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昆蟲界的「霸王」,曾是稻田中的害蟲,如今成為一道餐桌美食

2021-01-08 飛貓遊記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於稻田一定不會陌生,秋天金燦燦的稻穀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稻穀未成熟的春天,稻田插秧苗是最辛苦的時候,等到了稻穀長出了濃密的綠色谷穗,防止蟲害成為了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稻田中的害蟲種類繁多,有一種生活在稻田中的害蟲最讓農戶討厭,因為被這種水生昆蟲咬傷一口,將會奇痛無比,而這種昆蟲還會捕食比自己大的魚類,破壞農民飼養在稻田中的魚苗,因性情兇猛,它也被稱為水生昆蟲界的「霸主」。

「水中霸王」——田鱉

田鱉又稱為負子蝽,屬於半翅目的水生昆蟲,常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它們喜歡棲息在稻田中,沼澤和魚塘區域也有分布,習慣生活在水質變化小的地方,有明顯的趨光性,傍晚的時候會向亮出靠近。

這種昆蟲從夏季到秋季都在水中生活,經常潛伏在水邊的草叢中或者水稻的根部,這種水生昆蟲身體扁闊,頭比較小,喙雖短但是非常強悍,它們以水中的小魚和昆蟲為食,性情兇猛,能捕捉比自己身體大很多倍的魚類,在民間人們稱之為「水中霸王」。

稻田的有害昆蟲

田鱉作為稻田昆蟲的一種,不僅會攻擊人類,隨著它大量的捕食周圍的生物,會導致稻田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從而影響水稻的生長速度,類似投放到稻田中吃害蟲的魚苗,經常就成為了這種水生昆蟲的美餐。

田鱉之所以被種植水稻的農民討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要攻擊人類的時候,會分泌一種溶解組織的酶,然後方便它吸食液化後的組織,所以可想而知被這種水生昆蟲咬上一口是非常疼的,而且由於它有非常強壯的前足,能夠輕鬆的鉤住皮膚,很難拍掉。

如今成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正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在它攻擊人類的時候,人類也開始盯上它了,在兩廣地區有一道特別的美食「桂花蟬」就是由它製作而成的,之所以會被稱為桂花蟬,是因為它的體型和蟬非常相似,並且身上帶有一股別致的桂花味道,因此被部分地區稱呼為桂花蟬。

在兩廣地區,這種昆蟲是難得的美食,市場上很少售賣,大多是都是用於接待親朋好友,市場上最貴的時候,都是按只論價,每隻能達到5到6元。經過爆炒或者油炸後的田鱉是老饕顧客的最愛。

如今水域環境沒有之前的好了,這種水昆蟲的數量也的大幅度的減少,一般在野外才能遇到它們,而且如今稻田的種植數量也在減少,生存環境的破壞也導致了這種昆蟲的減少。在你生活的地區是否也有這樣的「水中霸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水生昆蟲「霸王」曾經是稻田的害蟲
    稻田害蟲種類繁多,一種生活在稻田裡的昆蟲是農民最討厭的,被這種水生昆蟲叮咬會非常痛苦,這種昆蟲還會捕食比自己大的魚,並摧毀農民在稻田裡飼養的魚苗,由於其兇猛,他也被稱為「霸主」水生昆蟲。「水中霸王」——天別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sinensis,又名apodius),屬半翅目水生昆蟲,常分布於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地區,他們喜歡生活在水田、沼澤和魚塘,習慣生活在水質變化較小的地方,具有明顯的趨光性,他們將在晚上接近光明。
  • 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靠養殖才夠吃
    當然,並非所以野味都遭到如此待遇,有些野味在過去被不少農民朋友所痛恨,在近些年來才成為了稀罕野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一種叫做「桂花蟬」的因為,它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同樣也是靠養殖才夠吃。
  • 竹林中一種昆蟲,由害蟲變一蟲難求的食物,幼蟲成蟲都是絕佳美食
    不知什麼時候起,昆蟲食物成為人們追求的美食之一,而世界上的昆蟲約有100多萬種,已知的可食用的昆蟲就達3650餘種,幾乎每一種可食昆蟲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例如竹林中這種昆蟲,不管幼蟲,還是成蟲都是絕佳美食——竹象。
  • 老農俗稱它為「王八蓋子」在稻田中寄存,三億年前就有,如今稀缺
    接下來禾木解說要為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農俗稱它為「王八蓋子」在稻田中寄存,三億年前就有,如今稀缺。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物產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特別是在農村就有著數不盡的植物和昆蟲,就拿吃的來說,比如淡水蝦、小螃蟹、小龍蝦、泥鰍等等,這些可是餐桌上的美食,這些物品不但滿足了美食者的腸胃,也帶動了農村的一方經濟,可以用兩全其美來形容。
  •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
    豐富高蛋白,餐桌上的美食,專業人士教你如何養蛙相信大家對青蛙都特別的熟悉吧,田野裡呱呱叫,一蹦一跳,在農村夏天的夜晚,少不了青蛙和蟬的交響曲,大家生活越來越不錯了,什麼都敢吃啦,青蛙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青蛙呢,也叫田雞,它的肉確實是又嫩又香
  • 它曾被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百元一斤供不應求
    它曾被人們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網友:一蟲難求美食在我們的生活中,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們一天的忙碌就是為了能吃燉美食,自古人們對美食的爭議都是特別的大,有很多的美食,都是從煙霧轉換成喜歡,像是蟛蜞就是如此,原先被人們稱為害蟲,等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就變成了天下奇鮮,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也是如此
  • 在所有的昆蟲中,誰才是真正的「霸王」?為什麼?
    昆蟲裡的「霸王」也就是昆蟲裡面最強的存在,看到這個問題,許多小夥伴就會說是「毒蠍子、黑寡婦蜘蛛」之類的,沒錯,這些動物的戰鬥力確實很強,但以上這兩種動物都不屬於昆蟲綱,而是蛛形綱下的動物。那麼,那種昆蟲才是最強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水產業一大害蟲,性情兇猛專吃魚蝦,如今「變害為寶」成熱門寵物
    導讀:水產業一大害蟲,性情兇猛專吃魚蝦,如今「變害為寶」成熱門寵物在水產養殖行業,能對魚蝦造成傷害的昆蟲並不多,但有一種水生昆蟲卻被視為「水產一害」,它就是大田鱉。大田鱉和鱉(甲魚)其實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在農村老家,村民們稱呼它為「吃魚鱉」,因為這種看似平常的昆蟲,在池塘中可是響噹噹的霸主,它只吃葷食,平時以捕食小魚小蝦為生,性情特別兇猛。正因為它的攻擊力強,對蝦苗、魚苗的殺傷力大,所以水產養殖戶們都怕它出現,導致魚蝦減產。近些年來,大田鱉卻成功「翻身上位」,變害蟲為寶貝,成了寵物界的一大熱門,備受人們喜愛。
  • 它本來是竹林害蟲,卻被「吃貨」發掘成為美食,味道還很鮮美肥嫩
    它本來是竹林害蟲,卻被「吃貨」發掘成為美食,味道還很鮮美肥嫩說到美食,中華美食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大到飛禽走獸,小到雞鴨魚肉,可以說是都被中國的資深吃貨給吃遍了,而現在,連生活當中不起眼的蟲子都被吃貨們給盯上了,說到蟲子,經過多年的磨練,我已經能夠接受像蠶蛹、蠶蛹、蝗蟲這樣的蟲子進入我們的餐桌了
  • 農村稻田裡這種「害蟲」,長得和螃蟹很像,吃起來口感不輸大閘蟹
    摘要:農村稻田裡這種害蟲,長得和螃蟹相似,吃起來口感不輸大閘蟹!文/農夫也瘋狂在每年的中秋節期間,不僅要吃月餅,還有一種美食也讓不少人垂涎欲滴。說起大閘蟹,農夫就會想起童年時在水稻田裡常抓的一種「小螃蟹」,其長得和螃蟹很相似,卻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害蟲,讓農民是十分的頭痛。不過這種小螃蟹吃起來口感也是絲毫不輸大閘蟹的,如今已經成為了「香餑餑」了,你們認識嗎?在農夫的家鄉這邊沒有人養殖大閘蟹,但是在水稻田附近,水溝、小河裡面也經常見到一種小螃蟹的。
  • 竹子上的一種害蟲,曾讓農民厭惡,卻是民間治病良藥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高端的電子產品,沒有漂亮的玩具,但是,那時候的我們,總有辦法製造和尋找一些玩具,所以大自然的一切,就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我們的玩具。昆蟲,是我們眾多玩具中最喜歡的。印象最深的,要數長得猙獰的「竹象鼻蟲」了。竹象鼻蟲長了一個超長鼻子,有它身體一半長。
  • 那些外來物種本想入侵中國,沒想到成餐桌上的美食,從此失去尊嚴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都被一些外來物種所困擾,我們也是常常能夠看到國外的許多國家會被某些入侵的外來生物所困擾這些外來生物,由於他們在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之後,往往會沒有天敵,沒有天敵的環境下,這些外來生物就會不斷的泛濫,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甚至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但是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外來物種也都曾經入侵中國,但由於中國人高超的廚藝技巧,很多的外來物種最終都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
  • 害蟲螻蛄也能吃嗎?
    提要:螻蛄這種害蟲也能吃嗎?中國人對美食頗有研究,什麼樣的動植物都有可能成為餐桌上的美食,昆蟲自然也不例外,昆蟲因為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豐富的胺基酸是非常健康的食材,尤其是粵菜和雲南菜更是少不了昆蟲的身影,比如"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螞蚱"、「油煎竹蟲」、「清水蠶蛹湯」、「醬拌蟋蟀」、「涮蠍子」等等,那麼作為昆蟲的螻蛄也可以吃嗎,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 世界十大美食昆蟲!我吃過三種,你吃過哪些
    近幾年在湘西吉首、張家界等地,蜂蛹每公斤售價高達400元,成為當今山裡人饋贈親朋的又一名特土產。竹蟲也是基諾族的美食。 竹蟲是鱗翅目螟娥科禾草螟屬筍蠹螟(一種飛蛾)的幼蟲,而竹象是一種危害竹林的害蟲,它在嫩竹內產卵孵化,幼蟲靠吸食竹內壁之肉質和水分生長,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不能生長成材。竹蟲呈白色,形狀似蟲草,人們把竹蟲拿來用開水氽後用油煎炸香後食用,十分香脆可口。成群寄生於巨竹屬竹類的當年生竹筍上,竹蟲的食用蟲態為幼蟲,幼蟲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出現。
  • 農村這種水生甲蟲,擅長潛水也能飛,學名叫啥?是益蟲還是害蟲?
    那這種水生甲蟲的學名叫什麼呢?是益蟲還是害蟲?真的能吃嗎?在街邊的一家農家樂,居然就看到了有人在吃小時候當「寵物」來玩耍的這種水生甲蟲。開始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後來仔細看了一下發現確實是我們當地稱為「水蟑螂」的蟲子。聽同行的幾個朋友介紹,這種蟲子在它們當地是一種特色美食,並且還有一個很高大上的名字——龍蝨。 也是從那以後才知道,這種蟲子的學名叫龍蝨,並且還是可以當美食可吃的。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所以在以前沒有蚊香、花露水的年代,農民們把能吃蚊子的昆蟲都當成益蟲,從來不禍害它們。然而到了現如今,很多吃蚊子的益蟲都難得見到了,反而蚊子卻越來越猖獗了。究其原因,環境破壞和貪吃惹的禍。其中就有這麼一種昆蟲,它曾是農村裡的一大益蟲,一隻一年可吃掉3千隻蚊子,但卻被人們當成美食大量捕捉,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童年在野外用網子捕捉蜻蜓)這種益蟲就是蜻蜓,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不陌生了,兒時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娃缺少玩具,所以很多農村娃也會去野外找些小昆蟲來玩,像螞蚱、蛐蛐兒、知了、蟈蟈之類的,筆者小時候就捉過,然後那根細線拴著。
  • 世上最大10種昆蟲——膽小莫入
    自1989年以來,這種鳥翼鳳蝶已經成為瀕臨滅絕物種。9、田鱉(Giant water bug)田鱉家族絕大多數成員體型通常較大,與世界上一些體形最大的昆蟲較為接近。所有田鱉都是兇猛的捕食者,暗中追蹤和攻擊水生甲殼類、魚類以及兩棲類動物,能捕捉比自己身體更大的魚,人稱「水中霸王」。被田鱉咬 上一口所能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它們的唾液能夠讓肌肉液化。然而,在泰國,它們被做成餐桌上的美食。
  • 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
    導讀: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兒時那些能免費吃的野菜,能免費玩的小昆蟲,現如今都變得十分值錢了,尤其是這幾年十分流行的野菜,在城裡就變成了稀罕貨。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小昆蟲,它在民間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村裡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看到鋸樹郎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朋友第一個想到的是螳螂,畢竟螳螂可是自帶兩把「大鐮刀」的,用來鋸樹再適合不過了,但實際上這鋸樹郎並非是螳螂,而是天牛。
  • 竹林中的金甲蟲,不僅是頑童的玩伴,而且還是桌上的美食
    而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高端的電子產品,沒有漂亮的玩具,但是農村的一切,都有辦法成為農村孩子的玩具,而在農村的野外,玩泥巴、打水仗、捉迷藏都是主要的娛樂節目,而捉昆蟲也是眾多娛樂節目中之一,其中最喜歡的印象最深刻的的,要數去竹林裡捉長象猙獰的竹象鼻蟲了。竹象鼻蟲全身金黃帶點黑點,長長的鼻子佔據了一半的身軀。這種金黃的長鼻子甲蟲是小時候我們最喜歡捉的昆蟲。
  • 狸貓、蝗蟲、牛蛙日本餐桌上的動物也不少
    其實除了魚和雞鴨豬牛等常見的肉類,日本人餐桌上的動物也十分豐富,甚至有我們很難想像的腥臭的狸貓。雖然不及我們廣東人蛇蟲鼠蟻無所不吃,日本人的葷食也並不單調。日本飲食文化研究專家石毛直道出版《日本的餐桌》一書,講述日本人餐桌上的另類風景。  狸貓在中國文化中,是有些詭異和狡詐的小動物。很長時間內,日本人把狸貓作為一種肉食動物。每年秋季接近尾聲時,日本的狩獵禁令會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