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僑城溼地的蟲 · Chapter 15

2021-03-01 某蛙的尾巴
上周六我約了小分隊的夥伴去華僑城溼地,他們觀鳥,我去找蟲,各有各的樂趣,出來或多或少都有收穫。查完物種名本來就要耗費很多時間,加之最近工作好忙Orz,這次就只是放物種名吧,本次物種速記如下:

貓蛛 Oxyopes sp.

六斑月瓢蟲 Cheilomenes sexmaculata (Fabricius, 1781)

雙帶盤瓢蟲 Coelophora biplagiata (Swartz, 1808)

霍氏繞馬陸 Helicorthomorpha holstii (Pocock, 1895)

波紋長紡蛛 Hersilia striata Wang & Yin, 1985

斑絡新婦 Nephila pilipes (Fabricius, 1793)

弄蝶科 Hesperiidae

毛園蛛 Eriovixia sp.

盲蝽科 Miridae

麗盾蝽 Eucorysses grandis (Thunberg, 1783)

靈川麗蛛 Chrysso lingchuanensis Zhu & Zhang, 1992


大頭蟻 Pheidole sp.

蟻棲性的螱衣魚 Ateluridae

繭蜂科 Braconidae

勐臘峭腹蛛 Tmarus menglae Song & Zhao, 1994

尼科巴弓背蟻 Camponotus nicobarensis Mayr, 1865

懸繭姬蜂 Charops sp.   繭

白裙赭夜蛾 Carea subtilis Walker, 1858   幼蟲

海南透翅螳 Tropidomantis gressitti Tinkham, 1937

廣西蟹蛛 Thomisus guangxicus Song & Zhu, 1995

旁邊還有另一場兇殺案,只是有小蒼蠅在蹭車

榕透翅毒蛾 Perina nuda (Fabricius, 1787)

亞刺土甲 Gonocephalum subspinosum (Fairmaire 1894)

土甲族 Opatrini

黛蓑蛾 Dappula tertia Templeton, 1847   蓑囊

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 (Skuse 1894)

蚊獵蝽 Empicoris sp.

果蠅科 Drosophilidae

報喜斑粉蝶 Delias pasithoe (Linnaeus, 1758)   卵及一齡幼蟲

蟻科 Formicidae

上周六在深圳華僑城溼地的物種速記就這些啦,感謝各位夥伴抽空看到這裡,大夥們的關注和轉發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文中如有錯誤還望不吝斧正!那麼下次再見

最後感謝各位夥伴的相隨,下次再約刷山~

智人 Homo sapiens Linnaeus, 1758

【參考資料】:

[1]饒戈,葉朝霞,胡嘉麟,等.香港昆蟲圖典[M].香港昆蟲學會:香港,2014:288.

[2]陳錫昌,楊駿,劉廣.野外觀蝶:廣州蝴蝶生態圖鑑[M].廣東科技出版社:廣州,2017:46.

[3]饒戈,葉朝霞.香港蝽類昆蟲圖鑑[M].香港昆蟲學會:香港,2012:34-35.

[4]陳志雲.中山市林業有害生物生態圖鑑[M].廣東人民出版社:廣州,2018:208-254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感謝支持

微博@深圳攝蛛Frogstail2019

相關焦點

  • 又有小可愛光臨深圳華僑城溼地?專家確定原來它是……
    12 月 10 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12 月 11 日,經深圳市觀鳥協會鳥類專家鑑定,最終認定這隻"不速之客"實際上是懷氏虎鶇。
  • 「深圳」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12月10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董江天 攝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晶川 徐婭) 12月10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深晚薦讀|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12 月 10 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獨家|虎斑地鶇光臨華僑城溼地?鳥類專家確定繫懷氏虎鶇
    12 月 10 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掃碼就能喝「空氣水」,全球首個共享空氣制水機現身華僑城溼地
    深圳獅子會及深圳企業天泉科技向華僑城溼地捐贈兩臺天泉「空氣制水機」。  深圳華僑城溼地佔地68.5萬平方米,處在現代化大都市腹地,與深圳灣水系相通,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隔海相望,是深圳灣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華僑城的變與不變
    目前,華僑城在全國各地在建和運營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已將近30家,其中成都安仁古鎮、深圳甘坑客家小鎮、雲南大理古城等多個特色小鎮項目入選2019年小鎮美學榜樣;華僑城2019、2020連續2年位列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綜合實力TOP50、中國文旅小鎮運營商TOP10榜單雙榜前列。
  • 秋冬了深圳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休閒購物玩樂齊全!東部華僑城
    作為一個集購物、休閒、玩樂於一身的天堂,深圳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呢?大力推薦——位於大梅沙的「東部華僑城」!東部華僑城是國內首個集休閒度假、觀光旅遊、戶外運動、科普教育、生態探險等主題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 華僑城溼地裡那自帶扇子的小萌物,扇尾沙錐
    文:深圳觀鳥會-華僑城溼地 扇尾沙錐因為尾羽張開像一把扇子而冠名「扇尾」,扇尾沙錐屬於中等體型的鳥類,體長約26釐米,色彩明快,兩翼細而尖,嘴長。在溼地伸長腿,貌似在做瑜伽的小萌物,扇尾沙錐,攝影:半按扇尾沙錐頭頂黑褐色,頭頂中央從額基到後枕有一棕紅色或淡皮黃色中央冠紋,兩側從嘴基到眼後各有一條白色或淡黃色眉紋。從嘴基到眼有一黑褐色縱紋延伸至眼後,眼先淡黃白色或白色。
  • 華僑城的變與不變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目前,華僑城在全國各地在建和運營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已將近30家,其中成都安仁古鎮、深圳甘坑客家小鎮、雲南大理古城等多個特色小鎮項目入選2019年小鎮美學榜樣;華僑城2019、2020連續2年位列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綜合實力TOP50、中國文旅小鎮運營商TOP10榜單雙榜前列。
  • 深圳鬧市藏了一個秘境!蘆葦、溼地、水鳥……美翻了!
    華僑城溼地公園在疫情逐漸好轉後深圳各大公園開始出現不少人群但是,有一個溼地公園仍然人很少華僑城溼地公園因為需要預約雖身處在繁華的市中心,卻難得寧靜完全可以避開人群,一個人獨享景色01大片蘆葦蕩華僑城溼地公園是上個世紀深圳灣填海時留下的珍稀生態區域佔地68.5萬平方米環境保護得很好,幾乎沒有遊客這裡有大片大片的蘆葦蕩沿河蔓延了數公裡長沿著河道行走目光所極之處都是蘆葦蕩一叢連著一叢,一片連著一片微風陣陣吹來時一株株蘆葦婆娑起舞,搖曳生姿
  • 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預計2023年全部開放
    作為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中山市商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中山中心組團主題旅遊區商業中心中的核心板塊——中山華僑城項目迎來新消息,記者昨日從項目方獲悉,中山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目前,該項目已開始進行場地清理和土地平整,項目整體設計方案也已經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並已定稿。
  • 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原標題: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這條線路上的5000萬隻水鳥,包括28個全球瀕危物種,由於賴以生存的全球溼地生態環境面臨退化,已經岌岌可危,深圳也面臨同樣問題。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三洲田水庫由於成為生態旅遊項目的景觀水體,水質逐漸變差,目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且有不斷加重的趨勢。
  • 中山華僑城將在2023年建成開放
    未來項目計劃建設:探險樂園、溼地公園、科技樂園,以及新LOFT創意區、歡樂嘉年華、一河兩岸曲水灣(美食)文化帶和旅遊度假酒店、樂活社區等配套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在採訪中,華僑城中山項目的總經理黃健恆表示,中山歡樂海岸是華僑城在大灣區北連廣佛,西接江門、珠海,東望深圳、香港,南鄰澳門的戰略性布局,這個項目在華僑城文旅項目中也屬於金字塔頂端的重要項目。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 11月的深圳,碧空如洗。漫步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河畔兩邊綠樹成蔭,蟲鳴鳥啼此起彼伏,白鷺在灘涂閒庭信步……這是深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處剪影。 近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採風活動。
  • 與時代的化學反應 華僑城「十三五」跨越發展
    事實上,華僑城集團一直在不斷更新迭代旅遊產品和服務,保持了常青的創造力。僅以華僑城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平臺華僑城A所持文旅資產做參考,僅2019年,華僑城A旗下18家景區、24家酒店、1家旅行社以及2家開放式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5,209萬人次,同比增長12%。
  • 黑臉琵鷺開始在深圳過夜了
    全國首次在城市中心地帶發現豹貓活動地處深圳城市中心地帶的華僑城溼地,與深圳灣水系相通、生物資源共有,是深圳灣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候鳥遷徙線上的重要中轉站之一。6月16日,記者在華僑城溼地了解到,園區不消殺,植物不刻意修剪,園區沿線沒有垃圾桶,晚上燈柱不開燈,盡最大努力給棲息在這裡的生物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在這裡,我們要以一個客人的姿態,尊重溼地的萬物,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華僑城溼地負責人說。
  • 森態華僑城:城在花園中,人在風景裡
    2019年11月底,「華僑城至美之旅」襄陽華僑城業主深圳行美好啟程:徜徉於東部華僑城內錦繡中華的東方風情、置身於世界之窗的遺址奇觀、對話何香凝美術館裡的國際藝術、穿越大峽谷裡的自然風光,一攬華僑城大城魅力。△ 襄陽華僑城至美之旅深圳行合影除了精彩紛呈的文旅項目,華僑城「步步有花、處處有景」的自然景觀同樣讓業主驚嘆不已。
  • 華僑城中學有座天文臺
    【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包力 文/圖)為培養學生對天文學的興趣,近日,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中學燕晗山天文臺正式啟用。 一所中學為什麼要建天文臺?華僑城中學校長蔡樹男表示,天文學綜合了數學、物理、地理等學科知識,在天文觀測過程中還要進行設計、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 華僑城去年曝兩起事故死亡3人 子公司進安全黑名單
    這篇名為《市安委辦公布2018年12月份全市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信息》的公告顯示,東部華僑城、深圳榮茂昌分別出現在該「黑名單」第1位和第2位。該公告發布日期為1月9日。東部華僑城違法事實如下:2018年5月18日,東部華僑城大俠谷海洋廣場塔臂在拆除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拆除配重塊時,塔臂突然上升後墜落,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經調查認定,東部華僑城對該事故負有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