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 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2021-01-08 湖南在線

「蟲蟲特工隊」再向麓山行

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7月9日,長沙嶽麓山景區,工作人員展示小紙袋裡的赤眼蜂蟲卵。圖/記者謝長貴

這些天,嶽麓山來了支「蟲蟲特工隊」。這些「特工」身長不足1毫米,戰鬥力卻爆棚,能「快準狠」地把害蟲消滅在萌芽階段。

原來,這些短小精悍「特工」其實是赤眼蜂,它們曾多次登陸嶽麓山,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聽起來殺傷力這麼強,這些赤眼蜂會不會對遊客造成傷害呢?景區工作人員表示,赤眼蜂只吃害蟲,不咬人,遊客無需擔心。

近日,不少去嶽麓山遊玩的市民突然發現,主遊道兩旁的樹上都掛著一些白色小紙袋,這裡面裝著什麼,有什麼作用?7月9日,嶽麓山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防止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破壞樹木生長,景區利用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小紙袋裡裝的是赤眼蜂的蟲卵。」麓山景區園容綠化公司副經理李平說,赤眼蜂喜歡寄生在多種害蟲的蟲卵上,吞噬害蟲的蟲卵,達到清除害蟲的目的。據悉,這已是嶽麓山利用赤眼蜂進行害蟲防治的第七個年頭。

探訪樹上的小紙袋是殺蟲利器

記者在嶽麓山發現,主遊道兩旁的樹上都掛著一些白色小紙袋,紙袋約火柴盒大小,被釘在樹幹上,上面還寫著「赤眼蜂卵卡」的字樣。李平從樹上扯下一個小紙袋,打開查看裡面蟲卵的孵化情況。「一袋有二三十個蟲卵,一個蟲卵大約能孵化10隻赤眼蜂。」李平說,這些蟲卵基本都已具備孵化條件,只要不下雨,當氣溫達到一定程度時,紙袋裡的赤眼蜂就可以孵化成功了。「像這樣癟掉或破掉的蟲卵就是已經孵化成功的,但已變色的蟲卵就沒有辦法孵化了。」李平介紹,上周四,他們把裝著蟲卵的紙袋釘在樹上,這幾天基本都已孵化成功,現在紙袋裡只剩下一些卵塊。

為什麼會採取「以蟲殺蟲」的方法?李平介紹,如果採用化學藥劑殺蟲,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還會讓害蟲產生耐藥等不良後果。通過赤眼蜂既能有效防治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還能避免環境汙染,更不會對人類產生威脅。「這些孵化成功的赤眼蜂會寄生在多種害蟲的蟲卵上,破壞害蟲的蟲卵孵化。」李平說,這種生物防治的方法能降低卵塊的成活率,大約能減少40%的害蟲。

絕招誘捕器用氣味「引誘」害蟲

李平介紹,每年嶽麓山有三次松毛蟲等害蟲的高發時間,盛夏是其中一個階段,如果在害蟲成蟲之前,能將大部分害蟲卵消滅掉,後續的蟲害就比較容易處理了。為此,他們在嶽麓山景區2000畝林區的範圍內,投放了赤眼蜂卵卡6000袋,共計約120萬隻。

除了赤眼蜂,嶽麓山還有哪些殺蟲絕招?記者發現,一些高大的樹上還掛著些像燈籠的物體。李平說,這是誘捕器。由於6月至8月是松褐天牛的羽化期,這些誘捕器利用性引誘劑散發的氣味,可以讓天牛自投羅網,達到減低害蟲密度的目的。據悉,整個嶽麓山大概有70個誘捕器,目前已捕獲各類天牛成蟲2300多隻,騷金龜、銅綠麗金龜等其他害蟲若干。

此外,今年4月,景區還採用噴灑生物藥劑的方法進行害蟲防治,近期還會進行生物藥劑噴灑工作。「我們會根據害蟲不同的孵化時期,採取不同的防治辦法,達到最佳效果。」李平說,楓香毒蛾、松毛蟲等害蟲,每年會繁殖三代,所以需要多次進行蟲害防治。

科普

不到1毫米的赤眼蜂如何擁有超強戰鬥力

1.如何與害蟲展開搏鬥

一隻成年的赤眼蜂長不到1毫米,翅呈梨形,具單翅脈和穗狀緣毛。害蟲在產卵時會釋放一種信息素,赤眼蜂能通過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蟲的卵。它們在害蟲卵的表面爬行,不停地敲擊卵殼,快速準確地找出最新鮮的害蟲卵,然後在那裡產卵、繁殖。這個「鳩佔鵲巢」的過程,就是林業害蟲被消滅在萌芽階段的過程。

2.會不會對遊客帶來傷害

工作人員表示,赤眼蜂不咬人,遊客無需對此擔心。赤眼蜂以蟲卵為食物,蟲卵吃完了,赤眼蜂失去食物也會死掉。總之,釋放赤眼蜂是一個很好的生物防治辦法,不僅見效快、成本低,而且具有無汙染的優勢。

記者黎棠 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嶽麓山護林放出「生物武器」 放養赤眼蜂以蟲殺蟲
    長沙城區林地放養赤眼蜂能吞噬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蟲卵,不叮人。  6月3日,記者從嶽麓區農林畜牧局了解到,為了防止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破壞樹木生長,影響城市綠地發揮生態調節的作用,包括嶽麓山、橘子洲在內的長沙城區林地引進「以蟲殺蟲」的辦法,大力培育並放養赤眼蜂,讓喜歡寄生在多種害蟲蟲卵上的赤眼蜂,吞噬掉害蟲的蟲卵,以達到清除松林害蟲的目的。  「蟲蟲特攻隊」會不會對遊客造成影響呢?赤眼蜂會咬人嗎?
  • 北京:投放20億頭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不需要農民背著藥筒在高溫下來回打藥,只需要在玉米葉上別上一小袋赤眼蜂,就可以輕鬆防治玉米螟,這正是北京多年來大力推廣的一項生物防治技術。7月6日,北京市植保站在河南寨鎮召開2017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暨技術培訓會,並啟動了2017年全市統一釋放赤眼蜂活動。
  • 道縣:「以蟲治蟲」 釋放3.2萬個赤眼蜂卵卡防治馬尾松毛蟲
    紅網時刻永州5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郭學遠)5月23日,在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周邊松林裡,道縣林業局森防站工作人員和民工一起釋放赤眼蜂,防治越冬代馬尾松毛蟲。據在場的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以來,道縣林業局分別在梅花鎮、橋頭鎮、萬家莊街道等地,採取人工投放方式,釋放赤眼蜂卵卡3.2萬個,防治馬尾松毛蟲面積5000餘畝。馬尾松毛蟲是以松針為主食的害蟲,輕則影響松木生長,重則導致松樹死亡,遠看就像被火燒過,又被譽為「無煙的火災」。該蟲害是道縣歷史性害蟲,因氣候、地理等特殊原因,而呈現周期性發生規律。
  • 探秘我省人工繁育害蟲天敵如何進行
    面對病蟲害對生態的危害,害蟲天敵在自然控制和防治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關鍵因素。我省具有豐富的天敵資源和天敵利用歷史,如專家們研究和推廣的異色瓢蟲、七星瓢蟲可防治蚜蟲,松毛蟲赤眼蜂可防治油松毛蟲,管氏腫腿蜂可防治天牛等生物防治手段,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林木害蟲識別圖鑑與防治口訣:楓毒蛾
    楓毒蛾識別圖鑑與防治口訣幼蟲識別口訣楓毒蛾,楓上躲;幼蟲有毒麻褐色;看蟲背,菱斑著;灰白顏色不會錯。防治口訣楓毒蛾,愛陽光;栽植楓樹莫稀朗;招益鳥,護螳螂;捕食幼蟲天敵幫;摘蟲蛹,楓樹旁;誘殺成蟲用燈光。蟲較多,用藥防,噴液噴煙煙燃放。形態特徵為鱗翅目毒蛾科中食葉害蟲。
  • 悠然散步 回顧那一場嶽麓山之夏|幼蟲|若蟲|植物|害蟲_網易旅遊
    林中一塊巨大的巖石 本文圖均為 彭玉 攝遠古時期,嶽麓山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因板塊運動,才露出地表形成山麓,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距今已有三億餘年。而由裸巖到森林同樣要經過漫長的演替: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這塊磐石仍保持著原始模樣,可以想見,其堅硬的質地遠遠超過了時間的限度。
  • 「玉米衛士」赤眼蜂 工廠能量產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武進區:試點施行田間拋投赤眼蜂技術
    今年,武進在全市率先引進並試驗田間拋投赤眼蜂技術,對付稻縱卷葉螟、大螟、二化螟等水稻害蟲。 8月28日上午9點,位於前黃鎮大成村的區水稻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工作人員正在把赤眼蜂卵卡貼在木桿上,選擇合適位置插放於稻田,平均每畝放置5到8張卵卡,能孵化出1萬多頭赤眼蜂。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在害蟲產卵初期放蜂,可以有效對抗田間害蟲。
  • 北京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 一袋蟲卵管一畝地
    噴農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主流是綠色防控,比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可思議的是,被稱為「玉米衛士」的赤眼蜂竟然能在工廠裡批量生產。日前,北京晨報記者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探秘赤眼蜂自動化生產全過程。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毒蛾
    毒蛾Lymantriidae毒蛾幼蟲有毒毛,蜇人疼痛受不了;腹節具有翻縮腺,識別時候要參考。
  • 「微型戰士」威力大玉米害蟲無處逃
    編者按殺滅害蟲除了使用農藥還有什麼好辦法?近年來利用天敵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控技術,在農業、林業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捕食蟎對付紅蜘蛛、齧小蜂消滅美國白蛾,用好這些天敵昆蟲衛士,能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這類天敵直接蠶食蟲體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刺入害蟲體內吸食害蟲體液使其死亡。1、螳螂螳螂可捕食40餘種害蟲,如蠅、蚊、蝗、蛾蝶類及其幼蟲和裸露的蛹、蟋蟀等小型昆蟲,蟬、飛蝗、螽斯等大型昆蟲。可作為蚜蟲、大蜡螟、玉米螟、菜粉蝶、土元、黃粉蟲等害蟲的天敵。螳螂2、草蛉草蛉能捕食多種害蟲。
  • 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綜合除草技術減藥三成 黑龍江省玉米綠色防控...
    今天現場進行的是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的第2次放蜂操作。赤眼蜂雖然只有「針鼻兒」大小,卻是玉米螟的天敵,通過寄生在玉米螟卵內起到殺蟲作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關鍵技術要點是「蜂卵相遇」,即投放的赤眼蜂卵要剛好在玉米螟大量產卵的時候孵化出來,以利於活蜂迅速寄生到玉米螟卵內,時間要精確到一天之內,正常年景赤眼蜂畝投放量在1.5萬頭左右,分兩次投放,第一次投放量佔總量的40%,第二次投放60%。
  • 自然散步 | 嶽麓山之夏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林中一塊巨大的巖石 本文圖均為 彭玉 攝遠古時期,嶽麓山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因板塊運動,才露出地表形成山麓,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距今已有三億餘年。而由裸巖到森林同樣要經過漫長的演替: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這塊磐石仍保持著原始模樣,可以想見,其堅硬的質地遠遠超過了時間的限度。
  • 悠然散步 回顧那一場嶽麓山之夏
    林中一塊巨大的巖石 本文圖均為 彭玉 攝遠古時期,嶽麓山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因板塊運動,才露出地表形成山麓,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距今已有三億餘年。而由裸巖到森林同樣要經過漫長的演替: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這塊磐石仍保持著原始模樣,可以想見,其堅硬的質地遠遠超過了時間的限度。
  • 「關注」|查幹諾爾鎮人工釋放赤眼蜂,積極推進農業生產綠色防控
    2020年,查幹諾爾鎮農業站在全鎮推廣使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實施面積2萬畝。該技術是利用赤眼蜂是玉米螟蟲的天敵,對螟蟲卵具有寄生性的特徵來進行生物防治以達到綠色環保防控目的。在玉米螟蟲始盛期人工投放赤眼蜂,人為增加赤眼蜂田間密度,讓赤眼蜂寄生在螟蟲卵上,將螟蟲卵營養吸收從而殺死螟蟲,從源頭上防治害蟲,對降低農藥使用量,改善農田生態環境,確保糧食安全生產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