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今年小麥秸稈還田的注意!嚴防這個玉米害蟲,危害非常嚴重!

2021-01-14 騰訊網

一、二點委夜蛾是啥?

二點委夜蛾是屬於鱗翅目,幼蟲期蛻皮5次共6齡,怕光懼高溫,晝伏夜出,有轉株危害特性!幼蟲食性雜,可以取食超過13個科30多種植物,在我地主要危害夏玉米。自2005年開始發現其幼蟲為害夏玉米,2011黃淮海夏玉米區突然爆發,導致大面積夏玉米毀種補種(據報導危害面積達4000萬畝)。而且由於為害部位和長相跟小地老虎十分相似,因此有時候農戶常常誤認。

二點委夜蛾成蟲(前翅上有黑、白點各一個)

二點委夜蛾幼蟲及識別要點

相似害蟲小地老虎機識別要點

二點委夜蛾與小地老虎形態對比

二、二點委夜蛾對玉米有什麼危害?

二點委夜蛾主要以幼蟲躲在玉米幼苗周圍的碎麥秸下或在2-5釐米的表土層危害玉米苗,主要啃食玉米莖基部, 根據玉米生長時期不同可以形成以下症狀:

2-3葉期危害導致玉米幼苗從根部咬斷死亡

3-6葉期蛀食玉米莖基部形成3-4毫米空洞,導致玉米心葉萎蔫枯死

7-10葉期,咬食玉米次生根或主根,造成倒伏,嚴重者枯死,如不加以防治會導致玉米大量缺苗,嚴重減產!

三、二點委夜蛾什麼時候發生?

二點委夜蛾一般在麥茬的夏玉米地發生較多,田間害蟲分布不均勻,但靠近壟背的邊壟發生嚴重,一般片狀危害面積在4平米左右!調查發現麥秸麥糠覆蓋多的嚴重、棉麥插花地種植的嚴重、播種早的嚴重、播種溝淺的嚴重。一般6月中旬是越冬代成蟲發生高峰,6月下旬7月越冬成蟲產卵孵化出來的幼蟲蛀食玉米幼苗莖基部,今年預測二點委夜蛾幼蟲將於6月下旬日至7月上旬大面積發生危害玉米幼苗。

四、二點委夜蛾今年發生有哪些有利條件?

1、大部分小麥收穫期與成蟲發生高峰期相近,

2、大部分玉米幼苗期與二點委夜蛾幼蟲危害其吻合;

3、近期天氣雨水增多,溼潤的小氣候更適宜卵的孵化。

五、怎麼防治

在防治時應該掌握的重點方法: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當發現田間有個別植株發生傾斜或芯蔫時要立即開始防治。

1、農業措施:及時清除玉米苗基部麥秸、雜草等覆蓋物,提倡滅茬播種,消除其發生的有利環境條件。一定要把覆蓋在玉米壟中的麥糠麥秸全部清除到遠離植株的玉米大行間並裸露出地面,便於藥劑能直接接觸到二點委夜蛾。只是全田藥劑噴霧而不是不順壟灌根的防治幾乎沒有效果,不清理麥秸麥糠只順壟藥劑灌根的玉米田防治效果稍差。最好的防治方法:清理麥秸麥糠後使用三六泵機動噴霧機,將噴槍調成水柱壯直接噴射玉米根部。同時要培土扶苗。對倒伏的大苗,在積極進行除蟲的同時,不要毀苗,而應培土扶苗,力爭促使今後的氣生根健壯,恢復正常生長。

2、化學防治:主要方法有拌種、噴霧、毒餌、毒土、澆灌等。噴施苗前除草劑時可加入菊酯或甲維鹽類藥劑等混合噴施,施用後可大幅降低後期蟲口基數!另外經多年多點次藥劑毒力測定試驗發現,出苗後發現蟲情防治時用毒餌法效果最好,且操作簡單、省時高效!

(1)投毒餌。畝用4~5千克炒香的麥麩或粉碎後炒香的棉籽餅,兌少量水,拌成毒餌,於傍晚順壟撒在玉米苗邊。

(2)撒顆粒劑或毒土。畝用50%辛硫磷150~200毫升兌細砂或細沙土50千克,或畝用80%敵敵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克細土,於早晨順壟撒在玉米苗邊並劃鋤。

(3)隨澆水灌藥。需要澆水的玉米田,可隨水灌藥,澆地時灌入田中。

(4)實施早期用藥:藥劑噴玉米根莖。(注意毒死蜱等有機磷農藥和乳油劑型的農藥與除草劑間隔使用)

(5)對棲息在麥茬的成蟲一定要殺滅,特別是倒伏麥田,強調2次用藥。一般田,在播後苗前,先到田中一遍,如驚起蛾且數量大,請馬上噴藥滅殺。根據研究,噴殺成蟲有90%防效。來源:金秋仟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緊急提醒:今年小麥秸稈還田的,別忘記加施尿素!到底怎麼回事?
    小麥正在陸續收穫,相信農民朋友會看到很多關於禁止焚燒秸稈標語,部分區域還有專人蹲守。由於近年來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各地禁燒秸稈管理非常嚴格,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問題成為困擾目前農業生產的一大難題。國家大力推廣秸稈還田,雖然這種做法好處很多,可改良土壤性質,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板結,但是時間一長出現一些新問題,如不利於播種和出苗、與玉米苗爭奪營養、病蟲害發生加重,麥科野草難根除以及土壤過於蓬鬆農作物易倒伏等問題。
  • 玉米剛出苗就遭「惦記」,4種害蟲扎堆上場,農民朋友該如何應對
    「和去年相比,今年玉米蟲害有兩個特點,一是來得早,玉米苗剛露頭,害蟲就開始危害了;二是集中危害,往年的玉米害蟲,即便是偏重發生,但也很少見多種害蟲集中發生,如今的玉米田間,既能找到小地老虎,又能找到二點委夜蛾,包括薊馬、玉米螟和蝸牛也比較常見;三是防治比較困難,試了不少殺蟲劑,效果總是不太理想。」在亳州市古井鎮大劉莊村,村民劉大叔在自家玉米田裡對筆者這樣介紹。
  • 小麥已收穫,秸稈不讓焚燒,老農民提了3個問題,專家咋解釋?
    黃淮區域主產區的小麥,已進入收穫末期,今年的小麥收穫時間相比前幾年略有提前,伴隨著小麥收穫後,接下來一個令農戶「頭疼」的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小麥秸稈的問題。
  • 夏玉米地蝸牛要重視,5點幫你認清蝸牛危害,防治謹記要「早」
    夏玉米生長過程中,蝸牛危害現象呈現越來越重的態勢,由次要的有害生物逐漸成為了主要有害生物,對夏玉米花絲授粉甚至籽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農民朋友會問,記得很久之前,地裡有蝸牛但沒有如此嚴重,是什麼讓這麼難防治的蝸牛泛濫了呢?
  • 秸稈炭化還田對酸性土壤的改良這麼強!
    我公司專注對秸稈炭化還田技術的研究、試驗、開發也已進行了近十年。針對土壤酸化,用秸稈炭化還田的方式進行改良是行之有效,長期利好的一種方式。何謂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土壤的酸度逐漸變高的過程,目前最主要的土地酸化原因就是酸性氣體的排放和化肥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土壤酸化的危害?
  • 玉米二點委夜蛾來襲,三項措施預防蟲害,兩點建議高效殺蟲!
    最近一段時間,在河南一部分地區,玉米地下害蟲開始泛濫。這個時期玉米才剛剛出苗,遭遇地下害蟲的危害,長勢變得緩慢,很快的植株就死亡,影響正常的農作物種植進程。玉米地下害蟲初期不易被發現,往往是看到玉米苗死亡以後,種植戶才意識到蟲害發生。我們這幾天在觀察過程中發現,近期危害河南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蟲為二點委夜蛾,地老虎也有發生!
  • 種植的小麥出苗不齊、斷壟嚴重,應該如何補救,聽聽老農怎麼說
    隨著小麥不斷的出苗,後續的問題也應接不暇的出現,比如農民最關係也是最頭疼的小麥出苗不齊、斷壟嚴重,那麼對於這樣的問題應該如何補救呢?我們這裡每年在霜露節氣時才會種植小麥,距離種植小麥還有幾天的時間,每年在種小麥之前都會擔心小麥出苗不齊或者是出現斷壟,所以每年在種小麥之前都會先觀察土壤的墒情,如果土壤含水量足夠多,那麼就會開始種小麥,如果墒情不好,那麼就要及時灌水後再種小麥。
  • 這些病被稱為「小麥癌症」,得上就是晚期!(附防治措施)
    小麥「三大癌症」全蝕病主要為害小麥、大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種毀壞性較大的病害,被列為國內植物檢疫對象。小麥感病後,分櫱減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紋枯病小麥紋枯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發生非常普遍。我國早有紋枯病的記載,20世紀70年代前在我國小麥上屬次要病害,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小麥品種更換、農業栽培制度的改變以及肥水條件的改善,紋枯病逐年加重。
  • 秸稈炭化還田對蔬菜產量的影響
    炭行家一直說,秸稈炭化還田是個大方向,國家秸稈的處理勢必會朝著這些更好的方向發展下去,炭行家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研究實驗,今天給大家公布一些具體的驗證數據。秸稈炭化還田對於蔬菜種植的第二次實驗已經有了結果。對於增產,很多人還是不信,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實驗結果。
  • 我們為什麼推崇秸稈炭化還田?
    我們總說秸稈炭化還田好,並根據現實情況說明了一些問題,之前我們一直都說的是秸稈炭化還田的原因,現在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要秸稈炭化還田。 近些年農戶為了追求增產高產,謀求高收益,多用或濫用化肥、農藥及殺菌劑、除草劑的現象日益增多。
  • 又一個新型害蟲來襲,對玉米的危害更嚴重,快看如何防治
    玉米是我國夏秋季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和飼料兩用作物,由於機械化程度高,產量高,效益好,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種植。成為許多農民夏秋季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近幾年,又一個新型害蟲入侵我國,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經成為玉米生產上又一個重要害蟲,這個害蟲就是草地貪夜蛾。
  • 小麥《今年種小麥,地下害蟲咋防治?這樣用藥,立馬見效》
    小麥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這些害蟲主要咬食種子、幼苗根部和近地面的頸部,造成小麥缺苗斷壟,也可能造成小麥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等嚴重後果。因此,提前做好小麥地下害蟲防治十分重要。
  • 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之秸稈炭化還田
    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減肥減藥一直作為重點問題強調,這個問題做好不僅可以解決土壤遭受嚴重損壞,肥力大幅削減的問題,還能保障國民健康的生活品質,創造綠色生態體系。那麼應該如何減肥減藥呢?政府相關部門提出的一系列辦法中主要圍繞了兩點: 1. 增加化肥和農藥利用率來改善情況的惡化。 2.
  • 秸稈炭化還田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秸—炭—肥還田改土模式是將農作物秸稈通過中低溫熱裂解工藝轉化為富含穩定有機質的生物炭,然後以生物炭為介質生產炭基肥料,並返回農田,以改善土壤結構及其他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機碳含量。  當前,這種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應用如何?記者採訪了該領域重點企業——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  「農作物秸稈炭化還田—土壤改良技術優點很多。」
  • 燒了5000年的柴火,專家提出來禁止燒秸稈?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以前很多農民在收稻穀,小麥,玉米之後,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收拾這些秸稈,有些人就直接在田地裡放一把火,把秸稈燒成灰。因為那時候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秸稈,直接放田地裡秸稈又不會腐爛。影響後期的種置。以前的秸稈數量和現在的秸稈數量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古代的農田較少,種植產生的秸稈也少,秸稈燒了也就少了,對環境影響不是很大。可如今的秸稈數量倍增,如果每年都燒掉,那對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注意!「么蛾子」明年危害或更嚴重!瑞麗已實行實時監測
    今年草地貪夜蛾遷飛入侵雲南其適生區面積幾近全境在雲南16州市125個縣都發生危害草地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農業害蟲,它具有寄主植物廣、繁殖能力強、危害損害重和通過遷飛導致大範圍成災的特點。明年它有可能在4月初就有可能到達長江流域,到5月份就有可能到達黃河流域,到6月份就有可能到達東北,所以這樣它發生的時間也要早,發生的區域要更大一些,它危害的作物的種類也應該說更多一點, 就是除了像今年危害玉米以外,還會危害小麥和其他作物。
  • 玉米陸續出苗,嚴防妖蛾子「入境」!
    2019年初,雲南首次發現草地貪夜蛾,該害蟲一旦成災可造成玉米減產20%以上,嚴重時可致絕收,堪稱玉米剋星。年初,全國農技中心發布預測,預測2020年草地貪夜蛾呈偏重發生態勢。目前,在我省還未發現有草地貪夜蛾的入侵。近期,河南多地加強監測,全力打好草地貪夜蛾阻擊戰。
  • 玉米收穫前「暴死」嚴重減產!什麼原因?農民怎麼辦?
    其發病程度主要受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密度等條件的影響,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目前遍及全國玉米產區,分布廣,危害大,該病病情發展迅速,來勢兇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嚴重的40%-50%,特別嚴重的高達80%以上,農民稱之為「暴死」,對玉米產量影響極大。
  • 玉米高溫影響及蟲害防治
    玉米高溫影響以及蟲害防治今年夏玉米播種期間高溫乾旱嚴重,播種受到嚴重影響。由於墒情差播期拉長,玉米沒澆水或澆水晚地塊兒種子出苗差,需要二次補種。根據歷年豫東南地區夏玉米生長情況,6月15日左右播種為最佳時期,可錯開授粉時高溫,所以建議農戶不要著急播種,根據灌溉條件和天氣情況,適時播種。同時蟲害較去年嚴重,以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灰飛蝨、薊馬為主。
  • 山東發布2018年小麥秋季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意見
    小麥秋播苗期是地下害蟲等病蟲為害盛期,也是多種病蟲草害初發期。該時期防治重點為小麥根部病害、地下害蟲、雜草等,預防重點為小麥紋枯病、全蝕病、病毒病等,兼治對象是灰飛蝨、麥蜘蛛、蚜蟲等。另外,小麥莖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受今年氣候、耕作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呈加重趨勢,要高度重視。大力推廣農業措施科學選用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