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毒蛾

2021-03-01 雕蟲小集

毒蛾Lymantriidae

毒蛾幼蟲有毒毛,蜇人疼痛受不了;腹節具有翻縮腺,識別時候要參考。成蛾中型至大型,身體粗壯毛不少;觸角形如雙櫛齒,頭上單眼找不到;多在黃昏夜間飛,少數白天到處跑;靜伏前足向前伸,毛多一看就知道。蛹為被蛹有毛束,卵堆常被毛附表。


線茸毒蛾的幼蟲

毒蛾幼蟲身上布滿有毒的毛束與剛毛。

剛剛蛻皮生活在毛竹上的一種毒蛾

楓香毒蛾的蛹上部有毛束

剛竹毒蛾的成蟲靜伏時,長滿毛的前足伸展向前。

茶黃毒蛾的卵塊外粘有體毛

剛竹毒蛾的卵塊像一溜圍棋子般晶瑩剔透

識別要點:毒蛾為鱗翅目毒蛾科昆蟲的通稱。幼蟲具長短不一的毒毛和毛瘤,在瘤上形成毛束或毛刷;人接觸到這種毒毛和毒液能引起皮炎、眼炎、上呼吸道炎。幼蟲頭近球形或半球形,大部分種類頭部有次生剛毛。第6、7腹節背面中央有翻縮腺,是本科幼蟲的重要鑑別特徵。胸部三節,胸足三對;腹節十節,腹足五對。幼齡幼蟲有群集和吐絲下垂的習性。成蟲(蛾)中小型,頭小,複眼發達,無單眼。體粗壯多毛,雌蛾腹端有肛毛簇。口器退化,下唇須小。觸角雙櫛齒狀,雄蛾的櫛齒比雌蛾的長。翅發達,大多數種類翅面被鱗片和細毛,有些種類,雌蛾翅退化或僅留殘跡或完全無翅。成蟲(蛾)活動多在黃昏和夜間,少數在白天,靜止時多毛的前足向前伸出。

幼蟲以取食植物葉片為生是農林牧業的重要害蟲,但有些毒蛾的幼蟲能捕食寄主植物上的蚜蟲和介殼蟲,對人類有益。

認識、了解更多昆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雕蟲小集」,這裡有好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打油詩生態照片喲。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載,使用時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直翅目昆蟲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鳳蝶(燕尾蝶)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旗腹姬蜂(猴舂米)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森林昆蟲識別與防治歌訣:玉帶鳳蝶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讀歌訣、認昆蟲1:什麼是昆蟲?
    歌訣昆蟲麼東東,一說你就懂。它屬昆蟲綱,蟲中一大種,種類超百萬,數量難形容,分布很廣泛,隨處見行蹤,常見如蝴蝶,甲蟲和蜜蜂,蚊蠅與蜻蜓,蟻蟬及蚱蜢,形態雖各異,萬變不離宗:昆蟲沒骨骼,全靠外殼撐。成蟲分三段,頭部和腹胸。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天蛾
    天蛾是對鱗翅目天蛾科昆蟲的通稱,其幼蟲圓柱形,肥大、光滑,體面多顆粒。幼蟲身體常有警戒斑紋,當受驚擾驚嚇時舉起頭胸,頭胸較腹部稍小;第8腹節背中部有一尾角,長度因齡期而不同。大多數幼蟲入土做土繭化蛹,蛹紡錘形,光滑,蛹喙顯著。部分腹節能活動,末節有臀棘。成蟲體型中等到大,複眼大,身體如梭,胸部粗壯,腹部末端尖及呈流線型,觸角端部細而彎曲。
  • 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蓑蛾、刺蛾、尺蛾、毒蛾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蓑蛾?蓑蛾屬鱗翅目科害蟲,該蟲食性雜,以幼蟲取食陽臺植物的葉片,易暴發成災。危害陽臺植物常見的有大蓑蛾、小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4種。識別以大囊蛾為例:成蟲雌雄異型。雌蟲無翅,體長25-30mm,粗壯、肥胖。雄蛾黑褐色,體長20-23mm。觸角羽毛狀。前翅沿翅脈黑褐色,翅面前、後緣略帶黃褐色至黑色,有4-5個透明斑。卵產於雌蛾護囊內。老熟幼蟲體長25-40mm,雌幼蟲黑色,頭部暗褐色。雄幼蟲較小,體較淡,呈黃褐色。
  • 常見樹木野外識別歌訣8:單子葉植物部分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林木害蟲識別圖鑑與防治口訣:楓毒蛾
    楓毒蛾識別圖鑑與防治口訣幼蟲識別口訣楓毒蛾,楓上躲;幼蟲有毒麻褐色;看蟲背,菱斑著;灰白顏色不會錯。防治口訣楓毒蛾,愛陽光;栽植楓樹莫稀朗;招益鳥,護螳螂;捕食幼蟲天敵幫;摘蟲蛹,楓樹旁;誘殺成蟲用燈光。蟲較多,用藥防,噴液噴煙煙燃放。形態特徵為鱗翅目毒蛾科中食葉害蟲。
  • [趣味生物]常見動物昆蟲的識別與鑑定
    如何識別與鑑定它們,不同的門類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和專門的技術,因此不可能在這裡分門別類地一一介紹。現僅介紹常見動物識別與鑑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術。掌握這些基本方法以後,當工作需要遇到不同類群時,也能儘快地熟悉它們並進行識別與鑑定工作了。為識別和鑑定某一類群時,首先必須熟悉有關該類群的基本知識,了解該類群分類中常用的一些特徵及其變化情況,理解一些常用術語的含義,並掌握檢索表的使用方法。
  • 聽說昆蟲都會「正當防衛」了?
    對大多數昆蟲來說,變色防衛也是最常用的防衛方式,其主要是為達到兩種目的:隱藏自己或恐嚇捕食者。為了隱藏自己,古靈精怪的昆蟲們經常會採取保護色和擬態的方式。保護色指昆蟲把自己的身體顏色暫時或永久改變為與周遭環境類似,從而不易被天敵發現和識別,達到自我隱蔽和保護的效果。
  • 常見林業害蟲識別與防治
    2.4毒蛾類 常見的毒蛾類有舞毒蛾、楊毒蛾、柳毒蛾、側柏蛾、茶黃毒蛾等 2.5燈蛾類
  • 濱河溼地動物錄丨昆蟲篇 · 蛾&幼蟲
    昆蟲是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溼地公園內溼地植被較為豐富,除主要觀賞區域外,園內溼地灘涂區域維持原生態的管理護養,為不少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筆者將會把在此觀察記錄的物種按照類群上傳於本公眾號,為各位自然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導師在進行自然觀察時,提供識別參考。
  • 大腹園蛛,敢碰渾身長刺的毒蛾幼蟲嗎?
    呵呵,略有昆蟲知識的我。意識到它即將變成蛹了。將它換在一個空冰淇淋盒子裡,上面覆蓋一些碎紙,靜待它的「蛾」變。還是說蜘蛛,28日從尖山的大青葉的葉子上發現了一隻毒蛾幼蟲(3釐米長),品種不知(歡迎專家賜教),模樣足夠讓人毛骨悚然。
  • 亞洲舞毒蛾
    AGM=Asian GypsyMoth標準的中文翻譯:亞洲舞毒蛾請您記住這個詞,否則,經常看到,經常蒙圈,因為很多的航海詞典注釋為,AGM=Annual General Meeting年終總結會有圖有真相,先看看舞毒蛾長啥樣。
  • 鱗翅目系列 | 毒蛾
    毒蛾一聽名字就知道它有毒。幼蟲外觀形似試管刷,看似十分不好惹。
  • 如何讓你提高10倍記憶力—歌訣記憶法
    常見的詩句、歌謠、口訣、順口溜都是韻律化語言。古人很早就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幫助 記憶了。早期教育中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都是用韻律化的語言編的。諸如農諺天氣諺語、中藥湯頭歌、珠算口訣等也都是用韻律化的語言編的。其實含有韻律性的文字內容,對於成年人的記憶來說也是相對較容易的。
  • 歌訣記憶法與系統記憶法,增強生物知識記憶,提高學習興趣
    歌訣記憶法要記憶大量的概念是我們在學習生物中的一個難點,那些概念枯燥乏味不易記住,但是如果我們把一些內容編成歌訣,朗朗上口的歌訣不但增強了記憶,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下面以魚的側線為例來解讀一下怎麼來運用歌訣。
  • 舞毒蛾幼蟲開始泛濫
    東北網伊春5月11日電(記者劉巖張增玲)9日、10日,本報相繼接到多位市民熱線反映:在市中心區新興西大街市防火中心東側的綠地、樹叢、射燈、路燈杆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毛毛蟲」,並結成白網,他們懷疑這些是舞毒蛾幼蟲,希望有關部門趕緊防治。  接到反映後,記者迅速趕到市民反映的地點,在細水公園北側的綠地上,遠遠就看到低矮的灌木叢上罩上了一層白網(見圖)。
  • 「不速之客」原是舞毒蛾
    本報對此事進行報導後,一位讀者稱,這些小黑蟲子有可能是舞毒蛾。因為去年秋天的時候,他在單位附近看到很多蛾子結繭,蟲子就是從繭裡孵化出來的。  這些小蟲子真的如讀者所說,是舞毒蛾嗎?17日,市園林處綠化隊植物保護技術員李長虹看到蟲子的樣本之後認定,這些小黑蟲子就是舞毒蛾。去年秋天,市區曾出現了很多舞毒蛾。它們喜歡在淺顏色外牆、向陽的樓房上結繭,四月中旬開始孵化出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