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 6月23日消息,自2017年起,央企地產商華僑城A的經營現金流淨額已經連續三年為負值,今年一季度更是進一步擴大至-127.87億元。在近日的機構調研活動中,公司的現金流問題再度被機構投資者提起。
華僑城A對此回應稱,近年來,公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土地招拍掛方式獲取了較大體量的優質地塊,因項目周期存在跨期,經營性現金流出、流入具有不同步性,因此導致公司近幾年經營性現金流為負。
華僑城A表示,如果刨開新項目拓展支出,近三年運營性現金流量均為正值,「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現流金管理,將繼續採取以銷定投、增加銷售回款考核比重、創新營銷模式、加快周轉速度等措施,努力改善經營現金流情況。」
新浪財經此前也曾報導,為緩解資金壓力同時加快項目周轉率,近兩年來,華僑城接連出售旗下項目股權。根據不完全的統計,2018年,華僑城轉讓了18家子公司股權和1個資產包,2019年公司擬轉讓19個子公司股權,轉讓價格總計超過百億。
在調研活動中,華僑城A的拿地問題也較受機構投資者關注。針對公司未來項目拓展計劃的提問,公司方面強調,「絕對不能機械的依靠計劃和教條主義」。
「公司將會從兩方面去考量:一是項目本身質量,不為單純追求規模而獲取項目,而是優中選優拓展優質土地;二是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堅持以收定投和底線思維」,公司稱。
華僑城A表示,公司戰略重心主要聚焦於經濟發達地區,目前布局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未來將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魯、成渝西(安)等區域,圍繞重點中心區域城市、去化和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城市布局。
得益於龍頭央企的優勢,華僑城A拿地成本處於行業較低水平。2019年,公司累計獲取土地47宗,新增土地面積625萬平方米,土地總價款745億元,其中28個項目以底價摘牌,新增項目平均地價僅為6165元/平方米。
談及公司考核機制,華僑城A稱確立跨越式目標、斷崖式考核、市場化薪酬三位一體的制度,而在激勵機制方面,則建立了短期年薪、中期跟投、長期股權激勵長短結合的激勵措施。
2019年華僑城A營收為600.25億元,歸母淨利潤123.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65%和16.69%。旅遊和地產是公司的兩大支柱業務,根據年報數據,2019年華僑城A的旅遊綜合業務收入反超房地產業務,是自2010年以來的首次。(新浪財經 徐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