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農民口中的「害蟲」,現如今市場售價400元一斤,養殖風口?

2020-12-06 國寶社會論

打屁蟲,大家都不陌生,打屁蟲的學名是椿象,時常會吸附在植物上和蔬菜上,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碰到它們,其實這種蟲從外表看來是人畜無害的,但是最讓人「害怕」的還是它的「屁」,當打屁蟲受驚之後,就會分泌出一種特殊氣體,同時這特殊氣體也讓它們臭名遠揚。

在今年夏天的時候,走在市場上可以看到藥販子在收購各種草藥,還有人在「高價」收購打屁蟲,當時好奇詢問了一下,一斤臭屁蟲售價高達400元,據藥販說打屁蟲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加之近幾年農民種地都是使用農藥,從而使的打屁蟲逐漸減少,這也應證了物以稀為貴,那麼打屁蟲有哪些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呢?

打屁蟲的藥用價值

在我們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那就是「有錢人吃鹿茸草,沒錢人吃屁巴蟲」,這句話中的屁巴蟲就是打屁蟲,所以打屁蟲的藥用價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老祖宗們所熟知,打屁蟲主要是用來曬乾之後入藥,有行氣止痛和胸脘痞悶等功效。

打屁蟲的食用價值

雖然打屁蟲擁有刺鼻的氣味,但是也難逃被吃的命運,打屁蟲在很多少數民族中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把新鮮的打屁蟲進行清洗,用開水衝洗一遍,和辣椒一起爆炒即可,而且打屁蟲還可以用來泡酒食用,但是就算打屁蟲再美味,很多人還是對它們還是有「陰影」。隨著野生的打屁蟲越來越少,價格也是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那麼打屁蟲應該如何養殖呢?首先要知道打屁蟲的特性,只有這樣才能更為科學的養殖。

【打屁蟲的生長特性】

打屁蟲壽命不長,喜歡生活在西瓜、南瓜和冬瓜等常見植物上,打屁蟲靠著吸食藤蔓類植物的汁液為生,所以在養殖的時候也要考慮這些因素,藤蔓植物一定要多,由於打屁蟲都是有翅膀的,所以要用網來防止逃跑,農村養殖的都是在半自然環境下。

【打屁蟲的科學養殖】

一、收集和孵化

可以在每年的7月去外面捕捉成蟲,然後放在培育屋裡,屋裡的溫度控制在25-35°左右,為成蟲提供一個適宜的產卵地,在產卵屋的地面上種植一點南瓜藤或者其他藤蔓,供打屁蟲食用,在產卵屋中放置一些樹枝,供打屁蟲產卵;產卵在每年的8月左右,9月就可以進行的孵化,溫度控制在25度就行,產卵的標誌是葉面捲起,卵就在卷葉中,一平米放100隻成蟲即可。

二、分養

當幼蟲孵化之後一星期,就可以進行分養了,養殖地必須栽種一些藤蔓植物,一平米放置80隻即可,為了保證每個打屁蟲都能獲取食物。

三、管理

打屁蟲的孵化和產卵都是在自然環境下生成,所以不需要進行人工管理,這裡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時間。

(1)、過冬

養殖要注意,打屁蟲有冬眠的習慣,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可以往養殖場的地面放置水泥板,水泥板中間間距在1.5cm左右,留有空隙的原因就是讓打屁蟲能跑到空隙中冬眠,做好冬眠措施中也要做好防水澇的措施。

(2)、防疾病

在養殖打屁蟲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防疾病工作,在養殖前可以用殺菌劑進行殺毒,在殺毒之後放置一周左右再進行分養,養殖的時候要保證土地的乾燥,如果打屁蟲出現了死亡,一定要找出病原,才能對症下藥,一般來說打屁蟲很少得病。

(3)、天敵

打屁蟲的天敵有螞蟻、小鳥和蜘蛛等等,在養殖的時候要消滅這些天敵,螞蟻和蜘蛛可以選擇噴灑殺蟲藥來解決,而小鳥可以把養殖地用網圍起來,既可以防止逃跑,同時也能防止天敵。

四、收穫

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就可以收穫打屁蟲了,因為這個時候的打屁蟲已經是成蟲,把收穫了的打屁蟲按照銷售途徑進行簡單的包裝,如果是藥用就得把打屁蟲曬乾,如果是新鮮食用的,可以用真空袋把打屁蟲裝在裡面。

總結:

打屁蟲以前是農民口中的「害蟲」,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了農民的「養殖之道」,動物的本質一直是由人們的認知而演變,在養殖打屁蟲的時候,切勿跟風養殖,而且要看養殖業是否有前景,前景不是看售價,而是看銷售途徑,如果有銷售途徑,則證明可以做。

相關焦點

  • 豆蟲是危害大豆的害蟲,卻被人們養殖出售,價格達到80元一斤
    讓人看到就充滿恐懼感,而且是一種危害大豆類的主要害蟲。在農民種植的大豆中,主要以葉子、大豆為食物,農民不及時防治,很快大豆遭到受損,所以豆蟲也是農民很討厭的一種蟲子。但是近年來有人發現豆蟲是高蛋白的來源,而且價值用途廣泛,不少人進行養殖,如今價格8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豆蟲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
  • 曾為農村一害,如今卻是農民的心頭寶,市場70一斤,你吃過豪豬嗎
    現在不少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上漲到了三四十元一斤。不少消費者都在擔心等到新年豬肉的價格還會不會漲,畢竟豬肉可是新年必備的食材之一。但以豬肉的這個價格還算不上當前最貴的食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特種養殖動物,他們的售價比豬肉還要貴均價一斤在70塊錢。而且這種動物在以前更是被視為農村一害,不少農民都非常痛恨他們,究竟是什麼動物呢,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靠養殖才夠吃
    當然,並非所以野味都遭到如此待遇,有些野味在過去被不少農民朋友所痛恨,在近些年來才成為了稀罕野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一種叫做「桂花蟬」的因為,它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同樣也是靠養殖才夠吃。
  • 農田一種害蟲,饑荒年是充飢食物,如今60元1斤,靠養殖才夠吃
    導讀:本是農田一害蟲,農民見到就煩,如今60元一斤,靠養殖才夠吃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在我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一些地方,就把一些常見的害蟲當成美食。比如在北方地區,夏季的時候很多人就常去樹林裡抓金蟬,也就是知了的幼蟲來食用。
  • 它曾被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百元一斤供不應求
    它曾被人們當成害蟲,遭到厭惡,如今成搶手美食,網友:一蟲難求美食在我們的生活中,佔了很大的比例,我們一天的忙碌就是為了能吃燉美食,自古人們對美食的爭議都是特別的大,有很多的美食,都是從煙霧轉換成喜歡,像是蟛蜞就是如此,原先被人們稱為害蟲,等人們發現了它的美味,就變成了天下奇鮮,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也是如此
  • 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
    導讀:農村一大益蟲,一年吃掉3千隻蚊子,如今80元一斤快被吃絕了夏季到來之後,不僅天氣炎熱,還有特別多的蚊蟲,尤其是在農村野外,那簡直不要太多,每次吃過晚飯後去田邊散步,若是不噴點花露水,散完步回來保準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
  • 因名字而火,營養與堅果相似,售價2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和農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因名字而火,營養與堅果相似,售價2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
  • 曾經是農民眼中的害蟲,如今成為名貴藥材,90元/斤村民爭著養
    以前農民眼中的害蟲,如今成為名貴藥材經研究發現螻蛄據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螻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螻蛄市場價格90元/公斤,養殖的村民越來越多。自從有人收購螻蛄後很多村民開始下地去捉螻蛄,可是捉螻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螻蛄不僅不好捉而且想要捉大量的螻蛄不免會破壞莊稼,於是就有村民開始打起了養殖螻蛄的主意。據養殖螻蛄的村民介紹養殖螻蛄並不需要多少技術,螻蛄生性剛強也不容易生病,現在螻蛄的市場價格是90元/公斤,高的時候可以賣到100元/公斤,養殖螻蛄的利潤高很多村民爭相養殖,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養殖螻蛄的基地。
  • 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
    導讀: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業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兒時那些能免費吃的野菜,能免費玩的小昆蟲,現如今都變得十分值錢了,尤其是這幾年十分流行的野菜,在城裡就變成了稀罕貨。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小昆蟲,它在民間俗稱「鋸樹郎」,曾是農村裡一大害蟲,如今20元一隻,你抓過嗎?看到鋸樹郎這個名字,可能大多數朋友第一個想到的是螳螂,畢竟螳螂可是自帶兩把「大鐮刀」的,用來鋸樹再適合不過了,但實際上這鋸樹郎並非是螳螂,而是天牛。
  • 農民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秘訣在哪裡
    養殖螞蚱能賺錢嗎?農民大哥養殖半畝收入24000元,值得借鑑嗎?螞蚱又稱蝗蟲、蚱蜢,在當地農村,螞蚱曾經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害蟲。現如今,一些精明的農民卻把螞蚱當寶貝,專門養殖這樣的「害蟲」,並且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
  • 豆蟲成了高級營養品 一百元一斤 味道比皮皮蝦好多了
    心想,好歹我也是在糧食行業待了很長時間的,目前以我國大豆的種植狀況及大豆市場價格,每畝豈不是收穫一千斤往上大豆才能達到這個收益,大豆畝產一千斤是萬萬沒可能的啊。我毫不猶豫地回問他,「你種的啥?」他回答說:「豆蟲。」
  • 年前賣到80元,如今跌下神壇,跌到13元一斤,400萬斤壓塘賣不動
    直到進入3月份之後整個市場才開始逐漸恢復秩序,一些生活必備產品市場率先回暖,緊接著一些農產品行情也有回暖。不過筆者卻注意到在其他產品行情逐漸回暖的大趨勢下,石斑魚卻陷入了另一輪低價行情,價格跌到了13元一斤,就這個低價而言可以說石斑魚這種高檔魚類算是跌下了神壇。
  • 曾讓農民頭疼的禍害,現刺比肉還貴,供應全靠養殖,300元一斤
    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野生動物可都是被農民視為禍害,他們不僅攻擊人類,還破壞農田裡的作物。比如我們過去常見的野豬,不少農民就受過它的禍害了。有的人甚至被野豬追趕、撞傷,田裡的莊稼被野豬糟蹋等等,這些都是過去非常常見的。只不過現在看來,這野豬也快滅絕殆盡了,山裡早已經沒有野豬的影子,餐桌上更是難得一見這野豬肉了。據了解,現在野豬還成了國家的保護動物呢,不可以隨意捕殺了。
  • 曾被誤以為是轉基因,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農民種植有前景嗎?
    這幾年的種植業的市場競爭比較大,不管是蔬菜種植,還是水果種植,亦或是藥材種植均是如此,而那些大眾品種的作物,如白菜、胡蘿蔔、砂糖橘、蘋果等作物,種植的農民朋友更是多,這就導致了這些農產品在這幾年的價格年年下跌,就說蘋果吧,在2019年的時候,部分品種蘋果的產地價都跌到了5、6毛一斤,這讓不少農民朋友很難受,於是乎不少農民朋友做出改變
  • 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
    導讀:因叫聲似豬而得名,全身有劇毒卻受追捧,如今50元一斤大量養殖對於很多人來說,有刺有毒的東西都會讓人感到害怕,比如竹葉青、五步蛇、眼鏡蛇之類的毒蛇,一般人看到之後肯定都會被嚇破膽,即便是十分專業的捕蛇人,在看到它們都會本能的懼怕
  • 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
    導讀: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我國興起了特種種植、特種養殖,也就是說農民不再單一的種植糧食作物和養殖普通禽畜了,而是開始種植一些其他的特殊作物,養殖一些稀有動物,比如種植藥材、種植經濟作物、養殖河狸、養殖孔雀等。
  • 又一「暴利」養殖!螞蟥曬乾後80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養?
    不過螞蟥在以前是農民巴不得消滅掉的生物,而現在螞蟥在近幾年的身價猛漲,據說曬乾後的螞蟥一斤就值8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又是一項「暴利」養殖產業,可是讓人不理解的是很多農民卻不肯養,這是為什麼呢?螞蟥養殖的成本非常高,首先需要螞蟥幼苗和土地,一畝的成本約在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果一畝產500斤螞蟥,7斤左右的活螞蟥曬成一斤幹螞蟥,那麼一畝的利潤在一萬六七左右,利潤確實還不錯。螞蟥的養殖難度比較大,螞蟥幼苗的存活率很低,還需要優質的水源和恆溫的水溫來養殖螞蟥,一旦水受到汙染,螞蟥就會大面積死亡。
  • 人稱「四不像」,3月就長到8斤,一斤12元,農民養殖前景如何?
    人們對於這種四不像是非常的熟悉了,可是在動物界中,還有一些動物也被稱為四不像,就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一種動物,它人稱「四不像」,3月就長到8斤,一斤12元,農民養殖前景如何?它就是麝香鴨,它是一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鴨科動物,通常會單獨或者成對活動,在每年冬季的時候,則會成群的遷移。
  • 小夥養殖一野味,一隻一年成本182元,200元一斤,一隻利潤近千元
    正好筆者縣裡有人是養殖果子狸的,筆者關心地諮詢了最近果子狸的行情,幸好受影響不大,價格基本沒有變動。不過我們還是希望武漢地區的肺炎儘早控制起來,患者早日康復回家。對於果子狸,這可憐的傢伙喊冤10幾年,如今可不要再蒙冤了。
  • 肉質鮮美自帶麝香味,三個月長6斤,市場20元1斤,農民可養殖嗎?
    摘要:肉質鮮美自帶麝香味,三個月長6斤,市場20元1斤,農民可養殖嗎? 文/農夫也瘋狂 距離2020年的農曆春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了,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忙著為過年做準備,比如製作豆腐、購買年貨、殺雞殺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