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昆蟲|蝽和盾蝽

2021-02-20 偶有閒

這兩個傢伙都是在海龍屯拍的。

第一張圖百度識圖出來是

蝽因為它能分沁臭液,擅長放屁,又叫放屁蟲,臭板蟲。

第二張圖百度識圖出來為盾蝽,盾蝽比蝽多了一個字是因為它的服裝更為華麗,長有花斑,更容易辨認。

它們都會傳播植物病毒,有一些還會像蚊子一樣吸食人血。

需要注意的是,臭屁蟲≠臭蟲!雖然兩者同屬半翅目下的異翅亞目,都有臭腺,都吸食生物液體,但臭蟲一般是指床蝨,也就是臭蟲總科的臭蟲科,以吸食動物血液為主,而蝽是指蝽總科的蝽象科,以吸食植物汁液為主。

蝽對於人類而言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害蝽,另一種卻是益蝽。

害蝽的重點嚯嚯對象是茶、水稻、荔枝。

而益蝽的特點就是它靠吸食汁液維生,不過,這種汁液卻是各種毛毛蟲的體液,甚至是同類的體液;而且,它不貪吃,對付毛毛蟲,不會殺死一隻吃飽就算,而是一隻接一隻的殺死,只要活著,它就要攻擊,對它來說,這就是天性,天性要殺光所有毛毛蟲。

在搜尋獵物所需時間方面,益蝽5齡若蟲找到草地夜蛾6齡幼蟲,最快只需9分鐘,最慢也是43分鐘。當然,就算是機器也不可能不眠不休,益蝽再厲害,也會有休息的時候,據統計,益蝽每天大概可致死5頭6齡草地夜蛾;另外,對於獵物,益蝽若蟲也樂於分享,甚至是共同合作捕獵。

(藍字來源於知乎:Zam2019  【蒼天啊!同樣是蝽,為什麼你卻是吃蝽的蝽】 部分內容 )

相關焦點

  • 市民小區裡發現怪蟲 昆蟲專家稱是金綠寬盾蝽
    原標題:市民小區裡發現怪蟲 昆蟲專家稱是金綠寬盾蝽 半島都市報11月2日訊(記者 韓小偉) 「樣子很好玩,可是從來沒見過。」1日,家住金沙路的市民楊先生在小區裡發現一隻蟲子,看上去像是瓢蟲,可是長著白色和綠色的花紋。
  • 蝽分幾類?昆蟲養大後會不會有什麼不良行為?大多數昆蟲在山裡?
    昆蟲,實在太多了,已發現的昆蟲就有一百多萬種,所以研究蜻蜓分類的,不一定懂蝽的分類,研究蝽的,不一定懂螞蟻,這是因為這些昆蟲學家學問要做得很深,所以他的研究方向也就不能太廣。,主要是在去年才開始將精力和時間投注到昆蟲,所以我只能粗略地談一下對蝽分類的看法。
  • 蝽(又19種)
    不太常見的蝽:1.金綠寬盾蝽。雖說不常見但是爬山的時候還是能經常見到的一種蝽,在濟南威海跟北京爬山的時候都見到過。
  • 我國海關首次截獲藍美盾蝽,知道它是種啥蟲子嗎?擴散了可不得了
    上圖為呂鳳功拍攝的藍美盾蝽(圖片來自網絡)說到藍美盾蝽這種昆蟲,可能大家都沒有聽說過,它是半翅目盾蝽科的一種,該科有很多種的甲蟲狀昆蟲,比如金綠寬盾蝽,如下圖:角盾蝽,如下圖:麗盾蝽,如下圖:紫藍麗盾蝽,如下圖:藍美盾蝽體長16~20毫米,體色淺綠與肉紅色相間,有金屬光澤,觸角褐色,背部如盾牌,有7枚黑斑,中央有一條縱向的線斑,樣子看上去很漂亮,這種昆蟲經常是群聚性生存,某些地方的分布很密集,幼蟲和成蟲均可吸食植物汁液和葉片,有時也吸食花蜜,因此會對農作物及樹木等造成災害。
  • 益蝽研究小記:同樣是蝽,它卻是吃蝽的蝽
    蝽象體型較小,成蟲體長一般在1釐米左右,背部具盾片,觸角有5節,其學名便是由希臘語的pente(5)和tomos(節)所組成,各足跗節有3節,與其它半翅目昆蟲區別明顯。蝽象,圖改自washingtonpost與蝽象科同等地位的荔蝽科、盾蝽科(不加細察還會覺得是甲蟲)等,畢竟同屬於蝽總科,外形還算相似,但與蝽總科同級的其它總科,儘管帶有蝽字,體型差別卻很大,例如獵蝽總科、
  • 益蝽研究小記:同樣是蝽,它卻是吃蝽的蝽
    蝽象體型較小,成蟲體長一般在1釐米左右,背部具盾片,觸角有5節,其學名便是由希臘語的pente(5)和tomos(節)所組成,各足跗節有3節,與其它半翅目昆蟲區別明顯。蝽象,圖改自washingtonpost與蝽象科同等地位的荔蝽科、盾蝽科(不加細察還會覺得是甲蟲)等,畢竟同屬於蝽總科
  • 遇見的幾種小昆蟲(之一)
    太極驢老董春夏秋三季,草木旺盛,是昆蟲活躍的時期,蝴蝶、蜻蜓這些大的昆蟲在行走途中都可以看見。 但是一些體長只有幾毫米的小昆蟲,則需要走進草叢,俯下身來仔細尋找,才能發現它們的蹤跡。肉眼只能看見它們的輪廓,它們的細緻面貌則需要從鏡頭拍出的照片來仔細觀察,小昆蟲雖然細小,鏡頭下就能顯示出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 春天裡的三樣植物、蟲和鳥
    金星尺蛾只是不小心撞衫了踩爛的油桐花,但它不是我要介紹的昆蟲。有一種昆蟲和油桐關係更加密切,它的寄主之一就是油桐。當然油桐這種植物也很有意思,它的葉片上有腺體,分泌物常常吸引螞蟻等昆蟲前來享用。就像一個慷慨的樹先生,端著杯子朝過路者說:「來一杯吧?免費的。」
  • 鏡頭裡的大連常見昆蟲-蝽(上)
    蝽科,舊稱蝽象,俗稱臭大姐。此類昆蟲具有臭腺,能分泌臭液。多數種類為植食性,以刺吸式口器插入植物嫩枝、幼莖、葉片和花果的組織內,吸食汁液。少數種類以捕食性為主,以鱗翅目、鞘翅目幼蟲為食。 珀蝽Plautia fimbriata(Fabricius)習性:1年3代,以成蟲越冬。為害大豆、玉米、水稻、芝麻、梨、桃、李、柑橘、茶、菜豆、薴麻、柿、泡桐、楓楊、鹽膚木、馬尾松等。
  • 濱河溼地動物錄丨昆蟲篇 · 蝽類
    昆蟲是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內溼地植被較為豐富,除主要觀賞區域外,溼地灘涂區域維持原生態的管理護養,為不少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環境。筆者將把在此觀察記錄的物種按照類群上傳於本公眾號,為各位自然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導師在濱河溼地進行自然觀察時,提供識別參考。
  • 微笑的卵,長大以後就變成害蟲和壯陽藥了:蝽
    ,而那個像微笑的嘴的黑線,是它們用來破殼的工具,叫破卵器,類似於鳥類和爬行動物的卵齒。蝽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昆蟲,屬於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異翅亞目、蝽科。大部分是吸食植物汁液的,屬於農業害蟲。它們的卵從白色到淡綠色都有,一般十數粒到數十粒聚集在一起,臨近孵化的時候會顯示出類似於微笑的表情。
  • 昆蟲基因組文獻解讀|綠盲蝽基因組
    昆蟲基因組文獻解讀|綠盲蝽基因組2020年8月28日MER在線發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王桂榮課題組關於綠盲蝽基因組測序的文章。本文主要從基因組層面揭示綠盲蝽的多食性以及食葉特性。綠盲蝽基因組1 | Abstract綠盲蝽屬於半翅目盲蝽科昆蟲,基因組大小為1.02Gb,contigN50為785kb,scaffold N50為68Mb,1016Mb的contig組裝成17個大的scaffold,對應17條染色體。其巨大的基因組與轉座子的擴增有關。綠盲蝽屬於雜食性昆蟲,主要取食葉肉。
  • 苗床上種出天敵煙盲蝽
    煙盲蝽是一種雜食性昆蟲   據市植保站天敵專家介紹,煙盲蝽是近年來在我國生物防治領域引進的一種雜食性天敵昆蟲。它是一種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成蟲和若蟲均可捕食粉蝨、斑潛蠅以及鱗翅目昆蟲的卵和初孵幼蟲等農業害蟲,是一種利用潛力巨大的捕食性天敵。煙盲蝽在我國引發關注是它最初被當作菸草上的一種害蟲。
  • 【蟲譜大觀】蹺蝽(半翅目Hemiptera蹺蝽科Berytidae)
    蹺蝽科 Berytidael小型至中小型;l體、足及觸角極細長,灰黃色至紅褐色;l運動時,身體抬高,靠細長的足支撐
  • 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常見的昆蟲分類
    那麼除了飛蛾之外,常見的昆蟲還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的昆蟲有哪些  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一個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中超過了50%。截至目前為止,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餘萬種,且不包括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昆蟲。  常見的昆蟲種類有蜜蜂、馬蜂、蜻蜓、蒼蠅、蚊子、牛虻、蝴蝶、步行蟲、蟑螂、螻蛄、地老虎、蟬的幼蟲、負子蝽、田鱉、龜蝽、劃蝽、石蛾、蜉蝣、跳蚤、蝨子等。  其中,春天比較常見的昆蟲有蝴蝶、蜜蜂、蒼蠅、蜻蜓等;而夏天比較常見的昆蟲主要有牛虻、蚊子、飛蛾、蟑螂、跳蚤、蝨子、蟋蟀等一類的。
  • 梅州驚現「網紅」錐蝽蟲,能傳播新型愛滋,抓到一隻還獎8元!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遇見了,自己如今懷了二胎,大寶又還小,家裡平時非常注意消殺蚊蟲,這隻錐蝽蟲極有可能是藏在晾曬的衣服裡混進家的。之後經梅州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科鑑定,負責人確認:這黑蟲正是錐蝽蟲。梅州地區一直有錐蝽,這種蟲子喜歡在人體唇部、眼瞼等皮膚比較薄的地方叮咬,叮後會起丘疹。
  • 碩大的蝽,得於「湘軍古道-湘潭昌山」徒步
    湘潭縣昌山,主峰,海拔738米。在2019年8月23日,在瀏陽張坊鎮雙溪村孤身探訪小溪河源頭時(曾撰文《深山老林搭車回長沙》),曾見到一隻死的,一直以為它是碩蝽,剛找出圖片,做了不少功課,它是斑緣巨蝽,與碩蝽非常相似,另文再寫。
  • 雲中課堂 最好笑的昆蟲和其中的另類保護色——半翅目蟾蝽科Gelastocoridae
    謝強,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國際蝽類昆蟲學會終身會員,中國昆蟲學會第9屆理事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