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更貼近自然,也有機會了解許多不一樣的生物。農村的水域裡經常見到一種蟲子,乍看起來好像樹上的知了一樣,因為這樣的形狀也被人們稱為「水知了」。這種蟲子非常厲害,不像知了一樣靠吸食植物的汁液,而是一種食肉型動物。
「水知了」的學名叫做田鱉,屬於負子蝽科,通體灰褐色或者黑色,背後有翅膀,不仔細看和知了沒有兩樣。這種昆蟲能長到10釐米左右,並且有一對粗壯像鐮刀樣的前足,這時候他們主要捕食的工具。分布非常的廣泛,稻田、池塘、沼澤、水窪都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身影。因為是水生,所以南方居多。
「水知了」非常的強悍,體型又比較大,加上其獨特的生活習性,可以說在水裡面少有敵手,任何體型合適的水生動物都是它們的捕食對象。「水知了」是有名的「青蛙殺手」,經常會以蝌蚪為食,還會捕食比自己體型龐大的青蛙,甚至還有人看到水知了捕食一條小蛇。
「水知了」很聰明,往往是潛藏在水草裡面,會採用伏擊的辦法捕捉獵物。當發現獵物之後悄悄的接近,然後用鐮刀似的前足控制獵物,然後吸食獵物的體液。若是遇到一些體型大的動物,還有裝死的本領,並且會噴出來一種保護液,看起來非常噁心,並且有異味。
對於農民來說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水知了」,也稱它為「咬趾蟲」。吃掉蝌蚪青蛙,甚至還會攻擊人。下田幹活的時候如果踩到了這種蟲子,肯定會被狠狠的咬上一口,所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嚴重的一個。「水知了」會注射一種溶解組織的酶,能夠讓肌肉液化,一些罕見的情況下,對人體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當碰到後還是儘可能不要靠近。
不過「水知了」也是一種美味,捉的時候一般都用垂釣的方式,做一個裹著魚肉的麥秸束,放到「水知了」經常出沒的水田裡,第二天的時候就可以抓到鑽進裡面取食的「水知了」。許多的水知了會在陸地上越冬,天氣冷變冷的時候也可以在水邊的草叢找到它的身影。抓到的田鱉需要養幾天,空出髒東西後,水煮了,去掉多餘的內臟和翅膀然後油炸,吃起來非常的鮮美。
「水知了」是中大型的蟲類,看起來非常威武,也讓不少人青睞進行飼養水,不過這樣危險的東西飼養起來一定要小心,被咬後可是相當的痛苦,現在腳上還留著一個水知了咬過後留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