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戰士」威力大玉米害蟲無處逃

2020-12-03 中國網財經

  編者按殺滅害蟲除了使用農藥還有什麼好辦法?近年來利用天敵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控技術,在農業、林業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捕食蟎對付紅蜘蛛、齧小蜂消滅美國白蛾,用好這些天敵昆蟲衛士,能大幅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更好地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本報記者鍾欣文/圖

  盛夏的一場大雨過後,在北京市密雲區河南寨鎮平頭村經濟合作社的玉米田裡,幾位身穿綠色制服的年輕人踏著泥水查看玉米墒情,並在有的玉米葉子背面用大頭針別上一個白色的小紙袋。原來,這是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的技術員正在掛放赤眼蜂卵袋。有著「微型戰士」美譽的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敵,被當地農民稱為專治玉米害蟲的「天兵天將」。

  1

  小小赤眼蜂將害蟲消滅在卵期

  據了解,赤眼蜂是一種卵寄生蜂,其雌性成蜂喜歡將卵產在害蟲卵內,在害蟲卵內孵化成幼蟲,並以害蟲卵液為營養,從而破壞了害蟲卵的發育進程。當幼蟲發育為成峰後,赤眼蜂咬破害蟲卵殼羽化,再去尋找新的害蟲卵寄生,往返循環,達到了防治害蟲的目的。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蟲害之一,初齡幼蟲蛀食嫩葉形成排孔花葉,3齡後幼蟲蛀入莖稈,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造成玉米減產、降低品質。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正是利用赤眼蜂寄生產卵的特性防治玉米螟、桃蛀螟等農田鱗翅目害蟲。這項生物防治技術具有防治效果好、對環境無汙染的特點,可替代或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北京市植保站副站長楊建國告訴記者,玉米是北京市第一大種植作物,近幾年,為確保玉米田赤眼蜂供應充足、防治效果穩定,市植保部門加強了赤眼蜂自動化、產業化生產能力以及應用技術水平研究,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技術體系,產品也成為首個獲得國家登記的天敵生物農藥產品,可以為實現北京市到2020年農田化學農藥使用總量控制在500噸(折百)這一減量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2

  自動化繁育生產線年產300億頭

  走進位於密雲區河南寨鎮的北京市天敵繁育基地,只見一粒粒白色的「種子」隨著機器的旋轉,被裝進特製的白色小紙袋,隨後按照訂單打包裝箱,將被運往目的地。紙袋中的一粒粒「種子」內就蘊藏著為莊稼消滅害蟲的赤眼蜂「寶寶」。

  北京市益環天敵農業技術服務公司高級農藝師張寧告訴記者,赤眼蜂喜歡寄生玉米螟卵,因此,技術人員根據赤眼蜂的這種系列繁殖特性,選擇個頭大、營養豐富的柞蠶蛾卵作為赤眼蜂的「產房」。記者看到一排排掛滿柞蠶繭的產床上,雌蠶蛾已經結束產卵,為繁育基地大量繁殖赤眼蜂做好了前期準備。

  據張寧介紹,北京市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展赤眼蜂利用以及繁育技術研究,在國內起步較早,但是,以往由於無法突破規模化生產以及產品儲存、包裝、運輸環節的技術瓶頸,因此與大面積防治的實際需要存在很大差距,每年推廣面積僅佔當時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的10%。近幾年,通過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實現了赤眼蜂的自動化、產業化繁育,攻克了赤眼蜂產品儲存、包裝及運輸等方面的多項技術難題,取得了10餘項國家專利,組裝了1條赤眼蜂自動化繁育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了50倍,年生產能力達300億頭,不僅可以滿足全市玉米田的農藥減量控害工作需要,產品還銷往河北、天津、山東等地。

  3

  一袋3元錢羽化1萬頭節藥省工

  據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專家介紹,一袋天敵產品的價格僅為3元錢,約可羽化1萬頭赤眼蜂。在採用赤眼蜂防治以玉米螟為主的農田時,可在玉米螟產卵初盛期,通過掛放赤眼蜂殺蟲卵袋,釋放赤眼蜂1~3次,每畝每次施放1萬~2萬頭;防治玉米螟和桃蛀螟混合發生的農田時,可掛放赤眼蜂3~5次,每畝每次放蜂2萬~3萬頭。不僅減少了農藥使用量,而且大量節省農民在防治方面的用工。

  北京市農業局植保站糧經科科長董傑告訴記者,2015年北京市針對二代玉米螟統一開展了釋放赤眼蜂工作,全市防治面積80.82萬畝,共釋放赤眼蜂92.5億頭,基本實現全市全覆蓋,有效控制了玉米螟危害,據統計,利用此項技術共節省化學農藥202噸,今年將在京郊繼續推廣應用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為核心的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進一步保障農田生態環境安全。

  記者了解到,赤眼蜂是目前我國應用得最好、商業化程度最高的一類天敵昆蟲,近年來全國已累計應用5億畝,尤其在我國東北玉米主產區,小小赤眼蜂為防治玉米螟立下了汗馬功勞。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戰贏---潛蠅無處逃,戰贏不可少
    潛蠅無處逃,戰贏不可少20%阿維·殺蟲單微乳劑+30%滅蠅胺懸浮劑
  • 新鄉電力大數據讓「電老鼠」無處可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通訊員 黃國均 姚博疫情期間,國網新鄉供電公司依託電力大數據技術,開展「天網」反竊電行動。截至3月19日,累計查出疑似竊電用戶43戶,追補電量15萬千瓦時,追補違約使用電費近26萬元。
  • 又一個新型害蟲來襲,對玉米的危害更嚴重,快看如何防治
    玉米是我國夏秋季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和飼料兩用作物,由於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效益好,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成為許多農民夏秋季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近幾年,又一個新型害蟲入侵我國,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經成為玉米生產上又一個重要害蟲,這個害蟲就是草地貪夜蛾。
  • 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
    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
  • 種植玉米常見的一種害蟲:能鑽入玉米裡面為害,正確防治很關鍵
    玉米螟,屬於鱗翅目類的害蟲,螟蛾科,分布廣泛,在我國南北玉米種植區都有發生,部分地方發生嚴重,危害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據一些種植戶反應,玉米螟的危害,如果不及時防治,輕則帶來10%-20%的減產,重則能造成50%左右的減產,更嚴重的情況,直接絕收,給種植戶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
  • 玉米剛出苗就遭「惦記」,4種害蟲扎堆上場,農民朋友該如何應對
    「和去年相比,今年玉米蟲害有兩個特點,一是來得早,玉米苗剛露頭,害蟲就開始危害了;二是集中危害,往年的玉米害蟲,即便是偏重發生,但也很少見多種害蟲集中發生,如今的玉米田間,既能找到小地老虎,又能找到二點委夜蛾,包括薊馬、玉米螟和蝸牛也比較常見;三是防治比較困難,試了不少殺蟲劑,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在亳州市古井鎮大劉莊村,村民劉大叔在自家玉米田裡對筆者這樣介紹。
  • 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
    通過傳回的數據中,科學家大膽推測,若木衛二的液體中含有水,那麼極有可能會有生命存在,難道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若宇宙中真的有其他生命存在,自然逃不過它的「法眼」。相信在不久之後,它就可以給我們帶來好消息。
  • 大生態治理小害蟲
    比如山東省東營市中心城綠地害蟲頻發,其中蛀幹害蟲(如天牛、木蠹蛾)以及一些地下害蟲(如蠐螬)等,讓這個公園管理部門很是頭疼。2018年至2019年間,東營市園林局在市內各公園、秋月湖、清風湖、泊雲湖等地方,陸續引進了花絨寄甲、腫腿蜂、蕪菁夜蛾線蟲等天敵和生物藥劑,利用生物之間的寄生關係防治天牛、木蠹蛾等害蟲。試驗結果令人驚喜。
  • 這種害蟲危害大!綜合防治看這裡
    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湖北省為害多種農作物草地貪夜蛾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2019年5月8日,首次發現入侵湖北省仙桃市,主要為害玉米,造成嚴重損失。2020年草地貪夜蛾將遷入早,發生量大,在玉米上為大發生;玉米紋枯病為偏重發生;玉米螟、粘蟲、蚜蟲、大小斑病、灰黴病為中等發生。
  • 以蟲治蟲——害蟲,看你往哪裡逃
    咱們今天要講的故事,就是一場殘酷激烈的「農田保衛戰」,雖然結果是勝利噠,可讓害蟲們團滅的並非農人,而是另一群兇殘剽悍的蟲子。那麼這些害蟲終結者到底是誰呢?快和糰子老師一起學習下《夢溪筆談》中的經典篇目《以蟲治蟲》,看看這場田野裡的蟲蟲大作戰吧:以蟲治蟲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
  • 嚴防這個玉米害蟲,危害非常嚴重!
    二點委夜蛾成蟲(前翅上有黑、白點各一個)二點委夜蛾幼蟲及識別要點相似害蟲小地老虎機識別要點二點委夜蛾與小地老虎形態對比二、二點委夜蛾對玉米有什麼危害?二點委夜蛾主要以幼蟲躲在玉米幼苗周圍的碎麥秸下或在2-5釐米的表土層危害玉米苗,主要啃食玉米莖基部, 根據玉米生長時期不同可以形成以下症狀:2-3葉期危害導致玉米幼苗從根部咬斷死亡3-6葉期蛀食玉米莖基部形成3-4毫米空洞,導致玉米心葉萎蔫枯死7-10葉期,咬食玉米次生根或主根
  • 《玉米黏蟲危害大,如何防治》
    這些天敵一般捕食蟲量大,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取食幾頭、幾十頭甚至數千頭的蟲體後,才能完成它的生長發育。可考慮人工飼養或直接購買相應產品,在害蟲初發時向田間釋放防治害蟲。 《玉米黏蟲危害大,如何防治》(河北省植保協會)
  • 植保《地下害蟲多又多,10大方法,幫你殺滅地下害蟲》 《打完藥就...
    地下害蟲種類很多,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根蛆、根土蝽、根蚜、擬地甲、蟋蟀、稻根葉甲、蔗根土天牛和白蟻等,究竟什麼是地下害蟲,地下害蟲咋防治,地下害蟲防治10大方法,今天給大家詳細說說: 什麼是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
  • 山西多地暴發黏蟲危害 蟲子多到無處下腳(圖)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種叫黏蟲的農業害蟲在我省暴發。此次黏蟲危害,從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長治、呂梁等地尤為嚴重。省植保總站監測數據顯示,全省黏蟲發生面積達570多萬畝,是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1 黏蟲多到無處下腳6月下旬,慄佔叔發現,他種的幾畝玉米地生了黏蟲。
  • 這些便宜又生態的害蟲防治辦法,不看後悔
    在農作物害蟲綜合治理技術體系中,誘殺技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已在生產上發揮重要作用。不僅經濟、安全、簡單,而且無農藥殘留,不汙染環境,有效地控制害蟲的發生與為害。現介紹幾種常用的誘殺方法。1、燈光誘殺適合於棉田、稻田和果園害蟲的防治,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成為防治中的一個熱點。
  • 轉基因玉米從外觀無法辨別,原因為何?彩色玉米不是轉基因嗎?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和外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人會問了,市面上賣的五顏六色的玉米,不是轉基因嗎?答案還真不是的,大家經常在市面上看到的顏色多種多樣的彩色玉米,其實和品種有關,不同的品種,含有的色素有差別,種出來的玉米顏色也會呈彩色。
  • 給膀胱洗個熱水澡,讓癌細胞無處可逃!
    將大容量灌注液或是含有化療藥物的灌注液加熱到一定溫度,並持續循環恆溫灌注入患者體腔(胸腔、腹盆腔、膀胱)內,維持一定時間,通過熱化療的協同增敏作用,機械衝刷、殺滅和清除體腔內殘留癌細胞及微小病灶。 熱療與化療之間具有協同作用。
  • 10大絕招,防治這10種地下害蟲!
    隨著種植業不斷的發展,地下害蟲對作物的危害也不斷在增加,哪些是比較常見的地下害蟲?有什麼好的綜合防治方法? 為了保證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防除地下害蟲的工作必不可少。本文介紹了10大絕招防治地下害蟲,供大家參考。
  • 【天津爆炸事件】21噸TNT的威力分析 群眾戰士們的感人事跡
    瞬間天津爆炸的新聞擠爆朋友群、各大網站和海外媒體。不誇張的說,全世界人都矚目天津。巨大爆炸威力的官方公布數據:共有兩次爆炸,間隔約30秒,第二次震級更高,相當於21噸TNT。那到底他的威力有多大呢?由於威力大,TNT常用來做副起爆藥,爆炸後呈負氧平衡,會產生有毒氣體。在業內,TNT炸藥的數量又被使用作為能量單位計算上,業內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藥的質量表示核爆炸釋放能量的一種計量習慣,又寫成TNT當量。
  • 研究稱一種轉基因玉米抗病蟲能力惠及普通玉米
    新華網華盛頓10月8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在美國中西部廣泛種植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具備的抗病蟲能力也使普通玉米的種植受益,由此減少的經濟損失每年可達數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