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地蝸牛要重視,5點幫你認清蝸牛危害,防治謹記要「早」

2020-12-05 農業知識科普

夏玉米生長過程中,蝸牛危害現象呈現越來越重的態勢,由次要的有害生物逐漸成為了主要有害生物,對夏玉米花絲授粉甚至籽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很多農民朋友會問,記得很久之前,地裡有蝸牛但沒有如此嚴重,是什麼讓這麼難防治的蝸牛泛濫了呢?今天,農知君就帶你看看夏玉米田蝸牛的成長史和防治技術,以供大家參考。

蝸牛重發生的原因

1. 有利生態環境的出現。這一點要歸功於農民朋友了。隨著種植技術的改進,我們的耕作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如小麥玉米秸稈還田技術的推廣、灌溉條件不斷改善。當秸稈在田間自然漚肥的過程中,為蝸牛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適宜的棲息環境。改善的土壤在有利於作物生長的過程中,也為蝸牛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同時,很多農民朋友的不良耕作習慣也為蝸牛提供了便利,如不及時清除田間及路邊雜草、作物等殘體長久置于田間等,這些均為蝸牛地孵化和成長提供了優良環境。

2.種植密度大。夏玉米種植中很多農民朋友採用高密度種植的方法,導致田間鬱閉。再遇上降水頻繁且雨量較小的日子,將為蝸牛成蟲取食和產卵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3.天敵數量少。像蝸牛這樣比較難防治的害蟲,再沒有天敵的控制,必然會讓蝸牛泛濫。而蝸牛的天敵有哪些呢,在這裡農知君普及一下,如蜥蜴、蟾蜍、老鼠、青蛙、雞鴨等。

4.認識不足。雖然蝸牛危害重、的繁殖力強,但在防治上,農民朋友並沒有把它提升到如玉米螟、黏蟲等的重視程度,從而不能抓住防治適期進行有效防控。

蝸牛危害特點

蝸牛多危害玉米葉片、嫩穗、花絲等,常造成空洞與缺刻,危害雌穗花絲時會使玉米無法進行授粉,其分泌的黏液、汙染物等易引發有害菌侵染導致腐爛病。

蝸牛周年特性

危害夏玉米的蝸牛主要是灰巴蝸牛同型巴蝸牛兩類,在以北方的山東為例,每年發生1代11月下旬以成貝和幼貝在田埂土縫、殘株落葉、宅前屋後的物體下等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開始活動,白天潛伏於蔭蔽、低洼、潮溼處,傍晚或清晨取食,陰天則全天危害;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成貝開始交配,後不久把卵成堆產在植株根莖部的溼土中,條件適宜時8~15天卵即孵化。初孵幼貝多群集在一起取食,長大後分散為害;6-8月份,蝸牛轉移到夏玉米田間進行危害。此時,夏玉米正值大喇叭口期,田間小環境適宜蝸牛繁殖生長。若此期極為乾旱或田間因暴雨發生內澇,則蝸牛危害相對減輕;9月下旬逐漸天氣涼爽,玉米葉片逐漸老化,蝸牛危害減弱,11月中下旬轉移到土壤、溝渠中,進入休眠越冬。像採用玉米--小麥栽培模式的地塊,蝸牛一般在麥田越冬、交配,在玉米田產卵、孵化、生長發育、危害。

蝸牛防治適期

對於蝸牛的防治,首先大家應該引起足夠的認識。如果是小麥-玉米耕作模式的,防治越早效果越好。

農知提醒:建議在小麥收穫前麥田撒施毒餌最好,在玉米播前、播後至3葉前次之,最晚不要超過小喇叭口期,待抽穗後再用藥防治效果就很差了。

蝸牛防治措施

★農業措施:農業措施主要是為了破壞蝸牛的適生環境,破壞蝸牛棲息和產卵場所,降低其生存質量,延緩生長速度,減少產卵量,幼貝孵化成活率,降低前期發生基數。

操作方法:清潔田園。清除麥秸、麥糠,剷除雜草;秸稈精細還田。採用秸稈還田機把小麥秸稈打碎至5釐米以下,再旋耕1~2遍,減少單位面積秸稈存量,降低秸稈覆蓋度;秋季耕翻。玉米收穫後儘量採用深耕、深松加旋耕的整地模式,使秸稈、越冬貝部分進入土壤深層,既降低了地面的秸稈覆蓋度,又造成深層的蝸牛來年不能到地面生活窒息死亡,降低越冬成活率。

生物防治: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人工捕捉,時間在清晨、傍晚或陰雨天,將其帶出田外深埋或餵食鴨子等;二是人工誘捕,傍晚在田間放置蝸牛喜食的尾菜或雜草製作誘集堆,同時將玉米植株上的蝸牛震下,第二天早上將誘集堆收起。

物理防治:撒石灰,形成隔離帶。

操作方法:在溝邊、地頭或作物間撒石灰帶,每畝地用生石灰10~15公斤,從而隔絕蝸牛與玉米接觸。

化學防治:撒施毒餌,最好是及早防治,在麥田或玉米小苗期以前撒施。每畝地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或6%四聚乙醛甲萘威顆粒劑600~750克撒于田間;噴霧防治,可選用30%四聚乙醛可溼性粉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以上就是農知君總結的玉米田常見害蟲——蝸牛的基本常識和防治方法,希望此文能引起廣大農民朋友對蝸牛危害的重視,同時也能在閱讀此文後能有所收穫,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防治方法。

相關焦點

  • 柑橘防治蝸牛要趁早,別讓它爬上樹危害果實才重視!
    最近,有兩三位柑橘種植戶,找柑橘之友小呂交流蝸牛防治話題,他們發現下雨過後有蝸牛上樹了,比往年危害期來得早些。蝸牛危害高峰期在6~9月,從4月開始有少量危害,所以防治要趁著,別讓它大量上樹危害果實才重視,到時候防治難得就較大,常用的殺蟲藥劑對蝸牛無效的。柑橘是否需要防治蝸牛,根據果園實際情況,有些果園極少,有些果園很多。
  • 棉花幼苗期,易發生蝸牛危害,要如何防治呢?
    近年來,蝸牛在棉田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為棉花苗期的主要蟲害之一;尤其靠近沿河、沿海、溝渠邊、地勢低洼、潮溼的棉田受害較重,蝸牛又名蜒蚰螺、水牛等,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巴蝸牛科,危害棉國的蝸牛主要有同型巴蝸牛和灰巴蝸牛兩種,同型巴蝸牛主要分布於華東,華中,西北,西南等棉花種植區域
  • 種植大白菜,容易遭受蝸牛的危害,如何防治蝸牛?
    蝸牛具有啃食口器,將白菜葉片上啃食葉肉,等嫩綠的葉片,對白菜會造成傷口的出現,給致病菌製造了入侵白菜組織的最佳途徑。特別是在雨水較為頻繁的季節,溼潤的空氣條件,滿足了蝸牛喜歡潮溼的環境,哪一年雨水大,哪一年的蝸牛危害相對就較嚴重一些。為避免白菜受到蝸牛的嚴重危害,應對白菜地裡的蝸牛,進行重點預防,控制蝸牛的大發生。
  • 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蝸牛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
    夏天到了,又是蝸牛高發季節,潮溼的地方或者下雨的晚上,蝸牛就會出來危害花木,而且讓人覺得不舒服。如何進行防治呢?下面花草樂和您分享蝸牛的防治措施。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蝸牛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怎樣防治一、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 蝸牛危害蔬菜,農民該如何防治?
    提要:關於蝸牛,對農作物的危害防治方法,大家了解多少?蝸牛危害蔬菜蝸牛又叫蜓蚰螺、水牛,為軟體動物,屬於腹足綱柄眼目巴蝸牛科,主要有同型巴蝸牛和灰巴蝸牛兩種,均為多食性幹早時,白天潛伏夜間出來為害;若連續乾旱,便隱藏起來,並分泌黏液,封住出口不吃不動、潛伏在潮溼的土縫中或莖葉下,待條件適宜時,如下雨或澆水後,於傍晚或早晨外出取食。11月下旬又開始越冬。蝸牛行動時分泌黏液,黏液遇空氣乾燥發亮,因此,蝸牛爬行的地面會留下黏液痕跡。
  • 致梨農:5月,梨園蝸牛泛濫成災,危害嚴重,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根據照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梨園蝸牛發生猖獗,5月各地梨園降雨較多,溼度大,處於蝸牛危害高發期,蝸牛啃食梨樹的葉片、枝幹以及果實,本身還攜帶病菌,容易導致梨樹病害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所以果農一定要注意防治。那麼梨樹蝸牛的危害規律是什麼樣呢,該採取什麼樣的防治措施進行防治呢?
  • 獼猴桃園蝸牛危害不可輕視,掌握這5個防治方法輕鬆解決
    下面一起來看看獼猴桃園蝸牛的危害特點,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月份開始活動,一般在4-5月份交配產卵,成螺將卵產於樹盤表面、枯枝落葉下或淺土層內,主要為害時期是5-11月份。2、如何防治獼猴桃園蝸牛?首先,化學防治,可選擇6%四聚乙醛顆粒劑500-650克/畝,在雨後傍晚或日落稻天黑前將其均勻撒在根際周圍進行誘殺,也可將其製成毒土在蝸牛出蟄活動、未上樹以前撒施在果園地面上。
  • 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原標題: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外來的入侵生物是破壞本土生態環境的「主力軍」。它們可能是動物,也可能是植物,往往通過運輸、貿易、旅遊等人類活動而偶然進入本土。  在中國吃客吵鬧著要幫別國消滅小龍蝦、牛蛙和大閘蟹的時候,大家是否知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 這種巨型蝸牛碰不得,對蔬菜危害極大
    據報導,因南方連續暴雨天氣,廣東、福建等多地出現「巨型蝸牛」,這些蝸牛不僅個頭巨大,而且數量十分驚人,有小區幾個小時內就撿了幾百隻大蝸牛。 數據來自文獻《非洲大蝸牛的分布、傳播、危害及防治現狀》 對農作物的危害 適生環境: 非洲大蝸牛適於生長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潮溼溫熱地帶,喜歡棲息於陰暗潮溼的雜草叢、農作物繁茂的山崗坡地、農田、菜園、果園、房前屋後和牆角等陰蔽處,以及腐殖質多而疏鬆的土壤表層
  • 蝸牛對柑橘樹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如何防治?
    2020-05-15 11:49:56 來源: 品柑論橘 舉報   蝸牛爬起來很慢看起來很笨重
  • 小蝸牛,大危害,「勵志」蝸牛大量繁殖湧現所帶來的
    5.繁殖能力強。蝸牛的繁殖很有意思。蝸牛是雌雄同體的,大部分種類的蝸牛需要兩個個體交配,互相交換精子。蝸牛將卵產在潮溼的泥土中,一般兩到四周小蝸牛就會破土而出。一隻蝸牛一次可產100~200個卵。每隻蝸牛每年可產卵6~7次。
  • 魚缸是養魚的,為什麼還會長蝸牛,你知道這些蝸牛怎麼來的麼?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全文約:1500字,閱讀時間為:3分鐘本文由養魚人說魚頭條原創首發,任何個人及機構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魚缸裡面有時候莫名其妙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蝸牛」,如果不用一些防治措施這些「蝸牛」還會慢慢在魚缸爆發繁殖的越來越多
  • 養殖蝸牛時一定要注意這些,尤其要注意蝸牛的天敵!
    在選好了居住的盒子之後還得在盒子上面撒上一層消過毒的養土,我們統稱為飼養土,這些養土可以在家裡的菜地裡或者一些種植的地方挖點稀泥,把這些泥撒在盒子裡要撒得均勻,撒的厚度在盒子的五分之一處就差不多可以了,蝸牛都喜歡待在那些潮溼的地方,撒的土需要有點潮溼,不能那麼的過幹,當養土變幹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施點水,不過不能澆的太多。
  • 帶你了解非洲大蝸牛
    近日,在福建廈門頻繁出現非洲大蝸牛,其實,這種生物早在1930年就入侵到我國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非洲大蝸牛。截自新浪微博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英文俗名,giant African snail;又稱稱褐雲瑪瑙螺、非洲巨螺、瑪瑙蝸牛。
  • 新手養蝸牛,你要知道這些入門養殖技巧,養起來就踏實多了
    假如採用房間內養殖的方式,能夠選用構建層箱養殖池,或是是木箱包裝來開展散養,這類養殖方式相對來說規定不高,乃至是房前屋後的閒置土地能夠用於養蝸牛,但是必須留意的是餵養土的挑選,理應防止有螞蚊躲藏的地快,或是施過有機肥及化肥的地快,那樣會嚴重危害到蝸牛的身心健康。
  • 蝸牛爬著慢,賺錢可不慢,養蝸牛也能發家致富!
    在入冬和初春時,要注意溫度的變化,這時往往會突然的降溫,而在春末夏初之際,也要注意晝夜溫差的變化。養殖環境的溼度要保持在30%-50%度之間,一般在早晚進行一次噴霧即可,但切忌不要將水噴在蝸牛身上。搭配時可參考配方:米糠70%、粗麵粉10%、小麥粉10%、蠶豆粉5%、馬鈴薯粉5%,加適量鈣粉,這個配方成本較低,而且飼料的來源豐富。
  • 福建泉州現10餘釐米長蝸牛 能啃食消化水泥(圖)
    泉州市民注意啦,如果在路上或者田野裡遇到這種蝸牛,切莫隨意碰觸!這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它可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晉江市植物病蟲疫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該非洲大蝸牛能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不小心接觸了這種蝸牛,一定要記得洗手,因為非洲大蝸牛的黏液中可能有寄生蟲。
  • 梨樹上的蝸牛用什麼藥防治?梨袋子咬的都是洞了
    近日一位石家莊市用戶在農管家提問:梨樹上的蝸牛用什麼藥防治啊,梨袋子咬的都是洞洞了。可選擇用三苯基乙酸錫稀釋液噴施防治。;注意事項:注意傍晚進行。 農管家大課堂——蝸牛防治 習性症狀 一、生活習性。殼口有一白膜封住,3月中旬開始活動,晴天白天潛伏,晚上活動,陰雨天則整天活動。
  • 菜地蝸牛太多怎麼辦?簡單3個土辦法,滅的蝸牛沒處逃
    由於蝸牛特殊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普通的藥劑很難對其造成致命打擊。但是種植戶又不能放任不管,那麼對付田間的蝸牛有沒有好的防治方法呢?藉此問題,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關於蝸牛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對種植戶防治蝸牛有所幫助。
  • 蝸牛寶寶要降生,要準備好箱子和泥土,蝸牛媽媽在泥土中挖穴產卵
    則應放在盆子裡,讓蝸牛自由覓食,以便於檢査吃食情況,清除剩餌殘渣。投餵要做到定時、定量,不要使之饑飽無常。一般隔3天投餵投餵量要根據種蝸牛吃食情況來定,要求吃飽,一般每天傍晚投1次精飼料。餵一次,每次投餵量應以下次投餵時正好吃完為宜,不讓新陳相接以免浪費飼料。在專門飼養箱或池內要鋪墊肥沃、鬆軟的菜園土,以利於蝸牛在泥土中挖穴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