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女士的指引下,記者在該小區兩面牆上見到密密麻麻的非洲大蝸牛,有的非洲大蝸牛正緩慢地往上爬,牆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有的非洲大蝸牛一動不動,爬得高的非洲大蝸牛差不多爬了2層樓那麼高。一樓業主家的窗戶邊趴著多隻碩大的非洲大蝸牛,有的甚至爬進了陽臺,看見著實令人害怕。
「這麼多非洲大蝸牛會不會傳染某些疾病?」梁女士說,小區裡人來人往,人或車不小心踩或碾壓了非洲大蝸牛,地面上散落著螺殼碎片,還有一片片汁液,既影響小區環境,又怕傳播疾病。
針對業主們的擔心,記者採訪了疾控中心有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其中帶有細菌,對細菌的抵抗力弱的話,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看到它不要去碰,特別是孩子。同時,非洲大蝸牛會傳播一種叫做「廣州管圓線蟲病」的寄生蟲病,並在人體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等症狀,市民不要食用或養為寵物玩。
「非洲大蝸牛年年見,但感覺今年的特別多。」該小區業主希望相關部門能對其進行消殺。
據了解,非洲大蝸牛會分泌一種粘液,只要灑些鹼性物品在非洲大蝸牛身上,它們就會死掉。也有農藥可以消殺非洲大蝸牛,不過化學藥物對空氣和植物都有負面影響,專家建議使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等鹼性物品消殺。
據了解,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地方,一般雨後就會從草叢、樹林裡爬出來。
白雲社區網後臺回復關鍵詞:
【疫情】:獲取廣州最新疫情情況;
【穗康】:穗康口罩預約小程序入口;
【通行證】:平安白雲小程序「防疫通行證」教程;
【健康】:平安白雲小程序「健康上報」教程;
合作&建議 | 微信 8007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