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漫步在公園中,翻開葉子的背面,定睛一看,偶爾會讓你大吃一驚:這個葉子上有好多表情包在對你笑呢。
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實際上是蝽的卵,那兩個像眼睛的小點就是還沒破殼的蝽幼蟲的眼睛,而那個像微笑的嘴的黑線,是它們用來破殼的工具,叫破卵器,類似於鳥類和爬行動物的卵齒。
蝽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昆蟲,屬於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異翅亞目、蝽科。大部分是吸食植物汁液的,屬於農業害蟲。它們的卵從白色到淡綠色都有,一般十數粒到數十粒聚集在一起,臨近孵化的時候會顯示出類似於微笑的表情。
主要品種有綠蝽、茶翅蝽、荔枝蝽還有可以入藥的九香蟲。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綠蝽(學名:Nezara viridula Linnaeus),主要危害水稻、柑橘、茄科植物、豆類等
茶翅蝽(學名:Halyomorpha halys),就是我們常說的梨椿象、臭大姐。
我們小時候學的課文《黃鸝與山雀》裡就有關於這種昆蟲的描述。
一隻山雀飛來,落在旁邊一棵樹上,把一塊樹皮似的東西吞了下去。小黃鸝驚奇地叫起來:「山雀阿姨,您怎麼吃樹皮呀!」
「孩子,你們不知道。這不是樹皮,是梨椿象。它們專吸果汁,壞透了!」山雀說完,又銜了一個梨椿象,去餵她的孩子。
一個月過去了,小黃鸝和小山雀長大了。他們在枝葉茂盛的果樹林裡飛來飛去,跟著媽媽捕捉害蟲。
秋天,果樹上結滿了果子。一陣風吹過,紅通通的海棠,黃澄澄的梨,都輕輕地點頭,在感謝黃鸝和山雀呢。
可見這種昆蟲對果樹的危害很大。蝽們在破殼之前,還是挺可愛的,破殼之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請做好心理準備
有研究表明,蝽的幼蟲破殼都是在同一時間,這主要是為了讓更多的幼蟲存活下來。
因為蝽的幼蟲有個習慣,它們會吃掉沒有孵化的卵來補充營養,如果破殼晚了。。。那麼很可能剩下的幼蟲就沒有機會再破殼了。
那麼這些幼蟲是怎麼保證同時破殼呢?是生物?還是溫度?
實際上,很簡單,就是振動。在第一個幼蟲從卵裡出來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特定頻率的振動。其它在附近的幼蟲感受到這個振動的時候,就會馬上開始破殼。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科學家做了很多試驗,發現這些卵挨在一起的情況下,基本都是同時孵化的。但如果卵之間距離較遠,其它的幼蟲感覺不到破殼的振動的話,就沒有這個現象了。
所以說距離產生美,對於這些幼蟲來說也是這樣。
荔枝蝽(學名:Tessaratoma papillosa),主要危害荔枝和龍眼,在南方比較多見。若蟲很漂亮,但要小心它的尿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摘果時眼睛不慎被它的尿液噴入眼,會對眼睛造成損傷,從而引起眼紅、眼痛、灼熱感、結膜水腫等不適。
九香蟲,即瓜黑蝽(學名:Coridius chinensis),和茶翅蝽有點像,但沒有斑點。
《本草綱目》中記載:九香蟲,產於貴州永寧衛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於石下,至驚蟄後即飛出,不可用矣。所以李時珍說它:鹹溫無毒,理氣止痛,溫中壯陽,「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
《中藥大辭典》載:九香蟲對於神經性胃病,精神憂鬱而致的心口痛,脾腎陽虛的腰膝酸軟乏力、陽萎、遺尿等症有顯著療效。
當地有句俗話,有錢人吃鹿茸,沒錢人吃臭屁蟲。
在對生殖系統受損的小鼠進行試驗後發現,注射九香蟲溶液的小鼠睪丸損傷得到了明顯的修復和改善。
當地人民還有用九香蟲做菜的,據說味道和香菜差不多,真是很佩服這些勇於探索美食的人。
小結
在蝽科中有很多種類,多數以植物為食的蝽類都會分泌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所以我們在遇到它們的時候,要注意對自身的防護。不要被它們的笑容迷惑了。
謝謝您的觀賞
九香蟲對染錳大鼠睪丸組織損傷的修復機制
作者:付惠惠;張莉;王鳳月;王乾興;侯曉暉; 刊名:中成藥
藥食昆蟲九香蟲的生物學及開發利用研究進展
作者:郭玉紅;張慶林 刊名:時珍國醫國藥
《當代生物學》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