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恐怖?

2021-02-26 深圳西紅柿

近日深圳城管局發布了一個非洲蝸牛的微博,在各小區群傳播……引起了不小的蝸牛恐慌,特別是寄生蟲的恐慌。我就想說什麼東西沒有細菌寄生蟲?貓貓狗狗也有,人也有,而且蝸牛身上的寄生蟲並不寄生到人身上,只要不生吃就沒事。把非大吹的那麼聳人聽聞,什麼腦膜炎病毒,嗜血菌……我就問這些細菌病毒田螺有沒有?田螺更多吧?但很多人吃都吃呢!照這種說那麼多吃田螺的人都毒死了?其實我們平時吃的小龍蝦和田螺寄生蟲更多啊……甚至日常吃的草魚也很多寄生蟲。但是我們日常食物經過高溫蒸煮,已經把寄生蟲殺死了,就像一個雞蛋經過高溫能變熟一樣,寄生蟲也是一種和雞蛋一樣蛋白質,並不是引起恐慌。以前美軍還把這種蝸牛當做軍隊儲備糧,比較耐儲存。非洲巨型陸生蝸牛是典型的全球性災害,它為世界帶來了物種入侵的威脅。這種蝸牛原產於非洲東海岸,但現在遍布亞洲,環太平洋區域和美洲——事實上,除了澳洲以外的所有北回歸線以內的大陸和島嶼都已經被這種大蝸牛佔領了。

但排除它們令人聞風喪膽的名聲,我們在聖誕節島上對這種入侵性蝸牛的研究顯示,這種蝸牛對原生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其實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大。

非洲大蝸牛具備著一個成功入侵物種所需要的一切條件:他們在各種地方都能繁衍生息,吃啥都能活,很快就能進入生育年齡並且一生中可以產生1000個卵。將這些全部加在一起,你就會得到一個被公認為最可怕的入侵物種。這種蝸牛以上百種植物為食,包括蔬菜和莊稼(甚至會吃石膏和泥灰),它們因此被描述為農業的頭號敵人之一。澳大利亞機場曾經攔截到含有非洲大蝸牛的貨品,基礎產業部將其稱之為「巨大的威脅」。儘管如此,並沒有切實的研究可以證明它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一些學者表示,人們對這些蝸牛會對農作物造成巨大危害的印象來源於這些蝸牛對花園的破壞的誇大。也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非洲大蝸牛會毀壞原生生態系統。 Austral Ecology上的研究中對生活在聖誕節島上的原始雨林中的非洲大蝸牛進行了測試。非洲大蝸牛在另一種入侵物種長足捷蟻的幫助下已經遍布全島。在長足捷蟻到來之前,島上成千上萬的聖誕節紅蟹會消滅掉一部分的大蝸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他們的數量增加。不幸的是,長足捷蟻已經消滅掉了島嶼一些地區的聖誕節紅蟹使得這些蝸牛瘋狂繁衍。我們預測,這些吃樹葉的蝸牛可以消化掉地上的落葉並給種子萌發提供條件。但事實上我們獲得的證據並不能支撐我們的猜想,我們用了各種方法——包括實驗田,實驗室試驗和觀察,我們發現非洲大蝸牛隻吃很少很少的落葉和一點點其他的東西。

我們幾乎無法分辨落葉是被蝸牛吃了還是自然腐爛了,它們確實吃落葉,但是吃的超級少。蝸牛也並沒有對種子萌發提供幫助,它們也幾乎不吃活的植物。在一次實驗室試驗中,我們企圖讓蝸牛吃新鮮的葉子,但蝸牛們餓死了一大半,導致我們不得不掐掉了試驗。也許聖誕節島上的活的植物們並不能成為它們的盤中餐。非洲大蝸牛可能導致了島上的其他問題。比方說在佛羅裡達洲,他們攜帶著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但是對於生態系統來說,它們完全不會造成想像中的大失衡。人們對這些蝸牛會對農作物和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危害的印象來源於一種固有想法:所有的外來入侵物種都是有害的,必須要控制住。但是我們並沒有數據可以證明外來物種會對農作物和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危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需要對外來入侵物種進行控制嘛?這個是個非常艱巨的問題。預警原則是造成控制外來物種的主要原因之一。什麼都不做的話後果可能會很嚴重,為了安全,還是假設這些外來物種都是有害的吧。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努力證實這些猜想,恰當的監控和實驗才能告訴我們它們潛在的危險和正確的應對措施。在現實中,非洲大蝸牛更是人們在面對外來入侵物種時的條件反射。

相關焦點

  • 非洲大蝸牛有多恐怖?蜥蜴瞬間被秒殺,5分鐘不到吃幹抹淨!
    非洲大蝸牛有多恐怖?蜥蜴瞬間被秒殺,5分鐘不到吃幹抹淨!蝸牛是一種經常見到的小生物,特別是在下雨之時,它就會來到路面上溜達,那大家見過非洲大蝸牛嗎?非洲大蝸牛跟平時見到的蝸牛比起來,那真的是龐然大物一般的存在,非洲大蝸牛有多恐怖?
  • 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可怕?蜥蜴直接被秒殺,鏡頭記錄全過程
    就拿蝸牛這樣的小傢伙來說,平時我們所見過的蝸牛行動遲緩,沒什麼攻擊性,總是給人一種慢吞吞的感覺,可是非洲大蝸牛卻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生物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早在許久之前我們就曾科普過非洲大蝸牛,不過當時說的不夠詳細。其實非洲大蝸牛的種類是很多的,足足有五個亞種,分別是:非洲大蝸牛左旋亞種、非洲大蝸牛凹臍亞種、非洲大蝸牛指名亞種、非洲大蝸牛加納亞種和非洲大蝸牛黃色亞種。
  • 【微言新識】認識非洲大蝸牛
    近日,網上盛轉這樣一條微博:「拳頭大小的蝸牛驚現福州街頭。經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其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吃。提醒:非洲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千萬別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究竟是什麼?讓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為您介紹。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非洲大蝸牛有多可怕?蜴被直接秒殺,一口被吞下半個腦袋
    但殊不知,有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我們也是感到很頭疼和無能為力的。就比如非洲大蝸牛,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那你知道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可怕?蜥蜴被直接秒殺,五分鐘不到吃幹抹淨!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這非洲大蝸牛是來者不拒,直接張口就吞下了小蜥蜴的半個腦袋,這蜥蜴是都沒來得及掙扎,不到五分鐘是給它吃幹抹淨了,非常的可怕。不過這麼可怕的物種,卻是受到非洲人的喜愛的,甚至有窮人的蛋白質的稱號,是被當地人吃到了人工養殖的地步。
  • 非洲大蝸牛真厲害,連蜥蜴都能直接秒殺,這品種究竟有多牛?
    談到非洲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貧窮和落後,但是非洲草原上卻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奇怪生物,有一些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比如蝸牛這樣的小傢伙,平時我們所見過的蝸牛行動非常緩慢,總是給人一種慢吞吞的感覺。可是非洲大蝸牛卻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生物,就連蜥蜴都會被他直接秒殺,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神奇物種?大家都知道蝸牛的身體可以分泌一種特殊的黏液,無論是從什麼樣的危險環境中爬過去都不會帶來傷害,即便是鋒利的刀片依然可以毫髮無損。
  • 非洲大蝸牛的進擊之路
    那我們不妨來看看,這種名為非洲大蝸牛的入侵物種,是怎麼一步一步佔領了我們的住宅小區的~~~非洲大蝸牛的進擊之路遙遠的東非溼熱的土壤中,生活著這個地球上最大的陸生蝸牛——非洲大蝸牛。走出非洲的大蝸牛在南亞、在東亞、在南歐、在美洲,總的來說全世界溼度較大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都有了它們的身影,非洲大蝸牛的先驅者在世界各地為了生存堅強的抗爭著。想要成為成功的入侵者,「過五關,斬六將」那是必須的!!!
  • 「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 爬上南京人的餐桌
    而專家也特別提醒,這些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因為攜帶寄生蟲和蟲卵,千萬不要吃。  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南京很多餐廳都有"蝸牛"這道菜,做法不一,有法式蝸牛、蝸牛湯、烤蝸牛、麻辣蝸牛……愛吃的人還不少。南京餐廳的蝸牛都是什麼蝸牛呢?專家說,用的就是非洲大蝸牛,不過都是人工飼養的,加工得當是安全的。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最近,每逢暴雨後,小區裡都有很多非洲大蝸牛,但這麼多非洲大蝸牛爬上牆自己是第一次見到。」梁女士說。 在梁女士的指引下,記者在該小區兩面牆上見到密密麻麻的非洲大蝸牛,有的非洲大蝸牛正緩慢地往上爬,牆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有的非洲大蝸牛一動不動,爬得高的非洲大蝸牛差不多爬了2層樓那麼高。
  • 非洲大蝸牛有多可怕?蜥蜴瞬間被秒殺,一口被吞下半個身體!
    非洲大蝸牛有多可怕?蜥蜴瞬間被秒殺,一口被吞下半個身體!我們常見的蝸牛都比較小。一般下雨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在小菜園裡或者是牆壁上。那麼大家有沒有見過非洲的大蝸牛呢?它們長大之後,大多數都能長到七八釐米。最大的還能長到20cm,比一個人的手掌還要大。
  • 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原標題: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外來的入侵生物是破壞本土生態環境的「主力軍」。它們可能是動物,也可能是植物,往往通過運輸、貿易、旅遊等人類活動而偶然進入本土。  在中國吃客吵鬧著要幫別國消滅小龍蝦、牛蛙和大閘蟹的時候,大家是否知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入侵我國,最大體長能超過20釐米近幾年來,我國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管控得非常嚴格,但總有一些漏網之魚令我們非常頭疼,其中非洲大蝸牛就是一種令中國人很苦惱的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年的蝸牛殼長一般為7至8釐米左右,最大則能超過20釐米。一般非洲大蝸牛是夜行性動物,屬於雜食性,基本上都是在潮溼的環境當中活動,尤其喜歡在下雨天以及夜間的時候出沒。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其中非洲大蝸牛就是一種令中國人很苦惱的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年的蝸牛殼長一般為7至8釐米左右,最大則能超過20釐米。一般非洲大蝸牛是夜行性動物,屬於雜食性,基本上都是在潮溼的環境當中活動,尤其喜歡在下雨天以及夜間的時候出沒。非洲大蝸牛在平常的時候都躲在陰涼的地方,並且會在自己的殼口出做上一層白膜,只露一個小孔供自己呼吸,等到環境適合的時候再出來活動。
  • 非洲大蝸牛:好吃的入侵物種
    在夏威夷拍攝到的非洲大蝸牛。圖片:akjunshi.com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一,非洲大蝸牛靠的是能吃、能生。非洲大蝸牛一年能產五六窩卵,身體狀態好的話一次能產五百枚,最糟糕也會有五十多枚保底,這一孵出來簡直密恐。而吃起東西來它們更是不含糊,各種植物,田裡的樹上的,好吃的難吃的,能吃的不能吃的,統統一掃光。(當然說它們吃水泥那是謠言)
  •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非洲大蝸牛猛於「食人鯧」  可危害100多種草本、木本、藤本植物,中山口岸日前首次截獲這種國家二類有害生物  本報訊 (記者商琦 通訊員陳灩 劉道嶽 陳霞)兩三隻小小的蝸牛居然可以將美國一個州的植物吃個精光?這個可怕的傢伙就是非洲蝸牛。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事發抓蝸牛玩 手部莫名起紅疹    日前,居住在坡頭某海岸小區的王女士向記者報料,稱其在小區散步時,無意中發現草叢裡有一隻拳頭大的巨型蝸牛,覺得很新奇,一時興起便把它帶回家,送給兒子當玩具,「我兒子很開心多了個新寵物。沒想到,和這蝸牛玩了一會,他的手就起了許多紅疹,嚇得我急忙帶他去醫院。」
  • 近期雨水多蝸牛頻現 專家提醒:非洲大蝸牛細菌多,市民莫捕捉食用
    戴懿攝  -非洲大蝸牛。本報拍客雲中竹攝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戴懿)「蝸牛蝸牛,下雨不愁,背著房子,東遊西遊。」  為了觀察了解蝸牛的形態、運動特徵以及如何進食,幼兒園的王芬和吳敏老師還拆下了一扇透明玻璃窗,將蝸牛放在玻璃上,這樣一來,孩子們可以從兩面觀察蝸牛。  「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兩萬多顆牙齒。那麼蝸牛爬過鋒利的刀片是否會受傷呢?」老師們一邊發問,一邊讓蝸牛爬過一把刀。結果,孩子們驚訝地發現,蝸牛一點兒都沒有受傷。「因為它們的牙齒比刀刃還要細。」老師告訴孩子們。
  • 帶你了解非洲大蝸牛
    近日,在福建廈門頻繁出現非洲大蝸牛,其實,這種生物早在1930年就入侵到我國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非洲大蝸牛。截自新浪微博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英文俗名,giant African snail;又稱稱褐雲瑪瑙螺、非洲巨螺、瑪瑙蝸牛。
  • 非洲大蝸牛爬上南京人餐桌 被稱田園殺手
    南京多家餐館裡也都有蝸牛這道菜。大家的賣點也各不相同。一家法式餐廳裡賣的是烤蝸牛,「就是把蝸牛烤熟了,放土豆泥和芝士。」還有一家西餐廳賣的是蝸牛湯,還有的是法式蝸牛。包括一些披薩店裡,也有「蝸牛」這道菜餚。  南京餐館裡的蝸牛都是什麼品種?有的餐館說,不太清楚,反正都是國產的,有專門的進貨渠道。有的則說,是白玉蝸牛,肉是雪白的,殼也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