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生物]常見動物昆蟲的識別與鑑定

2020-11-24 搜狐網


  動物界已知種約有150萬種,隸屬30多個動物門。如何識別與鑑定它們,不同的門類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和專門的技術,因此不可能在這裡分門別類地一一介紹。現僅介紹常見動物識別與鑑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術。

掌握這些基本方法以後,當工作需要遇到不同類群時,也能儘快地熟悉它們並進行識別與鑑定工作了。為識別和鑑定某一類群時,首先必須熟悉有關該類群的基本知識,了解該類群分類中常用的一些特徵及其變化情況,理解一些常用術語的含義,並掌握檢索表的使用方法。下面以昆蟲綱為例,介紹如何檢索到各個目。

  一、昆蟲綱的基本知識

  昆蟲綱是節肢動物門中的一個主要綱,其主要特徵是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具一對觸角;胸部具三對附肢(足),大多數種類還具兩對翅。

  二、昆蟲綱分類常用的主要特徵

  昆蟲綱是動物界第一大綱,含已知種約一百萬。一般根據翅的有無、多少、質地和類型;變態的類型;口器、觸角及胸足等的形式,將昆蟲分為二個亞綱三十多個目。

  (一)昆蟲的變態

  從卵中剛孵化出的昆蟲幼體,形態一般與成體不完全相同,有時相差甚遠。在達到性成熟之前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昆蟲不僅逐漸增大軀體,還經過形態、內部結構、生理功能以及行為習性上的一系列變化,才能發育為成蟲。這種變化稱為變態(metamorphosis)。變態是昆蟲胚後發育的重要特點之一。常見的變態類型有:

  1.不完全變態 蟲體自卵孵化後,經過幼蟲期便可發育為成蟲。不完全變態又可分為漸變態與半變態兩種類型:

  (1)漸變態(paurometabola)幼蟲與成蟲在形態上比較相似,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一樣,只是大小不同、性器官未成熟及翅還停留在翅芽階段,這一階段通常稱為若蟲(nymph)。這樣的變態稱為漸變態(圖5-2A),如蝗蟲。

  (2)半變態(hemimetabola)幼蟲和成蟲在形態上有較大的區別,除翅芽外,還具一些臨時性器官(如下唇特化而成的捕食器官「面罩」、直腸鰓或氣管鰓),生活環境不同(幼蟲水生,成蟲陸生),這種幼蟲稱為稚蟲(naiad)。這種變態稱為半變態,蜉蝣、蜻蜒的變態屬此(圖5-3)。

  2.完全變態(holometabola)蟲體自卵孵出後,經幼蟲、蛹發育為成蟲(圖5-2B)。幼蟲與成蟲不僅形態完全不同,沒有外生的翅芽,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也多不一致,而且中間一定要經過一個不食不動的蛹期,體內進行劇烈的改造,最後才羽化為成蟲。完全變態的幼蟲有多種名稱,蝶蛾類的幼蟲多叫毛蟲,金龜子的幼蟲稱蠐螬,蠅的幼蟲稱蛆等。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有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

  (二)昆蟲的翅(圖5-4)

  低等的昆蟲(無翅亞綱)均無翅,而大多數昆蟲(有翅亞綱)的成蟲,在中胸和後胸的背面生有兩對翅。有翅亞綱中,寄生種類(如蝨、蚤等)往往翅退化,為次生性無翅;少數種類也有無翅型(如某些蚜蟲和半翅目的水黽等)。隨著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不同,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常見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膜翅 膜質,薄而透明,翅脈清晰可見,如蜜蜂的前後翅,蝗蟲的後翅等。

  2.革翅 革質,稍厚而有彈性,半透明,翅脈仍可見,如直翅目昆蟲(蝗蟲、蟋蟀)的前翅。因不飛翔時直翅目昆蟲的前翅(革翅)覆蓋在後翅及身體腹部的背面,又稱復翅。

  3.鞘翅 角質,厚而硬化,不透明,翅脈不可見,如鞘翅目甲蟲的前翅。

  4.半鞘翅 基部厚而硬,角質;端部薄而透明,膜質,具翅脈,如蝽類的前翅。

  5.鱗翅 膜質,表面密被由毛特化而來的鱗片,如蝶蛾類的翅。

  6.毛翅 膜質,表面密布剛毛,如襀翅目昆蟲(石蠅)的翅。

  7.纓翅 膜質,狹長,邊緣著生纓狀剛毛,如薊馬的翅。

  8.平衡棒 雙翅目昆蟲(蚊、蠅等)的後翅退化而成,呈一對棍棒狀。

  9.擬平衡棒 捻翅目雄蟲的前翅特化呈細長扭曲的棍棒狀。

  (三)昆蟲的觸角(圖5-5)

  昆蟲頭部著生有一對觸角。不同的昆蟲,或同種昆蟲不同性別的個體,觸角的形態也不同。但基本結構仍然是由柄節、梗節及鞭節三節組成。只是鞭節往往又由若干亞節組成,且形態上有較大的變化。各種觸角的命名,往往也以鞭節的形狀而定。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觸角類型

  1.剛毛狀觸角 鞭節纖細似一根剛毛,如蜻蜒、豆娘、蟬等的觸角。

  2.絲狀觸角 鞭節各節細長,無特殊變化,如蝗蟲。在一些種類中,細長如絲,如螽蟖,蟋蟀等的觸角。

  3.念珠狀觸角 鞭節各節呈圓球狀,如白蟻等的觸角。

  4.鋸齒狀觸角 鞭節各節的端部有一短角突出,因而整個形態似鋸條,如叩頭蟲、芫菁等。

  5.櫛齒狀觸角 鞭節各節的端部向一側有一長突起,因而呈櫛(梳)狀,如一些甲蟲、蛾類的雌蟲。

  6.羽狀(雙櫛狀)觸角 鞭節各節端部兩角均有細長突起,因而整個形狀似羽毛,如雄家蠶蛾的觸角。

  7.膝狀觸角 鞭節與梗節之間彎曲呈一角度。如螞蟻、蜜蜂的觸角。

  8.具芒觸角 鞭節僅一節,肥大,其上著生有一根芒狀剛毛,如蠅類的觸角。

  9.環毛狀觸角 鞭節各節近基部著生一圈剛毛,如雄蚊,搖蚊的觸角。

  10.球桿狀觸角 鞭節末端數節逐漸稍稍膨大,似棒球桿,如蝶類的觸角。

  11.錘狀(頭狀)觸角 鞭節末端數節突然強烈膨大,如露尾蟲、郭公蟲等。

  12.鰓狀觸角 鞭節各節具一片狀突起,各片重疊在一起時似鰓片,如金龜子的觸角。

  (四)昆蟲的口器

  由於生活方式(特別是食性)的不同,昆蟲口器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咀嚼式口器(圖5-6)最原始的口器形式,適用於取食固體食物,如蝗蟲的口器。由五個部分組成:

  (1)上唇一片,位於口器前方,可防止食物自前方外漏。

  (2)上顎(大顎)一對,位於上唇之後方,堅硬,具切齒和臼齒,適於切割、咀嚼食物。

  (3)下顎(小顎)一對,位於上顎之後,主要功能是抱握食物。

  (4)下唇一片,位於口器最後方,以防止食物向後漏出。

  (5)舌一個,為上下顎之間口腔底壁的狹長突起,司味覺及攪拌食物之功能。

  2.刺吸式口器(圖5-7)口器的各部延成針狀,相互抱握成一針管,用以吸食液汁,如蚊、蟬等的口器。

  3.嚼吸式口器(圖5-8)上顎為咀嚼花粉的顎齒狀,其餘下顎、舌及下唇都延長併合攏而成一適於吮吸的食物管,如蜜蜂的口器。

  4.虹吸式口器(圖5-9)口器的大部分結構退化,僅下顎外顎節延長並左右合抱而成管狀,且可在用時伸出,不用時盤捲成發條狀。如蝶蛾類的口器。

  5.舐吸式口器(圖5-10)上下顎退化,而由頭殼一部分及下唇等延長成基喙及喙,後者的前壁具槽,槽內可藏上唇及舌,兩者閉合為食物管,喙的末端有唇瓣,其上具許多偽氣管,能吸取液體食物,或從舌中唾液管流出唾液,溶解固體食——糖等,然後再吸食,如蠅類的口器多屬於此。

  除上述幾種形式外,還有刮吸式(牛虻)、銼吸式(薊馬)等的口器形式。

  根據口器在頭部的著生位置,昆蟲的頭型可分為前口式、下口式和後口式。前口式頭型指口器著生在頭的前端,下口式在腹面正下方,後口式在腹面的後側。

  (五)昆蟲的足(圖5-11)

  昆蟲的前胸、中胸和後胸各具足一對。胸足由六節,即基、轉、股、脛、跗及前跗節組成。由於執行不同的功能,足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1.步行足 各節均細長,無特殊變化,適於步行或疾走,如蟑螂、步行甲的足。

  2.跳躍足 股節長而粗壯,內有發達的肌肉,脛節亦長而多刺,適於跳躍,如蝗蟲,蟋蟀等的後足。

  3.捕捉足 如螳螂的前足。基節長大;腿節發達,腹面有一凹槽,槽的兩邊緣皆具刺;脛節腹面亦具刺兩排,當彎折時,恰好嵌合在腿節的槽內,故能有效地挾持獵物和捕食。

  4.開掘足 如螻蛄的前足。基節粗短;腿節粗大,直接連於基節,把很小的轉節壓在後方;脛節扁平強大,端部有4個發達的齒;跗節3節,著生在脛節外側,呈齒狀。

  5.遊泳足 如松藻蟲的後足。脛節和跗節皆扁平,邊緣具長毛,適於遊泳。

  6.抱握足 如雄龍蝨的前足。其跗節分5節,前3節變寬,並列呈盤狀,邊緣有緣毛,每節有橫走的吸盤多列,後2節很小,末端具2爪。

  7.攜粉足 如蜜蜂的後足。各節均具長毛,脛節端部扁寬,背面光滑而凹陷,邊緣有長毛,形成花粉籃;跗節分5節,第一節膨大,內側具有數列橫列的硬毛,可梳集粘在體毛上的花粉;脛節與跗節相接處的缺口為壓粉器。

  8.攀緣足 如蝨的足。其脛節、跗節和爪能合抱,可以握持毛髮。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學習認識瓢蟲等8種昆蟲 趣味識動物
    學習認識瓢蟲等8種昆蟲 趣味識動物 2020-10-13 22:28 來源:寶媽早知道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鳳蝶(燕尾蝶)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常見的昆蟲分類
    那麼除了飛蛾之外,常見的昆蟲還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一個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中超過了50%。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餘萬種,且不包括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昆蟲。  常見的昆蟲種類有蜜蜂、馬蜂、蜻蜓、蒼蠅、蚊子、牛虻、蝴蝶、步行蟲、蟑螂、螻蛄、地老虎、蟬的幼蟲、負子蝽、田鱉、龜蝽、劃蝽、石蛾、蜉蝣、跳蚤、蝨子等。  其中,春天比較常見的昆蟲有蝴蝶、蜜蜂、蒼蠅、蜻蜓等;而夏天比較常見的昆蟲主要有牛虻、蚊子、飛蛾、蟑螂、跳蚤、蝨子、蟋蟀等一類的。
  • 常見生物識別技術的優缺點詳細分析
    近兩年,生物識別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並受到人們的青睞,生物識別技術分類不少,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本文咱們就來探討一下,不同的生物識別技術有哪些優缺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們身上越來越多的生物特徵被運用到各行業之中。比如常見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靜脈識別等。
  • 細數最常見的十種昆蟲 你是否認識?
    人民網北京2月20日電 (實習生 王永戰)城市化的加快正在讓身處鄉間田野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漸漸連生活中最常見的昆蟲種類也不能列舉一二,更何談識別。本期組圖便細數生活中最常見的十種昆蟲,勾起我們兒時的記憶。
  • 木材的識別與鑑定
    要對木材準確識別鑑定到樹種或木種,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一是具有先進的儀器設備與工具;二是掌握科學的製片與照片技術;三是正確使用模式木材標本或權威的木材識別工具書。這三要素也稱木材鑑定的三步曲。現對其作簡要介紹。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毒蛾
    毒蛾Lymantriidae毒蛾幼蟲有毒毛,蜇人疼痛受不了;腹節具有翻縮腺,識別時候要參考。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直翅目昆蟲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濱河溼地動物錄丨昆蟲篇 · 蝽類
    生態環境的多樣化,吸引了不少生物定居於此。昆蟲是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內溼地植被較為豐富,除主要觀賞區域外,溼地灘涂區域維持原生態的管理護養,為不少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筆者將把在此觀察記錄的物種按照類群上傳於本公眾號,為各位自然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導師在濱河溼地進行自然觀察時,提供識別參考。
  • 探秘昆蟲世界 來這裡識別「妖蛾子」
    在萬州,家長帶著孩子走進昆蟲王國,學習科普知識,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文化假日。從9月22日開始,萬州區「首屆昆蟲科普展」在雙河口街道花果語歡樂大世界舉行。這裡展出的200多種昆蟲全部採集自三峽庫區,其中有觀賞蝶類二尾蛺蝶、枯葉蛺蝶、美鳳蝶、玉帶鳳蝶等數十種蝶類,雙叉犀金龜、扁鍬甲、扇角金龜等多種甲蟲,斑衣蠟蟬、蝶角蛉等稀有昆蟲,有麗眼斑螳、幽靈螳螂、七星瓢蟲、食蚜蠅等活體昆蟲,還有可食用的油炸昆蟲,令人目不暇接。
  • 動物:關於昆蟲的一些事
    昆蟲可以在世界上每個國家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環境中找到。唯一不常見的環境昆蟲是海洋,因為其他類型的動物更常見於此。昆蟲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動物群,它們佔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半以上。昆蟲吃的與物種的種類不同。大約一半的昆蟲都是食草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只吃植物。這些食用植物的昆蟲以葉子,根,花蜜,種子或木材為食。一些昆蟲被稱為捕食其他小昆蟲和動物的捕食者。
  • 動物所在昆蟲後翅形態進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昆蟲是地球上最繁盛的生物類群,翅的獲得在昆蟲演化歷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長久以來,後翅特徵在昆蟲的識別和種類鑑定中就已獲得廣泛應用且具重要價值。伴隨著支序系統學的發展,後翅成為系統發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特徵來源。但是,後翅的形態是否能夠反映整個昆蟲的系統發育並未獲得證實。
  • 螞蟻屬於什麼動物? 螞蟻是昆蟲嗎?
    螞蟻屬於什麼動物? 螞蟻是昆蟲嗎?時間:2016-07-30 17:21   來源:黔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屬於什麼動物? 螞蟻是昆蟲嗎?螞蟻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動物,昆蟲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具一對觸角,胸部具三對附肢(足),大多數種類還具兩對翅,從特徵上面也可以辨別出螞蟻是昆蟲! 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   原標題:螞蟻屬於什麼動物? 螞蟻是昆蟲嗎?
  • ...呼和浩特白塔機場|拱北海關|蜈蚣|鑑定|蜚蠊|病媒生物|海關
    拱北海關截獲國內未見分布的彎曲歪尾蠊拱北海關所屬中山港海關送檢的病媒生物樣本中,有4隻蜚蠊經鑑定為國內未見分布的彎曲歪尾(Symploceincuriosa)。經海關總署衛生司國境口岸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專家組確認為全國口岸首次截獲此病媒生物。相關資料顯示,彎曲歪尾蠊主要分布在坦尚尼亞、尚比亞、辛巴威、烏幹達等南非國家。
  • 常見昆蟲識別歌訣:旗腹姬蜂(猴舂米)
    請點擊上方藍字「雕蟲小集」或長按文後二維碼關注我,以便獲取更多昆蟲、病蟲害、林業知識。
  • 地球上最常見的「外星人」——昆蟲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目前地球上發現了170多萬種生物,而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餘萬種,比所有其他動物種類加起來都多,還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所以昆蟲可以算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生物了。然而就是這小小的昆蟲身上,就有著太多我們未知的秘密了。
  • 昆蟲分類學科的春天
    昆蟲種類眾多,一般認為已知在100萬種左右,佔整個動物界物種數量的一半或更多。因此,昆蟲是生物界中已知物種最多的生物類群之一,成為自然界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地大物博,自然環境複雜,昆蟲物種十分豐富。據估計,我國的昆蟲種類至少可達10萬種以上。
  • 青華海開展2020昆蟲界「人口普查」 ~有意思的科普長文
    從動物分類學的角度來說,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其主要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2. 頭部為昆蟲的感覺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和一對觸角,通常具有複眼和單眼;3. 胸部是運動中心,具有三對足,通常具有兩對翅;4. 腹部是昆蟲新陳代謝和生殖的中心。
  • 各種生物識別技術智能鎖對比,為何指紋識別鎖普及率最高?
    ,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昆蟲100問:蜘蛛是昆蟲嗎?
    但是你知道嗎,昆蟲是人類身邊最最常見的動物朋友,我們還從昆蟲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呢!連飛機的誕生,都是向昆蟲取經而來的。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昆蟲朋友,咕咚隊長收集了關於昆蟲的100個問題,帶你慢慢得了解它們。 觀察下,蜘蛛有什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