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一種害蟲,饑荒年是充飢食物,如今60元1斤,靠養殖才夠吃

2020-11-26 騰訊網

導讀:本是農田一害蟲,農民見到就煩,如今6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在我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一些地方,就把一些常見的害蟲當成美食。比如在北方地區,夏季的時候很多人就常去樹林裡抓金蟬,也就是知了的幼蟲來食用。並且近些年因為金蟬數量的減少,它的價格更是不斷上漲,在去年更是賣到了1元一隻的價格,有些農民半晚上能抓好幾百隻。

今天筆者再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害蟲,農民看到它就頭痛,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但是在有些地方它卻是一種美食。在市面上如今也要賣到60元一斤,如今野生的已經很少見了,要靠養殖才夠吃。而這種蟲子,就是「土狗子」。

土狗子可不是農民所養的土狗哦,它是一種農田裡的害蟲,也叫螻蛄、蝲蝲蛄,扒狗等。土狗子是它的中藥名,這是因為把它烘乾之後,身體蜷縮在一塊,而且頭部像腹部彎曲,六隻腿還緊緊抱在一起,這個形狀很像是熟睡的小奶狗,因此就得名土狗子,有些地方直接叫它土狗。

土狗子是屬直翅目,螻蛄科昆蟲,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分布,這種蟲子看起來很可愛,但卻的一種讓農民很頭疼的害蟲。它們主要是在水稻、玉米等莊稼地裡活動,並且主要是在地下活動,常常會在地下到處亂竄,會使得作物的幼根與土壤分離,從而失水而枯死。另外土狗子的食性還很雜,還能危害蔬菜及樹苗,讓農民十分的頭疼。

不過土狗子也不是一無是處,這種蟲子一般在下雨天會拋出地面來透氣,有時候還會飛到農戶的家裡面來,而小孩子就常把它抓住來當玩具玩耍。有時候玩厭煩了,就會把它扔給老母雞吃,聽老輩人說,母雞多吃土狗子更容易下雙黃蛋,所以在以前很多的小孩子也常去抓土狗子,然後用來餵雞。

可是現在土狗子卻成為了香餑餑,野生的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了,人工養殖採購吃。這是因為土狗子既能入藥,又是一種美食。中醫上認為土狗具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內服可治水腫、小便不利、石淋、跌打損傷等症,外用可治療膿瘡腫毒。在過去一直是很受歡迎的藥材,以前也有人常去抓土狗子,然後賣給藥店來換點零花錢。土狗子抓到以後,把它放到開水裡面燙死,然後撈出來曬乾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土狗子還是一種難得的美食,在過去遇到饑荒年的時候,還被當成充飢的食物。這是因為土狗子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而且還富含13種胺基酸,富含鉀、鈣、鈉、鐵等多達十幾種的微量元素,可以作為野味食用。食用方法也多樣,可炒可炸,也可以燒烤著吃,風味獨特。只要處理得當,沒有任何異味。據說,在廣西、廣東一帶很受歡迎。

目前野生的土狗子數量嚴重減少了,而市場需求依然很大,所以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養殖土狗子了,這樣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吃過土狗子嗎?在你們當地它叫什麼呢?歡迎留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靠養殖才夠吃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及野生植物資源,尤其是在農村野外及山林裡更是多,而在這些野生動植物當中,不少在如今都變的十分珍貴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不少野生動植物價值太高,並且可以食用,因此成了人們所追捧的野味,導致不少野生動植物被人們濫捕濫採變的瀕危,以至於如今靠人工養殖才夠吃。
  • 青蛙是保護動物為啥養殖的能賣能吃
    「老師說青蛙是國家保護動物,是專吃害蟲的,外地有人販賣了5隻青蛙被罰了錢。」小軍用手機悄悄拍下「青蛙直銷」攤位上的情景後,向市場監管人員舉報。市場監管人員趕來後調查,攤主出示了「養殖青蛙經營許可證」等手續,證實了這家攤位銷售的「養殖青蛙」是合法的。
  • 樹上這害蟲,9月是成蟲期,如今卻是高檔滋補品,還有人養殖致富
    9月的時候,各地的天氣開始轉涼了,這時候的蟲害相對於夏日的時候也會少很多,蟲子開始結繭成碟了,慢慢就會看到各種的蛾子出動,不過它們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失,它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繁衍下一代,但是有一種蟲子卻不會馬上滅亡,它是一種樹上的害蟲,在9月的時候也是它的成蟲期,只是它會躲起來過冬,如今卻是高檔滋補品,還有人專門養殖來致富。
  • 明明臭不可聞,古人卻叫它九香蟲,南方人愛吃它,如今1斤600元
    導讀:明明臭不可聞,古人卻叫它九香蟲,南方人愛吃它,如今1斤600元 大暑節氣到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中伏也要到了,再過不久南方馬上就要迎來「雙搶」了,也就是搶收早稻,然後還要搶著插晚稻秧苗了,農活很多,勞動強度也很大,並且時間緊,一把要在半個月內完成,所以就叫「雙搶」。
  • 豆蟲是危害大豆的害蟲,卻被人們養殖出售,價格達到80元一斤
    讓人看到就充滿恐懼感,而且是一種危害大豆類的主要害蟲。在農民種植的大豆中,主要以葉子、大豆為食物,農民不及時防治,很快大豆遭到受損,所以豆蟲也是農民很討厭的一種蟲子。但是近年來有人發現豆蟲是高蛋白的來源,而且價值用途廣泛,不少人進行養殖,如今價格8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豆蟲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它一生都是害蟲「天敵」,兒時5月很常見,如今50元一斤快絕跡了。這就是蜻蜓,相信很多人對於它是不陌生的,為何說蜻蜓一生都是害蟲的天敵呢?因為蜻蜓的一生都以蚊子、蒼蠅等為食物,蜻蜓的一生只有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蜻蜓通常會以蜻蜓點水這種特殊的方式把卵產在水中,當從卵中孵化出來後,也就是它的稚蟲,被叫做水蠆,它就開始捕食蚊子、蒼蠅等幼蟲為食物了。蜻蜓的水蠆時期因為種類的不同而有不同長短的時期,短的約2-3月,普通的1-3年,要是長一點的可則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而在這段時間,它主要是以蚊子、蒼蠅等幼蟲為食物。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
  • 以樹心為食物,古代12斤米換一隻,現在300元一斤,算不算野味?
    農民談笑間總會聊起現在科學技術發展,科研成果顯著,以前那些讓人頭疼的害蟲,如今下對藥就無蹤影,管理果園、種植作物都輕鬆了許多。過去讓人難以防治的天牛,如今在針對性的農藥殘殺下,也很多年沒有見過。 曾經讓人嘴饞的螻蛄,如今也不多見了。多少農民說起螻蛄都能回味起那油炸之後的美味。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其中就有這麼一種昆蟲,它曾是農村裡的一大益蟲,一隻一年可吃掉3千隻蚊子,但卻被人們當成美食大量捕捉,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童年在野外用網子捕捉蜻蜓)這種益蟲就是蜻蜓,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不陌生了,兒時農村的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娃缺少玩具,所以很多農村娃也會去野外找些小昆蟲來玩,像螞蚱、蛐蛐兒、知了、蟈蟈之類的,筆者小時候就捉過,然後那根細線拴著。
  • 曾作為食物引進養殖,有人善意放生釀成災禍,如今多地列入黑名單
    在網上有這麼一種言論,那就是什麼外來物種在我國都不會泛濫成災,因為吃貨們會把它們統統吃掉,還舉了小龍蝦和牛蛙的例子,畢竟這2種外來物種都吃到了要靠養殖才夠吃的地步,那事實是這樣嗎?、甲魚的習俗,而鱷龜因其個頭大,肉多,在當時一度受到一些消費者的喜愛,所以乾脆就引進作食物養殖了。
  • 南方竹林裡的這種蟲子,如今一斤可達60元,還未能人工養殖
    抓到竹象蟲後將它的腳去掉一小節,用小竹籤穿起來,然後讓它飛,把它當成小風扇吹,玩累了就把它烤熟了吃,這也是我們童年一種獨特的回憶了。竹象蟲其實就是竹蟲的成蟲,是一道特色美食,不僅有意想不到的食用價值,也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
  • 曾經是農民眼中的害蟲,如今成為名貴藥材,90元/斤村民爭著養
    以前農民眼中的害蟲,如今成為名貴藥材經研究發現螻蛄據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螻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螻蛄市場價格90元/公斤,養殖的村民越來越多。自從有人收購螻蛄後很多村民開始下地去捉螻蛄,可是捉螻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螻蛄不僅不好捉而且想要捉大量的螻蛄不免會破壞莊稼,於是就有村民開始打起了養殖螻蛄的主意。據養殖螻蛄的村民介紹養殖螻蛄並不需要多少技術,螻蛄生性剛強也不容易生病,現在螻蛄的市場價格是90元/公斤,高的時候可以賣到100元/公斤,養殖螻蛄的利潤高很多村民爭相養殖,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殖螻蛄的基地。
  • 曾是農民口中的「害蟲」,現如今市場售價400元一斤,養殖風口?
    打屁蟲的藥用價值在我們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那就是「有錢人吃鹿茸草,沒錢人吃屁巴蟲」,這句話中的屁巴蟲就是打屁蟲,所以打屁蟲的藥用價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老祖宗們所熟知,打屁蟲主要是用來曬乾之後入藥,有行氣止痛和胸脘痞悶等功效。
  • 酷似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名貴海魚,5元1斤少人吃
    導讀:長得像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海魚,5元1斤少人吃文/農夫也瘋狂大海,總是讓很多人充滿了嚮往。其實在我國有一種魚,長得就很像食人魚,並且也有些農民就是稱它「食人魚」,它的生長很快,一年能長3斤。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淡水魚,可是卻常被人誤認成名貴的海魚,在市場上5元一斤很少人買。
  • 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背上帶「刀」,曾被釣魚人嫌棄,如今100元1斤難買到文/農夫也瘋狂農村到了年底,集市上就會變得比以前熱鬧,尤其是在越接近年底的時候,就會越熱鬧。這個時候去農村的集市上,就會看到很多之前沒看到過的新奇「土貨」。
  • 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
    導讀: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楊梅是夏季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農村都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楊梅樹,小時候筆者家裡的房子後面也有好幾棵楊梅樹。當時因為可吃的水果不多,楊梅還沒有熟的時候,大家就都去採摘了,而等到成熟的時候楊梅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也是因為總是提前採摘吃,所以印象中一提到楊梅,總是不由自主地咽口水。楊梅是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一種水果,其在成熟了以後是紅黑色的,就算是熟透了也依然會有點酸味。而楊梅中有一種稀有品種,它吃起來就味甜如同甘蔗,並且成熟了以後並不是紅黑色的,而是米白色的。
  • 1942到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腿不由自主發抖
    1942年的春天,河南遭遇嚴重旱災,農田幾乎顆粒無收。據資料顯示,當年河南省多地受大旱影響,田地絕收。當時樹皮草根都吃完了,迫於無奈的人們開始吃觀音土。但是觀音土吃後便秘,不少人慘死於此。還有人撿拾大雁的糞便來食用,因為裡面殘存沒有消化完的食物。在如今看來不敢相信,卻是當時真實存在的。
  •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鬧饑荒 囚犯吃死老鼠充飢中毒
    ,但隨著國際石油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該國近年經濟嚴重下滑,加上長年政局動蕩,導致全國饑荒、醫療用品短缺等問題十分嚴重。一名委內瑞拉囚犯因吃監獄的死老鼠而食物中毒,還需要開刀取出卡在體內的老鼠骨頭。據「國際財經時報」報導,近日,委內瑞拉監獄內一名41歲的囚犯科拉斯普(Alejandro Manuel Mago Coraspe)由於過度飢餓,用監獄垃圾堆裡的死老鼠充飢。儘管科拉斯普已先將老鼠煮熟後食用,但仍因腸道阻塞致出血送醫,還需要開刀取出卡在腸道裡的老鼠骨頭。
  • 一年消滅萬隻害蟲,曾是熱門養殖,今年遭禁養,農民卻拍手叫好
    在筆者兒時那個年代的農村裡,夏季和秋季的晚上總能聽到一種讓人安心的聲音,那就是虎紋蛙 「呱呱呱」的蛙鳴聲,之所以聽到這種聲音讓人安心,是因為虎紋蛙是一種農業益獸。 虎紋蛙又叫「田雞」,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其食物絕大部分都是對農業有害的昆蟲,如蝗蟲、蝶蛾、甲蟲、蚊子等,且它不會吃糧食作物。
  • 1年解決數千隻蚊子,卻被當作美食大量捕獲,當下靠養殖才能吃到
    1年解決數千隻蚊子,卻被當作美食大量捕獲,當下靠養殖才能吃到!昆蟲大家都知道,也都見到過,比如蚱蜢,飛蛾,蝴蝶,蟈蟈…很多很多,有的人是天生懼怕這些昆蟲,有的人卻可以將它們捉起來玩,小時候在農村沒有玩具時,就會有很多小朋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捉這些小昆蟲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