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木材準確識別鑑定到樹種或木種,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一是具有先進的儀器設備與工具;二是掌握科學的製片與照片技術;三是正確使用模式木材標本或權威的木材識別工具書。這三要素也稱木材鑑定的三步曲。現對其作簡要介紹。
第一步 具有先進的儀器、工具與藥品
1.1 木材切片用設備及器具
1.1.1 切片設備:木材切片機、磨刀機,需要向專業生產廠家或經銷公司購買。
1.1.2 木材切片用器具
1.取樣工具
木材取樣工具主要有:鋸、鑿、刀、生長錐。鋸子主要用於原木、鋸材、人造板取樣,生長錐和鑿主要用於家具及工藝品取樣。
2.切片用器具
木材切片器具主要有:水浴鍋、電爐;小刀,單面刀片;培養皿,解剖針、鑷子、毛筆,載玻片、蓋玻片等。
1.2 木材識別鑑定用儀器
生物顯微照相系統,體視顯微鏡,手持顯微鏡,放大鏡,需要向專業生產廠家或經銷公司購買。
1.3 木材切片用藥品
木材切片用藥品主要有:酒精、甘油、鐵礬、蕃紅、丁香油、TO液、二甲苯、中性樹膠。器具與藥品在五金商店或化工商店可以買到。
第二步 掌握科學的製片與照片技術
2.1 取樣方法
(1)原木或鋸材取樣:在原木或鋸材上取樣時,最好從試樣靠近心邊材交界處,生長輪正常部位截取,一般尺寸為20mm×20mm×20mm。
(2)家具或木工藝品取樣:由於家具或木製工藝品已是一件完整的產品,因此取樣時在滿足鑑定要求的情況下儘量的獲取小試樣,以保留家具或木製工藝品的完整性和美觀性。一般在家具的背面或內表面、木製工藝品的底座等地方取樣,尺寸為5mm×5mm×5mm。
(3)人造板取樣:根據鑑定目的,如果鑑定面板用材,則在面板上切取5mm×5mm試樣一塊。如果鑑定芯板用材,則在芯板中切取5mm×5mm×5mm試樣一塊。
2.2 木材切片操作方法
2.2.1 專業鑑定人員切片法
1.試樣軟化:根據木材軟硬程度而有區別。對於材質輕軟的木材直接水煮軟化,一般水煮至試樣下沉為止。這種處理是將木材細胞腔內空氣完全排除,並使木材細胞壁部分吸水而軟化。對於材質重硬的木材,可採用雙氧水-冰醋酸軟化法,即用工業雙氧水和冰醋酸各50%的混合液浸泡至試樣軟化;亦可在水浴鍋中加熱至試樣表面材色淡白或邊緣開始離析為止。此法比較快速,是比較常用的軟化法。
2.切片:木材切片要求切出面積較大,厚度薄而均勻的切片。先將試樣緊旋在切片機的試樣夾中,使試樣的切面與刀刃平行,接著按厚度要求調整厚度調節器,切片時用左手握滑動輪手柄,推動切片,右手用毛筆接片並把切片置於盛有蒸餾水的培養皿中。
3.製片:先將切片用蕃紅溶液(秤1g番紅與100mL50%酒精溶液混合過濾液)染成紅色,水洗後先後用50%、70%、85%、95%和100%濃度的酒精進行脫水處理;然後用TO溶液或二甲苯對切片進行透明處理;最後用鑷子將切片放置在載玻片上,滴上中性樹膠,蓋上蓋玻片固封;貼上標籤,陰乾或低溫烘乾即可觀察。
2.2.2 非專業鑑定人員切片法(徒手切片法)
1.試樣製備與試樣軟化方法,與專業鑑定人員切片法相同,甚至可以不經軟化處理直接切片。
2.徒手切片:用單面刀片代替切片刀。切片前先用鋒利小刀將木材樣品的三個面削平,橫切面、徑切面和弦切面必需相互垂直。切片時現將木材樣品表面用水溼潤,然後右手握刀片,刀口向內;左手握標本,刀片於擬切部位自左上向右下拖動,一氣呵成。並將切片置於盛有蒸餾水的培養皿中。
3.染色、脫水、透明的方法與專業鑑定人員製片法相同。甚至可以不經脫水、透明處理,直接用甘油封片。
4.臨時封片:取載玻片1片,並在其中央位置滴上甘油或清水1滴,用鑷子將切片放置到滴有甘油或清水的位置上,蓋上蓋玻片即可觀察。如果要製成永久切片,則用中性樹脂封片,貼上標籤,陰乾或低溫烘乾即可。
2.3 木材構造特徵拍攝
2.3.1 橫切面宏觀構造(體視顯微鏡)照片製作
用鋒利小刀或單面刀片將試樣的橫切面削平削光滑,在數碼體視顯微鏡下拍照木材橫切面原色實體構造圖,使其保持木材原有的真實材色,導管內含物的形態與顏色,各種細胞組織的形態。照片的放大倍數一為10倍。
2.3.2 橫切面微觀構造照片製作
將制好的橫切面切片在數碼生物顯微鏡下用4倍的物鏡進行拍照,將最典型的構造特徵記錄下來,以便鑑定查詢使用。照片的放大倍數一般為40倍,也可以根據放置於顯微照相系統內的標尺確定放大倍數。
2.3.3 弦切面微觀構造照片製作
將制好的弦切面切片在數碼生物顯微鏡下用10倍的物鏡進行拍照,將最典型的構造特徵記錄下來,以便鑑定查詢使用。照片的放大倍數一般為50倍,也可以根據放置於顯微照相系統內的標尺確定放大倍數。
2.3.4 徑切面微觀構造照片製作
將制好的橫切面切片在數碼生物顯微鏡下用40倍的物鏡進行拍照,將最典型的構造特徵記錄下來,以便鑑定查詢使用。照片的放大倍數一般為100倍,也可以根據放置於顯微照相系統內的標尺確定放大倍數。
第三步 正確使用模式標本或權威工具書
3.1 模式木材標本
所謂模式木材標本是指經過相關專家鑑定認可的木材標本。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木材標本採集過程同時採集樹木標本(花、果、葉),並經樹木分類專家鑑定的標本。中國林科院木材所、廣西大學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林業院校的木材標本館所收藏的木材標本,大都屬於此類標本。第二類是通過標準化組織審定批准的標準樣品,例如:由江蘇省張家港市檢驗檢疫局研製GSB-16-2140-2007進口木材國家標準樣品。第三類是通過進口合同並經有關專家確認的木材標本。
3.2 木材樹種識別標準
木材識別標準是指通過標準化組織審定批准的標準,這類標準不僅有文字特徵描述,還要有木材構造圖片,尤其是木材微觀構造圖片。已經發布的標準有:GB/T18107—2000紅木;GSB-16-2141-2007進口木材國家標準樣照;SN/T2026-2007進境世界主要用材樹種鑑定標準。
3.3 權威工具書或參考資料
目前國內比較權威而適用的木材識別鑑定工具書有:成俊卿等編著的《中國木材志》;劉鵬等編著的《東南亞熱帶木材》、《非洲熱帶木材》;江澤慧等編著的《世界主要樹種木材科學特性》;徐峰等編著的《木材鑑定圖譜》、《熱帶亞熱帶優良珍貴木材彩色圖鑑》、
《中國及東南亞商用木材1000種構造圖像查詢系統》;姜笑梅等編著的《拉丁美洲熱帶木材》;方崇榮等編著的《世界貿易木材原色圖鑑》等。
3.4 木材鑑定技巧
1.儘可能弄清木材的來源。該標本是國產材還是進口材,國產材最好弄清來自何省份或地區;進口材最好弄清來自何地區或國家,可大大縮小查找範圍。
2.找準木材最主要的特徵。在全面描述木材的宏觀特徵和微觀特徵,要找出該標本最主要和最顯著的特徵。宏觀特徵主要抓住管孔類型,軸向薄壁組織類型,木射線粗細,心材有無及其顏色等。微觀特徵主要有管孔組合、導管間紋孔式、穿孔類型、導管內含物;樹脂道和樹膠道有無;木射線是否疊生、射線列數、射線細胞形狀;軸向管胞或木纖維胞壁紋孔及螺紋加厚等木材構造。
3.按木材類別進行查找。
①針葉材:根據樹脂道,早材至晚材的變化,射線列數、交叉場紋孔,胞壁螺紋加厚等特徵,以最顯著的特徵先查,依次直至查出木材類別或木材名稱為止。
②闊葉樹材:先根據管孔類型確定,闊葉環孔材、闊葉半環孔材、闊葉散孔材、闊葉輻射孔材、闊葉橫列孔材。然後根據軸向薄壁組織類型,木射線類型、列數,管孔內含物,疊生構造,樹膠道等特徵。以最顯著的特徵先查,依次直至查出木材類別或木材樹種為止。最後與模式標本進行對比,直到鑑定出木材類別或樹種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