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五小害蟲如何識別,為害有什麼特點?
常規防治方法存在哪些問題?
園林五小害蟲防治有什麼新的好措施?
一、「五小害蟲」為害特點
李鵬首先介紹了園林「五小害蟲」的為害特點。
「五小害蟲」蟲體小,以毫米計,危害初期不易被發現;有蠟、粉或殼保護。繁殖快,少則一年一兩代,多則一年20至30代,存在世代重疊。它們以刺吸式(銼吸式)口器插入植物組織內吸食汁液,葉片失綠,出現黃色、白色、紅色的斑點或斑紋,嫩芽、心葉凋萎,葉片捲曲,皺縮變形,甚至全葉枯黃、花朵凋落。形成蟲癭或分泌蜜露,誘發煤汙病,影響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
「五小害蟲」會引起植物養分和水分輸導障礙,影響生長發育,嚴重時植株枯死,它們還會傳播植物病毒等病原體,給園林植物造成嚴重損失。
1.蚜蟲:蚜蟲種類繁多,有桃蚜、粉桃蚜、桃瘤蚜、月季長管蚜、棉蚜、繡線菊蚜、菊姬長管蚜、欒多態毛蚜等,分布非常廣泛,危害植物種類多種,繁殖迅速。
2.蚧殼蟲:種類有草履蚧、吹綿蚧、紫薇絨蚧、日本龜蠟蚧、紅蠟蚧、黃楊芝糠蚧、月季白輪盾蚧、桑白蚧、白蠟蚧等,分布廣泛,寄主植物繁多。
3.粉蝨&木蝨:種類有白粉蝨、黑刺粉蝨、橘黃粉蝨、石楠盤粉蝨、上海粉蝨、梧桐粉蝨、樟葉粉蝨、合歡粉蝨、蒲桃粉蝨等。
4.薊馬、網蝽:種類有花薊馬、煙薊馬、榕管薊馬、杜鵑冠薊馬、梨網蝽、懸鈴木方翅網蝽、樟脊網蝽等。
5.蟎類:種類包括硃砂葉蟎、山楂葉蟎、二點葉蟎、茶黃蟎、柏小爪蟎、楊始葉蟎、桂花櫻滿等,分布廣泛,寄主植物繁多,繁殖迅速。
二、常規防治方法有哪些不足?
李鵬介紹,對於「五小害蟲」有多種防治措施,包括隔離、栽培管理、生物、物理(修剪)以及農藥等。
常用藥劑包括有機磷及氨基甲酸酯類,如樂果、敵敵畏、辛硫磷、丁硫克百威、克百威等;擬除蟲菊酯類,如高效氯氰菊酯EC、高效氯氟氰菊酯EC等;微生物源類,如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氯代菸鹼類,如吡蟲啉、啶蟲脒等。
「常規藥劑普遍存在著毒性高、持效期短、殺蟲譜窄、施藥不方便、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抗性嚴重、易發生藥害、對天敵昆蟲不安全等問題。」 李鵬說。
農藥的毒性各不相同
三、有什麼新的防治好辦法?
李鵬介紹了兩款新型藥劑,「卉健」和「浦洛克」,以及助劑「賽利吉」。
「卉健」擁有卓越的內吸傳導性和持久性,低抗藥性風險。在一項對比實驗中,施藥72小時後,只有31%的「卉健」停留在葉片表面,而吡蟲啉及氯氰菊酯分別有85%和92%停留在葉片表面。
採用「卉健」灌根方法,劑量根據樹的胸徑計算,每釐米使用約1毫升。灌根處理後,卉健被根系吸收,迅速傳導分布到根部、幹部、葉部等各個部位,全面防治地下、地上害蟲。用「卉健」灌根還可以有效解決觸殺型藥劑打不透的問題。
「浦洛克」殺蟲譜廣,安全環保,長持效。兼具觸殺與胃毒作用,多作用位點混合製劑,可延緩抗性產生。雙向內吸傳導,既能防治新生葉片的害蟲,也能防治噴霧不到以及隱藏在密集葉片中的害蟲,持效期大於30天,省工省時省力,但傳導需要2至3天時間。
「浦洛克」葉噴:3000倍+賽利吉600倍,浦洛克樹冠噴霧後,配合助劑的作用被處於生長旺盛期的植物葉片吸收,可在植物體內上下傳導。
在直播中,李鵬還介紹了一些五小害蟲防治案例,如在上海、重慶用「卉健」防控懸鈴木方翅網蝽,用「卉健」灌根方法防治海桐球白粉蝨、國槐蚜蟲、紫薇絨蚧等。
一次灌根處理,整季防控懸鈴木方翅網蝽。用「卉健」灌根處理,5周後,老葉背面見不到網蝽蟲體,新葉不見任何危害痕跡,整個新梢枝葉生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