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棕竹開花很常見,但小葉還挺少見,竹子開花可是不吉利的事。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叢生灌木。
莖叢生,株高1-3米,被葉鞘細纖維所包裹。莖幹直立圓柱形,有節,直徑1.5-3釐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上部被葉鞘,但分解成稍鬆散的馬尾狀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網狀纖維。
葉扇形,掌狀深裂,裂片25-31枚,狹線形,勁直伸展,邊緣有小齒,兩側及中間一片最寬,葉柄邊緣稍銳利,有淡黃密絨毛。 肉穗花序腋生,長約30釐米,花小,淡黃色,極多,單性,雌雄異株;花期4-5月;果橢圓形,果期10-12月。
棕竹株叢挺拔,葉形秀麗,配植於窗前、路旁、花壇、廊隅處,均極為美觀,也可盆栽培裝飾室內,或製作盆景。
棕竹的功能類似龜背竹,能夠吸收80%以上的多種有害氣體,淨化空氣。同時,棕竹還能消除重金屬汙染,並對二氧化硫汙染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棕竹也有藥用價值,葉、根均可入藥,全年均可採收,切碎,曬乾。有收斂止血、可祛風除溼等的功效。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中國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它常繁殖生長在山坡、溝旁陰蔽潮溼的灌木叢中。
本組圖片拍自廈門園林植物園花卉園,應該是棕竹的多裂棕竹品種。同時竹類植物區的小瓊竹也開出類似的粉黃色的花,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