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2020-11-24 東方網

原標題: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外來的入侵生物是破壞本土生態環境的「主力軍」。它們可能是動物,也可能是植物,往往通過運輸、貿易、旅遊等人類活動而偶然進入本土。

  在中國吃客吵鬧著要幫別國消滅小龍蝦、牛蛙和大閘蟹的時候,大家是否知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入侵我國的物種已達到529種,常見的有水葫蘆(鳳眼蓮)、紫莖澤蘭、非洲大蝸牛和巴西龜等,它們對我們本土的動植物都產生了極大的威脅,有些還會傳播病菌,損害人體健康。

  奧秘世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非洲大蝸牛,它是中國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是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非洲蝸牛簡介

  非洲大蝸牛原產非洲,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非洲大蝸牛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已經廣泛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溼熱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地。

  非洲大蝸牛的習性

  非洲大蝸牛喜好潮溼的環境。生活環境為陸地,主要棲息於菜地、農田、果園、公園、橡膠園裡、雜草叢生、樹木蔥鬱、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溼的環境以及腐殖質的土壤裡、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

  當地政府每年花費百萬美元對付蝸牛,但每到雨季過後,它們又會爆炸性成長。一隻母蝸牛每年可產下1200顆卵,並且瘋狂吃石灰來補充鈣質,促進外殼發育。

  此外,它們還會傳播鼠肺線蟲,這有可能感染人類造成一種腦膜炎。

  非洲大蝸牛遠距離傳播途徑

  非洲大蝸牛是世界上人為傳播造成廣為分布最為典型的事例之一。雖然它的自然傳播能力有限,但它主要的傳播方式是遠距離傳播。遠距離傳播主要是通過人為的方式:

  1、通過人為引種傳入新區。

  2、通過貨櫃、輪船、火車、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和隨觀賞植物、苗木、板材、貨物包裝箱等傳播。

  其中隨貨櫃傳播的機率是很大的。

  非洲大蝸牛的危害

  非洲大蝸牛在國際上有「田園殺手」的稱號,不但危害農作物及生態系統,而且傳播重要的人畜傳染病,因此被認為是最具破壞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1、取食範圍廣

  非洲大蝸牛一般以綠色植物和真菌為主,主要危害農作物、經濟作物、園林植物、園藝花卉等500多種植物,因而嚴重影響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林業以及園藝業等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2、寄生蟲、植物病菌的傳播途徑

  非洲大蝸牛還是許多重要的人畜寄生蟲、植物病菌的傳播媒介。此外,它還會傳播肝吸蟲病、結核病等。在它的糞便中還可以檢測到血吸蟲、鞭蟲、膜殼絛蟲、糞類圓線蟲等寄生蟲。

  3、分泌的黏液汙染環境

  它分泌的黏液會汙染環境,尤其在建築、園林和花卉等觀賞性植物上影響嚴重。死亡的非洲大蝸牛還會招引一些種類的蒼蠅,而這些蒼蠅則與傷寒病的傳播有關。

  非洲蝸牛的防治方法

  既然非洲蝸牛的危害如此之大,如此之猖獗。人類該如何控制它呢?

  1、機械防治

  利用黎明、黃昏、夜間或雷雨後,蝸牛活動覓食的時機,進行人工捕殺,還可利用其習性,用食物誘殺。

  也可用苛性碳酸鈉、幹石灰、鉀鹽鎂礬在大田中拌土形成一條保護帶,阻止蝸牛的侵入。

  2、農業防治

  利用農業栽培措施,改變生態環境。蝸牛喜溼但忌水,水旱輪作可殺滅蝸牛。剷除花圃、菜地周圍的雜草,破壞其越冬越夏場所,也可減輕蝸牛危害的發生。

  3、化學防治

  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噴霧,或用15%四聚乙醛粉劑50kg/ha、4%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銅125~250kg/ha、硫酸鐵125~250kg/ha噴霧。.

  也可以在下午5時後,用1%~5%殺貝劑或1%~1.5%氨溶液地面噴藥防治,或用稍高於常規濃度的甲胺磷、樂果等農藥噴灑植物,蝸牛取食後中毒死亡。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已發現許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蝸牛,如細菌、線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哺乳動物等,但都沒有被廣泛應用。

  雖然如此,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自然天敵,或人工飼養釋放,仍是一條穩定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有效途徑。

  奧秘世界小編點評:近年來,關於外來入侵物種的報導不絕入耳。人們甚至對外來物種談之色變,其實非洲大蝸牛的危害主要是對植物的破壞,至於吃水泥、傳播寄生蟲在這幾個方面,小編認為它們並沒有造成致命的危害。如果要說外來物種會真正危害到人類的生活,從目前形勢上來看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入侵」廣西南寧 危害極大
    這種被我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從事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表示,他也是頭一回見到非洲大蝸牛實體。
  • 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恐怖?
    以前美軍還把這種蝸牛當做軍隊儲備糧,比較耐儲存。非洲巨型陸生蝸牛是典型的全球性災害,它為世界帶來了物種入侵的威脅。這種蝸牛原產於非洲東海岸,但現在遍布亞洲,環太平洋區域和美洲——事實上,除了澳洲以外的所有北回歸線以內的大陸和島嶼都已經被這種大蝸牛佔領了。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怎麼回事?非洲大蝸牛長什麼樣可以吃嗎
    最近不少市民在小區散步時發現,草叢裡、人行道上隨處可見一種類似蝸牛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有些小孩抓起來當寵物,還有市民說要揀回家煮著吃……關於它的新聞也頻頻登上各大網站、微信公眾號,儼然成為當前的「網紅」。
  •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可危害100多種草本、木本、藤本植物,中山口岸日前首次截獲這種國家二類有害生物  本報訊 (記者商琦 通訊員陳灩 劉道嶽 陳霞)兩三隻小小的蝸牛居然可以將美國一個州的植物吃個精光?這個可怕的傢伙就是非洲蝸牛。
  • 非洲的巨大蝸牛「跳」著入侵的物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在雨後的草地上,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巨大的蝸牛!有專家提醒,這種大蝸牛是一種害蟲,不僅危害農作物、樹木、果樹、蔬菜、花卉等多種植物,而且還危害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中間宿主,特別是結核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食用會造成極大危害。有「知心」的人認為,這種蝸牛並不可怕,早在90年前就來到廈門。
  • 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非洲大蝸牛。 被非洲人非常喜愛的大蝸牛,到底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蝸牛的體積相對較小。人工養殖的中國蝸牛大小只有1.6釐米,散養的大約3釐米。而非洲蝸牛成年後平均殼大小可達七八釐米,甚至能達到20釐米的長度。
  • 非洲大蝸牛 盛夏刷爆朋友圈
    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拳頭大的非洲大蝸牛,頻頻出現在公園、小區裡食量驚人 危害公園小區已多年市民王先生家住融信大衛城,每天晚飯後,都會在小區裡散步。最近一連好幾天,他都在道路上、草叢裡看見不少非洲大蝸牛,有時甚至會一不小心踩到。「尤其下雨後,蝸牛出沒更加頻繁。」王先生將此事反映到物業。
  • 帶你了解非洲大蝸牛
    近日,在福建廈門頻繁出現非洲大蝸牛,其實,這種生物早在1930年就入侵到我國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非洲大蝸牛。截自新浪微博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英文俗名,giant African snail;又稱稱褐雲瑪瑙螺、非洲巨螺、瑪瑙蝸牛。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最近,每逢暴雨後,小區裡都有很多非洲大蝸牛,但這麼多非洲大蝸牛爬上牆自己是第一次見到。」梁女士說。 在梁女士的指引下,記者在該小區兩面牆上見到密密麻麻的非洲大蝸牛,有的非洲大蝸牛正緩慢地往上爬,牆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有的非洲大蝸牛一動不動,爬得高的非洲大蝸牛差不多爬了2層樓那麼高。
  • 【微言新識】認識非洲大蝸牛
    近日,網上盛轉這樣一條微博:「拳頭大小的蝸牛驚現福州街頭。經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其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吃。提醒:非洲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千萬別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究竟是什麼?讓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為您介紹。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不少市民在公園和小區裡發現了這種巨型蝸牛的蹤跡。這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非洲大蝸牛不是法餐蝸牛 若食用可能感染腦膜炎
    疑問1法國菜不是有蝸牛嗎?「它就是法國大餐裡的蝸牛,可以吃的。」家住嶽陽小區的熱心讀者黃先生更是致電晨報熱線,肯定地說。讀者@不貧嘴會死星人看到巨型蝸牛圖後,發出疑問:「這不就是非洲大蝸牛嗎?這種蝸牛在廈門雨後的草地上,隨處可見。很常見的食用蝸牛啊!」
  • 有人說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有什麼科學道理嗎?
    這種體型很大的蝸牛的名字是非洲大蝸牛,與我們常見的那種小小的蝸牛反差極大,不但能危害樹木、草原,而且還會「糟蹋」各種類型的糧食作物,我們對它們的感受似乎都被外表所迷惑,是一種十足的有害生物。聽一些人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用手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雖然非洲大蝸牛的樣子與常見的小蝸牛類似,看上去像是一個「放大版」,實際上它與小蝸牛的親緣關係並不怎麼近。
  • 路邊驚現非洲大蝸牛,別碰也別吃!已有人因抓它發高燒,還會傳播結核...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  小編在這裡鄭重告誡大家  不能吃!  不能吃!  不能吃!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亂碰,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早在許久之前我們就曾科普過非洲大蝸牛,不過當時說的不夠詳細。其實非洲大蝸牛的種類是很多的,足足有五個亞種,分別是:非洲大蝸牛左旋亞種、非洲大蝸牛凹臍亞種、非洲大蝸牛指名亞種、非洲大蝸牛加納亞種和非洲大蝸牛黃色亞種。
  • 和小狗一般大的蝸牛是寵物,是非洲美食,我們吃貨不敢下嘴
    然而,有一種動物,至今讓很多人不敢下口,那就是非洲大蝸牛。儘管法式焗蝸牛是一道享譽全球的名菜,但是對於這種體型比普通蝸牛大十幾倍的巨型蝸牛,種種行為習慣,讓人們心有餘悸,更不敢吃進肚子裡。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大?根據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種蝸牛原產自東非,如今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我們的生態系統是經過了長期進化才形成了今天這個模樣,系統中的物種經過了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最終才有了如今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密切關係。當一個外來物種被引進以後,因為缺乏天敵的制約,很有可能就會肆意生長泛濫成災,嚴重的時候就會對我國的生態系統乃至經濟造成危害。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我們的生態系統是經過了長期進化才形成了今天這個模樣,系統中的物種經過了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最終才有了如今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密切關係。當一個外來物種被引進以後,因為缺乏天敵的制約,很有可能就會肆意生長泛濫成災,嚴重的時候就會對我國的生態系統乃至經濟造成危害。
  • 和兔子一般大的「非洲大蝸牛」能吃嗎
    軟體動物,長度一般都在3釐米之內,體重只有幾克,不過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卻遠遠超過了這個長度,根據資料顯示,成體的殼長一般在七八釐米左右,最長時可達39釐米,相當於一隻兔子的大小,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這貨是二戰時期美軍的儲蓄糧,據統計在非洲這種蝸牛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每年被吃掉1.5萬噸,有各種吃法——煮、炒、焗、炸等。原本生活在東非,是尾隨貨船入侵中國的。那麼,既然非洲大蝸牛已經來到中國,我們能吃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