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宏觀經濟學複習提綱整理(三)

2021-01-08 新東方網

  第三講 國民收入核算

  一、國民經濟循環流動模型

  (一)兩部門(私人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兩部門經濟是由居民戶部門和廠商部門構成的經濟(假設沒有政府和對外貿易部門)。居民戶部門與廠商部門通過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和金融市場發生聯繫。

  兩部門經濟循環模型的公式表達:從宏觀經濟來看,總需求(AD)是購買者購買所有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貨幣總值,它包括居民戶的消費需求和廠商的投資需求,它們分別用消費支出(C)和投資支出(I)來代表,即:

  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

  AD=C+I

  總供給(AS)是全部產品和勞務供給的貨幣總值。產品和勞務由各種生產要素組合起來加以生產,因而可以用各種生產要素相應的收入總和(工資+利息+地租+利潤)來表示總供給。居民所得到的這些收入可分為消費(C)和儲蓄(S)兩部分,則,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

  AS=C+S

  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恆等式為:

  AD=AS

  或:

  C+I=C+S

  I=S

  當總需求等於總供給時,國民收入實現了均衡。也即,I=S,是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

  當AD >AS,或者I>S,國民收入增加

  AD

  (二)三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在兩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中加上政府部門,就成為三部門的經濟模型。為了保證三部門經濟的正常循環進行,不僅儲蓄等於投資,而且政府的稅收(T)等於政府的支出(G)。

  三部門經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

  即 AD=C+I+G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稅收

  即 AS=C+S+T

  三個部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恆等式為:

  AD=AS

  或:

  C+I+G=C+S+T

  I+G=S+T

  三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即AD=AS,或者I+G=S+T

  如果AD>AS,或者I+G>S+T,國民收入增加

  AD

  (三)四部門經濟的循環流動模型

  四部門的經濟模型由居民戶、廠商、政府和對外經濟活動所組成。要使四部門經濟正常運行下去,不僅儲蓄等於投資、政府稅收等於政府支出,而且要出口(X)等於進口(M)

  四部門經濟中;總需求(總支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

  AD=C+I+G+X

  總供給(總收入)=消費+儲蓄+政府稅收+進口

  AS=C+S+T+M

  四部門的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恆等式為

  AD=AS

  或

  I+G+X=S+T+M

  四部門經濟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仍然是總需求等於總供給,即AD=AS,或者I+G+X=S+T+M

  如果AD>AS,或者I+G+X>S+T+M,國民收入增加

  AD

  I,G,X又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注入因素,S,T,M又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漏出因素。國民收入均衡的條件則可寫成總注入=總漏出。

  一國經濟活動循環流動模型是一種表現穩定流動的宏觀模型,而不是表現經濟周期波動的模型。但它卻是宏觀經濟運行最基本的概括。

  二、國民收入的概念

  對國民收入的研究是宏觀經濟學的核心,也是宏觀經濟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國民收入,從廣義上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及勞務價值的總和。它包括五個經濟總量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淨值(或國內生產淨值)、國民收入(狹義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

  (一)國民生產總值(GNP)及國內生產總值(GDP)

  GNP是指一個國家的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格總額。理解此概念需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GNP是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總值,它不包括以前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所以GNP是一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

  第二,GNP看的是「生產」的情況,計算的是當年生產的產品。如果去年生產的產品,但在今年銷售,不能算進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第三,GNP測度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因此計算時不包括中間產品的產值,以避免重複計算。

  第四,GNP不僅包括各種最終物質產品的價值,也包括各種勞務的價值。

  第五,GNP的統計都是按 當年的「市場價格」加以計算的。按市場價計算出來的GNP中包括價格變動因素,稱為「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如果扣除價格變動因素,得出的是「實際國民生產總值。

  第六,GNP不包括非市場交易(如家務勞動的價值)和非生產性交易(指純粹金融市場交易)。

  第七,GNP是一個以人口標準做基礎的概念,測度的是本國國民在國內和國外的生產產值。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採用GDP概念。

  GDP是指在一個國家的國土上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格總額。它是一個以地理標準為基礎的概念。

  GDP=GNP-本國國民在國外生產的部分+外國國民在本國生產的部分。

  上而所述的七點注意事項除了第七點以外,其餘六點也都適用於國內生產總值。

  由於GNP、GDP概念存在種種缺陷,出現了New。

  經濟淨福利(New)以GNP為基礎,但對GNP做了兩大修改:(1)New排除了GNP中許多對個人福利沒有貢獻的成分;(2)一些GNP中沒有計入的重要消費項目被包括在New中,如,閒暇的價值。

  (二)國民生產淨值NNP、國民收入(NI)、個人收入(PI)和個人可支配收入(PDI)

  NNP=GNP-折舊(NDP=GDP-折舊)

  NI=NNP-間接稅

  PI=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

  PDI=PI-個人所得稅

  三、國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有異曲同工的三種核算GNP方法,即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其中前兩種是主要的方法。

  (一)支出法(又稱最終產品法)

  指把所有經濟單位(家庭、廠商、政府以及進出口部門)在一年內最終產品和服務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其數值為GNP。

  1、消費支出C C項目可分為:(1)非耐用品;(2)耐用品;(3)服務。

  2、私人國內總投資I I項目分為:(1)住宅建築投資支出;(2)非住宅建築投資支出;(3)淨存貨。廠商的存貨也是投資,稱為「存貨投資」。所謂淨存貨,是指年終的存貨量減去年初的存貨量。在廠商的私人國內總投資中,包括了折舊費,如果減去折舊費,則為「淨投資」。

  3、政府支出G G包括政府的所有薪金開支和向私人廠商購買的產品和服務支出。但政府的轉移支付不能被計入GNP中,因為這些都不是政府本年度對產品和服務的購買所作的支付。

  4、淨出口(X-M)

  以上用支出法統計GNP的各種項目,可以簡單表示為:

  GNP=C+I+G+(X–M)

  (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析法)

  該方法是從收入的角度出發,把生產要素提供者所得到的收入加總來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為求簡化,可把總收入看成是三大主體的收入,即家庭收入、企業收入和政府收入。

  1、家庭收入。包括工資、租金、利息、利潤等。可分解為用於當期消費的收入C和不用於當期消費的收入即儲蓄S

  2、企業收入。包括折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此部分收入可以歸入S

  3、政府收入。來源於間接稅和直接稅,如果不考慮剔除轉移支付,計為T

  可見,從收入方面核算GNP,GNP等於消費加儲蓄加稅收,即:

  GNP=C+S+T

  (三)增值法(又稱生產法)

  該方法是通過加總各產業部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增加值來計算國民生產總值。

  以上是新東方網為大家整理的AP宏觀經濟學複習提綱整理,更多內容請關注新東方網。

  最新熱文推薦:

  美國大學排名US NEWS2021榜單

  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Top10(詳細介紹)

相關焦點

  • AP微觀經濟學複習大綱
    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Accountingvs Economics Profit)   重點:公式,Economic Profit 記得要減去 Opportunity Cost。   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和隱形成本(Implicit Cost)。   2.
  • 高中地理基礎知識複習提綱,升高三必備神器!高一也適用
    很多同學反映高中地理很不好學,既有文科的背誦,又有理科的計算,而且知識點很雜,在答題方面也更側重邏輯性。所以今天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份高中地理的複習提綱,不僅是準高三生適用,高一的同學們也可以按照上面的重點,分清主次。文末可免費領取電子版。接下來進入正題。(因篇幅有限,以上只是一小部分,關注社長,每天分享學習技巧,解讀高考出題規律,免費領取電子版資料,幫助同學們快速提分!)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複習提綱!三天搞定全冊重點,留存好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複習提綱!三天搞定全冊重點,留存好初一下冊生物主要有七個章節的學習內容,而前三節人類的由來、人體的呼吸和人體的營養是考試當中的重點,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能馬虎大意。很多初一的同學之前向我反應道,期末臨近不知道應該怎樣複習生物這門學科,鑑於此為了幫助大家,老師今天特地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複習提綱!非常全面,三天搞定全冊重點,希望同學們務必留存好,因為吃透掌握這對生物成績的提升幫助是非常大的。文末有word資料的獲取方式!
  • 高中化學一輪總複習提綱,必修+選修狀元筆記,知識點+實驗題歸納
    同樣化學的總複習也是需要不斷的重複基礎知識的,尤其在一輪複習期間,要將複習的內容整理成知識提綱與筆記,不斷的加深理解,並以習題的訓練鞏固記憶,才能夠實現良好的複習效果。今天為大家整理了理科狀元的化學總複習筆記,包含了必修一到選修五的重要定義推論規律等基礎知識,以及實驗內容。
  • 中考物理複習提綱,人教版八九年級課本精華總結!
    初中物理因為涉及到的內容比較淺顯,所以很多重點要點需要熟練理解和記憶,因此需要較好的歸納和總結知識點,這樣在高三的時候,才能有一個好的複習資料!很多中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常常忽略筆記的整理,或是整理的不夠全面,因此今天學長給大家整理了一份中考物理複習提綱,包含初中八年級至九年級的物理重要知識點,適合於人教版課本的中考生。
  • 高中生物選修3複習提綱,現代生物科技專題,趕緊學起來吧!
    生物選修三在高考中佔比還是比較大的,一道選擇一道大題,分值在20-25分,所以生物選修三知識還是很重要的,而且選3內容相對集中,只要功夫到,很容易拿到。老師常說多考一分就是千人之隔,更何況是25分呢。所以今天社長給同學們分享高中生物選修3複習提綱,現代生物科技專題,還有高二不會的同學要抓緊學習啦!家有理科生的家長也要提前轉發給孩子,讓孩子們提前記憶,做到明年的高考一分不丟!文末可免費領取電子版。接下來進入正題。
  • 八年級上冊生物複習提綱
    八年級生物上冊期末考試複習提綱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 150萬 種,按有無 脊柱 分為 脊椎動物 和 無脊椎動物 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 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
  • 高中物理,三年知識點複習提綱總匯,物理公式定理大全(完整版)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北北學姐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總複習提綱知識點匯總(超全)」,大家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希望能幫到同學們快速提高成績,決戰高考!(推薦收藏,衝刺複習的時候練習用)獲取方式:點擊頭像加關注後私信【1】即可免費領取完整電子版哦。
  • 【電磁學】公式總結【數理方法】複習提綱
    電磁學整理了前兩章的公式和一點點tips,第三章要記得電流連續性方程、電流恆定條件、歐姆定律的微分形式、電阻公式、電流密度和電子速度的關係式、基爾霍夫方程組
  •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初三化學中考複習提綱   第九單元溶液   一、認識溶解現象,溶液的組成與特徵;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見的溶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服上的油汙洗去)   三、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1)舉例說明乳化現象;(2)用洗滌劑去油汙與用汽油去油汙的原理有什麼不同
  • 2013青島小升初 外研社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複習提綱第二模塊
    有三個蘋果。   編輯推薦:》》》 2013青島小升初 外研社版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複習提綱第一模塊 2013青島小升初 有趣的數字成語 2013青島小升初 蘇教版小學語文成語來源匯總 2013青島小升初 蘇教版小學語文歷史故事成語來源匯總
  • 高三物理複習提綱:運動定律
  • 大物下整理
    大物上考成那個鬼樣子一定是我忘帶計算器了(一定是    其實是複習抱佛腳來不及公式全用背的    還背不清楚 上了考場就懵了 現場推半蒙半猜很沒底氣    大物下因為太喜歡這個大物老師了,加上複習時間很長,就把書上的公式和例題都推了一遍。
  • 中考物理複習提綱匯總,都是重點,學霸早已列印
    這份複習提綱匯總,包括了幾乎所有的基礎概念和實驗的解析,幫助大家加深印象,查漏補缺。鑑於文章篇幅有限,文末有更多「完整版」重點學習資料獲取方式!文中資料「完整版」如何獲取呢?首先,關注我,點擊頭像進入「學有所成記」的主頁面。然後,看到右上角的「私信」鍵,點擊發送「123」即可!
  • 難度高、知識點廣的AP化學怎樣備考?如何備考才能拿5分?
    後三周進行刷整套真題,建議刷題量在6套真題考卷,主要關注質量而不要太在意時間以及正確率,做完後詢問老師或助教,溫故知識點整理錯題,並且熟悉出題方法和常考易錯知識點;最後半個月複習錯題本,並同時堅持每周1-2套題,這次刷題要以掌握考試時間和考試方法為主要目標,嚴格限制時間,並計算正確率和易錯部分給自己一個大致的考試策略。
  • 最後一個月各科複習攻略(權威專家整理)!
    複習進度條已經拉到了最後衝刺階段。把握有限的時間,爭分奪秒的應對接下來的複習生活對考生們意義重大!  在這最後一個月,考生要如何規劃時間、如何合理複習、如何調整心態呢?中教君為您整理了最後一個月高考複習攻略,重要的是,裡面提供了各科複習方法哦。
  • 2014年高考地理備考指南:學會複習鞏固的方法
    當同學們掌握了大量地理知識後,為了避免遺忘,也為了檢測的需要,同學們要掌握複習鞏固的方法,其要領是:  (1)閱讀。圍繞複習的中心課題,認真閱讀有關的教材內容、筆記、地圖、作業及試卷。通過閱讀,使同學們的知識儘快回到曾經達到過的水平。閱讀時應注意:一是採用回憶的方法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回憶要有條理、順序。在回憶、閱讀、思考的過程中,隨時將思考成果記錄下來,以便整理複習筆記時使用。
  • 2019中考化學複習提綱第一部分
    2019中考化學複習提綱第一部分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一、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   (1)怎樣檢驗二氧化碳?(2)怎樣證明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低?   (3)如何證明蠟燭的組成中含有碳、氫元素?
  • 六年級數學 第5單元 圓的整理和複習
    教學目標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了然。(學生整理,教師巡迴指導。)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3.全班交流。
  • 高三生物複習常用方法及口訣
    高三生物複習常用方法及口訣生物在複習的時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就具體為大家介紹下,供參考。高考生物複習方法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繫,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