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學術論文的十點要求

2020-10-16 沃亞智慧財產權

荷蘭科學家B.Blocken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準備一篇學術論文時常犯的十大問題。結合我的理解,下面給出詳細解讀,避開這十大毛病,將利助你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在國際學術期刊,甚至高水平SCI, SSCI等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是每位研究人員越發期待的事情,連續發表質量好的論文可以為你在國際上積累聲譽,申請拿到重點基金項目,比如我見識到的好幾位小年輕,每年以1-2篇的高質量論文慢慢積累,經過5年發展,他們已進入本領域內最頂尖期刊的編委。但是如果你很幸運地碰到了不挑毛病的審稿人,或者專業性不強的審稿人,那麼你有可能會去發表一篇質量較「差」的論文,有可能毀了科學家的職業,畢竟白紙黑字將永久保留,而且能被搜索到。

Blocken教授提出的十大建議及解釋是:

1. 不去閱讀和理解相同領域內的文獻

剛步入科研不久的小青椒或博士生,有可能沒有及時跟蹤相同小領域內的最新研究,導致重複做研究,讓論文顯得沒有價值,從而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除非前人的研究不完整,那麼你的研究還能起到補充研究的作用,但是「創新」的價值卻大打折扣了。的確,閱讀大量的科學文獻比較枯燥,而且需要長時間地跟蹤閱讀,這時,如果你迫於時間的壓力(想及早畢業?想趕上升職申請?),就會想著不去閱讀或很少讀前人文章,想方設法快速發表,但是長期來看,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甚至完全浪費時間。「磨刀不誤砍材工」,讀文獻就是「磨刀」的過程,當然如何在海量論文中找出自己領域的好文章,也是有技巧在,下回再分析。

2. 偷懶和抄襲

這比不閱讀文獻更可怕,直接抄襲別人的成果,移花接木,以此作為自己的成果。即便一時不能被發現,長期以來,幾乎一定是會被發現的。這不僅涉及學術道德問題,自毀前程,而且涉及侵犯版權。後果很嚴重,看官需切記。目前有些期刊已經設置了「查重」的關卡,比如需要通過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 (crossref.org/crosscheck)審查。類似像Elsevier出版商,如果發現抄襲,則會在「抄襲」論文的每頁上印上紅色的「Retracted (撤回)」,再加上一條抄襲的官方通知。

3. 文章結構不全,缺胳膊斷腿

以下的內容是審稿人期待看到的:

  • 最新研究進展概述;
  • 目前的研究不足;
  • 明確論文的創新點/目標/範圍;
  • 完善的研究方法;
  • 研究結果;
  • 結果討論;
  • 結論。

如果結構不完整,就讓熟悉完整結構論文的國際審稿人很迷惑。比如,實驗方法描述不完整,審稿人就會懷疑別人無法重複你的實驗。如果你沒有討論結果,就會讓人覺得得出的結論缺乏深度。

4. 不尊重別人的研究成果

雖然論文需要「創新點」,但是幾乎任何一個想法的往前推進,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很難不去引用或評價前人的研究。如果為了刻意突出自己研究成果的領先或者原創,而貶低別人的研究成果或根本不引用相關的文獻,或者為了幫好朋友,而高估你朋友的研究成果,則顯得不合適、不地道,在國際同行中你的聲譽就會下降。要知道現在的國際會議頻繁,傳播很快,同行間完全有可能碰面,不僅尷尬,而且有可能被人批評。更糟的是,如果審稿人的論文被你在文章中「數落」或「漏掉」引用,那結果可想而知...

5. 高估自己的貢獻

為了增加自己論文的價值,而高估自己的貢獻,不真實客觀地分析結果和不指出研究的不足,概括地說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更深入,或能更廣泛被應用等,都是會讓審稿人覺得分析不夠嚴謹而顯得文章輕浮。其實,在科學長河中,對某個問題有一點點推動就已經是很大的貢獻了。

6. 表達模糊和缺乏一致性

表達不具體,該寫出細節的地方不寫,就會出現邏輯上不通,讓人很難貫通理解上下文意思。英文思維強調寫實,而中文思維強調寫意,所以不注重清晰又具體的描述,一定會被挑出毛病。另外一個大毛病就是用詞不一致,包括在前後文單詞的大小寫不一樣,同一單詞要表達的意思不一致,用不同單詞表達同一個專業意思等。注意,科學論文不是小說,不講究用詞多樣,而講究簡單、直接有效的一致表達意思。

7. 缺少合適的引用前人研究

特別在前沿和討論中,經常需要陳述某一觀點,比如 「It was shown that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is type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was consistently below 10%」。忘記引用或者故意不引,都不合理。會讓讀者覺得是本文的研究成果,從而和本文真正的研究成果相混淆。

8. 較多的主觀評論

客觀表達是科學論文的基本要求,因此過多的用主觀詞,會導致學術表達不夠準確,因為主觀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實驗誤差在20%內,在某些情況是非常大的誤差,但有些情況卻是可以接受的。即便是同一情況下,審稿人,讀者和作者都會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因此主觀詞有時會讓審稿人反感,認為結論不準確。

9. 英語寫作差,語法、拼寫、圖表等不注意

要知道審稿人的時間多寶貴,而且是義務勞動,所以千萬不要想著審稿人會幫你改語言寫作。同時,如果你都不重視寫作,可想而知審稿人也會認為你不認真對待工作,研究工作可能就是不精確、不嚴謹。寫作差是讓審稿人對論文失去信心的最快方式。所以,花點心思好好學習地道英語寫作吧。

10. 無視審稿人和主編的審稿意見

的確,去反駁審稿意見的確沒有放錯,但是過多的反駁會顯得不重視審稿人意見,除非人家的確就是錯誤評論。另外,很多專業審稿意見是為了讓你提高論文質量,如果忽視這些寶貴意見,自然就是不想提高論文質量。如果想儘快讓論文被接收,還是好好準備一份詳細的回覆稿吧。

我司提供服務有:職稱論文、畢業論文 等文章代寫代發服務;健康管理師。教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著作,初,中,高級職稱辦理業務, 歡迎諮詢!


我個人朋友圈會定期分享各省市評職稱論文的最新政策,職稱晉升技巧,如果您需要可加我微信或關注我司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好學術研究論文題目?
    學術研究論文現寫作那麼,究竟什麼樣的題目是不錯的題目,應該如何寫好論文的題目呢?要寫好論文題目,字數不要太多,因為字數越多毛病越多,如果一個問題能用幾個字表達清楚最好,一般來說字數最多不要超過25個字。此外,要特別注意題目中字詞之間的內在聯繫,論文題目並不是幾個字的簡單羅列,而是講求讀得通順、講得明白、分析得透徹,題目其實就是一句話,但這句話要結構完整,且用詞不要重複,有研究主體和研究目的與重點,這樣能突出論文本身的特色。
  • 大佬:學術論文這樣寫
    同學們好!我們做了很多科學研究,應用了十八般的科研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數據和研究結果,最後我們要把它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寫文章,以確立你的科研發現的首發權、優先權(Priority),用於學術共同體交流;也用於找工作評職稱評TENURE-TRACK。 怎樣來寫一個學術論文?
  • 學術論文怎麼寫才能吸引人?
    學術論文寫作必須體現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規範性和應用性這五大特徵。學術論文其實也稱科學論文、科研論文或研究論文,不少人都能寫出學術論文,但是往往質量一般,沒法吸引讀者進行閱讀。一篇吸引人的學術論文到底要怎麼寫呢?其中有哪些步驟和技巧是需要掌握的,下文筆者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一、選題選題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20年老主編教你寫學術論文(強烈推薦)
    在讀書期間,導師一般是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和獲得專業知識的方法,而不會教給學生寫好論文的方法,從事研究之後,大多數人又忙於寫論文,給予發表論文,而不會去考慮撰寫論文的方法。 因此,國內學術界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為拿學位、為職稱、為獲獎而撰寫論文,基本上不會去考慮如何使自己的論文有學術創新。結果,都很難發表出來,而為了發表出來就走關係,找熟人。
  • 研究生寫論文,會讓一個人有哪些學術領域外的收穫?
    在學生階段,很多人特別怕寫論文。許多研究生也犯怵,甚至認為寫論文沒什麼用,純粹是浪費時間。其實,寫論文大概培養了這幾種能力,對一個人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1.發現問題的能力。一篇好的論文,題目好,已經好了一大半。
  • 大學生如何寫好畢業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是學術交流的重要方式,而且學術論文的寫作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所以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關於選題的方法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是極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 查重修改怎樣寫學術研究性小論文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不寫學術論文的現象在當代高校大學生中很普遍。儘管這是高等教育教學的失敗,但這是當前大學教育教學中必須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在成千上萬的當代寫作指導書中,雖然關於學術論文寫作的教學講道很多,但是從寫作實踐的角度來看,思想寫作而不是大學生學術論文寫作的技術指導,看不到多少。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代寫代發表論文」可謂化石級騙局,騙局有時未必需要很高明,只要擊中受騙者的「痛點」,往往就成功了一半。那些中了「槍手」圈套的醫務人員,毫無例外都是為了發論文、評職稱,而自己又寫不來、發不了。這裡就牽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醫務人員評職稱難,難於上青天。
  • 論文寫得好不好,論證是關鍵!
    然而,當前眾多的論文缺乏這種思維,大多數用發散性思維來寫論文的,因而論文就缺乏深度。論證的邏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層次感,而不是平面感好的論證邏輯一定是立體的、有層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這只是一種臆想,論文的論證邏輯是立體感的,這是一個剛性的現實要求,而不是臆想。
  • 高水平SCI英文論文的摘要怎麼寫?應該這樣寫好摘要
    前面給大家介紹了如何寫高水平SCI論文標題(詳細內容請看: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的第一步,應該這樣寫好論文標題),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寫論文摘要。摘要可以說是科技論文最難寫的部分之一。摘要的好壞決定著文章的命運、文章的曝光率、引用率等等。如何寫好高水平SCI論文摘要呢?請繼續往下看。論文摘要重要嗎?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其英文單詞為abstract和summary。
  • 碩士畢業論文格式要求、字數要求多少字?
    碩士論文在格式上有特定的要求,在字數上一樣也有要求 。碩士論文一般要求多少字? 碩士論文多少字才算合格?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碩士論文關係到碩士生能否順利畢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碩士論文在格式上有特定的要求,在字數上一樣也有要求。碩士論文一般要求多少字? 碩士論文多少字才算合格?其實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以至於寫出來的論文字數不達標,不合格。
  • 寫好醫學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最可愛的醫生醫學論文分類醫學論文根據所記錄內容的不同,分為個案、論著、綜述。我們分別就不同的題材做簡要的分析和說明。醫學論文的文章結構標題,好的標題可以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如何做好選題以及做什麼樣的選題是寫好醫學論文的前提。
  • 醫學學術論文題目的翻譯原則及要求
    醫學論文的題目是論文主要內容的高度凝練,表明其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最恰當簡明的詞語邏輯組合。就醫學論文題目英語翻譯而言,作者不僅在題目的選詞上要力求準確,意思表達要清楚,更重要的是要符合英語醫學論文題目的寫作習慣和要求,為國際醫學同行、讀者所接受。
  • 論文結尾怎麼寫,如何寫好
    結論是論文結尾主要寫作內容,也是整篇論文的一個點睛之處,寫得好,可以起到不小的正作用。不要雜亂的東西——只需要簡單地概括你的論文在論述什麼,你是怎麼分析這一問題的。 4、不要專注於文章中的某一小點或某一問題。 文章的結尾不是雞蛋裡挑骨頭的時候。 事實上,文章的結尾應該專注於文章的大局。 確保你的結尾是對全文的總結,而不是專注於文章的某一點。
  • 寫論文出現了問題?這裡有一篇乾貨寫作指南請收好!
    今日看點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者是想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的小夥伴來說,如何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是困擾很多學子的一個實際問題。近日,中傳文產雲書院邀請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宋朝麗老師做客直播間,她從自己的寫作經歷出發,詳細介紹一篇優秀論文的誕生過程。乾貨滿滿,不容錯過!
  • 設計類研究生怎麼寫好論文——文獻使用與論文框架結構
    當我們拿到一篇好的文獻時,一定要「吃透」,最大限度的提取文章中可學之處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從而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如何才稱之一篇好的論文?文章結構是能夠直接借鑑的,也是可以拿來模仿的;論點論據是更加側重於文章的寫作手法,大多數同學在寫論文的時候很容易犯用詞不嚴謹、不專業或者敘述不清的情況,這都是一些十分影響論文品質的細節;調研方法主要是定性和定量兩種方式,但是如何區分兩種方法的使用場景以及達到的調研目標,還是需要斟酌的;設計輸出成果是實踐部分,對於學術型論文而言,普遍情況是輸出具有指導性的方法論或者設計成果,更加偏向理論方面;引用文獻則是論文完內容嚴謹和完整性的體現
  • 論文是什麼?該怎麼寫?
    所以,把自己研究的東西寫出來,讓別人看,明白研究的意義、用途、辦法、方向和結論。這個文章,就是論文。 說句最通俗的話,論文,其實就是個說明書。不過,他是個高級說明書,甚至是有自己專門用語習慣的說明書。 用標準術語來講,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論文。
  • 為了防止論文造假,中山大學一年內兩次提升學生學術論文投稿要求
    如果是普通畢業論文或者普刊學術論文等造假或抄襲,對於學校的影響可能沒有那麼大,但是如果是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涉嫌造假,比如《Nature》、《Cell》和《Science》等,那麼對於學校的學術聲譽影響是極大的。學校對於論文投稿要求有投稿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學校層次不同,發表論文的難度不同。
  • 如何寫好論文引言:結構為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我有限的學術生涯中,我長期被三大疑惑所困擾:一是為什麼有些頂刊上的論文能這麼水、沒什麼內容卻能發出來?二是為什麼主編和評審人不能(好好)理解我論文的重要性和貢獻所在?三是方法和故事哪個更重要?這些問題的背後有一個共同指向就是——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