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在河南一部分地區,玉米地下害蟲開始泛濫。這個時期玉米才剛剛出苗,遭遇地下害蟲的危害,長勢變得緩慢,很快的植株就死亡,影響正常的農作物種植進程。
玉米地下害蟲初期不易被發現,往往是看到玉米苗死亡以後,種植戶才意識到蟲害發生。我們這幾天在觀察過程中發現,近期危害河南玉米的主要地下害蟲為二點委夜蛾,地老虎也有發生!下面我們就針對地下害蟲二點委夜蛾的防治,進行一些技術講解!
了解玉米二點委夜蛾(幼蟲)的習性
1)形態辨認:同常見的地老虎相比,玉米二點委夜蛾幼蟲個頭偏小,平均體長在二公分左右,而地老虎個頭較大,平均體長在四公分;在顏色方面,二者比較相似,多為淡褐色;
2)危害特性:二點委夜蛾對玉米的危害,甚至比地老虎還要嚴重,它的幼蟲主要啃食玉米的嫩莖、根系造成危害。有非常明顯的蛀食特性以及轉移危害特性!
3)生活習性:玉米的二點委夜蛾幼蟲,同地老虎相似,對光很敏感,晝伏夜出;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受到外界刺激以後,還有一定的假死特性,在進行防治時,要注意它的這個特點!
玉米二點委夜蛾的發生規律
玉米二點委夜蛾以老熟幼蟲結繭,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氣溫合適溼度大的情況下,開始出土羽化產卵。北方地區,一年發生兩代,5-6月份為第一代,7-8月份會出現第二代!
在我國北方,主要在六七月份發生比較嚴重,夏季玉米3-5葉期為危害高峰期,二點委夜蛾幼蟲在靠近地表的莖基部位置蛀食,形成小洞孔;後期隨著植株的成長,幼蟲開始向下部危害,主要危害根系,造成倒伏。
麥茬秸稈多的田塊,或者田間管理粗放,雜草多的田塊,種植玉米以後,二點委夜蛾發生特別嚴重。
二點委夜蛾危害玉米有哪些症狀?
玉米田裡的二點委夜蛾,對玉米的危害表現主要有兩種,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首先是地表部分的危害,一般發生在玉米3到5葉期。這個時期,二點委夜蛾幼蟲從莖基部位置開始蛀食,在莖基部能夠看到明顯的小洞孔,這些小洞孔阻礙了營養的傳遞,造成植株發黃萎蔫,受風力影響以後植株易東倒西歪。
另外地下部分,根系被咬斷,直接造成植株倒伏死亡。而地老虎對於玉米苗的危害,往往是將接近地表位置的莖杆直接全部咬斷!
二點委夜蛾發生和哪些因素有關?
二點委夜蛾大部分年份發生情況一般,種植戶甚至根本不去防治,但是也有一些特殊年份。那麼為什麼有些年份二點委夜蛾發生很嚴重呢?
首先,二點委夜蛾的發生和氣候有關係。春季雨水偏多的年份,夏季二點委夜蛾幼蟲發生較為普遍。前期環境適宜,有利于越冬蟲的出土活動,成蟲產卵,夏季發生機率大大提高。
第二,田間如果秸稈比較多,二點委夜蛾發生比較嚴重。因為二點委夜蛾的幼蟲,初期大多數躲藏在秸稈下面的表層土壤中,秸稈能夠遮擋陽光、保持水分,給幼蟲創造了合適的生存環境,有利於害蟲發生。
第三,和二點委夜蛾生活習性有關。它的幼蟲晝伏夜出,用藥時間不對,導致防治效果不佳;大多時候幼蟲躲藏在秸稈下、土層中、玉米莖杆中,加之表皮厚,用藥以後,藥液很難高效地發揮作用。一次防治不徹底,後期繼續危害!
二點委夜蛾防治技術
二點委夜蛾的防治,建議採用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手段,才是最高效的。農業防治重點看我們日常的管理,化學防治重點在於合適的時間,選用高效的藥劑進行滅殺。下面我提出三項防治二點委夜蛾的措施!
1)保證田間的清潔衛生,是降低二點委夜蛾發生的有效手段。有條件的地區,建議玉米種植戶在玉米種植結束以後,及時清理田間地頭的秸稈、雜草;冬季翻耕土地,利用低溫消滅越冬蟲!
2)土壤處理殺滅害蟲。因為近年來推行秸稈還田,所以保證田間清潔已經不現實了。但是為了防治二點委夜蛾等地下蟲,可以對土壤進行處理,比如種植玉米前,施肥的同時,撒施0.1%的噻蟲胺顆粒劑15-20公斤/畝或者噴霧50%的毒死蜱乳油1500倍!
3)滅殺成蟲預防幼蟲危害。提前滅殺掉二點委夜蛾的成蟲,後期幼蟲發生量自然減少!對於二點委夜蛾幼蟲發生嚴重的田塊,建議農戶在田間放置黑光燈誘捕成蟲,在七八月份放置,來年二點委夜蛾的發生量自然下降!
如何滅殺二點委夜蛾幼蟲?
前期只要防得好,後期二點委夜蛾的危害自然不會很嚴重。那麼當二點委夜蛾幼蟲發生以後,該如何快速滅殺呢?我提出兩點建議!
建議一:選擇合適的藥劑。推薦兩個配方:
50%的氯氰.毒死蜱乳油30-50ml/桶水噴霧,菊酯類農藥氯氰菊酯和有機磷農藥毒死蜱的搭配,有很強的觸殺作用,還能兼治地老虎。
10%的順式氯氰菊酯20-30ml/桶水噴霧(衝施用200ml),非常高效的菊酯類殺蟲劑,觸殺作用明顯,而且這個用量能夠殺滅玉米上的青蟲,一次用藥,防治多種害蟲!建議二:在防治二點委夜蛾時,建議在傍晚用藥,這個時間幼蟲活動能力最強;噴藥時,一定要加入植物油助劑,增強滲透性;噴藥時,壓低噴頭,儘量靠近根系位置土表層噴霧效果更好!
這幾年,因為秸稈還田,個人認為田間的害蟲發生機率越來越高,農戶在進行田間種植管理時,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把防病防蟲做在前面,這樣後期管理才能輕鬆!以上是我的建議,歡迎大家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