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一個會意字,從示從申。「示」為啟示,申在古代部落圖騰中為天空中的閃電,而閃電是變幻莫測,威力無窮的。示、申合二為一,神既啟示眾生,高高在上,無所不能的存在,也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主宰者。
但是在《山海經》的記載上古時代,卻有這樣一位天神,名叫窫窳,身份尊貴卻一生充滿悽涼。擁有不死藥卻因此而死,死而復生反而變成妖怪。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一)
《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
窫窳是黃帝時期,靈山十巫的首領,一個身份尊貴無比的天神。在這個時期,窫窳和他氏族的靈山十巫居住在蛇巫山上,是西王母的手下。巫氏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負責製造大名鼎鼎的長生不死藥。
在這個時期,同樣為天神的「貳負」,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悍然謀殺了窫窳,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為了奪取不死藥。在窫窳被刺殺後,西王母為了安撫巫氏以天帝的名義處死了危與貳負。並且命人將天神窫窳抬到崑崙山,讓巫師們用不死藥救它。可是,救治的過程並不順利,巫氏們手持不死藥抵抗窫窳身上的死氣,費勁千辛萬苦,終於將他救活,但他也因此迷失了心智。
(二)
《山海經·海內南經》記載: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
不知是不死藥出現問題,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窫窳迷失心智後,掉進了崑崙山下的弱水之中。在這次謀殺事件之後,巫氏也因此分崩離析,脫離了西王母氏族勢力範圍,離開了蛇巫山,而後與炎帝組交好。
不知是過了多久,這個窫窳掉進弱水不但沒死。反而化作了一個龍首貓身,叫聲如同嬰兒啼哭,喜歡吃人的妖怪,弱水也就成了他的老巢。
窫窳與靈山十巫原本的樣子,是蛇身人首的半人半獸形象,與伏羲、女媧的形象很像,這也變向說明了他們身份尊貴的程度。窫窳後來變成的龍首貓身的樣子,有點像神話傳說中蛟化龍失敗的產物,也不知是不死藥過了保質期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反正此時的窫窳,已經再也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神了,反而變成了一個噬人的妖怪。
(三)
還有一種說法是,窫窳(yà yǔ)也稱作猰貐,曾是天神。這裡的猰貐並不是燭龍的兒子,燭龍的兒子是鼓。他同樣也是被上述的二人刺殺,但是他死後是被天帝復活,而後變成了一個性格兇殘,龍頭虎身的巨獸,同樣是喜歡吃人。
在上古時期,十日降臨,天下大亂,許多大妖都出來為禍蒼生。猰貐自然也是不甘寂寞,從弱水中跑出來到處吃人。人間百姓深受其害,堯帝知道這件事後,十分震怒,便命令后羿將他除掉。以此時后羿的戰力,十日都不在話下,別說這些大妖了。收拾窫窳只是捎帶手的事兒,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被后羿幹掉的還有九嬰,大風等妖怪。
窫窳貴為天神,巫氏的首領,卻擁有這樣悽涼的一生。這與他擁有不死藥脫不開關係,所謂懷璧其罪就是這個道理吧。不死藥不光沒有救活他,反而讓他變成了一個迷失心智的妖怪,實屬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