南開中學的一名學生,在班裡的成績還算是中上,但是當我拿到卷子後,我的反應只有兩個字:完了。
數學卷子的難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我粗略地翻了翻卷子,在座位上整整坐了得有兩分鐘,在整個過程裡,坐在我左前方的女生直接忍不住地哭了起來。
回到家後,我一句不說,把文件袋一扔,直接坐在書桌前看起了數學。
「數學不是考完了嘛?怎麼還看數學?」我媽問我。
「媽,我不考了,明天我不去了,考砸了,我決定要復讀了!」我回了一句,然後眼淚就出來了。
其實當時我特別想給我另一個好兄弟打個電話對對成績,畢竟對於平時能上130分的我來說,高考數學只估了90多分,那肯定是考砸了,我特別想有個人能念叨念叨。
但老師考前一直告訴我們別對成績,最後我也就忍住了沒打這個電話。沒想到的是,我的兄弟先沒忍住。
晚上9點多的時候,他給我家裡打過來電話,支支吾吾半天,最後說是要和我對對答案和成績。
「你考得怎麼樣?明天準備得怎麼樣了?」
「不怎麼樣,我已經準備復讀了。你怎麼樣?」
「不太好,考砸了,我估了一下分,慘不忍睹。」
聽到這,我突然有了一點復甦的跡象,我繼續追問他。
「我也估了一下分,也是慘不忍睹,你估分多少分?」
「我大概估了一下差不多74分左右,你多少?」
「哦?那我還行,我90多。」
「你大爺!」
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電話,直接把我從冬月冰窟拉回了旭日暖陽,我瞬間感覺到萬物都活了起來。
放下電話,我哼著歌就回屋繼續複習準天的物化生去了。
至今我都特別感謝我的那個兄弟的電話,如果沒有他要和我對答案和估分的話,我可能就真的走上了復讀之路,白白浪費了我高達92分的數學成績。
雖然有點對不住他,但是沒有他,也就真的沒有如今的我了。
所以說,對成績這件事,可能對於自己沒什麼把握的學生而言自然是先不要對得好,畢竟有了意料之外的結果,會影響自己後面的發揮。
但是對於一些中上等的學生,對成績和對答案有時候不僅不會讓自己心情煩躁,甚至有可能能讓你在全國都普遍偏難的環境下找到一些安慰。
尤其像2019年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們,數學和理綜的難度相信如今還歷歷在目,這個時候對答案只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當你平常成績不錯,自認為考得很差的時候,不妨和朋友對對答案,也許會有意外的驚喜也說不定!
而且,高考除了考知識和應用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考驗一個人的心態,至今我還清楚的記得高考數學時,坐在我旁邊的兄弟做的那叫一個快。
結果一問,人家是在找會做的做,但他翻卷子的聲音給予整個考場的壓力都能厚實到瀰漫在整個考場中。
不知道你們有什麼驚心動魄的高考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