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收編的醫學期刊,適合國人投稿,今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漲到10分

2021-01-08 沃斯智研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雜誌叫:Molecular Therapy,該刊於2000年發行,是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協會(ASGCT)旗下的月刊,愛思唯爾Elsevier 旗下的Cell Press出版社發行。原本是Nature出版集團,2017年被Cell收編。其在所有生物工程與應用微生物學中排名在第8位,國人發文佔比比較高,總體約20%,比較適合中國人投稿。其家族還包括其他系列雜誌,勢頭強勁。

Molecular Therapy在中科院分區:大類醫學1區,小類生物工程與應用微生物1區,小類遺傳學1區,小類醫學:研究與實驗1區。

影響因子分析以及預測

Molecular Therapy 影響因子今年一直呈上升趨勢,2018年的影響因子是8.402分,2020年6月公布的最新影響因子分數8.986分,接近9分!

目前,這本雜誌2018,2019年的文章在2020年的總引用數為3645次,文章數目是379篇。所以計算的即時影響因子是3645/379=9.6174分。根據目前的引用頻次,預計在2021年,Molecular Therapy 影響因子將可能達到10分!

期刊範圍

Molecular Therapy主要是發表研究分子和細胞療法以改變先天遺傳性和後天獲得性疾病的國際醫學期刊,包括但不限於基因轉移編輯技術研究、載體的開發和設計、幹細胞的操作、疫苗研製、臨床前目標驗證、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以及臨床實驗等。同時該期刊還出版時事評論、綜述、以及科學信函等類型的文章。

審稿周期

Molecular Therapy雜誌的評審效率還不錯,是否被錄用3-5天就能收到回復,一審平均3-4周,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論文是否符合期刊的收錄範圍,可發郵件, 編委會也會在2-5天給予結果回復。

版面費

Molecular Therapy是一本開放獲取(OA)期刊,作者需要支付文章處理費,如果是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年會(ASGCT)成員,費用為2900美元。如果不是active ASGCT member,則需要支付版面費3500美元,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涉及印刷版本有彩圖的,也會有額外費用發生。

年度發文量

根據Web of Science收錄論文的統計上,Molecular Therapy從2009年至今的Article、Review、Letter類型累計2466篇。文章類型上,以Article為主,共2280篇,Review 144篇,Letter42篇。

根據Web of Science收錄的論文來看,2018-2019年收錄的Article、Review、Letter類型的章累計387篇,發文量最多的為美國學者,共221篇,佔比約57%;其次是中國學者98篇,佔比約25%,隨後是德國學者(38篇)、英國(30篇)、法國(22篇)。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E探索醫學」,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這本專業期刊國人投稿少,影響因子整體上漲,今年繼續3分+
    (Kyushu University)皮膚科的教授,2019年影響因子為3.072。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近幾年起伏比較大,少的時候300多篇,多的時候500多篇,2020年截止目前已發表498篇,預計2020年發文量會和去年保持相同的水平。
  • 這本Cell子刊創刊兩年,影響因子可能達10分
    影響因子的新期刊,《iScience》 首個影響因子就達到4.447分。 3 刊文量 《iScience》於2018年創刊,創刊當年發文量為226篇,創刊第二年發文量為521篇,今年是創刊第三年,到目前為止發文量為648篇,預計今年發文量將首次超過1000篇。
  • 這本新晉的SCI期刊今年首個影響因子將超過5分,值得關注
    在高影響因子的SCI期刊上發表論文是眾多學者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這些成名已久的高影響因子期刊往往難度較大。新晉的SCI期刊由於影響力還未傳播,知名度也不高,因此投稿難度相對容易,而且這些新晉的SCI期刊也不乏一些影響因子比較高的期刊,這對於廣大學者來說投中即為賺到。
  • 創刊40餘年的老牌腫瘤期刊,預計明年影響因子會在7分以上
    今天我們要分享一本老牌腫瘤期刊:Cancer letters,是一本國際醫學雜誌,於1975年創辦的雙周刊,是由全球最大的科學和醫學文獻出版集團之一Elsevier發布。Cancer Letter主要面向基礎腫瘤學和轉化腫瘤學這一廣泛領域的原創文章和小評論。此外,特刊還突出了癌症研究的熱點領域。
  • 這本老牌SCI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今年影響因子9分+
    郝曉地教授擔任期刊編輯期間,極大推動了WR在國內的影響力以及國內環保領域研究人員對WR的認識和投稿交流熱情。並且郝曉地策劃並擔任主編的《Water Research》「中國之水」特刊近期正式出版。這是《Water Research》首次以國家/地區名義出版特刊,彰顯了對中國水研究技術領域的特別重視。
  • 去年首個影響因子11分,今年將突破15分,這大概是最物超所值的期刊了
    3.影響因子作為一本新創辦的期刊,JEV去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就高達11分。與此同時,該刊在短短幾年中H指數就高達47,著實令人敬佩。然而,11分的影響因子只是該刊的起始點,其發展潛力十分巨大。根據web of science進行查詢,JEV期刊2017年和2018年總共發表了84篇論文,其中包含1篇領域中的熱點論文和4篇領域中的稿被引論文。該刊在2019年的總被引次數為1241次,由此算得及時影響因子為14.77分。由於資料庫收錄論文時相對滯後,因此,JEV期刊今年獲得的第二個影響因子將超過15分。
  • 一本免版面費EI期刊,審稿只需1個月,影響因子將達10分!
    作為《Science》自1880年創建以來第一本合作期刊,《Research》的首個影響因子或許將達10分。期刊介紹2018年8月22日,《Research》在線發表了第一篇研究論文,報導了南開大學陳軍院士課題組歷經多年研究的「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突破性進展。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Protein & Cell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0.164,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7.575,而JCR2017是6.228。& Cell(ISSN: 1674-800X)是一本經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創辦,由Springer負責海外發行,主要報導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並成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首批梯隊期刊。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4分左右水平,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CCC期刊由歐洲化學學會舉辦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53。2020年目前已有448篇,預計總量和過去年相差不會太大。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大陸,數量達700多篇,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261),可見CCC期刊對國人很友好。後面依次是美國(212)、法國(140)、西班牙(131)。
  • 這本期刊更名後影響因子保持在3分+,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IR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3.327。3影響因子趨勢JIR期刊於2014年改名後,2015年的影響因子為2分+,此後一直保持在3分+水平,2019影響因子為3.327,較上一年略有下降,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維持在往年水平。
  • 這本生物材料領域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國人發文量最高!
    Biomaterials期刊影響因子在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一,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10.317。1期刊信息Biomaterials期刊的影響因子近十年總體保持上升趨勢,特別2018年影響因子直接從8分+突破10分,快速上升,而2019年更是達到歷史最高分10.317,在生物材料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
  • 這本剛入選SCI不久的英文期刊,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期刊介紹:影響因子4.225分
    長按關注ISE學術前沿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期刊名稱為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SSN: 1663-9812,這是Frontiers出版社旗下的一本JCR1區藥理學雜誌。一審時間只需1-2個月,對國人十分友好。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報告催化性能有所提高的研究不會在該期刊上發表新的催化反應對解決當前的挑戰和社會需求具有重大影響,例如減少廢物,減少能源消耗或有效利用原料將表面化學反應,金屬絡合物的反應性或大分子結構與催化功能和過程相關的研究。
  • 今年才破10分的SCI雜誌,明年可能破15分!
    上期有小夥伴留言說到了Molecular Cancer,解螺旋一年前就有提及到,「這本對國人友好的7分SCI雜誌,明年或將問鼎10分」。沒想到明年還會更猛!今天就來更新補充回顧下Molecular Cancer。
  • 這本免疫學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4分+,自引率低,對國人相當友好
    EJI期刊於 1971 年創刊,是是歐洲免疫學學會聯合會(EFIS)的官方雜誌,2019年影響因子為4.404。3影響因子趨勢EJI期刊的影響因子長期在4-5分上下起伏,歷年來最高分沒有突破6分,最低分不低於4分,2019影響因子年還維持在4分以上,不算很低,為4.404,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有所下降。4自引率EJI期刊2019年自引率為7.847%,遠低於20%,完全不用擔心。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常年在3分上下,對國人比較友好,發表周比較快
    CPC期刊由歐洲化學協會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144。近10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500篇上下, 2019年發文量409篇,是近幾年最低水平。2020年目前已有224篇,預計和去年總量相差不大。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德國,達233篇。美國200篇排名第二,中國大陸195篇排名第三,前三數量上相差不太大。後面依次是法國(145)、西班牙(92)。
  • 期刊新秀,這本Nature旗下新晉SCI首個影響因子達6分!JCR1區
    前幾天給大家推薦了兩本國產新晉SCI期刊(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國貨之光!這本新上國產SCI直逼8分!接收最快只要1天!)。今天小編又挖到一本新晉SCI期刊——Npj Breast Cancer,2016年創刊,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高達6分,JCR分區為1區,是新期刊中的一匹黑馬!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在3分以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二
    CI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36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G.10年前這本CI期刊年發文量基本在600-700篇,最多時達到1000篇。但近10年年發文量基本在150篇上下,發文量劇減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影響因子水平。2020年目前已有182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有176篇,中國發文量90,排名第二,和美國數量相差不大。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三十而立,在其創刊30年之際,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突破20(IF=20.507),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是一本名副其實的TOP期刊。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並不大,最高時也不過160多篇,整體發文量還是比較穩定,沒有大幅度的變化。2020年截止12月已發表181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超過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