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城濱河溼地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北部,佛山新城核心區,北臨東平河,屬於城市主幹河道溼地。園區內樹木茂密、野草豐盛,溝渠眾多,灘涂沿河帶狀分布。生態環境的多樣化,吸引了不少生物定居於此。
昆蟲是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內溼地植被較為豐富,除主要觀賞區域外,溼地灘涂區域維持原生態的管理護養,為不少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
筆者將把在此觀察記錄的物種按照類群上傳於本公眾號,為各位自然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導師在濱河溼地進行自然觀察時,提供識別參考。
本次分享內容是公園內的半翅目昆蟲蝽類。
【別名】黃斑蝽
【外表識別】體長18-23mm,體黑褐色,密布黃色斑點;頭部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條細小的黃色縱線,頭部及前胸背板外緣有黃色邊。
【發現技巧】若蟲、成蟲常見於樹幹上吸食樹汁。身體有保護色,可良好地隱藏於樹幹上。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
【別名】褐翅蝽
【外表識別】體長12–16mm,體茶褐色至黃褐色,具黑色斑點;前胸背板具3-5枚黃褐色橫列斑點;小盾片基部具5個黃褐色橫列斑。
【發現技巧】若蟲、成蟲常見於樹木枝莖處吸食樹汁。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成蟲趨光性強。
【外表識別】體長10–16mm,頭部和前胸背板綠色密布黑色刻點,體態寬圓;小盾片綠色,末端半弧圓;前翅革質紫褐色具刻點;腹背板外露,側緣綠色。
【發現技巧】若蟲、成蟲常見於茄科、豆科等植物上,吸食枝莖、果實汁液。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成蟲趨光性強。
【外表識別】體長12-16mm,頭部暗綠色具金屬光澤;前胸背板黃褐色,密布刻點,側角明顯突出,具黑色銳刺;小盾片基部褐色,兩端有黃點;前足脛節有葉狀突起,有白斑。
【發現技巧】若蟲、成蟲常見於雜草、樹木的枝莖或葉片上,捕食鱗翅目幼蟲。成蟲趨光性強。
【外表識別】體長11-12mm,前胸背板灰褐色密布斑點,後緣隆起,側角微小,具黑色銳刺;小盾片褐色,前翅革質灰褐色,膜質黑色,具明顯的波狀網紋;腹側有一枚錐狀突起。
【發現技巧】目前只發現於紫葉狼尾草的葉背上,身體有保護色,可良好地隱藏於葉子上。
【外表識別】體長3-4mm,頭部和前胸背板黃褐色;小盾片褐色,近基部中央有兩枚黑點,端部有一枚黑點。各足淡黃褐色,後足脛節顏色較深。
【發現技巧】成蟲趨光性強,目前只在燈誘時有發現。
【外表識別】體長8-10mm,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體狹長;小盾片狹長三角形,黑色;前翅革質中央有一黑斑帶,此斑下方另有白色的三角斑。
【發現技巧】喜歡在地面爬行,常出現在落葉層和石頭上,行動迅速。成蟲趨光性強。
【外表識別】體長16-18mm,頭部及觸角藍綠色具金屬光澤,體態寬圓;前胸背板橙黃色,有兩列縱紋;小盾片橙黃色,遮蓋整個腹部,有四列橫紋。體色斑紋變異很多,有體色橙紅個體,有斑紋黑底藍色或綠色個體。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桑樹、茶樹等植物上,吸食枝莖汁液。掉落在地上時會有裝死現象。
離斑棉紅蝽
Dysdercus cingulatus
【別名】赤星蝽、二點星紅蝽
【外表識別】體長13-18mm,頭部和前胸背板橙紅色,頸部有一白帶;小盾片黑色,前翅革質橙紅色,中央各有一黑色圓斑,合翅時斑點各自分離;腹面側緣具紅白相間條紋,顏色鮮豔。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木芙蓉、木槿等錦葵科植物上,吸食果實或枝莖汁液。每年木棉種莢掉落時,可見大量棉紅蝽群聚吸食種子汁液。
【別名】大星蝽
【外表識別】體長15-19mm,頭部和前胸背板棕紅色,前胸背板中央有大黑斑塊;小盾片黑色,前翅革質棕紅色,中央各有一黑色大圓斑,革質翅端另有兩塊黑斑,膜質黑色區域與革質翅端的黑色斑相連。
【發現技巧】成蟲趨光性強,目前只在燈誘時有發現。
刺副黛緣蝽
Paradasynus spinosus
【外表識別】體長14-20mm,前胸背板褐色,後緣隆起,側角小,具褐色銳刺;小盾片綠褐色,前翅革質暗褐色,腹背板外露,側緣黃綠色。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芸香科等植物上,吸食果實或枝莖汁液。成蟲趨光性強,目前只在燈誘時有發現。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
一點同緣蝽
Homoeocerus unipunctatus
【外表識別】體長12-14mm,頭部和前胸背板淺褐色密布黑褐色刻點;小盾片淺褐色,中央有一黑點;前翅革質與膜質相同,革質中央有一小黑點;腹部背板外露,側緣褐色。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野葛等豆科植物上,吸食枝莖汁液。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
【外表識別】體長9-10mm,體淡紅褐色,前胸背板兩側具黑色棘刺;前翅外緣有黃白色邊,後緣中央各有一黃白色圓點;腹部背板外露,側緣淺綠色。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狗尾草、馬唐等禾本科植物上,吸食種子、枝莖汁液。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
【外表識別】體長14-16mm,頭部和前胸背板綠色,體型狹長;小盾片綠色,前翅革質與膜質皆為褐色或褐綠色。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狗尾草、馬唐等禾本科植物上,吸食種子、枝莖汁液。觸摸會放出刺激性味道。
【外表識別】體長13-16mm,頭部和前胸背板紅色;小盾片紅色;前翅革質紅色,圍繞小盾片周邊有不明顯的黑色V字型斑紋,膜質黑色。
【發現技巧】成蟲、若蟲常見於欒樹、狐尾椰等無患子科和棕櫚科植物上,吸食果實、葉苞、枝莖汁液,有時也取食鬼針草等雜草的花粉。成蟲趨光性強。
文章的部分資料參考了嘎嘎昆蟲網(http://gaga.biodiv.tw/)。由於知識水平有限,文章一些內容鑑定可能存在錯誤,歡迎各位看官指正,感謝大家觀看!
句芒物語
沒時間解釋了,快長按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