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Cell子刊創刊兩年,影響因子可能達10分

2020-08-31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今天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Cell子刊《iScience》 值得投資嗎?


作為一個今年剛獲得影響因子的新期刊,《iScience》 首個影響因子就達到4.447分。


編輯團隊號稱《iScience》 將對標《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 Advances》。


那麼這本期刊的現狀如何?真的值得投資嗎?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 期刊介紹


《iScience》 是Cell出版集團旗下的一本新的開放獲取期刊,於2018年3月創刊,2019年12月份被SCI收錄。發表內容為跨學科的任何內容:包含生命科學,物理和地球科學的等領域的研究。


《iScience》的編輯Simona Fiorani和Stefano Tonzani表示:


iScience是一本跨學科期刊,旨在涵蓋所有科學領域。因為去年才剛剛創刊,所以我們將在拓展新領域上不斷努力——了解新的領域和傑出的科學家令人非常激動。


本刊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其跨學科性。我們相信,為了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挑戰,世界需要科學家們走出去,讓各種想法碰撞出新的火花。研究的資助者們似乎也有同樣的想法,有越來越多資金投入了跨學科領域的研究。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改進跨學科研究審查和發表方式、開展不同團隊之間的合作,我們缺少一本這樣的出版物。我們的目標是為在相似主題上努力但還沒有互動交流的科研團體之間搭起一座橋梁,為我們的讀者帶來令人欣喜的結果,這些研究成果或許還能應用於他們在其他領域的研究。


雜誌主頁:https://www.cell.com/iscience/home


2 編輯團隊


《iScience》 有7位來自全球各地的戰略編委會成員,以及上百位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


《iScience》的編輯Simona Fiorani和Stefano Tonzani表示:


iScience編輯團隊有著非常多樣化的科學背景。Simona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而Stefano是一位化學物理學家。團隊的其他成員包括Tina Zhang(材料科學)、Jian Li(凝聚態物理學)、Swapnika Ramu(癌症生物學)、Dorota Badowska(行為神經科學)、Sheba Agarwal(分子生物學)、Rituparna Chakrabarty(神經科學和結構生物學)和Alessio Bolognesi(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等。


3 刊文量


《iScience》於2018年創刊,創刊當年發文量為226篇,創刊第二年發文量為521篇,今年是創刊第三年,到目前為止發文量為648篇,預計今年發文量將首次超過1000篇。


畢竟號稱對標年發文量5000+的《Nature communications》,《iScience》的發文量未來還可能進一步上漲!



國人佔比情況:分析了2020年的648篇文獻的地區分布。美國人發文量第一,中國人第二。國人佔比29.6%,將近三成!

4 影響因子和分區


《iScience》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4.447分。


分區情況:在多學科科學領域位列全球第15名,JCR一區。


5 審稿周期


小編選取了最近發表的幾篇文獻,

1. 5月13日投稿,7月20日接收,從投稿到接收共2個多月。


2. 4月1日投稿,7月16日接收,從投稿到接收共3個多月。


3. 5月12日投稿,7月21日接收,從投稿到接收共2個多月。


審稿速度快,從投稿到接受一般兩三個月。

6 版面費

《iScience》是OA雜誌,版面費為3000美元。

7 投稿心得


網友1表示:比較悲催,工作撞車了,投稿前一周,有一篇相關工作發表在jacs上。為了搶時間直接投在了iscience上,速度不得不提,真心快。但願能穩定到10,目前來看第一個影響因子很難到10了,但前景不錯,看了該期刊上化學相關文章質量還不錯。


網友2表示:以我導師對iScience綜述的重視程度大概是值得投資的吧。本來想讓師弟寫的,結果後來改讓博士寫了 。(我的師弟已經被放了兩次鴿子了,心疼他,畢竟他一篇文章還沒有呢,他同學已經發了兩篇大一區了。)


網友3表示:我相信cell出版社的運作能力。希望能升值,我也剛投資了一篇,還是我喜歡的工作。本來投8分左右的專業期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從網友的評價來看,《iScience》的稿件質量較高,審稿速度快。加上背靠Cell大樹,多位全球重量級科學家坐鎮,未來跨學科研究的火熱進行,《iScience》未來的發展不會差!值得投資!


以上分析,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敬請指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影響因子達6分 | 這本Nature旗下英文刊被SCI收錄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Nature旗下英文期刊剛被SCI收錄!這本期刊是:npj Breast Cancer,於2015年創刊。2020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6分!這樣的SCI期刊,我們一起來看看!npj Breast Cancer由Nature出版社發行,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pjbcancer/。
  • 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果然達6分 | 這本Nature旗下英文刊剛被SCI收錄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Nature旗下英文期刊剛被SCI收錄!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國刊榮光!cell research IF首次突破20分!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其影響因子達到 292.278,比去年的 223.679 有明顯上升。真乃是世界神刊!!!目睹一下雜誌封面,助力畢業發10分文章hhh此外,10 分以上期刊有 285 本,5-10 分期刊有 732 本,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從現有的記錄來看,NSR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6.693,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13.222,2018年影響因子(JCR2017)是9.408。
  • 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果然達6分|Nature旗下英文刊剛被SCI收錄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Nature旗下英文期刊剛被SCI收錄!這本期刊是:npj Breast Cancer,於2015年創刊。2020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6分!這樣的SCI期刊,我們一起來看看!npj Breast Cancer由Nature出版社發行,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pjbcancer/。
  •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影響因子達6.495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創刊5年來影響因子快速提升。中國工程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1日通過官網發布消息說,根據科睿唯安《2020年期刊引證報告》最新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19年影響因子達6.495,在工程綜合類期刊Q1區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4位,在SCI收錄的中國大陸253種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達到第18位。
  • 這本Cell旗下子刊剛入選SCI,今年第一個IF就突破25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Joule。從現有的記錄來看,Joule為Cell旗下新刊,於2017年創刊,2019年9月份新晉SCI,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27.05。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 這本國產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影響因子即突破5分
    TLCR期刊於 2012 年 3 月創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03影響因子趨勢TLCR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內影響因子從4分+突破5分,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保持在
  • 這本新晉的SCI期刊今年首個影響因子將超過5分,值得關注
    在高影響因子的SCI期刊上發表論文是眾多學者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這些成名已久的高影響因子期刊往往難度較大。新晉的SCI期刊由於影響力還未傳播,知名度也不高,因此投稿難度相對容易,而且這些新晉的SCI期刊也不乏一些影響因子比較高的期刊,這對於廣大學者來說投中即為賺到。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Protein & Cell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0.164,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7.575,而JCR2017是6.228。Protein & Cell的最新影響因子(JCR2019)是10.164。
  • 國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有望3年內超30
    1990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以全英文刊登國內外細胞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快報和述評的國際性期刊,2001年首次獲得影響因子,創造了中國人創辦與出版的科技期刊首次突破2分的歷史記錄。
  • 這本期刊今年影響因子漲了,但可能是個大雷
    之前我們分析了一些期刊,主要都是些影響因子穩定,且對作者比較友好的,大多以推薦為主。而今天分析的這本期刊,很大程度上,是來給大家避雷的。 英國期刊Bioscience Reports創刊於1981年,算是一本老牌期刊。
  • 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提升至11.981
    7月30日,據美國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2013版)顯示,知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11.981,在SCI收錄的185種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13位,在同領域亞太地區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
  • 期刊新秀,這本Nature旗下新晉SCI首個影響因子達6分!JCR1區
    前幾天給大家推薦了兩本國產新晉SCI期刊(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國貨之光!這本新上國產SCI直逼8分!接收最快只要1天!)。今天小編又挖到一本新晉SCI期刊——Npj Breast Cancer,2016年創刊,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高達6分,JCR分區為1區,是新期刊中的一匹黑馬!
  • 宏基因組/微生物組雜誌簡介及2020最新影響因子
    自然子刊(Nature XXX)。XXX代表專業領域頂級期刊,影響因子範圍一般10 - 40,影響因子因學科不同存在很大差異,但不影響其作為各領域頂級期刊的地位。雖然自然生物技術(15年引影響因子43分)高於自然(38分)5分多,但很多文章仍是自然拒稿轉投的產物。自然主刊的認可度和傳播影響是其他子刊雜誌無法比擬的。
  • 最新影響因子公布 中國期刊表現亮眼
    最新的影響因子已經公布,根據大家關注的重點,接下來我們具體圍觀一下目前高通量測序的投稿較多的期刊,以及國內期刊的影響因子情況。
  • 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提升至14.812
    中新上海網6月15日電(鄭瑩瑩)來自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消息稱,北京時間6月14日,據美國湯森路透2015年度刊引證報告
  • 這本剛入選SCI不久的英文期刊,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剛剛入選SCI的英文期刊,明年第一個影響因子或超12分!
  • 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
    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E探索醫學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作為年終總結,我們整理了393本5分以上的雜誌和多本受歡迎的低於5分的雜誌的即時影響因子(有點賀歲片的感覺,^_^),並跟2019影響因子相比,計算了漲跌百分比。因為即時影響因子會比實際影響因子低,漲了雜誌的百分比應該會高於表中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