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為一級學科

2021-01-15 大眾網菏澤

  中新網1月13日電 教育部網站1月13日發布通知指出,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

  對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對設置「交叉學科門類」的背景及意義;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背景及意義進行了介紹。

  針對設置「交叉學科門類」的背景及意義,該負責人指出:

  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徵,是新學科產生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叉學科發展。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要下大氣力組建交叉學科群」。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一些重要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學科分支和新增長點不斷湧現,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勢不可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為健全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進一步提升對科技創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論創新的支撐能力,在充分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在學科專業目錄上進行直接體現,以增強學術界、行業企業、社會公眾對交叉學科的認同度,為交叉學科提供更好的發展通道和平臺。

  針對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背景及意義,該負責人介紹:

  隨著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通信的普及,集成電路已經從最初單純實現電路小型化的技術方法,演變為今天所有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成為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的關鍵標誌。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但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核心產品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總體仍處於中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策部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作出設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決定,就是要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從數量上和質量上培養出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為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相互疊加,國家安全形勢複雜嚴峻。維護國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人才。《國家安全法》明確要求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既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構築國家安全人才基礎、夯實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戰略舉措,也是立足國情、順應發展的必然選擇,將為全面加強國家安全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奠定製度基礎。

  這兩個學科,由於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在理論、方法上涉及較多的現有一級學科,顯示出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突出特點,經專家充分論證,設置在交叉學科門類下。

  針對交叉學科設置與調整的管理機制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長期以來,各方發展交叉學科的積極性比較高,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見建議,但對交叉學科的內涵外延、演變規律、建設機制等缺乏統一認識,在概念上往往與跨學科研究相混淆,容易造成盲目上交叉學科的傾向。為推動交叉學科的科學有序發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在研究制定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的相關辦法,進一步明確什麼是交叉學科、交叉學科如何建設發展、依託交叉學科如何開展人才培養等基本問題,並在交叉學科設置條件、設置程序、學位授權與授予、質量保證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交叉學科設置與目錄管理制度。

2021-01-13 09:18

2021-01-13 11:05

2021-01-12 15:15

2021-01-12 10:57

2021-01-11 11:28

相關焦點

  • 國務院委員會宣布集成電路正式被設為一級學科!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集成電路專業正式被設為一級學科,設於我國新設的第14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門類之下。
  • 我國新設置「交叉學科」門類:與哲學、經濟學、理學、工學等傳統...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日前印發通知,新設置「交叉學科」門類,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作為下設一級學科。「交叉學科」正式成為學科門類,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在研究制定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的相關辦法,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交叉學科設置與目錄管理制度。為何需要單獨設立「交叉學科」門類?
  • 教育部增設「交叉學科」門類及兩個一級學科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1月14日 02 版) 本報北京1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關於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
  • 清華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通過專家...
    清華新聞網9月28日電 9月24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通過專家論證。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出席論證會。楊斌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的指導表示感謝,他介紹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辦學思路,並強調學校高度重視各位專家對學位授權點的指導意見和建議,表示會以開放發展、交叉融合的思路做好清華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建設。
  • 「交叉學科」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孫競)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交叉學科」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 北大領銜集成電路及中國晶片攻堅,集成電路相關專業成高考首選
    北京大學面向國家集成電路重大戰略需求,建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能夠促進交叉複合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提高集成電路科學研究與工程應用水平,為支撐和推動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的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郝躍: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
    兩會上,西電人建言獻策,積極發出助推國家民族偉大復興的西電聲音。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郝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要納入到國家統一的評估體系中去,在國家學科建設與管理的框架下面進行探討。在學科建設上,要並重基礎課程和實踐環節,實現人才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 逆時針教育拆解|高考新增1學科2專業!
    近日,教育部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官宣了一則大新聞——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這一重磅消息,對於高考學生來說,又多了一個選擇;而對於教育來說,是中國國高校學科分類體系的第五次變革。P.S. 再上一次學科門類調整,在2011年。此次設置第14個學科門類「交叉學科門類」,是時隔9年後的又一次重大調整。
  • 牽頭完成國內首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方案,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獲評市勞模
    日復一日活躍在科研和教學一線,張衛還作為「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帶頭人,正為我國的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儲備一支強大的生力軍。「晚上十點前來實驗室都能找到我」「我的學生都知道,晚上十點前來實驗室,肯定能找到我。」
  • 北京師範大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北師大5大王牌學科
    重點學科一般是指高校或學術性科研機構,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某些學科,以實現人才和技術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競爭中佔領專科建設與發展的一席之地,這些專科被稱為「重點學科」,從1986年到2007年為止,我國共評選出全國28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你知道北京師範大學一級學科有哪些嗎?
  • ...主題演講:為促進AI發展,將推動「智能科學與技術」成為一級學科...
    李德毅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指揮和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德毅參加了多項電子信息系統重大工程的研製和開發;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和一整套用邏輯語言實現的方法;獲國家和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勵9項,獲得10項發明專利,發表論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專著3本。現為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 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兩周年
    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兩周年科教融合部/教育處今天,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的兩周年紀念。2018年2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正式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地星學院院長、我所所長吳福元院士提出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論證會在我所召開。當時參加會議的25位評委來自國內20家單位,其中包括3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3位院士,與會專家一致表示:基於學科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深空探測戰略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需要抓緊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培養中國自己的深空探測人才。
  • 交叉學科將成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中透露了重要消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與此同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還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
  • 交叉學科將成為研究生第14個學科門類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剛剛結束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釋放出重磅信息,我國決定新增交叉學科作為新的學科門類。也就是說,交叉學科將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距離上一次學科重大調整已過去8年。  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
  • 教育部規定的學科門類專業目錄
    它規定專業劃分、名稱及所屬門類,是設置和調整專業、實施人才培養、安排招生、授予學位、指導就業,進行教育統計和人才需求預測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三、本目錄的學科門類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印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學科門類基本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和軟體工程專業,是什麼關係?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典型的工科門類學科,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也就是說,軟體工程只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下的一個子專業而已,可以更加形象地說兩者是一體的,軟體工程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構成部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本科大學生,需要主修以下主要課程與理論,形成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體系。
  •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名單公布,IC為聚焦方向之一
    從各大高校獲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學科領域來看,以集成電路、智能技術、大數據、通信等前沿領域居多,包括南方科技大學的未來通信集成電路工程中心,南京大學的光電材料與晶片技術工程中心、北京科技大學的智能超算融合應用技術工程中心、電子科技大學的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工程中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大數據安全工程中心、北京工業大學的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工程中心、鄭州大學的先進功能材料製造
  • 西安交通大學一級學科匯總,你更喜歡哪個專業
    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位於陝西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的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七五」「八五」重點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
  • 南京大學一級重點學科名單,南京大學7大王牌學科介紹
    數學系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三個本科專業,擁有數學和統計學兩個一級學科(其中數學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統計學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數學學科已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3、物理學南京大學物理學科創立於1915年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物理學系建立於1920年),是我國高等院校中創立最早的物理學科之一。
  • 數字經濟發布|集成電路成國家新一級學科;百度吉利聯手打造新一代...
    2、國家新設一級學科:集成電路、國家安全學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務部正式下達文件:「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