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翅目昆蟲,口器為刺吸式,有群居性,大約是它們共有的標籤。但往下細分之後我們發現,這5種害蟲其實可分為三類,即體型較大食性雜的蝽象,多危害禾本科大田作物的飛蝨以及粉蝨、木蝨、蚜蟲這樣在作物新梢期易發的小蟲。
蝽象
不僅蟲大,蟲卵也十分明顯,所以在田間時現帶卵葉片或初孵幼蟲時及時摘除。
清晨、傍晚時,它們大多不活躍,易於捕捉,只是有點臭罷了。
藥劑方面,首推菊酯類藥劑,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效果較好。
飛蝨
在水稻上多發,基數大、繁殖快、能遷飛,一夜之間就造成水稻「穿頂」。
防治上最好是速效性藥劑與內吸性藥劑相結,如吡蚜酮+呋蟲胺+異丙威,發生嚴重的水稻基部要打透,穿頂田塊需要做兩次防控。
粉蝨、木蝨、蚜蟲
發生量大、抗藥性強是這類害蟲的防治難點。
以柑橘為例,防治上要注意統一放梢,保持營養供給,展葉後噴磷鉀源庫以縮短危害期;出芽後就用藥保護,可選擇氯氟·噻蟲嗪、氯氟·啶蟲脒等;輔以物理、生物防治,如掛黃板、保護天敵生物等。
農業助手旗下【牧蟲者說】原創內容,謝絕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