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智能 隨遇互聯 感知萬物 安全可信——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成功主辦第二十一屆中國遙測遙控科技大會

2021-02-25 航天火箭公司

12月5日,由中國宇航學會遙測專業委員會、中國自動化學會遙測遙感遙控專業委員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航天遙測遙控技術專業組、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一屆(2020)中國遙測遙控科技大會在山東威海順利召開。

本屆科技大會以航天智慧感知為主題,以推進「平臺智能、隨遇互聯,感知萬物、安全可信」為宗旨,通過「大會主論壇+專業分論壇+專題交流」的模式,匯聚院士、行業領軍專家與知名學者,充分研討交流新時代航天智能感知與測控通信新技術的相關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我國航天測控專業高質量發展。會議由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於勇主持。

主論壇上,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洪,威海市副市長張偉,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涼海分别致辭。

威海市副市長張偉

呂達仁院士、蘇東林院士、肖龍旭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郭建寧常委,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諶明副所長分別就行業和技術發展作大會主旨報告。

呂達仁院士

蘇東林院士

肖龍旭院士

來自火箭軍研究院等軍方有關領導專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院所、集團公司所屬科研院所等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等近300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進一步加強了遙測遙控技術相關專業院所企業共同交流研討,為激發航天遙測遙控技術融合創新,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助推航天強國建設搭建了良好平臺。

大會四個分論壇分別為遙測遙控學術論壇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航天遙測遙控技術專業組學術研討會、航天信息安全學術論壇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密碼工程技術中心學術研討會、精導與對抗學術論壇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精確制導與信息對抗技術研發中心學術研討會、有效載荷及應用學術論壇暨自然資源部海洋遙測技術創新中心學術研討會,特邀三十餘名行業知名專家、學者、優秀論文作者作分論壇學術報告。

專題交流圍繞遙測遙控、信息安全、精導對抗、有效載荷等主題開展專題閉門會議,推動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共同研討航天智能感知與測控通信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

本屆科技大會得到來自軍方用戶、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科學院、高校、研究所、企事業單位等各界的熱烈響應與廣泛支持,有三百餘名行業專家、知名學者出席本屆科技大會,大會收錄學術論文70餘篇,特邀主旨報告5篇,分論壇報告30餘篇。中國遙測遙控科技大會是我國「三遙」專業最重要的全國性大型學術會議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自1980年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二十屆。此次大會的召開正值「十四五」國家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刻,會議為遙測遙感遙控界專家學者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與會的業內頂級專家學者共同研判「三遙」專業在新時期創新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要求,對提高我國遙測遙感遙控技術水平,促進專業融合,引領行業發展和培育學術人才等有著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第五屆大氣光散射和遙測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召開
    會議圍繞大氣光散射及遙測技術領域中光散射及輻射理論、主動和被動遙感技術、地基雷達探測技術與方法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進展展開了深入研討交流。  本屆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氣探測和氣候環境實驗室、中科院大氣成分與光學重點實驗室(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安徽省氣象學會主辦,中國科大教授傅雲飛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英儉聯名擔任大會主席。
  • 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加快推進航標遙測遙控技術全面應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5日消息(記者 王小暢 通訊員 朱雅晴 曾山)6月5日,記者從海南省港航管理局了解到,該局正在統籌加快推進全省航標遙測遙控工作,目前,三亞、儋州、瓊海航道所轄區內航標燈均全面實現了遙測遙控技術,保養維護升級後的助航標誌煥然一新,顏色鮮明、位置正確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38萬千米外遙測遙控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38萬千米外遙測遙控 2020-12-0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遙測技術領航六十載 不忘初心追逐大所夢
    1957年12月3日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04所創建的日子。從由幾間簡陋的辦公室、十來名熱血青年組成的「國防第五研究院一分院8室」,成長為航天測控領域的「國家隊」成員,再到如今佔據中國航天測控通信導航、傳感器、雷達與對抗專業主導地位、擁有2300名在職職工的中國航天電子信息系統領軍企業,704所心懷60年的光榮與夢想,秉承「愛國敬業 創新開放 精準卓越 和諧共贏」的大所精神,緊緊圍繞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要求,書寫中國航天事業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 Mellanox 推出故障快照網絡遙測技術
    故障快照 (What Just Happened, WJH) 是一種全新的智能監測技術,遠遠優於傳統的流遙測(Streaming Telemetry)和帶內網絡遙測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 技術。傳統的遙測技術從網絡埠計數器、統計數據包採樣和逐跳帶內網絡遙測數據中提取數據,因而會產生大量的數據。
  • ...2020年航標貨物專業政府採購項目包七外置式航標遙測終端中標公告
    5 福建吉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體大道89號福州軟體園F區4號樓15層 包七:外置式航標遙測終端(北鬥衛星遙控終端) null 0.000000 6 北京凱盾環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甲
  • 基於GPS的航標遙測系統數值優化方法
    隨著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以及遙測遙控系統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航空、航海等各個領域中。出海口及內陸河道作為航海航運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維護方法及管理質量對我國航運業的影響至關重要。發展至今,電子通信產品的可靠性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這使得航道管理維護自動化、數位化的實現成為可能。
  • 凌華科技亮相友達技術趨勢論壇及智能製造合作夥伴大會
    萬物互聯的工業4.0時代,邊緣計算成為打通智能製造「最後一公裡」的關鍵。尤其是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邊緣計算的融合發展下,製造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變革。 11月11日至12日,由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達智慧智能製造(蘇州)有限公司、艾聚達信息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主辦的「友達技術趨勢論壇」和「智能製造合作夥伴大會」圓滿落幕。大會邀請了眾多行業大咖,聚焦「製造業如何從智能製造推進到工業互聯」話題,共同探討如何融合新技術,實現工業數據中心,驅動數據價值。
  • 一種基於時間序列的環控生保系統遙測數據預測方法
    當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進入航天員長期駐留及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空間站階段,環控生保系統直接關係到航天員的生命健康,要求對其運行狀態監測更加及時準確,對其故障預判、診斷更加快速智能從遙測數據中識別、提取關鍵信息是常用的太空飛行器故障診斷方法。目前航天領域普遍採用二值邏輯型閾值比較方法進行故障識別[1],該方法雖然簡單、直觀,但是存在諸如閾值不易界定、缺乏故障徵兆識別能力、故障診斷效率低等問題,且未能充分利用遙測數據中包含的大量時域、空域信息,數據利用效率較低。
  • 中國發布|上海港實現北鬥遙測公用幹線航標全覆蓋
    中國網10月17日訊(記者董小迪 通訊員茹斌 盛斯)近日,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標處完成吳淞口警戒區水域103號燈浮新型國產北鬥遙測終端安裝,至此,上海港517座公用幹線航標全部升級為北鬥設備,實現了上海港北鬥遙測公用幹線航標全覆蓋,上海港航標設施運行狀態遠程監控能力全面提升,為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導助航服務
  • 網絡自動化的奠基石:看「遙測」如何打敗傳統網絡監控
    CLI、SNMP、SyslogCLI:作為應用最廣使用最久的網絡監控技術,最大的問題就是兼容性,同類產品不同廠商之間的兼容性,甚至同廠商不同版本(比如軟體平臺切換)之間也會存在差異。這些交換機利用Melannox的InfiniBand互連技術,使企業能夠通過智能網絡結構連接快速計算節點。這種遙測技術將在Mellanox Onyx(乙太網作業系統),Cumulus Linux(Cumulus的開放網絡作業系統)和SONiC網絡作業系統(基於Linux的開源網絡OS,可在交換機和ASIC上運行)上提供。
  • 中國電科:海陸空遙測定位守護「天宮二號」女神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騰空而起,承載著中國人的夢想和使命,「天宮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飛行正常,遙測正常,跟蹤正常,發現目標!」    「天宮二號」直刺蒼穹,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內,來自不同方向測控站的報告聲接連響起。
  • 2019圖靈大會| 前奏:清華大牛劉雲浩的萬物互聯之眼
    2019 ACM 中國圖靈大會(ACM TURC 2019)將於5月17日——19日在中國成都舉行。作為一個擁有極高水平的國際性計算機科學研究論壇。會議邀請了包括數位ACM圖靈獎獲獎者在內的國內外學術專家和教授出席會議,與國內外學術青年共同交流計算機領域的尖端科技、探索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會議形式開放活潑。
  • 關於GPS的航標遙測系統數值的處理
    隨著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以及遙測遙控系統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航空、航海等各個領域中。出海口及內陸河道作為航海航運重要的一部分,其管理維護方法及管理質量對我國航運業的影響至關重要。
  • 遙測信遙測信號正常號正常!!
    繼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今日「天宮」再度起飛,中國再次踏上探索太空新徵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廣大技術人員和全國航天人嚴陣以待,接受任務挑戰。    當晚,北京時間22時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太原指揮所。巨幅液晶顯示屏上,即將飛天的「天宮二號」,在巨型火箭託舉下,雄姿英發、昂首蒼穹。    所有人員全神貫注,等待最後時刻到來。
  • 溫州轄區水域公用航標實現「北鬥」遙測全覆蓋
    溫州網訊 近日,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溫州航標處完成了甌江水域30號燈浮新型國產北鬥遙測終端安裝,至此,溫州轄區449座公用幹線航標全部升級為北鬥設備,實現了基於北鬥技術的遙測公用幹線航標全覆蓋。
  • 衛星遙測的新用途
    最近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成功發射衛星,特斯拉「一箭60星」的星鏈計劃(Starlink),以及北鬥衛星個數超過GPS等等新聞頻繁引起廣泛關注
  • 2大平臺揭牌、1600+企業亮出「黑科技」!第十一屆納博會開幕!
    2大平臺揭牌、1600+企業亮出「黑科技」!第十一屆納博會開幕!作為全市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納米產業發展的核心區,蘇州工業園區積極搶佔納米科技和產業發展先機,堅持在全球範圍匯聚和配置創新資源,先後建成蘇州納米城、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納微先進微球材料應用技術研究所等一批高端創新載體,產業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躋身全球八大納米產業集聚區。
  • 《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成功召開
    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成功召開現場870人參會(責編:張嶺梅)2020年11月28日,由河南工業大學和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功能食品分會共同主辦,鄭州輕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共同承辦,北京味康食品科技交流中心執行承辦的「2020中國糧食營養與安全科技大會
  • 萬物智聯,匯付天下打造全場景智能商業的聚合支付與服務平臺
    日前,在2020第三屆上海人工智慧大會暨第三屆圖像、視頻處理與人工智慧國際會議上,匯付天下受邀出席AI金融科技論壇,公司首席架構師梁星元就「萬物智聯時代的金融支付科技萬物智聯,從支付出發打造全場景智能商業服務平臺「什麼是萬物智聯時代?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開始聊智慧城市、智慧商圈等等,大家會發現各種智慧場景在身邊已經無處不在。」梁星元在開場時這樣介紹。