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的變與不變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2020-11-26 經濟觀察網

時間的年輪,刻印下奮鬥者的足跡。恰逢「十三五」圓滿收官之年,11月11日,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僑城」)迎來了35周歲生日。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十三五」期間,華僑城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根主線,將「文化+旅遊+城鎮化」和「旅遊+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模式向縱深推進,科技創新動能不斷釋放,交出了一份令行業矚目的「成績單」,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央企樣本。

截至2019年末,華僑城資產總額超55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超1300億元,利潤總額近240億元,年接待遊客1.5億人次,繼續保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蟬聯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遊集團20強,連續10年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年度業績考核A級評價。

成功者無不是有使命感的人。伴隨著改革開放應運而生的華僑城,從「敢闖敢試」的深圳起步,血脈中流淌著敢為人先的創新基因,以「中國文化產業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引領者、中國全域旅遊示範者」為使命,致力於成為「優質生活創想家」,培育了康佳、歡樂谷連鎖主題公園、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行業領先品牌,形成了文化產業、全域旅遊、新型城鎮化、電子科技相關業務投資等強勢產業板塊。目前已布局全國近100座城市,正在積極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謀變:推進轉型 驅動高質量發展

在35年揮寫的宏圖漫捲中,華僑城以銳意改革取得高質量發展。華僑城堅持產業「文化化」和文化「產業化」,依託遍及全國的文旅項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踐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注入產業資源和文化動能;堅持文化業態創新,推動「文化+節慶」「文化+科技」「文化+融媒體」等多元業態深度交融;堅持文化振興,積極響應並踐行推動文化「走出去」、美麗鄉村等國家戰略,將「生態環保大於天」理念融入產業發展。

01

轉型「文化+」 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

「十三五」以來,我國文化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文化產業與各領域的融合日益加深,以「文化+」為主導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文化+旅遊」融合最為廣泛深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十三五」伊始,華僑城就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堅持產業「文化化」。緊抓旅遊供給側改革這根主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讓「詩和遠方」成為越來越多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順德歡樂海岸plus街頭文化藝術節

近年來,依託雄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華僑城不斷加大相關戰略投資,把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積極進行文化產業布局,成立文化集團,發展成為文化IP和城鎮化的內容商和集成商,構建涵蓋電影、音樂、演藝、兒童娛樂的產業體系。加快影視服務、動漫遊戲、數字科技、演藝、娛樂、主題公園等產業發展,旅遊產業成為華僑城核心優勢產業之一。2019年,華僑城接待遊客量突破1.5億人次。截至目前,運營和管理景區近80家,酒店50餘家,旅遊演出23臺,旅行社10家,參與規劃和建設的特色小鎮及美麗鄉村近30餘家。

「文化+節慶」則是華僑城助推文旅產業升級、產品消費規模增長的另一發力點。華僑城每年依託景區和文化設施開展各類文化節慶活動百餘場,以剛結束的2020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為例,這場歷時135天、覆蓋全國60餘座城市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以400多場主題活動為全國遊客創造了歡樂美好時光,華僑城旗下各文旅企業累計接待遊客超400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持平。這場大規模的節慶活動承接了疫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效激活了文化和旅遊市場消費活力。

新型城鎮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擴大內需的深厚潛力。尤其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出的當下,新型城鎮化更有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使命。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

華僑城在全國範圍積極布局新型城鎮化項目,包括南京華僑城、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天津京杭大運河(西青)文旅項目、成都安仁古鎮、黃龍溪古鎮等,均引起很大關注度。

目前,華僑城在全國各地在建和運營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已將近30家,其中成都安仁古鎮、深圳甘坑客家小鎮、雲南大理古城等多個特色小鎮項目入選2019年小鎮美學榜樣;華僑城2019、2020連續2年位列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綜合實力TOP50、中國文旅小鎮運營商TOP10榜單雙榜前列。

同時,華僑城以開放的姿態,攜手各方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有序推進「100個美麗鄉村計劃」。從1989年建成中國首座主題公園「錦繡中華」至今,華僑城不斷創新旅遊產品,從靜態微縮、互動體驗、生態度假、都市娛樂,到今天的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產品從單一到混合形式的演變,強化了集群優勢。

始料未及的變局,往往最能檢驗發展的成色。疫情加速了市場的出清,也催生了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在疫情「新常態」下,華僑城積極探索當下與未來、詮釋使命與擔當。隨著國民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康養與文旅融合形成的康旅產業迎來黃金髮展期,成為疫後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能。華僑城在康旅產業上已經持續積累和探索多年,在我國新型城鎮化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為新型城鎮化的開發建設運營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02

轉型「數位化」 科技創新成為新動能

謀求企業經營深度融入網際網路思維,持續推動「旅遊+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模式的落地,打造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位化賦能新業務,是華僑城數位化文旅的重要思路。

數位化轉型與數字經濟正在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華僑城廣泛連接市場要素和資本要素;引入民間資本,放大華僑城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的功能。通過華僑城資本投資管理公司(資本集團)構建金融保障體系,構築大文旅產業生態圈。

通過在「文旅+科技」領域積極探索,華僑城數位化轉型的步伐日漸加快。在數位化戰略驅動下,文化和旅遊主業在科技賦能下實現「賽道」切換,為持續創新文化和旅遊供給持續賦能。

11月11日全新開放的南京歡樂谷

文化挖掘和科技應用的深度與廣度,決定了旅遊供給品質的高度。11月11日,華僑城旗下新一代科技娛樂複合型大型樂園南京歡樂谷正式開業,亮相的全新的文旅產品,是科技與旅遊景區深度融合的集大成者,展現了華僑城多年來創新文化和旅遊供給的深厚功力。「六朝古都」的南京歷史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華僑城深挖地方特色資源打造了原創IP「大藍鯨」等,用IP講好南京故事,同時還為區域市場度身定製了諸如《金陵寶藏》等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遊產品,通過增強遊客的文化認同進一步提升樂園的吸引力。同時,通過AI智能互動、全息投影、球幕光影、5G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升級遊客的遊園體驗。

華僑城還藉助一系列新技術、新手段「活化」傳統文化,以科技之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能力提升。今年9月底,央視文化IP《國家寶藏》首個線下體驗館落地濟南華僑城歡樂薈,展館應用了諸多數字交互技術,讓珍稀的國寶文物「活」起來,極大提升了觀展的沉浸感和互動性。

通過智慧華僑城建設,華僑城構建了智雲慧眼旅遊管理體系,建成了智雲營銷管理平臺、遊伴園區服務平臺、蜂巢分銷系統、花橙旅遊官方商城和統一會員管理系統等重磅平臺。智雲慧眼旅遊服務管理體系旨在打造區域化目的地智慧旅遊服務集群,對內實現華僑城用戶、資源和營銷的整合,對外輸出平臺技術服務能力,為華僑城管理輸出和輕資產運營提供支撐。

2019年,是中國5G商用元年。華僑城與華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國內通訊行業巨頭開展5G戰略合作,加速推進旗下主題公園、酒店等業態智慧化建設。2020年,華僑城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整體智慧化提升、新文旅融合、大數據價值深挖、生態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建數字文旅新生態。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認為,在現代旅遊發展的新階段,旅行社、景區、OTA平臺等旅遊業態,將以5G、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文化、旅遊、科技三業態的深度融合,智慧文旅已經駛入快車道。

華僑城旗下的康佳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近年來,康佳集團積極推進「科技+產業+園區」戰略落地,形成了「科技園區業務群、產業產品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投資金融業務群」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2016-2019年,康佳營收從203億元增至55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從9567萬元增至2.1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康佳實現淨利潤6.15億元,同比增長36.6%。更大的變化體現在科技創新上,2019年,康佳新增智慧財產權申請398項,同比增長75%。在前沿技術產品探索方面,康佳目前已在全國七個城市建立了九個創新基地,同時在英國倫敦、美國芝加哥等五個國家設立了七個創新中心,完成超過500個優質項目儲備。

03

財務穩健 業績「跨越式增長」

「十三五」初期,華僑城集團曾提出一個目標,在「十三五」末,其相較「十二五」末營收要增長兩倍,利潤翻一番。數據顯示,在2016年,華僑城集團營業收入達到536億元,利潤突破90億元。而在2019年,華僑城全年營業收入1357億元,利潤總額228億元。全新的戰略和創新發展模式,已經讓華僑城在「十三五」期間成功實現了業績上的躍升。

分析人士表示,文旅產業一直被看做是重資產、回報周期長的行業,高速擴張的模式,會帶來負債率高企的狀態。然而,華僑城卻在高速擴張的過程中,財務穩健,實現了高質量、可持續健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華僑城A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69.32%、淨負債率84.47%、現金短債比1.06;最新的三季報,剔除預收帳款後的資產負債率69.6%、淨負債率96.44%、現金短債比1.11。依然保持三個指標均未觸碰「三道紅線」。

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華僑城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提升。以華僑城集團旗下主要上市平臺華僑城A的數據為例,2020年前三季度華僑城A實現營業收入333.94億元,同比增長11.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52.4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0.02億元,同比增長0.78%。與2015年同期相比,上述數據均實現一倍左右的增長。

不變:踐行央企政治責任與社會責任 成為行業範本

作為優質生活創想家,華僑城不僅著力產業發展,還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致力於用公益回饋社會,用生態連接自然,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構建充滿人文關懷、綠色低碳、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華僑城已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公益矩陣,成立35年,累計公益投入30多億元。

01

多路徑扶貧

西藏林芝華僑城汽車營地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華僑城全面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貴州、雲南、西藏、廣東、海南、重慶等貧困地區,通過人才扶貧、基金扶貧、旅遊扶貧、產業扶貧、短板扶貧、文化扶貧的「六大路徑」激發當地內生動力,並在長期扶貧實踐中創新「文化旅遊+美麗鄉村」「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等精準扶貧模式,成為精準扶貧的文旅央企樣本。

今年以來,華僑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快推進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三穗縣的定點扶貧工作,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度集團《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各項目標任務。2020年上半年已撥付幫扶資金2734萬元,完成率136.7%。

華僑城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壓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形成「年初全面部署、壓實責任任務,年中跟蹤落實、倒排完成時間,年末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成果」的工作機制。在助力脫貧攻堅實踐中,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運用產業扶貧、消費扶貧、人才培訓等舉措激發內生動力,用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贏得群眾滿意。

比如,通過開展產業扶貧,探索「摘帽—脫貧—致富」可持續幫扶模式。把三穗縣三穗鴨產業打造成為貴州省龍頭產業,助力養殖基地擴大規模、延長產業鏈、拓寬銷售渠道;資助天柱縣棲鳳油茶生態園示範基地項目,推進油茶全產業鏈建設,促進林下生態經濟發展升級;開拓消費扶貧新陣地。「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於今年5月正式上線,華僑城進駐「央企館」,依託數位技術拓寬定點扶貧地區農特產品銷路,動員旗下各企業、社區參與消費扶貧。今年以來已購買定點幫扶兩縣農產品228.94萬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329.83萬元。

目前,華僑城還以「六個邁向」助力內蒙古科右中旗、甘肅臨夏州、四川馬邊縣等貧困地區奔小康。

02

「生態環保大於天」

深圳華僑城國家溼地公園

在35年的發展歷程中,華僑城率先以「生態環保大於天」和「規劃先行」的理念進行城市建設。紮根一座城市,就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這座城市的生態環境、自然肌理,將企業個體的發展融入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格局之中,這一理念隨著華僑城布局近100座城市的文旅項目走向了全國。

華僑城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土地倫理觀」,堅持產業引領,尊重、保護和融入當地歷史文化,構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文脈、城鄉居民共同富裕」的美麗圖景,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比如,在成都安仁南岸美村,華僑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脫貧動力,以鮮花和藝術為亮點,打造出錦繡安仁花卉公園、鄉村會客廳、藝術家工作室、鄉村生態記憶館、花田綠道等特色產品,形成佔地規模約2620畝,集生態農業示範、親子科普體驗、美麗鄉村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型業態;多年來,華僑城投入巨資進行深圳灣溼地、武漢東湖、南昌象湖、順德桂畔湖等溼地公園的保護性修復及美化。

03

鄉村文化振興

成都安仁古鎮

在華僑城看來,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十三五」以來,全國2.26萬個貧困村通過發展旅遊業實現了脫貧致富。在這期間,華僑城交出了旅遊扶貧「答卷」,助力脫貧攻堅。除定點扶貧貴州黔東南州兩縣外,華僑城還在雲南、海南、西藏、廣東等地區開展精準幫扶、帶動鄉村振興。

在雲南破解「美麗貧困」難題,截至2019年底,昆明轎子山、祿豐世界恐龍谷、元陽哈尼梯田、麗江老君山等景區建設覆蓋了9個縣、100多個自然村,直接帶動當地7000多人就業,旅遊扶貧導入遊客量超1000萬人次。

在海南,促進農旅結合、農旅融合,建設三亞中廖村、文門村、天涯小鎮、南山村等一批美麗鄉村,整合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文化招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其中,中廖村成為三亞首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已達16800元。2020年10月,「華僑城:三亞中廖村文化旅遊+美麗鄉村建設」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

在西藏,參與打造林芝華僑城南山國際汽車營地項目,以點帶面推動林芝全域旅遊及經濟發展。

順應國家戰略趨勢 未來發展可期

「十三五」期間,華僑城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貿區建設、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主線,布局核心城市群,以高水平的新型城鎮化驅動區域協調發展。

01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長三角區域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城鎮化程度較高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2016年以來,華僑城以上海為核心,深耕江浙皖滬,在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揚州、合肥等十餘個區域核心城市開發31個文化和旅遊綜合項目。數據顯示,已營業項目累計接待遊客近3800萬人次、年接待遊客近700萬人次,成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文旅引擎。

近日,新一代科技娛樂複合型大型樂園南京歡樂谷正式開業,這是繼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漢、天津、重慶之後歡樂谷品牌全國連鎖的第八站,項目總投資60億元。南京歡樂谷對於提升南京紫東地區文旅資源的輻射能力發揮了一定作用,將以穩定的客源流量成為南京文旅發展的新引擎,並助力南京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格局。

02

布局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近年華僑城重點發力布局的又一區域板塊。

華僑城響應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助力大灣區城市群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目前,華僑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文旅綜合項目近30個,未來預計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已完成大灣區9大城市全覆蓋,並與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實現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

深圳歡樂港灣

華僑城深耕深圳。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華僑城見證、陪伴、參與了這座城市走向繁榮興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積極助力。華僑城順應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定位,目前重點推進以甘坑客家新鎮、大鵬所城、光明小鎮等為代表的「8+1」重點項目建設。其中歡樂港灣作為深圳的新地標,已於今年8月對外開放。

華僑城的文旅版圖正以深圳為中心延伸到整個灣區,以灣區的東西兩側為兩翼,全面布局。在肇慶、茂名、汕尾,華僑城不斷探索創新,打造差異化主題公園;在東莞、江門、惠州等地,因地制宜發展旅遊度假區;在順德、中山等地打造「都市娛樂會客廳」,為城市核心區品質和風貌帶來本質提升;在茂名、汕頭、汕尾打造濱海旅遊城市風光帶,助力大灣區濱海經濟帶發展,提升濱海旅遊經濟規模;在廣東陸河螺溪谷等地,通過旅遊扶貧新模式,構建全新文旅業態,打造美麗鄉村。

03

「一帶一路」機遇

華僑城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布局沿線節點城市,推動文化科技「走出去」,促進國際產業聯動。

因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雲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著橋頭堡作用。2017年,華僑城與雲南省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戰略重組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控股上市公司「雲南旅遊」,深度參與雲南全域旅遊開發。截至目前,華僑城已在雲南12個地州市運營和建設近80個項目,覆蓋文化旅遊、康養旅居、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城市更新、旅遊交通等多領域。以文化演藝、文化綜合體、主題公園、特色小鎮等多元文旅項目的建設,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互融互通。

在德宏芒市,華僑城打造以地方民族特色、康養生態為理念的德宏華僑城生態康養新城,讓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人民入境第一站就能感受到包容、現代的「中國形象」和「中國自信」;在柬埔寨的暹粒省,基於雲南與周邊東南亞國家地緣相近、文化淵源相通等優勢,華僑城與柬埔寨文化部合作建設大型文化綜合體——中柬文化創意園,向世界展示「中國創意」與「柬埔寨元素」相融互促的文化魅力。

《吳哥的微笑》劇照

通過深度挖掘當地輝煌的吳哥歷史文化,華僑城出品的《吳哥的微笑》自2010年11月在暹粒公演以來,累計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250餘萬人次觀看,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範例。

結束語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階段轉變。對於華僑城而言,其在「十三五」期間的實踐成果,代表了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如今,「十四五」新篇將啟。

左拉說,「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已在眼前。華僑城正在構建文旅行業「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以實現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作為「優質生活創想家」,華僑城「十四五」的答卷令人期待。

北方/文

相關焦點

  • 華僑城的變與不變
    其中,「文化+旅遊」融合最為廣泛深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十三五」伊始,華僑城就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堅持產業「文化化」。緊抓旅遊供給側改革這根主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讓「詩和遠方」成為越來越多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文看盡中國現在的稅負問題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過去的幾年,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降低稅負,但是稅收收入卻大幅度增加,稅負重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到底如何認識稅負的變化?能否進一步降低稅負?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專訪了智方圓稅務師事務所主管合伙人王冬生,王冬生曾經供職中國財政部稅政司和畢馬威北京稅務部,從事涉稅工作多年。
  • 信託業無法承受之重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信託行業如今的龐大規模,得益於過去幾年中社會資產管理需求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大背景下的爆發式增長。正是因為時間短,信託行業資產規模快速發展的背後也隱藏了許多隱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圍繞信託的各種法律制度建設的嚴重缺失。如周小明在其著作《信託制度:法理與實務》一書中所言,「信託制度的確立,實是對中國財產制度的一種革命性創新,其創新價值如今已日益顯現。」
  • 王石的高度與寬度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王石經濟觀察報 廖傑華/文 2013年5月,萬科總裁鬱亮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當媒體鋪天蓋地的讚許鬱亮的堅毅與執著時,6月3日,仍舊身任萬科董事長的王石笑容滿面的出現在財經報紙的頭版。而旁邊的配語則耐人尋味——「這次不談高度,讓我們聊一聊人生的寬度」。其實,這只是一則廣告,但在這個時點用這樣的語言卻值得玩味。畢竟早在10年前的這個5月,王石就成功登頂珠峰。王石被譽為中國地產業的教父,從這點而言他實可以笑看高度,因為這個詞對他而言,已無太多意義。
  • 腳踏實地的農發組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柳紅自由撰稿人,專欄作家liuhongfuture@gmail.com  在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時,2008年11月23日,首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獎給杜潤生及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簡稱農發組)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理論。
  • 了解瘟疫般的經濟危機(2)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這種現象近年來已在日本出現,儘管日本嘗試了各種幹預政策,但其經濟仍然無法對任何激勵措施產生響應,如信貸擴張和凱恩斯方法。最終,由於懷疑此項計劃是否有效,才決定把公共貨幣直接注入銀行,以「確保」銀行總存款量不變。相比之下,歐盟的經濟狀況要稍微好些(如果我們不考慮為刻意使美元貶值政策所產生的擴張效應,以及相當嚴重的歐洲僵化性,尤其在勞力市場上的僵化性,這些都會使得歐洲的經濟衰退時間更長,更令人痛苦)。歐洲央行推行的擴張政策,儘管存在嚴重漏洞,仍然比美聯儲的政策略勝一籌。
  • 文明的試錯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但他們終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良渚人,良渚人用生產代替採獵,將河姆渡人的遊戲規則發展為良渚文化的生產方式,使以採獵為主的自然經濟轉向以農業為主導的產業經濟。在河姆渡遺址的最上面一層,覆蓋著良渚文化的遺存,這說明良渚文化取代了河姆渡文化,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河姆渡人被良渚人徵服了,也許取代是以經濟轉型的方式完成的。
  • 人類在變得更聰明嗎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學者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後來的人變聰明了,智力提高了。改善健康、營養等因素促進IQ提高,這是經濟增長的偉大貢獻。但它們只能部分地解釋弗林效應。原因是,它們的作用主要落實在IQ曲線的左半邊,即智力偏低的人群。社會經濟統計顯示,低智商通常與食物短缺、健康欠佳、營養不良等指標相關,營養、健康方面的改善導致這些人的IQ提高。反之,高智商的人一開始就比較富裕,有相對良好的營養和健康,對他們,這些因素的促進作用就比較弱。
  • 重返月球意味著什麼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作為手段而不是目標的阿波羅計劃登月50年之後,地球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增加了一倍,經濟總量增加了300%,地球變得更加繁榮。但與此同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平均增加140%,工業革命之後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中的三分之二是在過去五十年排放的。南極洲上空產生了臭氧空洞,亞馬遜雨林有五分之一遭到砍伐。
  • 「逆水行舟」的歐洲面臨新考驗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它萌芽於1950年代的「歐洲煤鋼聯營」和1960年代的「歐洲共同體」,從一個特定經濟門類的跨國協定,到西歐市場經濟國家的無壁壘自由貿易區,再到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全方位國家聯盟,走過了幾十年的進程。冷戰後,在歐洲諸國基本普及了憲政體制和人權保障,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司法獨立、新聞自由等基本價值和相應的制度安排也大體類同的條件下,羅馬帝國崩潰後1700年的傳統遺憾似乎有了彌補的希望,而近代康德等啟蒙先賢關於共同體歐洲和永久和平的理想更有了實踐的可能。冷戰後初期,人們比較樂觀。
  • 懂得寫下來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他出版過近30部作品,曾執教於兩所大學的藝術專業,同事和學生正活躍於當今臺灣藝術文化界——臺灣的文化圈很小,有相似背景的人比比皆是,這種文人身份只能說明亮軒是相對的客觀的觀察者和潛在的流利的敘述者。 真正讓亮軒成為時代親歷者典型的,是他的人生經歷和家庭背景。
  • 彈道裡的正義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現代法律固然是一項繁複淵深的職業,理應交由國家機器掌控下的專業人士代勞,但這不應等同於我們把軟體設計交給程式設計師,飛行安全交給航空科學家、家庭清潔交給職業保潔員。正義基因必須在所有公民的內心得到滋養成長,即使他們缺乏司法工作者的專業素養,也不應喪失對正義的敏感和渴求,人民永遠不能把正義當成身外之物。這是人類社會心照不宣的秘密,也是西部片的魅力之源。
  • 經營現金流連負3年 華僑城A回應:項目周期存在跨期
    華僑城A表示,如果刨開新項目拓展支出,近三年運營性現金流量均為正值,「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現流金管理,將繼續採取以銷定投、增加銷售回款考核比重、創新營銷模式、加快周轉速度等措施,努力改善經營現金流情況。」新浪財經此前也曾報導,為緩解資金壓力同時加快項目周轉率,近兩年來,華僑城接連出售旗下項目股權。
  •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經濟觀察報 Jan Chipchase/文 隨著谷歌眼鏡試用版的公開,對於它的未來成敗的討論已成為熱門話題,而成功的衡量標準似乎相當高:未來世界的生活是否無法脫離它而存在?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
  • 華僑城集團榮膺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1月8日,在億翰智庫主辦的「2021中國房地產行業年度策略會」上,億翰智庫、巧芯數據研究院和產城觀察網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50》,華僑城集團參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的安仁古鎮榮獲「2020中國特色小鎮運營商品牌影響力TOP2」。
  • 華僑城去年曝兩起事故死亡3人 子公司進安全黑名單
    近日,深圳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公告稱,根據《深圳市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印發<深圳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深安辦規〔2017〕1號)的規定,將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部華僑城
  • 熊朝忠:運作金腰帶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 機智「雲」掘金場景消費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開放生態在機智雲的網站界面上,沒有其他第三方雲平臺常見的項目申請頁,只有社區論壇,註冊成用戶就能享受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機智雲服務的客戶創業者與大公司研發團隊各佔一半,不要以為低門檻的自助開發平臺只給創業者用,所以內容質量肯定「有限」。事實上,傑升為企業客戶提供的是同一套開發平臺,只不過後者付費,因此能跳過自助環節,得到機智雲人馬的親自服務。
  • 哈貝馬斯:一個世界公民的理想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這成本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的成本,而且還有制度本身的成本。沒有一種制度設計比左派制度設計更為鄙視金錢,他們一概視金錢為邪惡,並且從不計較花費多少。同樣的,在制度層面上的官僚化,它們不是視為腐敗的根源,而恰恰視為政治理性化的前提。他們之所以始終能夠獲得支持,無非是因為畫的餅足夠誘惑群眾,而政客可以藉此機會擴張權力。
  • 馬雲念叨最多的閒魚是怎樣一個藍海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小孩子長得快,買的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買了玩具也是三天興趣。那衣服和玩具怎麼辦?我把衣服掛在閒魚上,沒想著賣多少錢,反正也要扔掉或送人,很快有買家問衣服穿多久、多大尺碼。交易完成後對方還拍了自己孩子穿上衣服的照片,我看比我女兒穿上好看,當時內心是難以言狀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