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消滅萬隻害蟲,曾是熱門養殖,今年遭禁養,農民卻拍手叫好

2020-11-25 騰訊網

在筆者兒時那個年代的農村裡,夏季和秋季的晚上總能聽到一種讓人安心的聲音,那就是虎紋蛙 「呱呱呱」的蛙鳴聲,之所以聽到這種聲音讓人安心,是因為虎紋蛙是一種農業益獸。

虎紋蛙又叫「田雞」,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其食物絕大部分都是對農業有害的昆蟲,如蝗蟲、蝶蛾、甲蟲、蚊子等,且它不會吃糧食作物。

有專家做過統計,一隻虎紋蛙一年可消滅至少15000隻以上的害蟲,能完全保障農作物不受蟲害,再加上那個時候也沒有農藥之類的東西,故而虎紋蛙也被農民朋友視為農業好幫手,為了能讓農作物更好的生長,都會好好的保護虎紋蛙,所以那個時候經常會在農田附近看到這樣一個牌子「禁止下田捕蛙」。

到了80年代之後,隨著農業技術越來越好,以及農藥的普及,人們覺得虎紋蛙的作用減小了,再加上野味開始流行,便有不少人開始捕捉虎紋蛙作為野味來食用,而人們發現虎紋蛙的肉質十分鮮美,於是自八十年代起到2000年之間,農田裡的虎紋蛙遭到了「滅絕式」的捕捉,其數量從一度泛濫驟降至瀕危,往往1畝田的虎紋蛙數量不足10隻。

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也深有體會,那就是小時候在農村野外經常能聽到蛙鳴,或者經常見到虎紋蛙在田邊跳來跳去。現在去農村野外走一走,幾乎聽不到蛙鳴了。

因為虎紋蛙瀕危,在2000年之後被列入了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捉,只要捕捉20隻以上就違法。但是虎紋蛙在市場上依然受追捧,不得已,虎紋蛙成為了特種養殖蛙類。

在2000年之後,由於野生虎紋蛙禁止捕捉,使得它一度成了市面上十分熱門的養殖品種,在南方大很多農村地區都有養殖,價格也十分不錯,所以在很多農村地區都作為「脫貧致富」的養殖項目。

筆者在前幾年的時候,還曾走訪過我們這邊的幾戶水產養殖戶,原本他們都是養魚的,發現虎紋蛙在市場上很熱,成本投入、效益以及市場行情都不錯,便投身進了虎紋蛙養殖,還想著趁著這幾年市場效益,賺一波錢呢,哪裡想得到今年虎紋蛙就遭禁養了。

被禁養的原因大家應該都清楚了,那就是今年出的「禁野令」,其中包括果子狸、豪豬、竹鼠、虎紋蛙等近幾年十分熱門的特種養殖。本以為被禁養了很多農民應該難過,畢竟錢都投進去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很多農民朋友都拍手叫好,這是咋回事呢?

首先,虎紋蛙是農業益獸,前面說了,虎紋蛙捕食害蟲的能力很強,即便不打農藥,農作物也能十分良好的生長,而虎紋蛙的減少,讓農作物的生長得不到保障。因為用農藥來除害蟲治標不治本,只會讓害蟲的抗性越來越強,同時農藥的殘留對人的身體健康也不是很好,所以很多農民其實並不願意用農藥。再說了,現在的農藥也不便宜,也相當於變相的增加了種植成本,所以不如虎紋蛙這種農業好助手來的實在。

其次,很多養殖戶並非農民,而是一些人來農村買地投資虎紋蛙養殖的,甚至很多人還打著養殖的名號,偷偷的去田裡捕捉野生的虎紋蛙來售賣。這種養殖不僅對虎紋蛙沒有起到保護作用,還對人們的健康打來了一定的危害。要知道現在的農田裡幾乎都會打農藥,野生的虎紋蛙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農藥殘留,再加上野生虎紋蛙本身就攜帶很多寄生蟲,所以對人們的健康也不好。

因此今年的「禁野令」一出來,很多從事種植的農民們都拍手叫好,經過這次的禁養禁售禁食,農村田裡的虎紋蛙也許能很快的繁殖起來,這將帶來3個好處。虎紋蛙繁殖起來了可以消滅農業害蟲,農民們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人們也可以吃到沒有打過農藥的綠色農產品了。

各位朋友,你對虎紋蛙禁養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養殖雞鴨鵝破壞環境?專家提議禁養,溫鐵軍教授:這樣影響民生
    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一年養幾隻鴨子、幾隻家禽已經非常普遍 而且自己養還能節省一些這一方面的開支。有些老人養的多,過年的時候幾個孩子都分幾個,花在食物上的錢幾乎就差豬肉和魚了。 不過近些年,很多專家紛紛建議農民不要養殖家禽,不要放鞭炮,不要柴火做飯,不要土葬。這些禁止都是基於他們覺得農村需要改善的原因,歸根結底,專家建議農民禁止養家禽,有兩方面的考慮。
  • 「禁野令」出臺後 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
    郝學娟 攝山東數千萬隻螞蚱「賣不了、放不下」養殖戶渴盼出禁食昆蟲名單中新網濟南5月12日電 (郝學娟)山東省濟南市多個村莊的農戶把養螞蚱當成「致富經」,通過養螞蚱脫貧致富。然而,自今年2月全國「禁野令」出臺後,螞蚱養殖戶們陷入兩難境地,今後是否還能售賣和食用螞蚱,目前仍沒有明確說法。
  • 多地發布野生蠍子「禁捕令」 1隻蠍子一年可捕殺1萬多隻害蟲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提起蠍子,一般人都會寒毛直豎,殊不知一隻蠍子一年可捕殺蝗蟲等有害昆蟲一萬多隻,對保護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今年7月份以來,雲南部分地區發生黃脊竹蝗災害,累計受災面積超10多萬畝。
  • 曾是農民口中的「害蟲」,現如今市場售價400元一斤,養殖風口?
    在今年夏天的時候,走在市場上可以看到藥販子在收購各種草藥,還有人在「高價」收購打屁蟲,當時好奇詢問了一下,一斤臭屁蟲售價高達400元,據藥販說打屁蟲擁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加之近幾年農民種地都是使用農藥,從而使的打屁蟲逐漸減少,這也應證了物以稀為貴,那麼打屁蟲有哪些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呢?
  • 禁養令來了,年底前45種野生動物停養!農民不要養,附禁養名單
    隨著野生動物保護規定實施,養殖戶開始嘗試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比如竹鼠和野豬等動物。野生動物人工養殖在我國經歷了很長的發展時期,相關的程序基本能符合相關要求,流入市場的動物符合食用要求。因此,這些動物的養殖給當地經濟帶來了推動作用,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如果能一直養殖,農民經濟收入會有大幅度提高,但理想和現實差距很大。
  • 曾賣58.7萬一只,常被農民一腳踩死,價值很珍貴,遇到別傷害
    在農村根本沒有養寵物這麼一說,農民家中養的每一種動物都是有它本身的作用。農民養殖耕牛就是為了耕地,養殖狗狗就是為了看家護院,養殖貓是為了預防家中的鼠患。還有很多禽類,農民養他們是為了餬口養家。在農村幾乎沒有一個農民會閒著養一隻小寵物天天呵護著。如果是那樣,老人就會告誡你不務正業天天吊兒郎當的,會被人看不起。
  • 去年還賣上千元1克,今年被拉入禁養黑名單,養殖戶:虧得底朝天
    但是很多野生動物不僅能夠食用,它本身還有著更高的價值,市場需求也很大,於是便發展起了人工養殖,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特種養殖。曾幾何時,特種養殖被很多農民看成是「脫貧致富」的好路子,畢竟野生動物貴,市場需求大,只要養好了就能賺錢,早先年確實是這樣,但是今年一開年卻給這些從事特種養殖的農民來了當頭一棒,因為今年出了個「禁野令」,大批特種養殖被禁養,其中就包括眼鏡王蛇。
  • 嶽麓山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 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蟲蟲特工隊」再向麓山行 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這些「特工」身長不足1毫米,戰鬥力卻爆棚,能「快準狠」地把害蟲消滅在萌芽階段。 原來,這些短小精悍「特工」其實是赤眼蜂,它們曾多次登陸嶽麓山,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聽起來殺傷力這麼強,這些赤眼蜂會不會對遊客造成傷害呢?景區工作人員表示,赤眼蜂只吃害蟲,不咬人,遊客無需擔心。
  • 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
    除了養豬場之外,還有一部分特色養殖也在多處被禁止了。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
  • 借雞還雞 農民老向一年淨掙36萬
    本報訊 (記者 周立 實習生 程倍倍)16日,看到大棚裡即將「歸還」的一萬多隻肉雞,雲陽縣鳳鳴鎮上遊村的向繼平告訴記者,這些雞「還」給宏霖公司後,他可獲利7000多元:「我有20多個大棚輪流養殖肉雞,從宏霖公司借來小雞,養一個月左右再還給他們,經過這一借一還,我去年就淨賺36萬元。」
  • 曾經是農民眼中的害蟲,如今成為名貴藥材,90元/斤村民爭著養
    螻蛄又叫做土狗是農村常見的害蟲,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這種昆蟲並不陌生,螻蛄的破壞力非常強,它不僅僅可以啃食花生、土豆等農作物果實,最可恨的是它可以咬斷農作物根莖導致農作物死亡,很長一段時間農業部將消滅螻蛄作為農業生產的重點。
  • 環保禁養,非洲豬瘟,規模養殖誰是幕後推手?
    各路財團的大佬進入養豬行業和我們的禁養環保可以說是打了一套組合拳,前面規模豬場開始建設,後面就開始環保禁養。規模豬場建設和環保時間如此接近,是巧合還是為了環保而建設?我們真的很是懷疑這兩件事有高度的關聯性。
  • 農民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秘訣在哪裡
    養殖螞蚱能賺錢嗎?農民大哥養殖半畝收入24000元,值得借鑑嗎?螞蚱又稱蝗蟲、蚱蜢,在當地農村,螞蚱曾經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害蟲。現如今,一些精明的農民卻把螞蚱當寶貝,專門養殖這樣的「害蟲」,並且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
  • 2020年養豬這兩種行為被禁止,違者恐被禁養,另有2行為被鼓勵
    對於農民來講,養豬具有投資較小,門檻較低的優勢,曾一度也是農民投資的熱門方向,只是後來因為環保禁養的緣故,很多農民不得不放棄養殖。而在去年生豬養殖方面的要求就放鬆了不少,比如普通耕地上可以修建豬場解決了豬場用地難的問題,給予豬場貼息貸款,解決豬場用錢難的問題,甚至會給予農村散養戶以技術支持,幫助農民解決不會養豬的問題,而這些的目的就是幫助農民養豬,促進我國生豬產能的恢復。
  • 養10000隻蛋雞一年的利潤是多少?未來蛋雞養殖的發展分析!
    >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養殖技術、疾病防控 養10000隻蛋雞一年的利潤有多少錢?養10000隻蛋雞一年能賺多少錢呀?目前來說養雞行業都在向一萬隻靠攏,因為養的少賺的少,還不如出去打工呢!那麼,現在的行情批發價格在4元一斤,養一萬隻能賺多少錢呢? 雞蛋是蛋雞的主要收入來源 蛋雞是指飼養起來專門生蛋以供應蛋只的雞,跟肉用雞不同,人們飼養蛋雞的主要課題是提高雞蛋質量和保持或提高產蛋量,而並非提高雞肉品質。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作物的天敵,一直被貼上「害蟲」的標籤。近年來,這一「害蟲」的營養價值被逐漸發掘,或油炸食用,或打碎成為高檔魚禽類飼料,或冷凍之後出口海外,養殖螞蚱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在濟南章丘多個村莊,不少農戶把養螞蚱當成一門「致富經」,一年忙碌五六個月,收入能有二三十萬元。
  • 新洲小夥養100萬隻蒼蠅圖致富 曾生吃活蛆
    新洲小夥養100萬隻蒼蠅圖致富 曾生吃活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22:57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漢澤)蚊帳內,成群的蒼蠅飛舞;蚊帳外,24歲的新洲小夥柳建軍正微笑著為它們準備食物
  • 2020年廣州白雲區畜禽養殖禁養區範圍
    ,優化畜禽養殖產業結構和布局,根據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的通知》(環辦水體〔2016〕99號)、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的通知》(穗府規〔2017〕13號)及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廣州市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批覆》(粵府函〔2016〕358號)等相關規定,結合白雲區畜禽養殖實際情況和生態功能區劃
  • 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靠養殖才夠吃
    當然,並非所以野味都遭到如此待遇,有些野味在過去被不少農民朋友所痛恨,在近些年來才成為了稀罕野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一種叫做「桂花蟬」的因為,它曾是稻田裡一大害蟲,如今8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同樣也是靠養殖才夠吃。
  • 又一「暴利」養殖!螞蟥曬乾後80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養?
    不過螞蟥在以前是農民巴不得消滅掉的生物,而現在螞蟥在近幾年的身價猛漲,據說曬乾後的螞蟥一斤就值8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又是一項「暴利」養殖產業,可是讓人不理解的是很多農民卻不肯養,這是為什麼呢?螞蟥養殖的成本非常高,首先需要螞蟥幼苗和土地,一畝的成本約在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果一畝產500斤螞蟥,7斤左右的活螞蟥曬成一斤幹螞蟥,那麼一畝的利潤在一萬六七左右,利潤確實還不錯。螞蟥的養殖難度比較大,螞蟥幼苗的存活率很低,還需要優質的水源和恆溫的水溫來養殖螞蟥,一旦水受到汙染,螞蟥就會大面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