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2020-12-06 環球網

近日,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的7篇學術論文連續入選國際人工智慧教育大會(AIED 2020)、教育數據挖掘國際會議(EDM 2020)、國際聲學、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ICASSP 2020)、國際網際網路大會(WWW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AI+教育的發展潛力。

據介紹,本次入選的7篇學術論文主要基於AI+教育場景應用的研究,覆蓋了語音識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研究的多個分支領域。其中,三篇學術論文入選了AIED 2020大會。

資料顯示,AIED是教育應用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以「為教育計算應用領域提供高質量研究的智能系統和認知科學方法」而聞名。AIED所收錄的論文代表著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最新發展方向和水平。

具體來看,本次入選AIED 2020大會的三篇論文分別是:圍繞教師聲音識別與分離的《Siamese Neural Networks For Class Activity Detection》,通過對線上一對一與線下小班教學場景內的單音軌課堂錄音中的教師聲音進行識別與分離,模型識別結果的AUC分別達到94.2%與85.5%;針對教師提問自動檢測的《Neural Multi-Task Learning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TeacherQuestions in Online Classrooms》,提出了用於在線課堂中教師提問的自動檢測的新穎框架,通過對老師提問的類型(開放問句、求知型問句、對話管理型問句、程序型問句)的檢測,從而更細粒度的量化老師的行為;對教師相關的語言行為進行自動檢測的《Automatic Dialogic Instruction Detection for K-12 Online One-on-oneClasses》,針對不同科目和年級調整對老師課堂上行為的要求,幫助老師掌握授課技巧、提升授課質量。

在EDM 2020期間,好未來針對線上一對一授課模式下的學生退學行為進行機器學習模型建模的論文《Identifying At-Risk K-12 Students In Multimodal Online Environments: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入選。據介紹,這是工業界與學術界首次針對K12在線教育場景的學生退課行為進行預測嘗試,通過對課堂行為和課後服務等多維度數據的分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掌握情況,並為學生學習方案的調整優化提供幫助。

另外,在ICASSP會議上,在《Multimodal Learning For Classroom Activity Detection》論文中,好未來基於聲紋注意力結構的多模態說話人識別模型方法,準確率超過了SOT A模型10%左右,顯示出了該模型針對教學場景下說話人分離結果的優異性。在另一篇論文《UPGRADING CRFS TO JRFS AND ITS BENEFITS TO SEQUENCE MODELING ANDLABELING》中,好未來將經典的序列模型CRF升級為一個聯合的生成模型——JRF,新模型在各算法指標上都穩定超過了CRF,為更大範圍的各類領域的序列建模和標註任務的改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同時,好未來關於自由場景下的口語表達能力評測的論文《Dolphin: A Spoken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System forElementary Education》也入選了國際網際網路頂級會議WWW2020,並在會議上進行宣講。論文基於好未來AI工程院研發的口語表達能力評測進行的方案和算法創新,解決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無法快速、規模化、標準化進行評估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有70%以上的技術人員曾參與論文及專利的發表。近期,好未來還有多項學術成果入選AAAI2020、NCME2020等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好未來AI工程院更是斬獲2020年世界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CVPR2020—— EmotioNet人臉表情識別競賽冠軍。一系列AI科研成果接連被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接收,標誌著國際學術界對好未來科研實力的認可,也意味著好未來用AI技術在教育場景的實踐中提供更多實用價值。

據報導,近年來,好未來不斷加大在AI研發上的投入,目前已圍繞教育場景需求,累計研發包括圖像、語音、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8大類型、100多項AI能力,打造10餘項教育場景應用AI解決方案,覆蓋「教、學、測、練、評」各教學環節。目前,好未來還將多項AI能力產品化,並廣泛應用在內部多項業務中。

相關焦點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
    螞蟻安全實驗室在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中迎來雙喜臨門(603008,股吧)。螞蟻安全天筭實驗室、機器智能團隊端雲共享智能算法團隊成員申書恆(花名永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的聯邦學習算法研究《STL-SGD:Speeding Up Local SGD with Stagewise Communication Period》成功被AAA1-21收錄。
  • 電院網安學院連中三篇頂級學術會議論文
    在九月底剛出爐的國際密碼旗艦會議之一亞密會(AsiaCrypt)及10月初剛出爐的計算機科學理論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SODA的論文接收中,電院網安空間安全學院信息安全與密碼研究所(IISeC ---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logy)分別有2篇和1篇論文被正式接收。
  •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中國經濟網
    螞蟻安全實驗室論文被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AAAI-21收錄 2020
  • 國際學術權威CVPR收錄多篇聯發科論文
    近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而全球另一個極負盛名的AI學術盛會也在每年年中時備受關注,那就是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簡稱CVPR)。
  • 福州小夥2篇論文入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東南網6月5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張穎)日前,由國際機器學習學會(IMLS)主辦的年度機器學習國際頂級會議——ICM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即國際機器學習大會)2020公布了1088篇入選論文名單。
  • 乾貨| 2019 AI 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一覽表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7 -2018 年兩年間,AI 科技評論秉承「洞見學術前沿,連接產業未來」的宗旨,走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兩度親歷 10 餘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為大家帶來了一系列現場精彩報導。
  • 四篇入選oral,深睿醫療8篇科研論文被國際學術會議IEEE CVPR、ISBI...
    近日,深睿醫療8篇最新科研成果被全球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IEEE CVPR 2020)以及IEEE生物醫學成像國際研討會(IEEE ISBI 2020)收錄,其中4篇為oral,這些論文代表了計算機視覺領域尤其是醫療影像方向國際前沿的科研進展。
  • 信息系張新勇老師論文被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CM SIGCHI2012錄取為長文
    近日,信息系張新勇老師投稿的長文「Extending Fitts』 Law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s of Movement Direction on 2D Pointing」被ACM SIGCHI 2012會議組委會錄用。
  • 【喜訊】我校研究生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日前,經濟與管理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郝曉莉的論文「The Marginal and Double Threshold effec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Resource-based Regions in
  • Sperax團隊論文被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分會錄用並獲邀做主題報告
    5月21日,Sperax團隊創作的論文《Sperax: An Approach To Defeat Long Range Attacks In Blockchains》被計算機科學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IEEE INFOCOM EdgeBlock分會錄用,Sperax研究員餘舟將受邀參加2020 IEEE INFOCOM做主題報告。
  • 25篇EI會議論文已完成檢索,附2020下半年重點會議
    經核實,愛思德學術新增25篇會議論文完成EI收錄,檢索周期3個月,論文編號如下:AI17981 AI17983 AI18001 AS18640 G14512CC11795 CC11823 CC11871
  • 數據挖掘遇上人力資源: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論文亮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8月4日,數據挖掘領域國際最高級別會議KDD 2019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其中,BOSS直聘自然語言處理團隊與北京大學的合作論文入選會議科研類論文單元,同時BOSS直聘首席科學家薛延波博士應邀在該會議的workshop上分享另外一篇關於職業選擇的研究。
  • IJCAI2020接收微信2篇論文,聚焦工業級智能推薦系統及應用
    近日,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頂級會議ACL2020公布了論文評審結果,微信7篇文章被收錄;而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會議IJCAI2020前不久公布的收錄結果裡,微信也有2篇文章被收錄。微信在國際頂級會議上頻繁的出色表現,也代表了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強大實力。
  • 科學網—只投稿不用出席的國際學術會議算什麼
    這篇論文的結論是:會議論文測度的是創新能力與提出新思路的能力,而期刊論文能為夯實知識基礎作出更有力的貢獻。 博主認為:通過學術會議進行交流與通過學術期刊進行交流各有各的用途,並無高下之分。因此,我們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技論文統計工作從一開始就既統計SCI論文,也統計ISTP(現在是CPCI-S)論文,一直堅持到今天沒有變過。
  • 優必選獲IJCAI 2017最佳學生論文獎 13篇論文入選國際頂級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領域最頂級的學術會議之一IJCAI(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於8月19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正式召開。在人工智慧界,IJCAI一直享有盛譽。
  • 交大學子榮獲國際橋梁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
    交大學子榮獲國際橋梁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 2019-09-02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寫好學術論文的十點要求
    荷蘭科學家B.Blocken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準備一篇學術論文時常犯的十大問題。結合我的理解,下面給出詳細解讀,避開這十大毛病,將利助你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在國際學術期刊,甚至高水平SCI, SSCI等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是每位研究人員越發期待的事情,連續發表質量好的論文可以為你在國際上積累聲譽,申請拿到重點基金項目,比如我見識到的好幾位小年輕,每年以1-2篇的高質量論文慢慢積累,經過5年發展,他們已進入本領域內最頂尖期刊的編委。
  • 騰訊安全最新項目成果入圍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TRP-AI反病毒引擎再創新
    8月10日在澳門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JointConferenceonArtificialIntelligence,簡稱為IJCAI)上,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葉豔芳教授合作的TRP-AI反病毒引擎項目的論文成功入圍。
  • 南開博士生獲第28屆ACM國際多媒體會議最佳論文獎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孟璐)10月12日至16日,第28屆ACM國際多媒體會議(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簡稱ACM MM)在線舉行,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2015級博士生梁紅茹為第一作者的論文「PiRhDy: Learning Pitch-, Rhythm
  • 中國國內大學在國際3大頂級學術期刊,CNS上面發表論文排名前50強
    【2016-2020國內大學在3大國際頂級期刊,CNS上發表論文排名前50強】眾所周知,在國際學術界,《Cell》、《Nature》、《Science》,以下簡稱CNS,是世界學術界公認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能夠在CNS上發布學術論文的多少,能體現出作者的學術水平,更能體現出一所高校的學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