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鹽鹼化,土壤酸化,土壤板結是種植過程中常見的土壤問題,土壤改良需求迫切也是置頂率較高的話題。當前,我國土壤整體環境雖不至於「禮崩樂壞」,但是長期惡化下去「雨來風吹柳絮殤」在所難免。此篇,我們著重要講述的是土壤酸化的改良問題。
我公司專注對秸稈炭化還田技術的研究、試驗、開發也已進行了近十年。針對土壤酸化,用秸稈炭化還田的方式進行改良是行之有效,長期利好的一種方式。
何謂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的酸度逐漸變高的過程,目前最主要的土地酸化原因就是酸性氣體的排放和化肥農藥的不合理利用。
土壤酸化的危害?
土壤酸化可使化肥等肥料利用率降低,養分流失嚴重,產量降低甚至絕產,並加重土壤板結等問題的發生,同時能夠抑制植物根系的發展導致根系羸弱,根弱最致命,用「一弱毀所有」來形容它再合適不過。
關於酸化土壤改良,剛開始的時候,我國學習歐美運用石灰石等方法進行調和,這個方法可以快速緩解土壤酸化,但是長久之後,發現副作用同樣嚴重!最主要的一點是,此法頻繁使用之後會發現,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大大降低!土壤酸化問題雖得到改善,可衍生了令一個棘手的問題,就像一臺複雜的外科手術,雖然切掉了致命的腫瘤,卻連帶著把有用的器官組織一併切除,這種「棄源堵漏,旁生枝節」的解決辦法並非我們的初衷,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式是施用有機肥,有機肥雖然可以起到平衡酸鹼,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但有機肥的養分含量低,肥效遲緩,使用比較繁瑣,施用不當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並非理想型的土壤優化好幫手。而秸稈炭化還田技術則很好地規避了這些缺點, 「取之于田,還之于田」 ,秸稈炭化之後,產生生物炭,生物炭中的成分可以中和土壤酸鹼度,改變土壤質地,並可快速增加土壤交換性鹽基數量和鹽基飽和度,大大降低了交換性鋁,可溶性鋁和有毒形態鋁對植物的危害。
別以為就這麼簡單,還沒結束呢!
1. 生物炭中富含有機碳,可以增加土壤有機碳和有機物質的含量,還可以催化活性促進遊擊分子聚合,並且在其緩慢地分解過程中提高腐殖質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2.生物炭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量高、官能團豐富,可以鈍化土壤重金屬和農藥殘留。
3.疏鬆土壤,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保持根系活力,根強則植物強。
4.有助於形成游離態磷、鉀,激髮根系自身活力,從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5.增加植株對肥料,水分的吸收利用效率,響應國家號召,減少化肥農藥使用。
6.有效調控土壤中營養元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這就結束了?別急,還有呢!
秸稈炭化還田調控酸性土壤改良,龐大的原材料從哪裡來?沒錯,它就是從讓國家賴以頭疼的玉米秸稈等農作物的秸稈中獲取而來。這種做法也有其優勢:
1.秸稈消耗量巨大,解決秸稈的難處理問題,減少焚燒等危害環境的無奈之舉。
2.收取秸稈為農民增加一份額外收入。
3.處理秸稈的廠區在縣鎮周邊,可以解決部分農村就業問題。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許,在你眼中最不起眼的愚石竟是熠熠閃光的寶玉!東北黑土地廣受關注和保護,被稱為黑土地中的大熊貓!其受保護的理由也非常簡單:稀缺,土壤肥力高,作物產量高。而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中國耕地都變成人造黑土地,此項工程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