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怎麼寫才能吸引人?

2021-01-15 BMCSCI

學術論文寫作必須體現科學性,創新性,專業性,規範性和應用性這五大特徵。學術論文其實也稱科學論文、科研論文或研究論文,不少人都能寫出學術論文,但是往往質量一般,沒法吸引讀者進行閱讀。一篇吸引人的學術論文到底要怎麼寫呢?其中有哪些步驟和技巧是需要掌握的,下文筆者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

一、選題

選題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種說法,哲學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沒有成功與不成功之說,只要願意去做,最後必然成功。此話謬矣。沒有好的選題,即便是洋洋灑灑數萬言乃至數十萬、數百萬言,結果都是無用的廢話。這就不能視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選題之上的。那麼,什麼是成功的選題呢?簡而言之就是選題要有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是什麼呢?

一是指研究的目標取向

成功的選題應該是揭示研究的目標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達到什麼樣的目標。研究的目標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價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從選題來看就可以知道該問題研究的狀況和可能發展的趨勢。如果選題沒有揭示研究的目標取向,而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那麼就意味著該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說前人已經做了比較詳盡的研究,在目前的狀況下已經沒有深入的可能了。這種選題就不應該去選。

二是指研究的具體範圍

成功的選題應該是範圍具體,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選題不能過大,過大的選題會使研究無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點水。另一方面是題目太小,研究就會過於沉迷於瑣碎的細節,從而使研究失去了價值和品位。特別是有的細節並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發展的趨勢,但由於研究者的視野太小,沒法從細節中發現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特別是做歷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這樣的毛病。

三是要對一個學術問題產生質疑,或者說要有爭鳴性

學術研究是無止境的,真理更是無止境的。很多學術觀點在當時是對的,或者說是真理,但時間和條件都變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會發生變化。因此,選題一定要敢於質疑,但質疑必須要有理有據,而不是隨便懷疑。在有理有據的基礎上的懷疑,這樣的選題一定是有價值的。

總之,選題是很講究技巧的。選題實際上是積累後的第一次思想井噴,沒有積累就無法進行選題。好的選題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選題是論文成功的前提。在選題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題目的表達,即怎樣把這個內容表達出來。這裡也有幾個講究:

一是題目不宜太長,太長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題目要求精煉、簡潔,要力求達到多一個字太長、少一個字太短的水平。

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兩個,最好一個。這就必須貫徹「計劃生育」政策。核心概念超過兩個,論文到底研究什麼就非常難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釋概念,實質性的內容就被衝淡了。

三是表達要精準,題目如果引起歧義,或者模糊不清,那麼論文在寫作是很可能出現跑題現象。

二、文獻梳理和文獻的使用

如何梳理文獻?

不少作者喜歡在引言中一口氣把所有相關的文獻都羅列出來,認為這就叫文獻梳理。但是,把所有相關文獻羅列出來肯定會佔據了論文的篇幅,會導致宣兵奪主的論文結構。文獻羅列太多,正文就要騰出篇幅來,結果正文想寫下去但發現篇幅越拉越長而不敢深入下去了。這種文獻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正確的文獻梳理方法是:

其一,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獻,即在權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和權威論著,這些論文論著代表了學術發展的基本狀況。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羅列出來。

其二,選擇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論文,也就是權威學者,或者是活躍在學術界的作者的論文、論著。這些論文論著同樣也代表了學術發展的基本態勢。

其三,選擇研究的視角來梳理文獻。也會是結合你要研究的視角特別是具體的問題來梳理文獻,這樣範圍就大大縮小,也有利於作者把握文獻。

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進行文獻梳理,引言可以對問題的來龍去脈進行適當闡述,在正文撰寫的過程中,可以對具體的觀點進行文獻追述。這種方法要求作者對學術史特別是前人的學術觀點十分清楚,對論文的寫作已經有嫻熟的技術。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夠把握的了。

如何使用文獻?

在文獻的使用上,相當多的作者以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獻。但是,論文究竟使用了什麼文獻?還有就是所用文獻是否與所引用觀點具有一致性。在使用文獻上有以下幾種錯誤傾向:

1、為文獻而文獻,也即是在文獻上湊數。用一大堆文獻來嚇唬讀者,顯示作者是看閱讀了大量文獻的,但仔細看後,會發現文獻與論文的觀點關聯度不高。實際上就是假文獻。一般的審讀者可能不會認真看文獻,但作為編者,特別是主編第一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獻關,決不能讓作者在文獻上魚目混珠。

2、文獻與所引用的觀點屬於張冠李戴,引用的觀點本來是張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願意去查對,只是在二手文獻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該觀點,於是就以為這個觀點就是李四的。這種情況非常嚴重。

3、絕大多數是自引文獻,完全迴避其他學者的研究。這種情形體現作者的是自傲,以為這個問題沒有人超過自己,因此不願意引用他人的觀點。甚至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報紙上發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來。這種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釣譽之心。

因此,使用文獻是不能有任何投機取巧的方法上的,必須老老實實。使用文獻體現了一個學者治學是否嚴謹,研究是否下功夫。因此,使用文獻時:

1、切忌文獻堆砌,使用文獻的價值在於體現論文的研究深度和嚴謹性,而不是通過堆砌文獻了炫耀自己的專業知識多麼廣博。如果是這樣,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2、切勿張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獻的源頭,如果是經典著作的文獻,就更加需要去閱讀和查對。比方說,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沒有去讀他們的著作,而是從別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過來。同時由於沒有弄清楚究竟是馬克思的觀點還是恩格斯的觀點,可能會弄錯了。這樣就成為學術笑話了。切記要查閱文獻,不可「人云亦云」.尤其是外國文獻有的作者不願意閱讀,而別人引用之後,自己在沒有閱讀的情形下而引用了,甚至還想用外文形式來冒充。這在學術界是有公案的。張冠李戴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引用觀點時是一個學者,但注釋文獻時卻是另一名學者。這表明,作者根本沒有讀過背陰觀點的學者,而是從注釋文獻歸屬作者的論文中看到了這句話,同時又不願意花時間去查對,所以也是一種張冠李戴的情形。

3、切勿用網絡文獻、報紙文獻。學術的浮躁與否,學術的嚴謹與否,從文獻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獻都是網絡文獻或者是報紙文獻,這樣的論文無論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會說,網絡文獻、報紙文獻表明論文時最新的觀點。但是,網絡文獻和報紙文獻並非是學術觀點,也並非是經過嚴格論爭的學術觀點。或者說,這樣的觀點沒有學術底蘊。因而,這些文獻不能支撐一篇學術論文。當然,網絡文獻、報紙文獻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數據必須通過網絡來發布,如一些統計機構的統計數據,調查數據等都是從網絡上發布的。簡而言之,權威機構的網站、權威學術機構的學術網站、國際知名的研究機構網站等,這些網絡文獻完全可以用。

4、切勿想當然地使用文獻,包括弄錯出版時間、引用內容錯誤、頁碼錯誤、作者和譯者錯誤等。這些會導致論文出現嚴重的硬傷。

三、論證的邏輯

研究是一個論證的過程,論證是一個嚴密的邏輯思維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然而,當前眾多的論文缺乏這種思維,大多數用發散性思維來寫論文的,因而論文就缺乏深度。論爭的邏輯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層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論證邏輯一定是立體的、有層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這只是一種臆想,論文的論證邏輯是立體感的,這是一個剛性的現實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論證邏輯就像博洋蔥,一層一層撥到中心,最後才知道洋蔥中心究竟是什麼。而平面性的論證邏輯缺乏新奇感,就像攤大餅,一開始就知道大餅中是什麼內容了,所以這樣的論證不會給人遐想,也不會帶來新奇。好的論文,同樣要給讀者帶來出人意料的結果。

2、縝密性,而不是一盤散沙

論證真縝密性體現的是作者的思維能力,也體現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專業基礎紮實的,其邏輯思維能力肯定要強。相反,沒有紮實的專業根基,那麼其論證肯定是碎片化的。因為,他掌握的專業知識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專業知識,只能導致碎片化的論證邏輯。有不少學者,雖然在學術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專業基礎並不紮實,所以在撰寫論文時,基本上就是用1、2、3、4……進行羅列,而缺乏縝密的邏輯推理和邏輯證明。這種狀況可能還不是幾個人,而是一代人的問題。因為,中國又一代學人是在文革中成長起來的,讀書不多,且能有經過專業的訓練,缺乏專業素養,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也的確躋身於知名學者之列,但這種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彌補。所以,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識結構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觀點,而不可能成為治學嚴謹、有深厚學術底蘊的學者、思想者。

3、科學性,而不是宣傳性

學術研究無疑是一個求真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通過大量的事實或史料經過邏輯論證之後才能得出結論。正是這樣,學術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學性。然而,當今的學術研究越來越缺乏這樣的精神,做歷史研究的不願泡圖書館、檔案館,做現實研究的不願做田野調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數據,並且先預設一個價值立場,用這些材料和數據來證明這個預設的立場或觀點。殊不知,同樣的材料和數據可以證實完全相反的兩種觀點。這樣,學術研究因沒有按照學術規範而導致學術失去了科學性和真理性。反過來,預設一個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到相應的材料和數據來證明這個觀點,這同樣也會導致難以找到學術的真理。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對學術的傷害,即任何人都可以從事學術研究,學術也就從根本上喪失了其尊嚴,也無所謂學術權威可言。正確的方法是在閱讀了大量文獻之後而形成新的觀點,然後再回到材料通過更多的材料來證明你的觀點的科學性。

預設觀點然後來找材料這是宣傳的基本方法。當前學術的科學性越來越被宣傳性所取代,原因在於:一是當今行政幹預學術的現象非常嚴重,學術質量(評獎)、學術水平(各種學術稱號)、學術考核等都是行政領導來評價的,在這種情況下,甚至行政級別與學術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幹預之下,學術就越來越多地為行政服務,從而使學術成為政治的附屬品,為政治宣傳服務。二是一些學者為了儘快地提升自己的行政級別而不斷做政治宣傳的「學問」,學理性的研究被束之高閣,應景性的宣傳文章則一揮而就,但往往是正確的空話、無用的廢話。三是宣傳性的「研究」比真正意義的學術研究容易出成果,而且也輕鬆。看幾分報紙,瀏覽幾個主流網站的文章,就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要政治正確,這類文章不愁沒有地方發表。學術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

4、學理性,而不是口語化

學術論文肯定是學術性很強的,它必須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語化表達。口語強調是能讓讀者聽得懂,所以具有隨意性。而學術論文並不是要大眾聽得懂,而是要有專業背景的人才能聽得懂。如果都能聽得懂,那就不是學術論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講話了。有一種觀點在嘲笑,學者的論文時在自娛自樂,別人都看不懂,這種論文對社會根本就沒有用。我覺得這種觀點實在是膚淺可笑。學術論文都聽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專業學術論文了,學術論文肯定只有專業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學術論文傳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個民族的核心文化,這種文化是民族發展最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響是戰略性的,而不是當前的普羅大眾能不能看得懂和聽得明。當然,學術的思想肯定要進行大眾傳播,這時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語化方式來跟大眾交流。

5、嚴謹性,而不是隨意性

學術研究是一個求真的過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須在論文寫作中要有嚴謹的態度。當前學術的浮躁特別是科研管理部門要求快出成果,從而助長了學術上的各種不端行為。例如,一是隨意使用數據。學術論文在使用數據時一定要是權威性的數據,也就是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然而,由於當前數據發布的機構比較多,一些作者在選取數據時太隨意,不去研究一下機構本身的權威性,結果所用的數據被學界所質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數據的來源而隨意改動數據,導致數據時去了真實性。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獻也是一樣,近年來,外國著作引進翻譯太多,翻譯也太隨意,甚至譯著中曲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這些翻譯著作時沒有認真挑選,手中有什麼就是用什麼,結果把錯誤的文獻內容引入自己的論文中,導致論文出現一些硬傷。此外,研究的嚴謹性還可以從使用文獻中體現出來。有的叢書文獻出版時間是不一樣的,而引者可能會想當然地就整套叢書都是同一出版時間,這也是論文的嚴重硬傷。如《鄧小平文選》(1-3卷)其出版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關於調查的可靠性在於,調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樣的方法,以及統計的方法等。

6、圍繞核心問題展開論證,而不是學術散文天馬行空

學術論文肯定有一個核心觀點,因而在論證過程中就必須是圍繞這個核心觀點展開,所有的材料的目標都是指向這個核心觀點的,而不是從核心觀點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離主題。然而,現在不少作者完全是為了湊字數,為了這個目的,論文的關鍵詞非常多,幾乎是每一小節講述一個關鍵詞,整篇論文很有可能是一個拼盤,而不是在一個關鍵詞或者一個核心觀點統領之下的論文。結果,篇幅很長,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脫韁的野馬,怎麼也拉不回來。這樣的文章之可以說是學術散文,而不是學術論文。

四、論文的修改與查證

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研究的一種態度。如今大多數人不願意修改,也不願意查證文獻和材料。這顯然缺乏對學術研究的認真和嚴謹性。

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

其一、對文章的總體結構在進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結構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如虎頭蛇尾;或者是結構上的不相稱性(把沒有直接關係的兩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討論)。

其二,對文章的邏輯進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邏輯上的不連貫性。

其三,對文句進行斟酌,看表達是否存在問題

其四,對文獻進行查證,是否存在著文獻的錯誤

其五,對數據進行核對,看是否存在數據的錯誤

其六,對注釋進行核對,看是否存在差錯

如何對待編輯部的修改意見

其一,在正常情況下,編輯部提修改意見就意味著此文有可能經過修改後達到發表的水平。而沒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沒有人脈的情況下,編輯部不會對沒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見。

其二,編輯部看問題一般視野要寬一些,看問題的視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見,作者儘可能滿足編輯部的要求。

其三,如果編輯部的修改意見確實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闡述自己的觀點,編輯部認為說的有道理的話,一般也會尊重作者。

其四,不要以為編輯部可以刁難,多次的來往只能回使論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後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時多餘的,編輯部也會反覆推敲的。

五、論文的結尾

論文的結尾既是整篇論文的點睛之處,也是揭示學術在未來研究的發展趨勢。因而,結尾一定要有氣勢,氣勢磅礴的結尾,往往能夠凸顯論文的整體品質。從當前的學術論文來看,結尾主要有以下幾種問題:

其一,論文根本就沒有結尾,當論證完畢後,論文就嘎然而止。這是典型的虎頭蛇尾。

其二,沒有對前面的研究進行總結,而是離開前面的研究談體會,因而沒有體現結束語的作用。

其三,對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談,沒有集中到觀點上來,從而顯得太平淡。

其四,太簡單,有結尾與沒有結尾沒有什麼區別,這樣的結尾就沒有意義。

那麼,什麼樣的結尾才是好的結尾呢?我認為至少要體現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能夠從宏觀上對論文進行觀點性的總結。前面主要是論證,證實或者證偽,但尚未突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結尾來提煉作者的觀點,使讀者更清楚作者的觀點。

二是要有大氣磅礴之勢,有行雲流水之氣。前面的論證是一個小心求證的過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筆,但在結尾部分,可以放開手腳,解放思想;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文採來歸納和抽象論文的要義。

三是結尾除了歸納觀點外,也可以對該問題研究的發展趨勢進行科學的預測,以及對該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學術論文寫作嚴格規範好要求是最基本的規定,要想寫出來的論文吸引人,吸引讀者,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內容質量,讓文章具有可讀性,其次在保證具備五大特徵的基礎下,我們要進行適當的創新,這樣才更具有吸引力。

相關焦點

  • 畢業論文題目怎麼選才能更吸引人?
    畢業論文題目怎麼選才能更吸引人?1,擬定題目並進行可行性分析。在考察和分析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點就是對論文完成時間有一個大概的估算,由於課題完成佔用的時間越長,往往就會讓寫作者產生不耐煩的感覺,同時也很難按時完成任務,第二點就是還要認真分析研究所擬定的題目是否適宜,本科論文的題目不要過大,這樣太寬泛,也不要太小,這樣不好寫。2,追求論文寫作的原創性。
  • 職稱論文結尾怎麼寫吸引人?
    職稱論文結尾怎麼寫吸引人?論文結尾也就是文章的結論部分,結論是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總結,文章前言、討論部分的寫作就是為了引出最終的結論,如果文章沒有結論,前面各部分的寫作也就毫無意義了,因此,結論是文章的總結與升華,結論部分也是論文的關鍵構成部分,結論的寫作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煉,所以好的結尾與好的開始同樣重要不容忽視,結論部分是作者業績成果的最終體現,可以說結論是文章的點睛之筆,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如何寫好學術研究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該怎麼起?什麼樣的題目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這或許是困擾不少人的問題。有些人為了能夠博讀者眼球在起題目上費了不少功夫,但總是寫不出一個較不錯的題目,或者起了不錯的題目又無法駕馭,使得自己在寫論文題目方面進退兩難。
  • 大佬:學術論文這樣寫
    我們做了很多科學研究,應用了十八般的科研方法,得到了大量的數據和研究結果,最後我們要把它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寫文章,以確立你的科研發現的首發權、優先權(Priority),用於學術共同體交流;也用於找工作評職稱評TENURE-TRACK。 怎樣來寫一個學術論文?這是一個對我們研究生來說,以及對我們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性的活。
  • 論文是什麼?該怎麼寫?
    也就是說,做學問,你得有個東西讓人看到。所以,把自己研究的東西寫出來,讓別人看,明白研究的意義、用途、辦法、方向和結論。這個文章,就是論文。 說句最通俗的話,論文,其實就是個說明書。不過,他是個高級說明書,甚至是有自己專門用語習慣的說明書。 用標準術語來講,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論文。
  • 【優秀】論文的摘要怎麼寫詳情
    論文的摘要怎麼寫詳情博士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是學術性的,因此你們對於學術的態度不能一樣。博士生要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即發現錯誤的能力,因為發現現有知識的缺陷,才能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碩士生如果有了這種批判精神,那你好選擇畢業後讀博。否則,你到了工作單位,總是發現領導的決策有缺陷,你會不甘心情願的執行領導決定,你工作就做不好。
  • 畢業論文引言應該怎麼寫?
    畢業論文引言應該怎麼寫?很多的相對於字數比較少的學術論文中,就是在題目之後段落小標題之前,沒有相關的引言內容,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學術論文的引言一般都在一些段落標題上體現,這樣的話會導致讀者無法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就顯得文章不夠完整有缺陷。
  • 20年老主編教你寫學術論文(強烈推薦)
    在讀書期間,導師一般是教給學生專業知識和獲得專業知識的方法,而不會教給學生寫好論文的方法,從事研究之後,大多數人又忙於寫論文,給予發表論文,而不會去考慮撰寫論文的方法。 因此,國內學術界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為拿學位、為職稱、為獲獎而撰寫論文,基本上不會去考慮如何使自己的論文有學術創新。結果,都很難發表出來,而為了發表出來就走關係,找熟人。
  • 論文結尾怎麼寫,如何寫好
    結論是論文結尾主要寫作內容,也是整篇論文的一個點睛之處,寫得好,可以起到不小的正作用。你應該使你的結尾儘量容易讓人讀懂,不應該讓它像計算機代碼一樣讓人費解。 也不要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詞組來引出你的觀點。 要清楚你在論述什麼,你的論點有多少。 3、不要把讀者引入與主題無關的新的觀點中去。 現在還不是時候引入新的想法或內容。 這只會混淆他們。
  • 論文引言何時寫&怎麼寫?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和門面,目的是向讀者說明本研究的來龍去脈,闡明論文的研究現狀、目的與內容,吸引讀者對本篇論文產生興趣,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記得我在以前博文中這樣描述引言作用、寫作和構成:引言置於論文正文第一部分,論文引言部分極為重要,就像第一眼判斷你穿的衣服是否是名牌,是否時髦,是否合身,是否貨真價實!
  • 為評職稱而學術造假?讓醫務人員把論文寫在臨床上
    王女士是江蘇省泰州市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評職稱,需要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王女士聽說網絡上有「槍手」專做「代寫代發表論文」的生意,便有些動心。讓人沒想到的是,王女士遇到了論文騙子,被騙了數千元。一位整整花了20年時間從副主任醫師晉升到主任醫師的老專家,在解釋自己為何花了這麼長時間時,列出了幾大原因,比如不認為職稱是醫生水平直接體現、醫院一直以醫療為主科研為輔、每天工作太忙等,其中還提到自己「拒絕學術造假,反對抄襲剽竊,不偽造數據,不找人代寫」。雖然,老專家只是在說自己,但不難聽出弦外之音,說明代寫論文等怪現象早已「暗流洶湧」。
  • 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2)綜述主題1 提出關於「自變量或多個自變量」的學術文獻。在幾個自變量中,只考慮幾個小部分或只關注幾個重要的單一變量。(3)綜述主題2 融合了與「因變量或多個因變量」的學術文獻,雖然有多種因變量,但是只寫每一個變量的小部分或僅關注單一的、重要的因變量。(4)綜述主題3 包含了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係的學術文獻。這是我們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 論文摘要怎麼寫?對,就是這麼任性
    簡言之,摘要可以說是一篇論文的「太長不看」版。看的人容易,寫的人難,給論文寫一份好摘要可能是一件很令論文作者頭疼的事,甚至關於寫摘要這件事本身就是可以發篇論文的:但是!總是有些任性的研究者,就是不好好寫摘要,你就得看全文,奈我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任性的文獻摘要。
  • 設計類研究生怎麼寫好論文——文獻使用與論文框架結構
    在合格過程中最深的體會是,很多設計類圖書的作者是從事藝術出身,其本身的專業特質決定了其思維也具有很強的發散性和創造性,因此如果該作者出版的是一些展示性的、藝術鑑賞類的書籍,那麼內容往往會很豐富且吸引讀者;但是對於一本非展示類的書籍來說,例如理論類或者實踐指導類的書籍時,依舊用這種發散的思維來寫,結構上往往比較鬆散或者整體邏輯性不強。
  • 第一次接觸學術論文,到底該怎麼寫?
    關鍵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
  • 不知道論文怎麼寫?看完你就會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準畢業生的寫論文的時間了,很多學生對自己如何寫論文都是一頭霧水,所以今天我就為大家詳細講講論文到底是怎麼寫的,以及怎麼才能寫好一、關於選題首先第一步就是選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與你之後的研究將如何進行,論文將如何攥寫都有很大的關係。談到怎麼選題,一般會有這樣幾種情況。
  • 寫好學術論文的十點要求
    荷蘭科學家B.Blocken教授最近撰文分析了準備一篇學術論文時常犯的十大問題。結合我的理解,下面給出詳細解讀,避開這十大毛病,將利助你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甚至高水平SCI, SSCI等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是每位研究人員越發期待的事情,連續發表質量好的論文可以為你在國際上積累聲譽,申請拿到重點基金項目,比如我見識到的好幾位小年輕,每年以1-2篇的高質量論文慢慢積累,經過5年發展,他們已進入本領域內最頂尖期刊的編委。
  • 進出口貿易論文的引言怎麼寫
    這裡指的是本科畢業論文、不是碩士、也不是博士,這種層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文字數量上要求不同本科8000字左右碩士2-3萬字左右博士5-10萬字左右(2)在文章的質量上要求相對低一些因為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撰寫論文,對撰寫論文的知識和技巧缺乏了解,缺乏寫作經驗,大多數學生缺乏運用知識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系統訓練,另外,撰寫論文受時間的限制,一般學校都把畢業論文安排在最後一個學期,而實際上每個人真正用在畢業論文撰寫上的時間是有限的
  • 抖音視頻標題怎麼寫吸引人 標題怎麼取比較好聽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抖音最新資訊 > 正文 抖音視頻標題怎麼寫吸引人 標題怎麼取比較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