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及野生植物資源,尤其是在農村野外及山林裡更是多,而在這些野生動植物當中,不少在如今都變的十分珍貴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不少野生動植物價值太高,並且可以食用,因此成了人們所追捧的野味,導致不少野生動植物被人們濫捕濫採變的瀕危,以至於如今靠人工養殖才夠吃。
當然,並非所以野味都遭到如此待遇,有些野味在過去被不少農民朋友所痛恨,在近些年來才成為了稀罕野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一種叫做「桂花蟬」的因為,它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同樣也是靠養殖才夠吃。
說起桂花蟬可能很多人很好奇,這是野味?其實桂花蟬的學名叫做「田鱉」,在民間也俗稱為鱉蟲、河伯蟲、大田鱉,為了迎合美食愛好者,才取了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
相信說到田鱉,許多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一定對它有著一些懼意吧,畢竟這田鱉可以說是一種很可怕的昆蟲,有多可怕呢?
被田鱉咬上一口所能帶來的痛苦是所有昆蟲中最為嚴重的一個,它的唾液能夠讓肌肉液化。筆者記得小時候去稻田幫父母插秧的時候,小腿就曾被田鱉咬過,當時小腿就像被刀子割掉了一塊肉一樣疼,以至於到現在筆者見到田鱉都害怕。
而田鱉除了對人有危害之外,它也是稻田中一大害蟲。別看田鱉只是小小的昆蟲,但它的威力可不小。首先,田鱉是一種兇猛的食肉類昆蟲,常生活於山腳底窪、坑、溝、湖、池塘、稻田中,以小魚、小蟲、水蠆、蝌蚪甚至青蛙為捕食對象,故而曾被農民朋友們稱為「水中霸王」。
要知道水蠆(及蜻蜓幼蟲)和青蛙可都是對農作物有益的動物,在那個沒有農藥的年代,農田裡的害蟲都是靠這些益蟲來除的,田鱉將這些益蟲吃了,就等於變相的禍害了農作物。
此外,田鱉在繁殖季節,雌成蟲產卵於水稻基部,汲取水稻的營養,從而禍害水稻。故而在以前的時候,田鱉算是很多農民朋友痛恨的一種害蟲,只要發現了,就把它撈出來丟地上踩死。
然而在如今,這種讓農民們痛恨不已的害蟲,卻成了一種稀罕野味,在南方一些地區(如廣東、廣西等)甚至賣到了80元一斤的高價,並且還要靠人工養殖才夠吃,這是為啥呢?
實際上田鱉成為稀罕野味也是近十幾年,隨著「昆蟲宴」的流行而流行起來的。據了解,相比於其他昆蟲類食物,田鱉的營養價值更為的豐富,並且在處理好之後,田鱉的口味也是十分的鮮美,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故而在如今才被大眾所認可,而為了更迎合美食愛好者,它才會被改名為「桂花蟬」。
之所以其價格會這麼貴,還得靠人工養殖才能吃到,是因為現在稻田裡基本上都會打農藥,導致野生的數量稀少,而且由於野生的田鱉長期生活在有農藥的環境中,吃起來不安全,故而只能靠人工養殖了,只不過現在專門養殖田鱉的農民朋友不多,其價格才會一直那麼高。
現在田鱉的吃法很多,可油炸可滷水,味道都是很不錯的。各位朋友,是不是沒有想到,田鱉這種大害蟲也會成為稀罕野味呢?那麼若是有機會,你想嘗嘗田鱉所「美味」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