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隨著雨紛紛落下的還有油桐花,粉白相間剛剛掉到路上,就被欲斷魂的路上行人踩了幾腳變成這樣。
我盯著地上的殘花,突然覺得似曾相識。原來鱗翅目尺蛾科裡有一類長相另類的蛾,叫金星尺蛾(屬)。
金星尺蛾只是不小心撞衫了踩爛的油桐花,但它不是我要介紹的昆蟲。有一種昆蟲和油桐關係更加密切,它的寄主之一就是油桐。當然油桐這種植物也很有意思,它的葉片上有腺體,分泌物常常吸引螞蟻等昆蟲前來享用。就像一個慷慨的樹先生,端著杯子朝過路者說:「來一杯吧?免費的。」
來者絡繹不絕——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螞蟻再貼切不過,來的確實也主要是螞蟻。人們猜測,木油桐的這種特徵可以利用螞蟻驅逐那些對植物有害的昆蟲。這下,其它蟲子要想來木油桐這兒分一杯羹並不容易。這時,就有昆蟲全副武裝地來了,它叫麗盾蝽。
每一隻麗盾蝽都自帶一個很囧的表情,五官皺在一起透著苦情,髮際線則高得像步入中年。
麗盾蝽,從頂上看並不覺得有多豔麗,換個角度就能發現光彩奪目的部位。盾蝽科成員是半翅目中的另類,它長得不像蝽倒有點像甲蟲。當然它的「甲」其實是小盾片,延展覆蓋整個腹部。需要飛行的時候,能微微抬起以便底下的翅膀展開。而其它部位看起來也很堅硬,有硬甲加身可以無所畏懼,行動起來也那麼慌亂,看起來很溫順。當然這也只是表面的樣子,有一次幾個小夥伴看麗盾蝽可愛,就抓下來把玩,結果很快通過嗅覺重新認識了蝽這種昆蟲。
這時油桐樹上還飛來了領雀嘴鵯,蟲子什麼的似乎和它無關,只愛在枝頭吃起了花瓣。
要找到我們的第二種植物,先得從樹上下來,然後走到田裡去。一眼看去,在百草叢中高大突兀、粗枝大葉的就是這種叫酸模的野草。
酸模是常見的蓼[liǎo]科植物。農民伯伯如果在田裡見了會很生氣,因為它根深難除,和農作物爭搶水和養分。我小時候就見過這種植物,但不甚了解。翻看資料,說酸模葉味酸,能解渴……看到這裡,我立刻就想嘗試,摘了來咀嚼,卻索然無味。原來沒看完,繼續下拉,說如果酸模長出種子,味道就沒那麼好了,還發澀……
看起來文章要看到最後,真的很重要。
酸模這種植物在春天大量萌發,勢頭難擋,直到來了一種甲蟲——蓼藍齒脛葉甲。看名字就知道是一種挑食的蟲子,專門以蓼科雜草為食。
常常幾十隻一起聚集,直接無視村頭懸掛的標語。一直吃到酸模光禿萎靡,一蹶不振,還圍著不肯散去。
這種場面吸引白頭鵯等鳥類前來,於是葉甲們紛紛落下裝死,有幾隻落到葉片上的,就成了鳥兒腹中之物了。
在葉甲大爆發的時候,它們也會四處遊蕩。但面對其它植物,它們都是不吃不喝一臉的嫌棄,即使是蟲見蟲愛的野薔薇花也不例外。
通過這張圖,我們終於可以假裝很自然地過度到下一組生物。
野薔薇也是地頭常見的植物,這個時節開花,但忽晴忽雨的天氣常常會滋生白粉病。這種由各種白粉菌導致的植物病害通常是種植戶的噩夢,不僅枝葉枯萎,光是沾染著白色毛茸層就讓那些本來可以大賣的植物掉了價。這種心情要怎麼描述比較貼切呢?操著白粉的心,賺著白菜的錢。
野薔薇上的白粉病並沒有大蔓延,這要歸功於一群可愛的蟲子——柯氏素菌瓢蟲,我更喜歡叫它的俗名:黃瓢蟲。黃瓢蟲不捕食蚜蟲,也不吃葉片,專吃白粉病菌。
簡單素雅的顏色搭配,符合當下流行的小清新風格。
黃瓢蟲的行為和其它瓢蟲一樣,受到騷擾會立刻掉下,通常掉到一半的時候展翅飛走。但飛不太遠,好像突然想起忘記鎖門,又急忙掉頭回來,重新回到了野薔薇上。
多虧了小清新的黃瓢蟲,野薔薇的才保持了繁茂的長勢。
褐翅鴉鵑見狀,趕緊挑了棵大的住了進去,每天和鮮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